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都上完朝之后就很闲吗?揭秘雍正皇帝繁忙的一天

皇都上完朝之后就很闲吗?揭秘雍正皇帝繁忙的一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82 更新时间:2024/4/7 11:45:27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雍正的故事。

雍正六年(1728),在处理秋审勾决60余人死刑的批示上,雍正对臣下说:“今日因系决定人命的大事,特别费神却丝毫不敢疏忽。又说,我如此劳累精神也都是常事,“朕每日办理政务,日朝至暮,精神倍出,身体从不困乏,倘稍闲片刻,便觉体中不舒畅。朕之勤于政事,实出于衷心之自然,非勉强为之也。”这种自我解释除了说明自身勤政外,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他感到生理上都非常舒服。帝国的事务除了流水线的常规工作外,许多还有突然性工作安排。

雍正处理朝政,自早至晚,少有休息,白天同臣下接触,研究部署政务,晚上批览奏折,有时在吃饭和休息的时候,也是“孜孜以勤慎自勉”,半点不敢贪图放松安逸。有时深夜还在批改,十分疲倦,他把这种情形书写给臣下:“灯下所批,字画潦草,汝其详加审视。”“又系灯下率笔,字迹可笑之极。”在给镜的批谕里,他还解释说:“因灯烛之下字画潦草,恐卿虑及朕之精神不到,故有前谕,非欲示朕之精勤也。”除了勤勉,处理政务异常认真,臣下的疏忽大意,草率马虎他也必须给予纠正。礼部侍郎蒋廷锡书写奏折时,将“重道”二字误写,没有检查出来,雍正皇帝看时发现,特意把他叫过来,告诫他“勿谓此等本章无甚紧要,朕不详览,嗣后当愖之”。类似的事情还很多,他自己也说:“朕于政事,从来不殚细密,非过为搜求也。”

许多政务跨越极大,一会研究耗羡归公,突然又收到贵州改土归流,没等拿出处理意见时,户部又报上京城成立粥厂请示,可谓大量工作如雪片般飞到雍正的书案。此外,他还要抽出大量时间对户部官员和地方督抚官员上报的数千官员引见,需要他亲自进行面试,打分,写下评语,然后从一定高度对吏部选拔官员给出总体定调。给臣下的指示说:“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对于选人、看人,这件事雍正亲力亲为,绝不偷懒。在这一年,他规定:“凡是年龄在20岁以上,已到吏部报到过的荫生,‘奏请考试引见’,然后授官”《清史稿卷一》自此雍正确立了“及岁引见”制度。

引见程序大体为分排进行,一次五六个人,由吏部官员呈递绿头名签,牌子上“书写引见人姓名,履历”供皇帝审阅。《清碑类钞》有时还在评语用朱笔写下评价。雍正的最终意见,当场并不公布,只是将绿头牌发给本人,让其等候消息。雍正在面试官员履历的批示上写了许多当时的大白话,至今读来非常生动。诸如“苍苍儿的”、“太聪明伶俐人”、“似婆婆妈妈的,好人”、“油气些的”、“丫头似的一个人”说官员娘娘腔这些非常生动话语至今读来颇为有趣。

雍正对被面试官员的相貌、气质、言谈、等多角度进行观察,由于人数之多,所评价的也是千差万别。对于一些口齿不伶俐的,他非常轻蔑地写到:“谈语呜噜呜噜的,不真,非诚人也”。有的胆小见了皇帝紧张,也被他写下“聪明乖巧人,乾清宫引见,吓着了”。有时一语定乾坤,全面否定“人似混账”、“一脸酒气”等等,也可看出雍正属于典型外貌协会,长相出色的官员,往往得到其良好评价,有的因此得到破格提拔。

除了选人和地方推进政令外,雍正如前文所涉及到的议刑时,表现非常慎重,甚至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案卷分析,一时之间成了清朝定人生死的“大法官”。雍正不仅要依据案情,还要参考案例,尤其是对于其父康熙时定例的参考。在处置制造假银两的案犯时,雍正看了很久,又询问臣下说:“圣祖时有用假银处绞刑的吗?”大学士徐元梦说,这是新定之例,原来是没有的。雍正于是将绞刑建议改为缓决。

