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弘:唐高宗与武则天长子,深得唐高宗宠爱

李弘:唐高宗与武则天长子,深得唐高宗宠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64 更新时间:2024/1/21 20:07:28

李弘(653~675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唐高宗李治第五子,一代女皇武则天长子,唐朝第一位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永徽六年(655年),进封代王。显庆元年(656年),册立为皇太子。孝顺仁德,体恤民情。建议修正不合理的律法,并为两个获罪的姐姐求情,组织编纂《瑶山玉彩》,深得唐高宗宠爱。上元二年(675年),随行洛阳,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时年二十三岁。唐高宗和武则天悲痛不已,追赠孝敬皇帝,以天子之礼葬于恭陵。

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李显尊上庙号为义宗。开元六年(718年),嗣子李隆基撤销义宗庙号,复用孝敬皇帝祭祀。

人物生平

高宗元子

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将在感业寺为尼的武则天重召入宫,封为昭仪。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在宫中诞下长子李弘,是为高宗第五子。由于王皇后没有子嗣,当时的太子是高宗的庶长子李忠。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李弘由此成为高宗的元子(嫡长子)。同年,李弘与胞弟李贤被进封为亲王,李弘为代王。

显庆元年(656年),高宗诏令废黜太子李忠,改立四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

仁孝太子

李弘幼为储君,深得父皇宠爱与重视。高宗曾对侍臣称赞太子:“十分仁孝,接待大臣符合礼节,从不曾有过失。”李弘早年向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杀君王的故事时,忍不住掩书叹息:“这种事为臣子的不忍听闻,圣贤经典应该记载垂范后世的好事,为什么要记载这个?”郭瑜回答说:“孔子写《春秋》,善恶之事都加以记载,是为了褒扬善行以劝谏大众,贬斥恶行以告诫后世。书写芈商臣的恶行正是令其罪恶遗臭万年。”太子又说:“这种事情,不仅讲不出口,听闻也不忍心,请让我改学别的书。”郭瑜闻言称赞太子仁德,随即改授《礼记》。

李弘十分重视治学。龙朔元年(661年),李弘命许敬宗许圉师、上官仪、杨思俭等人收集古今文集,选录五百篇编集成《瑶山玉彩》,得到高宗赏赐绢帛三万段。总章元年(668年),李弘请求追赠儒家先贤颜回为太子少师、曾参为太子少保。

李弘做太子期间以仁德著称。当时朝廷大量征兵,那些逃亡或者期限内没有报到的士兵会被处死,家人也要充官。李弘为此上书进谏:“臣听说军队征兵,但凡没有及时报到的全家都会被牵连,有的甚至没被断罪就被囚禁,人数众多。但当中有因为疾病才逾期不到,或者途遇山贼、渡河遭难、畏惧逃亡、身负重伤等多种情形,军法却要连坐他们的亲属。(臣认为)军法该兼顾实情,如果不是战死就被定罪或者备注逃亡,并牵连他们的家属,实在(有冤)值得同情。臣希望可以修订法律,以后家中有士兵逃亡,也不用受连坐之罪。”高宗批准了请求。

咸亨二年(671年),高宗出行东都洛阳,命太子李弘监国。当时关中地区遭遇旱灾,闹起饥荒。李弘亲自巡视士兵的粮食,发现有吃榆皮、蓬实充饥的人,就命令家仆发放米粮以保证供给。当时李弘有两个异母姐姐,即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她们的母亲萧淑妃因得罪武则天而被废黜杀害。两位公主一直被幽禁宫中,年龄很大了也未结婚。李弘发现此事后十分震惊,上书请求允许两位姐姐出嫁,并希望将沙苑之地分借给贫穷之人。高宗准许。

久病猝逝

太子李弘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内外赞誉,但却体弱多病,后期监国政务多由东宫官员戴至德张文瓘、萧德昭等人代为处理。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年仅二十三岁(虚岁二十四)。高宗非常悲痛,破例追加太子李弘为皇帝,这是唐朝建国以来父亲追赠儿子为皇帝的先例,可见高宗对太子早逝的深深哀痛与惋惜。

上元二年(675年)五月,高宗以皇太子“慈惠爱亲,死不忘君”诏令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礼仪厚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百官服丧三十六日。高宗还亲自书写《睿德记》缅怀李弘,碑石树立于陵墓之旁。

神位迁移

长寿初年(692年),因李弘无子嗣,武则天命楚王李隆基做其嗣子,承继香火。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为李弘上庙号为唐义宗,神位祔于太庙祭祀。景云年间(710年),姚元之和宋璟上书唐睿宗,称李弘未登帝位而与先皇同祔太庙不合礼仪,睿宗遂令迁出义宗神位,另行建庙祭祀。开元六年(718年),礼官上书唐玄宗建议停用义宗庙号,玄宗准许,令撤销义宗庙号,复以孝敬谥号祭祀。

标签: 李弘唐朝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李弘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弘,唐朝

    李弘(653~675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唐高宗李治第五子,一代女皇武则天长子,唐朝第一位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徽六年(655年),进封代王。显庆元年(656年),册立为皇太子。孝顺仁德,体恤民情。建议修正不合理的律法,并为

  • 历史上洪秀全是如何选妃的?有什么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洪秀全,清朝

    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大清王朝统治末期,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不少民间团体纷纷起义,反抗清政府的压迫。在这些起义的团体之中,又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实力最为强大,洪秀全甚至还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与清王朝抗衡,人们都以为洪秀全的太平天

  • 历史上李孝恭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保全自己的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孝恭,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李渊带兵结束了隋朝末年的乱世,建立起大唐王朝,统一了中华大地。这份伟业的背后离不开两个人,一人是秦王李世民,另一人则是李世民的哥哥——河间郡王李孝恭。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不陌生,他发动了玄武

  • 三国时期司马懿的篡位之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三国

    249年正月,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与魏主曹芳出城谒陵,发动政变,除掉了政敌曹爽,史称高平陵之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现在一提起司马懿,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说他是老谋深算的权谋家,隐忍多年最终颠覆了曹魏政权。然而其实司马懿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谋权篡位,正如曹操年轻时

  • 薛稷: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与唐睿宗结成儿女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薛稷,唐朝

    薛稷(649年—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唐朝大臣、书画家。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曾孙、中书令薛元超之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薛稷在武周时期举进士出身,转中书舍人,迁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交好相王李旦,结为儿女亲家。景云元年(710

  • 李元素:唐朝武周时期宰相,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元素,唐朝

    李元素 (?~697年),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中书令李敬玄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赵郡李氏南祖。起家武德县令,迁尚书左丞。得到武则天信任,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位列宰相。万岁通天二年,卷入谋反案,坐

  • 韦巨源:唐朝时期宰相,在唐隆政变中被乱兵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韦巨源,唐朝

    韦巨源(631-710年),字号不详,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玄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 ,以门荫入仕,历任司宾少卿、太府卿、文昌左丞、太子宾客、各部尚书。曾经四次拜相,官至左仆射,袭封舒国公。以宗

  • 年仅28岁的朱元璋,是如何除掉对手成为主帅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 ,即明太祖 ,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 、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 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期

  • 荀谌是什么人?官渡之战时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荀谌,汉朝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荀谌chen,字友若,荀彧的哥哥。荀谌最令人称道的功绩就是公元191年劝说韩馥把冀州让给了袁绍,自此得到袁绍重用,成为和田丰、许攸并驾齐驱的袁绍集团核心人物。我们知道荀彧也曾在袁绍麾下,但荀

  •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乾隆和康熙为什么都很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乾隆

    还不了解:康熙和乾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而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皇帝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