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家彭祖丸秘方

道家彭祖丸秘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哲医论坛 访问量:1995 更新时间:2024/2/16 19:50:09

  ( 高血压 /糖尿病.无效退款!V:kxyubin)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正方

  熟地黄、肉苁蓉(酒浸)各六两;五味子、菟丝子(酒浸)各五两;柏子仁(别研)、天门冬(去心)、蛇床子(炒)、覆盆子、巴戟(去心)、石斛各三两;续断、泽泻、人参、山药、远志(去心炒焦)、山茱萸、菖蒲(去)、桂心、白茯苓、杜仲(剉炒丝断)各三两;天雄(炮去皮脐)一两;炼成钟乳粉,扶衰三两,续老二两,服一两,气虚则不用。

  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前酒服三十丸至五十丸。忌五辛、生葱、芜荑、鲤鱼。血虚人,去钟乳倍地黄;多忘,倍远志、茯苓;少气神虚,倍覆盆子;欲光泽,倍柏子仁;风虚,倍天雄;虚寒,倍桂心;小便赤浊,三倍茯苓、一倍泽泻;吐逆,倍人参。主补劳益气,去风,消百病诸虚不足,老人精枯神耗,女子绝伤断绪。久服益寿延年,安神宁志,定魂魄,滋气血脉络,开益智慧,释散风湿,耳目聪明,筋力强壮,肌肤悦泽,气宇泰定。

[按语]

  又名“小丹”。据《彭祖传》记载:彭祖姓籛名铿,到殷末时已七百六十七岁,但尚不显老,二百七十岁时还曾奉诏掖庭。相传彭祖活了八百零八岁。这只不过是传说而已,是不能够使人相信的。本方名之“彭祖丸”,是借以形容其延年益寿之功效。

  本方中的主药是熟地黄肉苁蓉。熟地黄功能滋肾养肝,填精补血,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滋补强壮,乌发延寿之良药。如《本草纲目》说:“熟地黄主治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本草从新》亦说它“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明耳目,黑发乌须”;并谓之能治“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神农本草经》还记载说:熟地黄“久服轻身不老。” 养生主网站

肉苁蓉又名大芸、肉松蓉、纵蓉、地精、金笋、黑司令,为列当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苁蓉和苁蓉、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一般于春、秋采收。春季采者,通常将之半埋在沙土中晒干,商品名为甜大芸、淡大芸或淡苁蓉;秋季采者,因其水分多而不易晒干,故需投入盐湖中1-3年后,取出晒干,称为盐大芸、咸大芸或咸苁蓉。肉苁蓉味甘酸咸性温,入肾与大肠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久服轻身。”《药性论》谓之“益髓,悦颜色,延年,大补壮阳,日御过倍。”《日华子本草》说它“主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本草汇言》认为“肉苁蓉,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说明肉苁蓉不仅能温肾助阳,而且可滋肾强精。但目前临床上主要将其作为温肾壮阳药使用。

  熟地黄与肉苁蓉,前者重在滋精养血,后者重在温肾壮阳,二者相伍既能滋补肾阳,又能温助肾阳。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传统老年医学研究论集》报告说,肉苁蓉与地黄的复方能延长家蚕的寿命。以此来看,本方选用肉苁蓉和熟地黄为主药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方中更用五味子、柏子仁、天门冬、覆盆子、山药、石斛、山茱萸以加强熟地黄滋肾强精作用,而用菟丝子、巴戟天、蛇床子、杜仲、续断、桂心、天雄、钟乳粉以加强肉苁蓉温肾助阳功能。方中还用五味子、柏子仁、远志、石菖蒲、白茯苓以养心益智;另用人参、山药、白茯苓以补脾 益气;泽泻渗湿利水,以助诸药强阴之功。诸药相配,从而组成既能滋肾强精、温肾壮阳,又能养心益智、补脾益气的方剂。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本方药功能补肾、益脾、养心,故有延年益寿之功。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来看,本方中除地黄、苁蓉外,人参、茯苓、五味子、蛇床子、天雄等也都确有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作用,故原方方论中称此方药久服“益寿延年”是有科学根据的。本方药既能补阴,又能补阳,不温不燥,不寒不腻,适宜长期服用,无明显禁忌,是比较理想的延年防老方药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更多文章

  • 古代奇书《玉房秘诀》,活了800岁的彭祖,书中自述养生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彭祖,玉房秘诀,养生之道,列仙传,道教,千金要方

    导读:彭祖是历史上传说中的长寿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多岁,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至今争议不断,但在《尚书》中记载,确有彭祖其人。《尚书》中说:“彭祖在东蜀之西北。”《列仙传》也有记载:“彭祖者,历夏之殷末,活了八百多岁。”《列仙传》是第一部系统叙述神仙的传记,据说成书于西汉时期,主要记述了上古及三代、秦、

  • 人面蛇身,掌控昼夜,《山海经》中的“烛九阴”是个怎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神兽,盘古,祝融,龙族,烛龙,山海经,烛九阴

    《山海经》中的烛九阴,因神通太过广大、出身太过特殊,有人称它为神兽,也有人称他为逴龙或烛龙,还有人称它为大毒蛇,并将它排除在龙族之外。甚至,在文学作品中,它几乎成了一方神兽霸主的代名词。那么,烛九阴到底是什么东西,又有什么能力呢?洪荒祖巫在有些文学作品中,有人称烛九阴为巫祖。掌握着时间、空间、毁灭等