此外从雍正起居注可见,雍正的政务随时切换,仅就一个月的工作量来看就相当紧凑繁重。二十五日,分批引见,到位时勾留湖广、浙江、江西罪犯八十四人。第二天,先后处理臣下奏疏和引见官员,到天黑时勾留江南罪犯九十多人,如此工作节奏基本是每天都是如此进行。对于雍正的忙碌,两江总督查弼纳给他专门上疏,劝谏要保重身体,不要因为劳累过度,将身体拖垮。“伏乞皇上茶饭按时,爱养圣躬,以理政务,窃闻皇上日理万机,甚至夕阳西下,龙体尤为劳顿,臣优难忍,不揣冒昧奏请”。雍正从凌晨到傍晚不停理政,,另外夜晚还要批阅奏折,如在臣下的朱批中自己描述说:“大概外来奏折,晚批者十居八九,此折亦系灯下。朕从幼夜间精神更好,非出勉强也。”帝国的事务彻底让雍正变成了工作狂,一旦没有工作,在急性子的作用下往往会发火。

因为交付给大臣所办事务得不到及时处理,发了脾气,他说:“朕整天坐在勤政殿里,又不顾暑热,想办理事情,为什么诸大臣对交待的事情毫无动静,不来回奏,若不能办的话,何不讲明原委,若不想办的话,干脆交给我,我来替你们办。”之后要求这些人每天都要到圆明园值班,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到宫门,日落以后才准下班。

雍正皇帝推进养廉银制度的习习清风瞬间吹遍了这个古老帝国。通过雍正皇帝勤勉的带动,逐步形成了“朝乾夕惕,事无巨细,亲为裁断的局面”。13年的理政,雍正皇帝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在数万件奏折上写下的批语多达一千多万字,每一年,雍正皇帝只在自己生日那一天才会休息。

对于自己性格,他在臣下的朱批上生动地写道:“遇事举动,外要柔和,内存刚毅,若能如此为之,才是大丈夫。若外刚而内柔,则不取也。”值得一提的是,雍正虽然忙碌,精神生活却也非常丰富,他自己会在劳累之际制造各种玩具,对山水的喜欢同样狂热,鉴于政务繁忙,他没有太多精力爬山涉水,于是就叫人在各处安放望远镜,独自瞭望,以此解除政务疲惫,放松身心。雍正经常叫人做望远镜,当时称之为“千里眼”。雍正十年(1732)三月二十日谕旨:“将千里眼多做些备用。询问做千里眼人,茶晶、墨晶、水晶若做的千里眼,看得远的多做些。”十多天后,雍正又突发奇想,“这次式样却要与鼻烟壶放在一起。”并且明确了千里眼的使用范围,一部分给军人使用,一部分作为赏赐。“赏赐将军常德无签千里眼二件,提督哈元生黄纸签千里眼二件。”至于雍正自己则用来观览风景:“命造办处送来,安放在圆明园万字房面对瀑布处、莲花馆对西瀑布处、一号房抱厦处、蓬莱洲流杯亭等处,共三十件。”并特别嘱咐“挂在柱子上”

雍正还很喜欢小动物,尤其是鸟和狗,如雍正三年(1725)传旨:“做鹌鹑笼子一件。”、“着鹦鹉铁丝笼上配做滑车两个,以备挂在树上。”对于狗的宠爱,更是非常细心。经常惦记给狗做一些好衣服:“给造化狗做麒麟衣一件,俱用良鼠皮等做。”几年后,突然又提出:“原先做过的麒麟套头太大,亦甚硬。尔等再将棉花软衬套头做一分,要做小些。”很多时候,给狗做物件他精细到能寸:“做圆狗笼一件,径皮衣上托掌不好,着拆去。再狗以上的纽拌钉不结实,着往结实处收拾。”

