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故事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是怎么上位当上沙皇的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故事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是怎么上位当上沙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81 更新时间:2023/12/4 13:07:09

说到中国古代强悍的女人,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吕雉武则天慈禧等,而在俄罗斯人心中,他们历史上最强悍的女人,非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莫属。

叶卡捷琳娜二世

从我作的这个对比,相信大家就可以看出: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一个超级女强人,能将所有男人和一个超级大国玩转于鼓掌之间。但我告诉你,叶卡捷琳娜绝不是慈禧和吕雉,她不光只会玩弄权术,她还会带领俄国这辆战车不断前进,无情碾压对手,这方面,她甚至比武则天还强。

然而,每一个女强人的背后,都或多或少有一段辛酸的历史,叶卡捷琳娜也不例外,她的前半生甚至连鬼门关都闯过。

叶卡捷琳娜其实并不是纯正的俄罗斯人,她的父亲是日耳曼人演化的德意志人,当时在普鲁士任将军,所以她的名字也并不叫叶卡捷琳娜,而叫索菲亚·奥古斯特。

索菲亚和俄罗斯的渊源可能要追溯到她的某一个母系,这个母系出自俄罗斯特维尔大公家族。其实在欧洲,很多家族互相通婚是很普遍的现象,经会出现这个国家的子跑到那个国家去做国王的状况,因为他们算来算去,都是一家人,老表、姨哥、外甥、外孙,总之会沾上点儿亲戚。

索菲亚本是一个安安静静的贵族小姐,可是她的命运因为她的一个远房表哥而改变。这个表哥名字叫卡尔·彼得·乌尔里希(后来的彼得三世),一看这就是个德意志名字,没错,卡尔·彼得·乌尔里希的父系就是德意志人,他的母亲是俄罗斯彼得大帝的大女儿,他也就是彼得大帝的外孙。

彼得三世

后来,彼得大帝的第三个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即伊丽莎白一世)夺得了沙皇位,为了巩固家族血统,便把这个外甥接到俄罗斯,作为皇储。

有了这层关系,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便想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和俄罗斯的关系。于是索菲亚被选中为联姻的一颗棋子,这又是一段表哥和表妹的故事。

伊丽莎白一世也同意和普鲁士联姻,于是,索菲亚便嫁到了俄罗斯,同时改名叶卡捷琳娜。

然而,政治婚姻往往残酷的,叶卡捷琳娜也遇到了不幸的婚姻,她嫁给了一个一点儿也不喜欢她的男人,丈夫公开在外面找情人,而对妻子不理不睬,婚后5年都没有怎么碰过她,两人过着名义上的夫妻生活,实则处于分居状态。

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灰心绝望,她趁这些时光拼命学习俄罗斯化、语言和礼仪,改信东正教,试图使自己完全融入俄罗斯上层社会,这为她后来掌控俄罗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这种日子也是凄苦的,由于圣彼得堡的气候比普鲁士要得多,叶卡捷琳娜曾经高烧至昏迷不醒,其家人一度以为她快不行了,为她安排起了后事。不过,顽强的叶卡捷琳娜最终闯过了鬼门关,战胜了病魔,从昏迷中清醒了过来。

好不容易,叶卡捷琳娜在婚后第9年,才为彼得三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保罗(即保罗一世)。但叶卡捷琳娜的好日子并没有到来,她只不过是皇家生育的一个机器,只要生下了孩子,她便被抛在九霄云外,一年难得见到自己的孩子。

直到后来,伊丽莎白一世逝世,彼得三世登基,叶卡捷琳娜才遭到了机会,发动政变,一举将彼得三世赶下台,自己做了俄国的第4位女沙皇。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隆科多向佟国维要官 而他却只给一个守监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雍正

