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与李健陈的明争暗斗,李渊为何没有阻止?

李世民与李健陈的明争暗斗,李渊为何没有阻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083 更新时间:2024/2/8 20:02:08

唐高祖李渊,中国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我们知道,古代帝王有一种操作,就是故意纵容手下们争斗。

这种情况在古代非常普遍。比如唐玄宗对手下的那些大将大臣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哥舒翰王忠嗣等人的争斗,其实了如指掌。但是他从来没有试图阻止他们争斗。不只一个人告诉他安禄山会造反。你以为唐玄宗没有怀疑,他真的那么相信安禄山吗?显然不是的,他是要留下安禄山和杨国忠争斗。

再比如乾隆皇帝,他的手下也是争斗得相当厉害的。乾隆也在打击他们,但是从来没有站在所谓“正义”的立场上,端正过部下的这种争斗风气。

最典型的是明朝。明朝的党争是最激烈的,而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皇帝造成的。朱元璋由于取消了宰相职位,朝中大臣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了算,因此永远无法把朝臣的意见统一起来。朝廷们都只有向皇帝上奏,让皇帝当裁判。但是皇帝也从来没有为了一边而偏袒另一边。而是一会儿打击这边,一会儿打击那边,感觉也就是在纵容。

古代皇帝不但会纵容大臣们互相争斗,他甚至还会纵容儿子们互相争斗。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唐玄宗。他知道他的儿子李瑛李瑁、李亨等人争斗储位很厉害,但是他也没有制止。而且还会借别人的话,打击他的儿子们。比如武惠妃说李瑛要造反,他就把李瑛抓起来杀掉。他难道连一点基本的判断都没有吗?但他就是要这样做。李林甫极力推荐李瑁当太子,但他就不把太子之位给李瑁,而且还把杨玉环从李瑁身边抢走。后来他立了李亨为太子,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打击李亨,使得李亨为此离了两次婚。

康熙皇帝看起来很反感儿子们争斗。每次看见儿子们争斗,他都是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但是,如果他想真正阻止儿子们争斗,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确立太子。所有人都知道,太子乃国家的根本,只有太子确定了,国家才会安定。而且康熙并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胤禩被称为“八贤王”,大家都觉得不错。胤禛很沉稳,也是皇帝恰当的人选。胤禵能力突出,文韬武略一流,这样的儿子当皇帝,也肯定能让江山永固。但是康熙迟迟不确立,直到死的时候也不确立。

有人可能会说,正是儿子们太优秀了,康熙才选花眼了,不知道选谁。其实,选谁不选谁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选。只要选定了,对其他儿子进行约束,儿子们就不会争斗了。康熙一直不选,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故意不选,故意要纵容儿子们的争斗。

那么,古代的帝王为什么会这样呢?

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要寻找一种平衡。无论是大臣们还是他的儿子们,都是双刃剑。这些人在辅佐他的同时,一旦做大,也会对他的皇位,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所以,皇帝绝对不允许这种威胁存在。只有让他们互相争斗,谁也做不大,保持平衡,这种威胁才不会存在。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再来看看李渊的做法。

李渊的儿子们也争斗得非常厉害,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对于这种情况,李渊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时阻止这种争斗。只有阻止了这种争斗,最终才不会产生“玄武门之变”这样的悲剧。

李渊和康熙皇帝不一样。康熙皇帝是迟迟不立太子。李渊是很早就确定了太子。从这一点来看,李渊似乎并没有纵容他儿子们争斗。但是,他虽然很早就确立了太子,却并没有确立太子的权威。不但没有确立太子的权威,似乎还多次打击太子的权威。