对一些小玩具也很感兴趣,或许宫廷生活让他始终不能成长为饱经沧桑的男人。与一贯的威严、冷峻不同,他似乎更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大男孩。他不仅戴过假发扮作洋人,还有戴过洋胡子的事。《活计档》里明确记载雍正生命最后一年里,下发谕旨:“做西洋人黑胡子”一件。这个《活计档》记载了一个与史书中完全颠覆的另外一个生活气息的雍正,甚至是童心未泯。

标签: 雍正 清朝

更多文章

  • 刘禅的智慧究竟有多厉害 一句控实权,一句定生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禅,蜀汉

    对蜀汉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开始,一直到上个世纪的溥仪,一共出了四百多位皇帝,这些皇帝中有以雄才大略闻名的,如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有以仁厚爱民闻名的,如汉文帝刘恒、明孝宗朱佑樘,当然也有以昏庸无能闻名的,其中最为知名的大概就是蜀汉怀

  • 司马光一辈子说了一次谎,竟然还写本子上记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光,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时期,司马光和王安石可谓是“冤家”,他们俩之间有很多故事。然而,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却一直都是相互尊重的。司马光曾评价王安石:“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意思是说,我和王安石(字介甫)二人,虽然政见不同,但目

  • 刘贺在他称帝的27天里,他都在做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贺,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史书对刘贺在接到玺书到被废的这27天里的记载,是不公平的。为什么说不公平呢?因为史书并没有完整地记载刘贺在这27天里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而是记载了他在这27天,究竟犯了什么错误。由于刘贺犯的错误非常多,光是派使者到各地去征索物品,就有

  • 朱元璋打仗的水平到底有多高 两场战役奠定了称帝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打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打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上百位皇帝。在这百位皇帝中,只有两位皇帝比较特殊,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要说这两位皇帝比较特殊,是因为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汉高帝刘邦,天资聪颖,为人还有一些小手段,

  • 惇妃是如何得到乾隆的宠幸的?为什么乾隆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惇妃,清朝

    惇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她是出身低贱的宫女,却有幸服侍皇太后,她幸运地被乾隆宠幸,八年内却被两次降级,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太后一句话却让她赢得皇帝专宠,生下最小的公主,成为乾隆晚年最宠爱的妃子……乾隆二十八年年初的宫女选秀中,有一位来自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女

  • 孙过庭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在书法史上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过庭,唐朝

    学习书法的人,应该都知道孙过庭的《书谱》,它在初唐书论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下面来介绍一下《书谱》和它的作者孙过庭。孙过庭,名虔礼,以字行,他的生平事迹,史籍记载的并不多。从好友唐朝初期诗人陈子昂为他撰写的碑记《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孙

  • 恭嫔:一进宫就被乾隆日夜宠幸,为何只是个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恭嫔,清朝

    众所周知,乾隆是清朝有名的风流天子,宠幸过的女人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够让他动情的也就那么几个,大部分都是一些无宠之人,比如说愉贵妃、婉贵妃,都长期没有得到晋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讲的这位同样也是如此,她便是恭嫔。恭嫔林氏的父亲名为佛音,是一名拜唐阿,所谓的拜唐阿指的是各衙门没有品级的管事者,可见

  • 朱元璋推翻蒙古还俘获十万蒙古女子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蒙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蒙古女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历史上,建立各个朝代的民族基本上都是汉族,而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则是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历时九十八年。说起朝代的建立,自然少不了朝代的更迭,当一个朝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后,总是会有一些后来的继任者

  • 朱元璋生性多疑,他一生最信任的人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明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朱元璋的一生,可谓是风光无限!他出生贫苦家庭,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做起,靠着自己的努力,最终一步步推翻蒙元王朝,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壮举,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因此,后来者对其

  •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假傻?她为何结局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戚夫人,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戚夫人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说戚夫人傻,也不尽然,戚夫人凭借姿色和才艺得到了刘邦的欢心,能在众多妃嫔中拔得头筹,这并不容易。戚夫人也有些政治头脑,只靠着了现任皇帝,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况且刘邦年龄也不小了,所以戚夫人将赌注压在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