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查慎行轶事趣闻,烟波钓徒、藏书之家

清朝查慎行轶事趣闻,烟波钓徒、藏书之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6 更新时间:2024/1/16 10:05:23

烟波钓徒

海宁查慎行初名嗣琏,康熙癸未庶吉士。胞弟嗣瑮,官编修。族侄升,官谕德。时称三查。上赐鲜鱼,慎行《纪恩诗》云:“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颇称旨。一日,忽奉内传烟波钓徒查翰林,盖以别二查也。慎行又有“烟蓑雨笠寻事,惭愧犹蒙记忆中”之句,一时以为佳话。(出自《熙朝新语》)

藏书之家

查慎行好游山水,喜蓄典籍,73岁时退居里中,贮书万卷,坐卧其中。卒之日,惟手勘万卷书。家有“得树楼”,藏书甚富。管庭芬《拜经楼藏书题跋记·跋》称其“国初吾邑东南藏书家,首推道古楼马氏,得树楼查氏,盖两家插架多刻元抄,而于甲乙两部积有异本,其珍守已逾数世,不仅为充栋计也”。查氏兄弟均有藏书之好,查慎行家有“得树楼”,藏书甚富;次查嗣僳,筑“查浦书屋”藏书;季查嗣庭(1664~1727)字润木,有“双遂堂”藏书。后查嗣庭以字狱戮尸,亲族子弟,均受株连,慎行以年老放归,三弟则遗留关西,藏书散失无存。所藏书钤有“查氏初白”、“南书房史官”、“希古”、“得树楼藏书”、“海宁查慎行字重又字悔”、“初白庵主人”等印。至乾隆时,孙查岐昌仍以得树楼命藏书之所。藏书散佚后,吴骞得其残帙数种。著有《得树楼杂抄》、《经史正伪》、《随猎日记》、《周易玩辞集解》、《苏诗补注》、《黔中风土记》、《人海记》、《敬业堂诗集》等。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清初六家查慎行生平简介,主要成就一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

    查慎行(1650~1727),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浙江杭州府海宁县袁花人。清代诗人,为"清初六家"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中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

  • 历史上的柏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她在历史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柏夫人

    《虎啸龙吟》中的柏夫人作为司马懿的宠姬,满腹经纶,懂得天下大事,在剧中还出任蜀国,那么历史上的柏夫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柏夫人的结局历史有详细记载吗?柏夫人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懿的宠姬,但史书没有记载柏夫人的名字,生司马懿第九子赵王司马伦,也是最小的儿子。柏夫人儿子司马伦在八王之乱中称帝,是司马懿

  • 历史上对柏夫人的记载如何 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司马懿

    最近网上热播电视剧《军师联盟》,曹丕害怕司马懿有不臣之心,为此专门找了一个当时的美女柏夫人色诱司马懿,暗中监视司马懿,但是最后却因司马懿的才华跟品行折服,成为了司马懿的宠妾。那么真实的历史当中真的有柏夫人这个人吗?在《晋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柏夫人,柏氏,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懿的宠姬,生司马懿第九

  • 成吉思汗为什么不攻打印度?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成吉思汗,宋朝

    据《元史·耶律楚材》记载,当年追击花刺子模国王子扎兰丁并决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部队在攻到印度河时,遥见河中水汽磅礴,日光迷蒙。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根本不能入口。这使得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耶律楚材正想进谏放弃追击,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遂命令将士准备

  • 毕沅作品鉴赏 他的代表诗作分别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毕沅

    代表诗作游崆峒山清毕沅笄头障陇云,灵气抉双眦。荡摇虚无中,群峰倚天起。奥区泄神秀,秦陇互表里。西极冠名山,真灵实萃此。策马冲风烟,泉壑斗奇诡。异境开恍惚,一步一移徙。盘旋入山心,愈进进不已。千松万松巅,苍翠润石髓。远眺金银台,瑶宫近尺咫。轩皇问道处,丹灶未全圮。鼎湖龙上升,至道泯终始。日月沃精华,石

  • 多亏一个外国人我们才能一睹乾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

    人们对清朝皇帝形象的了解,往往都是来自影视剧的描述。影视作品出于收视率的硬指标,往往都是虚构的,这使得人们对皇帝的真实相貌认识有了很大的偏差。我们以乾隆皇帝为例,清朝皇帝标准画像中的乾隆是这样的,如下图。如果不告诉你上面就是乾隆皇帝,随便说清朝的早期的皇帝,也不会引起多大的争议。那么,真实的乾隆究竟

  • 中国最可惜的两个帝王,雄才大略却死得太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帝王

    在中国封建史上,一共有500余个皇帝,有些让人恨之入骨,有些让人热血沸腾,有些让人哭笑不得,有些却又让人扼腕叹息。在让人惋惜的帝王之中,这两个最让人可惜,因为每一个都是雄才大略,能够大大的推进中国进步,也最可能乱世中一统中国,然而却出师未捷身先死,战前病逝!需要说明的是,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

  • 朱本铉生平简介,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本铉

    南明定武帝朱本铉(公元1630-1664年),明朝宗室,袭封为韩王,被李自成部将拥立为皇帝,在位18年,1664年死,死因,葬处不明。公元1646年,李自成部将郝永忠(原名郝摇旗)为联明抗清,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定武,定武帝朱本铉政权依靠农民军的支撑,先后活动于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一带,与清朝相抗

  • 明代姜曰广刚正不阿,率全家32人投塘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

    姜曰广(公元1583~1649年),字居之,号燕及,江西丰城同田浠湖村人,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中进士,授为编修,著有《石井山房文集》《皇华集》《輶轩纪事》《石井山房语录》《过江七事》等。在江西宜春,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则小故事。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姜曰广以一品冠服“正使”身份出使朝

  • 汤斌是怎么死的?清朝官员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

    汤斌(1627年—1687年),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朝政治家、理学家暨书法家,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正。汤斌一生清正廉明,是实践朱学理论的倡导者,所到之处体恤民早年经历汤斌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十月二十日生于河南睢州(今河南睢县)。他的祖上汤宽是滁州来安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