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鲍勋是谁?他与曹丕之间有何恩怨?

鲍勋是谁?他与曹丕之间有何恩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57 更新时间:2024/1/25 7:18:48

鲍勋是谁?他与曹丕之间有何恩怨?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不听百官劝阻,执意处死了直言敢谏的忠臣鲍勋。鲍勋之父鲍信对曹丕之父曹操有救命大恩,为何曹丕还要忘恩负义的害死鲍勋呢

一,出身名门

鲍勋出身大族,为济北相鲍信之子,所以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养成了刚强、实诚的性格。初平三年(192年),鲍信为救好友兼上司兖州牧曹操而战死沙场,曹操对此十分痛心,就对年幼的鲍邵、鲍勋兄弟十分照顾。鲍邵、鲍勋长大后都在曹操的提携下出仕为官,分别以有勇有谋和清廉高洁著称。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有了自己独立于朝廷之外的行政班底。接着曹操为了感谢鲍勋的救命之恩,就封鲍邵为新都亭侯,征召鲍勋为丞相府属吏。

二,效力曹魏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获封魏王,有了明显代汉自立的野心。随后曹操立儿子曹丕为太子,任命鲍勋为太子中庶子,意在让鲍勋以后助曹丕代汉。然而鲍勋为人正直,时常劝谏曹丕,结果因此得罪了心胸狭窄的曹丕,被他外放为魏郡西部都尉。

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三国志·鲍勋传)

一天,曹丕的妻弟曲周县吏郭氏因为偷盗官府的布帛而被逮捕,按律应当处死。曹丕对郭女王十分宠爱,便多次写信给鲍勋,求他网开一面。但鲍勋不敢徇私枉法,就把郭氏的罪状如实列出并上报给曹操,结果导致郭氏被杀。曹丕因此更加怨恨鲍勋,就让人找了个借口弹劾他,导致鲍勋被免职。

后来曹操感念鲍信的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于是重新用鲍勋,任命他为侍御史。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任魏王。随后曹丕代汉自立,任命鲍勋为侍中、驸马都尉。虽然此时曹丕已经贵为皇帝,但鲍勋依旧直言敢谏,多次劝他不要修建宫殿,沉迷享乐,而要注重农耕,厚待百姓。

三,劝谏曹丕

不久,曹丕带人出城打猎。鲍勋于是拦住皇帝的车驾,上奏说:“先帝去世没有多久,陛下还在守孝,应当效法古代先王而遵守孝道,怎么能为了一时高兴就出去游猎。”

曹丕看了很愤怒,于是撕了鲍勋的奏折,执意出城游猎。后来曹丕打猎累了,就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和听音乐哪个更快乐?”

侍中刘晔为了讨曹丕高兴,回答说:“打猎比听音乐更能让人快乐。”

鲍勋听了很生气,于是语气严厉地说:“音乐上通神明,下顺民心,可以推行教化,使得天下安定。打猎则使陛下的车驾暴露在旷野之中,风吹日晒而对身体造成危害。希望陛下不要把打猎当做必须的事。”

接着鲍勋弹劾刘晔只会谄媚奉承,不是正人君子,要求将他治罪。曹丕听了很生气,于是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

四,忠而被害

黄初四年(223年),尚书令陈群、仆射司马懿共同举荐鲍勋为御史中丞。曹丕对此很不高兴,但又不能公然违背自己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只得让鲍勋当了御史中丞。结果鲍勋恪尽职守,使得百官畏惧,无不恭恭敬敬的遵守法度。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想要再次伐吴,便召集群臣商议此事。但鲍勋鉴于此前魏军两次伐吴都劳师无功,便劝他不要穷兵黩武,虚耗国力。曹丕听了很生气,便贬鲍勋为治书执法。随后曹丕伐吴,果然是无功而返。

曹丕撤军北返,途中在陈留郡暂住。陈留太守孙邕于是前去朝见曹丕,随后又去见了鲍勋。但孙邕途中为了抄近道,就从没有修好的营垒中穿过。军营令史刘曜认为营垒虽没修成,但立有警示牌,孙邕此举明显是有违法度,就想要追究他的罪过。但鲍勋坚持认为壕沟与营垒都没修成,孙邕只是小错,便压下此事不予追究。

不久曹丕返回洛阳,而刘曜犯了过错,鲍勋于是上书弹劾刘曜,要求将他治罪。刘曜为了自保,于是告发鲍勋徇私包庇孙邕。曹丕本来就恨鲍勋,一直想要治他的罪,便以此事为借口,命令廷尉严查鲍勋。

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太尉锺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守廷尉高柔等并表‘勋父信有功于太祖’,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三国志·鲍勋传)