    《雍正王朝》里有这样一段,隆科多多年之前擅自从边关逃回,侥幸没被问罪,却也因此不得朝廷重用,一直赋闲在家,日子过得十分窘迫。在康熙第一次欲废太子之际,隆科多找到了自己亲叔叔,也就是上书房大臣,被称为佟中堂的佟国维。隆科多在佟国维那里先是发了一阵的牢骚,说佟国维这么多年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并不提携他,现

  • 康熙为什么会赐一副老花镜给佟国维 这老花镜有什么寓意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雍正

    佟国维是排名第一的上书房大臣,应该算是“首辅”、“宰相”,或者说是百官的“首领”,当康熙皇帝看到数百名官员的联名奏折推荐八阿哥胤禩,或许感到了压力,或许知道佟国维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不管怎样,作为百官首领的佟国维难脱干系,所以,名为赐宴,实为一种暗示。在胤礽被废,举荐新太子一事件中,隆科多在被授予九门

  • 溥仪临死前为什么一直喊着“河车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溥仪

    溥仪从抚顺战犯管理所被特赦回京,并与李淑贤组成了一个小家庭后,因为身体有故疾,故此难于生育。当时蒲辅周(现代中医名家,四川梓潼人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曾经溥仪之交好,政协开会时,蒲老见溥仪面色不佳,就曾经为他号脉,并叮嘱溥仪一定要善于保养身体。蒲老还根据溥仪的实际情况,教会了他睡前练习八段锦,

  • 为什么外国人主动为康熙皇帝服务?康熙是怎么对待洋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

    清朝圣祖康熙皇帝一生不仅文治武功卓绝,彪炳青史,而且谦逊自律,且以仁德为怀,体恤臣民,其去世后被尊谥为“圣祖仁皇帝”。 《清世宗实录》(卷一)记载了众人选择这一尊谥的原因:“谨按《传》云:为人君,止于仁。《礼运》曰:仁者,义之本,顺之体也。得之者尊。《说文》云:在天为元,在人为仁,故《易》曰,元者善

  •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俄罗斯田园派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俄国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

  • 清朝数学大师梅文鼎晚年的故事,生命的最后15年中一如既往的研讨学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

    为拜会老友,访求典籍,安排历算著作的刊刻,梅文鼎于72岁再度出游,漫游路线与十多年前大致相同,先是接受福建落台的邀请一同入闽,取道武夷山侧,一路追寻先贤遗迹,观赏游览。因为李安卿等老友都在北京,他南下只见到历算名家林侗人,于是,梅文鼎复改道北上,游历了齐楚吴越,到了河北,直隶巡抚李光地的府邸由河北的

  • 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章学诚是怎么死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代

    章学诚(1738年—1801年),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有“浙东史学殿军”之誉。因学问不合时好,屡试不第,迟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方中进士,时年41岁。章学诚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却“撰著于车尘马足之间

  • 隋朝二圣,解读历史上真正的独孤伽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独孤伽罗

    提到独孤伽罗,如果没有电视剧《独孤皇后》的热播,估计没有人知道她是谁,这也难怪,就算是独孤伽罗的丈夫隋文帝杨坚,也并不被人熟知。对于《独孤皇后》这部电视剧我不想说什么,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说历史上真正的独孤伽罗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一句话总结,独孤伽罗是个厉害角色,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可以称为政治家的

  • 清朝查慎行轶事趣闻,烟波钓徒、藏书之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

    烟波钓徒海宁查慎行初名嗣琏,康熙癸未庶吉士。胞弟嗣瑮,官编修。族侄升,官谕德。时称三查。上赐鲜鱼,慎行《纪恩诗》云:“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颇称旨。一日,忽奉内传烟波钓徒查翰林,盖以别二查也。慎行又有“烟蓑雨笠寻常事,惭愧犹蒙记忆中”之句,一时以为佳话。(出自《熙朝新语》)藏书之家查慎行

  • 清初六家查慎行生平简介,主要成就一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

    查慎行(1650~1727),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浙江杭州府海宁县袁花人。清代诗人,为"清初六家"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中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