一般来说,皇宫中的居住地,除了皇帝皇后的住处最重要外,就是东宫太子的住处。但是,李渊并没有对此进行刻意地安排,而是让李世民、李元吉等与太子具有同样的待遇。

居住地倒还在其次。更严重的是,李渊确立了太子,却没有确立太子的威严。并没有把兵权从李世民手里收回来。诚然,李世民能征善战,但是既然江山已经打下来了,就应该把李世民的兵权收回来,以降低李世民集团的权重,增加太子集团的权重。但李渊并没有这样做。

说起来,兵权也并非最重要的。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争斗的过程中,史料记载,李渊一共有三次对李世民说,要把皇位给他。

大家想想,一个当爹的对其中一个儿子说这样的话,而且连续三次,这不是人为制造麻烦吗?关键是,他连续三次说了这个话,却并没有实施,这不是制造更大的麻烦吗?

所以,我们不得不怀疑,李渊的那些做法,是故意挑起儿子们的争斗,目的就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

标签: 李渊唐朝

更多文章

  • 吕不韦真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吗 秦始皇为什么要赐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不韦,秦国

    吕不韦对秦国有贡献,为何会被赐死,难道他真是秦始皇的父亲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吕不韦不是秦始皇的父亲。吕不韦是受到赢政的威胁,自知自己已经没有了价值,最后喝毒酒而亡。当臣子的威望高于君主无论哪个君主都无法忍受,这也让秦始皇赢政对吕不韦有了杀心

  • 苏麻喇姑只是一个宫女 她的地位为何高过皇亲国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苏麻喇姑

    还不知道:苏麻喇姑只是宫女,为什么地位却高过皇亲国戚,受到皇室的敬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苏麻喇姑的身份虽然是一个婢女,但是所作出的贡献并不简单,历经四朝,服侍过四位君主,曾经帮助孝庄冒死劝说多尔衮辅佐福临,为清朝的安宁和稳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后来又尽心的

  • 汉武帝刘彻晚年为何要选择废太子 作为巫蛊之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武帝,太子,汉朝

    还不知道:刘彻晚年为什么要废太子,仅由于所谓的巫蛊之祸,还是另有隐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世人都说“虎毒不食子”,可是,为了利益相争,在古代帝王家,很少有父子亲情的存在。为了皇帝宝座,每个帝王世家,都在上演着父子相互残杀,这样又造就了多少的悲剧呢?曾有人说

  • 历史上宇文化及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宇文化及,隋朝

    在隋朝历史中,宇文化及被称为隋朝的第一奸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宇文化及弄权朝堂,发动兵变,最终不但杀了皇帝,还霸占了皇后。不过这样的人总归没有什么好下场,在墙倒众人推之际,他兵败如山倒,面对自己必死的命运,无奈的他,在临终之前说了一句悲壮

  • 梁武帝萧衍为何会被称为菩萨皇帝?生平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梁武帝,南北朝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南梁开国皇帝,在位47年时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读者不禁要问,为何南朝会有这么的寺庙?其实这与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有关。因为

  • 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时,诸葛亮为何没有阻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庶,三国

    徐庶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徐庶作为刘备的谋士,因为其母被曹操俘获,最终被迫离开刘备,投奔了曹操。当时,司马徽听说徐庶去了曹操那里,立即识破曹操之计,而为何徐庶对诸葛亮说了其母被曹操所获之后,诸葛亮却没有看出是曹

  • 陈琳:东汉末年文学家,袁尚败后,归附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陈琳,东汉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

  • 陈琳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琳,东汉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

  • 汉朝打匈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种惨胜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匈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用极大代价惨胜匈奴,到底有啥意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古代历史上,边疆异族的威胁几乎从未彻底消弭过,他们觊觎中原大地的肥沃和富饶,总是盘算着来分一杯羹。所以,历代帝王们都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来治理边事,不是出征就是维稳。其中

  • 崇祯临死前都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明朝

    对崇祯自缢殉国,生前也没有营建陵寝,死后是谁把他葬在十三陵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克了大明的都城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不愿落入农民起义军手中,因此以自缢的方式壮烈殉国,死时年仅34岁。由于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