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御史大夫张汤死后,为什么会导致丞相府赴灭?原因是什么

御史大夫张汤死后,为什么会导致丞相府赴灭?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59 更新时间:2023/12/30 10:16:47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御史大夫张汤死后,为什么会导致丞相府赴灭?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让丞相府如临大敌的,是汉武帝眼前的红人,御史大夫张汤。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张汤,他是司马迁笔下大大有名的酷吏之一。此时他正踌躇满志,很有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情。他不知道的是,仇家已经开始行动。

张汤很有才干。当年他搭上王太后的弟弟田蚡的便车,官运亨通。处理“金屋藏娇”的主角陈阿娇巫蛊案时,张汤使出吃奶的劲穷追猛治,得到汉武帝的赞许。汉武帝正需要这样的人对付那些目无王法的权贵和豪强势力。

人的追求各有不同。张汤不太重视钱财 ,他要的是权力。

汉帝国的疆土近二十年来急速膨胀,贯彻了大汉天子的雄心壮志。但连年征战严重损耗国力,尤其是征讨匈奴之战,花费了巨量钱财,国库一度变得空荡荡,很难看。

张汤不仅是个权贵们闻之变色的酷吏,他还以缜密的心思揣摩上意,提出一系列措施增加财政收入。比如盐、铁经营国有化、严厉打击商人逃税(告缗令)、改革货币等,成效斐然。汉武帝脸上乐开了花,更加宠任张汤。

张汤担任御史大夫已经七年,这本就是三公之一,十分尊荣。可是近年来,张汤利用皇帝对他的宠信,把手伸到了丞相府,干涉丞相的权力。

于是丞相府的地位尴尬起来,国家大政不再由丞相府决断,而是张汤一个人说了算。一把年纪的丞相庄青翟成了摆设。

丞相府三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三个人,不得不向张汤早请示晚汇报。三个人心里的别扭劲就甭提了。

论年龄,张汤是晚辈,这不算什么,谁让人家坐电梯升官的。关键是朱买臣他们三个,都曾是张汤的老领导,后来被贬官到了丞相府。

王朝曾是京畿地区右扶风的内史,边通则做过济南国的国相,官位都不低。这里重点说一说朱买臣,他对张汤的怨恨最深。

朱买臣的故事很励志,是古代寒门子弟发奋读书、大器晚成的一个典范。当初他四十多岁时,仍然一事无成,还惨遭老婆崔氏抛弃。又过几年,朱买臣得到同乡好友严助的举荐,入朝做了官,那时他已经年过半百。朱买臣很有才华,跟严助一起担任汉武帝的侍从。

朱买臣也有辉煌的时候。他做过老家会稽郡的太守,享受过荣归故里、万众景仰的荣耀。

在民间传说中,崔氏看见朱买臣出人头地,曾去找他请求复婚。朱买臣命人往地上泼了一盆水,说如果你能把水收回来,那咱就复婚。结果崔氏因羞愧而自杀。这是成语“覆水难收”的起源之一。

朱买臣还亲自率领大军平定了东越叛乱,获封主爵都尉,身列九卿。但是没几年间,他因犯事丢了官,被打发到丞相府当了助理。

张汤早年在朱买臣等三人手下当过差,没少跪拜他们。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今轮到朱买臣等三个老上级听侯张汤差遣。每次他们三人找张汤汇报工作,也得行跪拜之礼。张汤却刻意羞辱他们,叉腿坐在床上,眼往上翻。不但如此,张汤还故意让亲信部下也对三个丞相府助理呼来喝去

王朝和边通有多大火可想而知。朱买臣更是气得咬牙切齿,恨不能把张汤生吞活剥。这一来跟他的性格有关,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朱买臣的同乡严助,就是当初举荐他做官的那位,死于张汤的一句话。

什么叫酷吏?犯了小事必定给你整成大罪,最好是死罪或者灭族,这才是酷吏的拿手好戏。张汤对平民百姓比较仁慈,但是落到他手里的官员,不死也得脱层皮。

严助曾与淮南王刘安关系密切,刘安后来因谋反罪自杀。严助当然是无辜的,可他收过刘安的财物。汉武帝原本不打算深究此事。张汤时任大法官(廷尉),对汉武帝说,严助之流身为朝廷命官,与诸侯交好,罪不可赦。严助就这样被判了死刑。

朱买臣打那时起就痛恨张汤,但他无可奈何。佛家说的“爱离别,怨憎会”还真是这么回事。严助死了,朱买臣却落到张汤手里,备受屈辱。他性情刚烈,打算除掉张汤,哪怕玉石俱焚。

