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隆科多向佟国维要官 而他却只给一个守监呢

为什么隆科多向佟国维要官 而他却只给一个守监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4/2/14 6:43:46

雍正朝》里有这样一段,隆科多多年之前擅自从边关逃回,侥幸没被问罪,却也因此不得朝廷重用,一直赋闲在家,日子过得十分窘迫。在康熙第一次欲废太子之际,隆科多找到了自己亲叔叔,也就是上书房大臣,被称为佟中堂的佟国维。隆科多在佟国维那里先是发了一阵的牢骚,说佟国维这么多年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并不提携他,现在正值新旧太子废立之际,希望佟国维可以帮他一把,给他一个差事,还美其名曰在这个时候替佟国维分忧。佟国维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个差事,那就是让他去当理藩院守监,也就是俗称的“牢头”一职,隆科多虽不愿,但还是听从了。佟国维在给他这个差事还说了一句:差事我可以给你一个,但是机会得你自己去找。眼下就这一个差事!

隆科多其实是有能力的,但是佟国维将隆科多安排这个差事明显是大材小用,而且佟国维颇有压制隆科多的意味。后来康熙临终之前收服隆科多的时候才向隆科多说出真相,原来并非佟国维想压制隆科多,这乃是康熙的意思,就是为了借机磨练小多子,让他堪大用。太子被诬陷兵变谋反的当晚,太子曾去过老四胤禛府上,邬思道却以太子此时是个是非之人为由,拒绝让老四与他见面,而老十三为了兄弟情谊没有管是非,整晚都陪伴着太子,后来太子被康熙处置,因老十三胤祥整晚都与太子在一起,兵变一事老十三有嫌疑所以一并先关押了起来。

然后康熙当晚在训诫众皇子时曾这样说过:有一条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我大清的江山绝对不能交给无德之人。康熙这句话说的就是他心目中太子的标准啊,此时的太子被废就在眼前,至于新太子的人选康熙还没有选定,但是康熙接着又说了这样一句话:胤祥在这一点上就不错,他敢于在胤礽在获重谴的时候,不避嫌疑,陪着他,护着他,他做到了一个做弟弟的情谊,做臣子的忠贞。这话在众阿哥那里听起来可就不一样了,难道康熙老爷子想立胤祥为新太子?后来图里琛在探望十三爷的时候将康熙的话原话说给了老十三,后来图里琛去佟国维那里传旨,佟国维也必然从图里琛那里得知了这一消息。

所以隆科多在向佟国维要差事的时候,佟国维既不违背康熙压制隆科多的旨意,又能让隆科多得到机会的只有理藩院守监这一差事,因为佟国维这是有意让隆科多去烧四爷和十三爷的“冷灶”。只是隆科多不解,到后来老十三被关押在理藩院的时候,有人向隆科多通报,并说是上书房让隆科多亲自相迎的人物。这时隆科多才明白佟国维的真正用意,老十三在“关押”期间尽心伺候,最终讨得了老十三的欢心,虽说隆科多最后的荣华富贵是靠着力保雍正登基得来的,但隆科多却是以此事开始发迹的!

标签: 清朝雍正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什么会赐一副老花镜给佟国维 这老花镜有什么寓意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雍正

    佟国维是排名第一的上书房大臣,应该算是“首辅”、“宰相”,或者说是百官的“首领”,当康熙皇帝看到数百名官员的联名奏折推荐八阿哥胤禩,或许感到了压力,或许知道佟国维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不管怎样,作为百官首领的佟国维难脱干系,所以,名为赐宴,实为一种暗示。在胤礽被废,举荐新太子一事件中,隆科多在被授予九门

  • 溥仪临死前为什么一直喊着“河车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溥仪

    溥仪从抚顺战犯管理所被特赦回京,并与李淑贤组成了一个小家庭后,因为身体有故疾,故此难于生育。当时蒲辅周(现代中医名家,四川梓潼人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曾经溥仪之交好,政协开会时,蒲老见溥仪面色不佳,就曾经为他号脉,并叮嘱溥仪一定要善于保养身体。蒲老还根据溥仪的实际情况,教会了他睡前练习八段锦,

  • 为什么外国人主动为康熙皇帝服务?康熙是怎么对待洋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

    清朝圣祖康熙皇帝一生不仅文治武功卓绝,彪炳青史,而且谦逊自律,且以仁德为怀,体恤臣民,其去世后被尊谥为“圣祖仁皇帝”。 《清世宗实录》(卷一)记载了众人选择这一尊谥的原因:“谨按《传》云:为人君,止于仁。《礼运》曰:仁者,义之本,顺之体也。得之者尊。《说文》云:在天为元,在人为仁,故《易》曰,元者善

  •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俄罗斯田园派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俄国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

  • 清朝数学大师梅文鼎晚年的故事,生命的最后15年中一如既往的研讨学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

    为拜会老友,访求典籍,安排历算著作的刊刻,梅文鼎于72岁再度出游,漫游路线与十多年前大致相同,先是接受福建落台的邀请一同入闽,取道武夷山侧,一路追寻先贤遗迹,观赏游览。因为李安卿等老友都在北京,他南下只见到历算名家林侗人,于是,梅文鼎复改道北上,游历了齐楚吴越,到了河北,直隶巡抚李光地的府邸由河北的

  • 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章学诚是怎么死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代

    章学诚(1738年—1801年),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有“浙东史学殿军”之誉。因学问不合时好,屡试不第,迟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方中进士,时年41岁。章学诚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却“撰著于车尘马足之间

  • 隋朝二圣,解读历史上真正的独孤伽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独孤伽罗

    提到独孤伽罗,如果没有电视剧《独孤皇后》的热播,估计没有人知道她是谁,这也难怪,就算是独孤伽罗的丈夫隋文帝杨坚,也并不被人熟知。对于《独孤皇后》这部电视剧我不想说什么,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说历史上真正的独孤伽罗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一句话总结,独孤伽罗是个厉害角色,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可以称为政治家的

  • 清朝查慎行轶事趣闻,烟波钓徒、藏书之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

    烟波钓徒海宁查慎行初名嗣琏,康熙癸未庶吉士。胞弟嗣瑮,官编修。族侄升,官谕德。时称三查。上赐鲜鱼,慎行《纪恩诗》云:“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颇称旨。一日,忽奉内传烟波钓徒查翰林,盖以别二查也。慎行又有“烟蓑雨笠寻常事,惭愧犹蒙记忆中”之句,一时以为佳话。(出自《熙朝新语》)藏书之家查慎行

  • 清初六家查慎行生平简介,主要成就一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

    查慎行(1650~1727),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浙江杭州府海宁县袁花人。清代诗人,为"清初六家"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中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

  • 历史上的柏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她在历史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柏夫人

    《虎啸龙吟》中的柏夫人作为司马懿的宠姬,满腹经纶,懂得天下大事,在剧中还出任蜀国,那么历史上的柏夫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柏夫人的结局历史有详细记载吗?柏夫人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懿的宠姬,但史书没有记载柏夫人的名字,生司马懿第九子赵王司马伦,也是最小的儿子。柏夫人儿子司马伦在八王之乱中称帝,是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