廷尉高柔素来执法严明,于是依律叛鲍勋做五年苦役。但廷尉府的三官认为这样的处罚还是重了,认为罚两斤黄金就行。曹丕听了十分生气,怒斥说:“鲍勋犯的就是死罪,你们怎么还敢宽纵。三官以下的官吏都给我抓起来治罪,把他们跟老鼠一样聚在一起除掉。”

太尉锺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等人都为鲍勋感到不平,于是一起向曹丕上书,恳求他顾念鲍信的功劳而饶了鲍勋。但曹丕早就盼着鲍勋死,执意将其杀害。然而仅过了二十天曹丕就死了,百官都为鲍勋的死感到惋惜。

标签: 鲍勋三国

更多文章

  • 刘奭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何会让汉朝走向衰落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刘奭

    很多人都对“昭君出塞”的故事耳闻能详,其实这个故事发生在汉元帝时期,不过很多人对这位皇帝并不熟悉。当然这也与文景二帝还有汉武帝的名气太大有关系,汉元帝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何会让汉朝走向衰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汉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生于元平元年,是汉宣帝刘询

  • 彭羕为何会不被重用?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彭羕,三国

    彭羕为何会不被重用?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彭羕,字永年,广汉人。关于彭羕史书上记载着他身长八尺、容貌出众而且还颇有才气。早年间彭羕在刘璋的手下任书佐,又因为性格高傲,得罪过很多人,所以被同僚诬陷诽谤,最后刘璋剃去他的头发和胡须,并戴上刑具这种

  • 陆逊一生智勇双全,却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夷陵之战,陆逊

    陆逊作为东吴地一代名臣,一生智勇双全,却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差点害死整个东吴,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三足鼎立,各方势力相互制约,每个权力集团下都有数不胜数的人才。有的用对了人保证了政权多年的稳固,有的用错了人致使权势逐步衰落。孙权便是用错人的代表,他生前

  • 赵云有忠诚和能力 刘备为何没有重用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和赵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名将常山赵子龙是公认的武将,他也是被世人认作实力最接近吕布的勇士。赵云在整个三国时期,战斗力几乎处于天花板,若能善用武将必然可以加快刘备一统三国的霸业。然而从始至终刘备只是把赵云放在自己身边,没有

  • 三国时期刘备早起为何会被各诸侯接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三国

    三国时期刘备早起为何会被各诸侯接纳?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备在赤壁大战之前,到处跟人打下手,投过公孙瓒、田楷、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众多诸侯,演义中说吕布是三姓家奴,可细看刘备的经历,实际上比吕布还不如。刘备的前半生基本上就是到处流浪着在混,所

  • 刘邦既然深爱戚夫人和刘如意,为何不赐给他们免死金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戚夫人和刘如意

    众所周知刘邦不爱吕雉,他的真爱是戚夫人,那么刘邦既然深爱戚夫人和刘如意,为何不赐给他们免死金牌?其实刘邦没有这么做,是因为知道这么做也是无用的,他可以给戚夫人免死金牌,吕后就可以收回她的免死金牌。刘邦可以让戚夫人到赵国,吕后就可以召回她。不回来?嘿,你想造反!派兵去剿灭!正好连赵王刘如意一块儿干掉。

  • 在赢得汉中之战后刘备就进位为汉中王了,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三国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之间的战役,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此战刘备瞬即占据汉中,进而称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占据荆州、益州、汉中等地之后进位汉中王,他是先称王,然后才上书汉献帝求获认可,这也是当时的军阀们惯用的伎俩,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再和名义

  • 朱桢是谁?他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桢,明朝

    朱桢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洪武三年,受封楚王。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洪武三十年(1397年),楚王朱桢带兵讨伐古州洞蛮,但却迟迟不进兵,还一直向父亲朱元璋索要兵马与粮饷。此前朱桢曾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大败洞蛮,斩首数万。为何此次朱桢故意消极平叛呢一,出身显赫濠

  • 萧至忠:身为宰相却趋炎附势,他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至忠,唐朝

    众所周知唐朝是个鼎盛的朝代,在世界历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能在唐朝担任宰相,那必定能光耀门楣。唐朝历史上有诸多宰相,耳熟能详的有魏徵、长孙无忌、狄仁杰、房玄龄、张柬之等人,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中宗景龙元年至玄宗开元初年担任宰相的萧至忠。很多人可能对萧至忠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他先后依附的都是当时

  • 伊籍是什么人?他在蜀汉的待遇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伊籍,三国

    伊籍是什么人?他在蜀汉的待遇怎么样?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三国演义》中,伊籍原为刘表属下,刘备初至荆州,陷入危难之中时,他通风报信助刘备脱险,刘表去世后转而投靠刘备。正史中伊籍形象与小说差不多,伊籍,字机伯,兖州山阳郡人。因为与刘表是同乡,所以一直都跟随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