  • 黎山老母等四圣试禅心,为何不考验白龙马?看观音菩萨对他做过啥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星主张标签:白龙马,唐僧,八戒,观世音菩萨,沙僧,孙悟空

    历山老母等四圣试禅心,何不试白龙马?看看观世音菩萨对他做了什么唐僧西天取经队的三个徒弟,各有各的来历。他们都曾在天庭当过神,身居要职。其中,孙悟空被玉皇大帝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担任天河水府的华盖元帅,沙僧则是乱甲玉皇身边的卷帘将军。除了唐僧之外,还有一个徒弟叫白龙马。他的身份不简单,出身名门望族,曾

  • 假借丧夫之名救唐僧,也不露真容,黎山老母为何不让说破她的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唐僧,孙悟空,孙大圣,猪八戒,唐三藏,文殊菩萨,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

    她以寡妇之名救了唐僧,却没有露出真面目。李珊的老母亲为什么不让她暴露身份?民间传说中的梨山老母,在西游记神话中两次出现,都是以特殊的化身出现。第一次,在观世音菩萨的邀请下,李山的老母亲出现在了西牛河州的田野里。学经队伍齐聚后,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历山老母结为一家,考验学经者的决心和意志。

  • 化成丧夫之妇,也不直接相救,黎山老母请来毗蓝婆菩萨有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菩萨,孙悟空,唐僧,元始天尊,杨戬,蜈蚣

    错误》中,姜子牙率领西周大军攻打周国时,被眉山七怪拦下。眉山七怪中,有一个叫武龙的灵怪。 “五龙”名字与“蜈蚣”同音,原形是一条细蜈蚣。眉山七怪拥有三大神通:显形、吐出黑雾震慑敌人、化作青烟逃走…… “元一元”仔细观察,这三个绝学中,吐出黑色气雾最为厉害。 《封神演义》原著中有诗句描述:黑雾阴风漫天

  • 黎山老母何许人,教出众多英雄女将,黎山老母和女娲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阿欢谈世界标签:蛇,女娲,悟空,伏羲,唐僧,穆桂英,九天玄女,黎山老母,骊山老母,水生动物

    在《西游记》的第73话中,“情被旧恨毒化,心被恶运摧残”。唐僧与弟子因与七只蜘蛛结怨,在皇华寺再次相遇。蜘蛛精的哥哥白木魔君,就是蜈蚣精。悟空与蜈蚣大战数十回合,打成平手。悟空只好逃走,后来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丧家的女人。她吩咐悟空去紫云山千花洞请毗罗婆菩萨下来破金光。这个女人是李山的老娘改造的。相传历

  • 七仙女是玉帝的女儿吗?她们和蜘蛛精是啥关系?黎山老母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昨夜梦白鸽标签:蜘蛛精,黎山,七仙女,玉皇大帝,骊山

    网上有人说《西游记》里的七个蜘蛛精就是七仙女,主要理由就是濯垢泉本来是七仙女的澡堂,但七个蜘蛛精一来,七仙女就不见了,颇有超人和克拉克的感觉。对此,一笑在上篇文章中就说了,女孩子对蜘蛛敏感。一个池子里出现了七只大蜘蛛,就跟汤里面有蟑螂一样,“再也不来了”是非常正常选择。今天一笑就进一步跟大家来聊聊七

  • 隐真身点化悟空,黎山老母真怕毗蓝婆?佛教菩萨,为何却穿着道袍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悟空,唐僧,黎山,毗蓝婆,菩提祖师,文殊菩萨,佛教菩萨,观世音菩萨

    隐身开悟悟空,难道李山老娘真的怕皮兰婆?佛教菩萨为什么要穿道袍在封神神话中,女娲娘娘作为古德之神、人类之母,与洪祖、玉皇大帝共同开启了三界封神,贯穿全书文学作品。在西游记神话中,细心的读者注意到,在天佛道三界举行的重要会议场合,女娲娘娘和鸿钧祖师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那么,封神结束之后,女娲娘娘、鸿钧

  • 区区蜈蚣精,为何令黎山老母和毗蓝婆菩萨讳莫如深?背后人惹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菩萨,唐僧,孙悟空,蜈蚣,八戒,元始天尊

    为什么历山老娘和毗兰波菩萨对区区一只蜈蚣要保密呢?幕后黑手惹不起大多数人打架输了,或者吃了亏,不甘心,就会打电话给亲戚朋友来帮忙。神仙朋友圈呢?在西游记神话中,这样吐血的情节不少:狮精与孙悟空大战,战败,召唤九灵元生前来助威……盘丝岭的七只蜘蛛精面对唐玄奘,主动送上门的唐朝高僧认为可以长生不老,所以

  • 黎山老母为何不想让别人知道她指点孙悟空?只因为她太精明?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黎山,女娲,祖师,孙悟空,西游记,西天取经,观音菩萨

    作为四大名著当中最为吸引人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其中的故事自然精彩之极,但是人们往往有这么一个习惯,那就是当看完一部小说之后,觉得尤意未尽的时候,习惯性的再看一次,或者多看几次,但是看多了看久了,小说当中那些潜藏的伏笔或者说BUG就会出现,人们脑海当中的那些为什么将会变得更多。在《西游记》当中就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