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称帝后国力不是很强吗 李世民为何还签订渭水之盟

李世民称帝后国力不是很强吗 李世民为何还签订渭水之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75 更新时间:2024/1/26 19:50:59

对当李世民称帝以后国力强盛,为什么还会跟突厥签订渭水之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当李世民成为了一代名主以后,其中的一些历史真相也被历史给刻意的隐瞒了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或许应该就是渭水之盟了,也被称为便桥之盟。其实无论在当时的渭水之盟赔了什么,对于李世民来说都是一件奇耻大辱的事情。

因为但凡是有一点自尊心的人,在面对渭水之盟这种不平等条约的时候,都会有深深的羞耻感,更何况是一代皇帝唐太宗呢。渭水之盟的事件发生在626年8月30日的时候。在这一年中总共发生了三件大事,在这一年的6月4日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在8月9日的时候李世民登基称帝。

当时的突厥王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二人在得知了这一个消息以后,他们立马率领军队攻打了长安城。也就是在这一年的8月28日,大约有20万突厥主力和几万唐军对峙在渭水河的两岸,大唐的都城长安在当时随时都会有突厥被颠覆的危险。

颉利可汗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大军进攻,其实并非是一次偶然事件,而是因为他们在当时听说了在唐朝内部发生了武力夺权,因此就想着趁此机会从中渔利。而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领六骑,前往渭水之上的便桥与颉利可汗进行歃血为盟。

双方之间达成了这样的约定,唐朝需要在每年给予突厥一定的利益,而颉利可汗则是选择退兵,并且在当年九月的时候,送给大唐战马数千、牛羊若干,这就是当时最为著名的渭水之盟。或许这样看来,条件好像还是不错的样子。

颉利可汗不仅选择了退兵,而且还给了大唐王朝一个大礼包,这样看来的话貌似是一件好事,但正是因为这个好事,却让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突厥人之所以会在那个时候选择南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是因为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就曾经向突厥称臣,并且他还向当时的始毕可汗承诺,当他打下地盘以后,所得到的财物和美女等都会进献给突厥可汗,这样一来也就获得了突厥的支持。再后来的时候,突厥一再南下,一方面是为了给李渊壮大声势。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是为了能够找李渊索要财宝美女。然而突厥却是一次比一次要的多,到了后来的时候,就仿佛成了一个无底洞一般,每次唐朝在给突厥进贡的时候,都像是割肉一般地疼痛,再到了后来的时候,大唐也就忍无可忍了。

从另一方面来说,突厥人在这个时候选择南下,其实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在战略方面的考虑,在当时的突厥人看来,只有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原才是最符合突厥利益的,中原地区如果不统一的话,那么就不会对他们突厥产生有威胁的势力,这样就能够保证突厥人在东亚地区的霸主地位。

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正是天下大乱之时,各地的割据势力群雄四起,比如当时的王世充窦建德梁师都以及刘武周等这些人,他们都曾经先后向突厥称臣纳贡,以这样的方式换取突厥的支持,李渊在当时也仅仅只是当时众多向突厥称臣势力中的一个而已。

最终苦心人天不负,就在渭水之盟以后的第三年时间,大唐的国力早已经蒸蒸日上,然而突厥地区则是内乱频发,李世民也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派出了李靖以及李世勣等大军,经过了一场大战将曾经耀武耀威的东突厥灭国,在之前嚣张无比的颉利可汗也被活捉到了长安城,终生没有能够再次回到草原。

其实面临羞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能够以冷静的方式去应对。不争一时之气,不逞匹夫之勇;需要的是审时度势和韬光养晦,首先一定是要发展自己,然后才是抓住敌人的弱点、一击致命,这正是一代杰出的政治家与莽夫之间的区别。

标签: 李世民突厥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中朱然死后,陆逊为何就撤兵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夷陵之战,三国

    夷陵之战中朱然死后,陆逊为何就撤兵了?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备为给关羽报仇,率军伐吴,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东吴陆逊抵挡刘备,战争相持阶段,刘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移营到山林中,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全军覆没,刘备败逃,陆逊率军追击,紧急时刻,赵云接应刘备,一合刺

  • 乾隆时期五位重臣并称“五阁臣” 他们是的权势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清朝

    还不知道:乾隆朝“五阁臣”,谁的权势最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皇帝御制《行书怀旧诗册》,为张廷玉、鄂尔泰、富察·傅恒、喜塔腊·来保和刘统勋等五位堪称“扛鼎重臣”的朝廷宰辅,各题诗一首,并称为“五阁臣”。张廷玉: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雍

  • 明朝都消灭不了李自成 清朝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李自成

    对为什么明朝始终无法消灭李自成,而清朝却可以做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年,华夏大地发生很魔幻的一幕:被明朝多次击溃的李自成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攻入京城。明朝崇祯帝自杀。与此同时,山东的孔子后人也按照前朝惯例,派人前往京城对大顺朝永昌

  • 张飞为何能在长坂坡拦住曹魏众多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飞,三国

    张飞为何能在长坂坡拦住曹魏众多武将?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张飞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勇猛著称,张飞和关羽都是刘备手下得力的大将,三人关系非常亲密,正史记载,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在演义中他们三人“桃园结义”,生死与共。刘备兵败长坂之时,曹操大军追

  • 诸葛亮和张飞都是乡候 关羽为什么只是亭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张飞

    还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和张飞都是乡侯,而关羽才是一个亭侯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别说诸葛亮、张飞是乡侯,超了关羽的亭侯。就是廖化,人家也是中乡侯,关羽上哪说理去?要怪只能怪关羽死得太早,没有赶上好时候。汉初经历了几个异姓王叛乱之后,朝廷立了一个规律,异姓不能

  • 曹操当初汉献帝接到许都 最后为何迁到邺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汉献帝

    曹操为什么要迎汉献帝到许都,打败袁绍后,为什么又迁到邺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最值得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在军阀割据时代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政治基础,让曹操有了大义的名义对各个军阀进行征讨,

  • 钟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姜维是怎么轻易策反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邓艾,姜维

    对钟会那么聪明,为何被轻易策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钟会何许人也?钟会是何许人也?《三国演义》里“二傻子”般的角色,竟然被姜维轻易就策反了,导致最终被杀。也许《三国演义》,觉得有点对不住钟会,一再强调钟会这个人,其实非常聪明。可惜结果悲催,一切都悲催——

  • 身为一代皇帝有自己的陵墓 武则天为何会和李治合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李治

    还不知道:武则天作为皇帝,为何死后要和李治合葬在乾陵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按常理来说,帝王和皇后去世后都是需要合葬在一起的,那么为什么唐朝的武则天作为皇帝会降低身份和李治合葬在乾陵呢?唐朝横空出世——女皇帝武则天李

  • 鲍勋是谁?他与曹丕之间有何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鲍勋,三国

    鲍勋是谁?他与曹丕之间有何恩怨?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不听百官劝阻,执意处死了直言敢谏的忠臣鲍勋。鲍勋之父鲍信对曹丕之父曹操有救命大恩,为何曹丕还要忘恩负义的害死鲍勋呢一,出身名门鲍勋出身大族,为济北相鲍信之子,所以自幼受到良

  • 刘奭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何会让汉朝走向衰落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刘奭

    很多人都对“昭君出塞”的故事耳闻能详,其实这个故事发生在汉元帝时期,不过很多人对这位皇帝并不熟悉。当然这也与文景二帝还有汉武帝的名气太大有关系,汉元帝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何会让汉朝走向衰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汉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生于元平元年,是汉宣帝刘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