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连城诀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 它还有另外一个书名

连城诀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 它还有另外一个书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94 更新时间:2023/12/25 4:06:12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金庸著名的一本武侠说《连城诀》,论刻画人性,这本书应该是金庸武侠之最,很多读者都对它十分熟悉。不过有些读者不知道,《连城诀》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它有另外一个书名,比“连城诀”,这个书名更具深意。

《连城诀》之名来自小说中的一本《连城剑谱》,说是剑谱,它实质是一组密码,记录了元帝留下的大宝藏。历史上梁元帝到底有没有留下宝藏已不可考,民间倒有许多的传说,金庸的构思也正是来自于民间传说。在小说中梁元帝的宝藏最早发现者是清康熙年间的一位高僧,他在荆州天宁寺发现宝藏后将消息传去给天地会六奇,因怕泄漏机密,于是将消息编成密码,藏在一本《唐诗选辑》中,只要会唐诗剑法,知道剑法的次序,就能通过密码得出宝藏的地点。可惜的是密码送到时吴六奇遭难,密码也流落出去。后来《唐诗选辑》密码落入梅念笙手中,他是高僧和吴六奇的同门,会唐诗剑法,知晓了宝藏的秘密。可惜的是他口,遭来三个白眼狼徒弟捅了刀

以上就是《连城诀》的来历了,不过以前《连城诀》并不叫这个名字,它叫《素心剑》。连城剑谱即素心剑法,也就是后来的唐诗剑法。金庸为什么要起名《素心剑》呢?素心的意思是人的本心,指人最干净纯洁、摒弃尘俗欲念的心灵。然而小说描绘的又是最黑暗的人性,人们为了争抢“素心剑”,无所不用其极,简直将人性最丑恶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将人最浑浊邪恶的欲念显露出来。素心与恶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庸用素心剑作为书名就是为了讽刺小说中恶劣的人性。不过《素心剑》尽管很有深意,却不够恢宏大气,所以他将其改成了《连城诀》。

当然,《连城诀》中除了人性的恶之外也有人性的真善美,比如丁典与凌霜华矢志不渝的爱情,戚芳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坚定,水笙和狄云的洗尽铅华、淡泊名利。当故事的最后,狄云带空心菜回到了雪谷,看着迎面欢笑奔过来的少女,我想许多读者都舒了一口气。毕竟这个世界再坏,总有美在前方等着你。

标签: 金庸连城诀

更多文章

  • 国子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在职务上的设置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国子监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国学”。主要功能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

  • 斩蛇起义和刘邦起义有什么关系 两件事是同一样的一件事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刘邦,刘邦起义

    古今中外的起义,都是以攻击朝廷的行政机构或军队为标志的。比如:带人攻占个县衙或府衙,杀了个县令或太守的,可以表明起义了;带人袭击了朝廷军队,杀了个将军或都尉的,也可以表明起义。但是,这斩蛇与起义却显然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便这蛇跟今天的大熊猫一样,是大秦朝的最珍稀的保护动物。你杀了蛇,也不能就此表明与大

  • 古代大富豪的攀比:当今首富竟都要退避三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富豪,退避三舍

    西晋统一后的一二十年间,天下太平,人民恢复了生产,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的西晋朝政中出现了一股奢侈攀比的风潮。网络配图这里面最出名的“斗富”,便是石崇和王恺,石崇是开国元老司徒石苞的小儿子,他聪明、机敏,屡立战功,除了会做官以外,他还很会搜刮钱财,就这样,石崇就成了“大富豪”。王恺是晋武帝的

  • 晋文公为何退避三舍?是遵守对楚王的承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文公,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各奔东西。重耳逃亡到楚国时,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有一天,楚王又设宴招待重耳。酒过三巡,楚王问重耳:“日后公子若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如何报答寡人?”重耳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说:“

  • 走进壮族的情人节陇端节 揭秘陇端节的来历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壮族,情人节,习俗,端节

    一年一度的陇端节,也称壮族传统的“情人节”,数千壮族聚集富宁县归朝镇孟村,欢度他们的节日。在陇端节这天,无数的青年男女都怀着期待的心,等待着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出现,接下来就说说这个陇端节吧。关于陇端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

  • 水族最重大的节日“端节”是怎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水族,水族民俗节日,端节

    水族端节的简介水族端节(水年)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祭祀祖先、庆贺丰收和预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满的传统节日。水族端节,水语称为“借端”。“端”,意为“岁首”或“新年”;“借”,意为“吃”。因此,端节亦可直译为“吃年”,意为“过年”。又因水族的这个年节的日期以水历为准,水历把九月作岁首,岁首要过年,端节就定

  • 揭秘:水族“端节”为何会是水族的春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族,水族民俗节日,端节

    水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节日繁多且各具特色,几乎每个节日都有其美丽的传说。最为隆重的民间节庆当数端节。水族端节又称“借端”或“借瓜”,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以庆贺丰收、辞旧迎新。一般而言,端节要从农历的八月

  • 以勇猛著称的哥舒翰,为何输给了安禄山?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哥舒翰,唐朝

    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在西北多次打败吐蕃的军队,并且还夺取了吐蕃的军事要地石堡城,哥舒翰本人也因功被封为河西节度使、西平郡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安禄山发动叛乱,唐军失利的情况下,唐玄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哥舒翰,并且任命哥舒翰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

  •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蜀汉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才能,就丑化一些人,比如蜀汉的第二任君主刘禅,在演义中刘禅庸碌无能,不思进取,即便有诸葛亮及姜维这样的人才辅助都无法振兴蜀汉,后来蜀国被灭后被虏到洛阳,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变为千古笑柄,刘禅也成了庸才的代表。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

  • 武则天到了晚年时期,她又是如何定下还政李唐的对策?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李唐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就算武则天再强势,终归有没落的一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免。武则天到了晚年,已经定下还政李唐的对策,随即放松下来,张易之、张昌宗两位男宠趁虚而入,朝廷大权旁落,武周政权陷入空前危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张易之、张昌宗肆意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