王朝和边通也受够了窝囊气,觉得与其被张汤活活气死,不如跟他同归于尽。他俩和朱买臣达成了一致。

再说庄青翟。他虽然被张汤架空,并没有打算与其争夺权力。可是一个意外事件发生,庄青翟也被张汤逼到了绝路上。

前不久,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陵园被盗,有不少下葬的铜钱被盗墓贼挖了去。汉武帝差点气歪了鼻子。可是那会儿没有监控呀,愣是抓不着盗贼。

庄青翟心中惭愧,和张汤约好,一起向皇帝谢罪。

两人到了汉武帝面前,张汤却反悔了。他觉得这是丞相的职责,跟俺没关系。因为丞相负责每年巡查四次先帝陵园,俺是御史大夫,不能背这口锅。

张汤当然不懂得换位思考。他把丞相的权力全都拿走了,现在出了事儿,他又不愿承担半点责任。这是把庄青翟当作守墓的保安看待。

总之张汤事到临头变了卦,指着庄青翟对汉武帝说,这都是他的错,俺是无辜的。庄青翟瞠目结舌愣在当场。

汉武帝没好气,让他俩都退下,派了御史查办此案。

事后庄青翟长吁短叹,做好了引咎辞职的打算。谁知那边张汤得理不饶人,他想乘机以盗墓案为由头,除掉庄青翟。这样他可以名正言顺做宰相。查案的御史就是张汤的属官,张汤打算诬告庄青翟包庇盗贼。

张汤的部下有人走漏了风声。庄青翟得知张汤的企图,顿时大惊失色。一旦汉武帝因此问罪,他就是死路一条。

汉武帝年间的宰相是一个高危职业,前任宰相李蔡就是被汉武帝问罪而自杀的。庄青翟陷入了恐惧。

至此,张汤成功地把宰相府班子全部变成了敌人。

回到本文开头。本来三个丞相长史准备联手对付张汤,眼见丞相庄青翟也被逼到死角,就一起去劝说他,寻求支持。朱买臣等三人已经锁定目标,有信心拿到张汤的黑材料。

庄青翟思来想去,与其等死不如主动出击。他答应了三个副手的请求。

西汉有的是一尘不染的官员。可惜张汤并不是。他胆子很大,私底下干过许多见不得人的事儿。比如诬告仇家迫害致死、透露朝廷重大决策给身边的商人谋利,诸如此类。

很快,朱买臣等三个老头秘密抓获了张汤身边一个大商人。经过审讯,商人承认了张汤泄露朝廷机密一事。光这个罪名就够张汤喝一壶了。

曾有个李姓官员因张汤公报私仇而死,这件事阴差阳错被人揭发。张汤的几宗黑材料都出现在汉武帝的案头。于是张汤蹲了牢房。

如果张汤主动承认错误,这些破事儿都不算什么,因为武帝正重用他。但是汉武帝最恨别人骗他,把他当傻子糊弄。张汤对那些破事儿偏偏拒不承认。武帝怒了,把张汤的案子交给另一个酷吏处置。又派了酷吏赵禹去跟他谈话。

张汤的敌人多到数不清,朝廷内外,诸侯藩王,想要他命的大有人在。所以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

赵禹在狱中对张汤说:“你为什么这么不明事理?当初被你灭族的人有多少?现在你犯的事证据确凿,皇上把你关到这里,你还不知道该怎么做吗?何必徒劳辩解。”

可见赵禹探监是带着皇帝的口谕劝张汤自尽。张汤绝望之下自行了断。不过他死前写了遗书,说自己是被丞相府三个长史致于死地的。

没多久,汉武帝又想起张汤的能耐,对他的死感到后悔。于是,原本做好赴死准备的朱买臣、王朝和边通一起被押到刑场处死。他们早料到汉武帝随时会翻脸。

庄青翟也没好到哪去,汉武帝冰冷的沉默已经表明了态度。庄青翟自杀了。

这场权力核心的斗争中无人生还。权力的宝座下头,永远都是尸骨累累。

标签: 张汤汉朝

更多文章

  • 皇都上完朝之后就很闲吗?揭秘雍正皇帝繁忙的一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 清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雍正的故事。雍正六年(1728),在处理秋审勾决60余人死刑的批示上,雍正对臣下说:“今日因系决定人命的大事,特别费神却丝毫不敢疏忽。又说,我如此劳累精神也都是常事,“朕每日办理政务,日朝至暮,精神倍出,身体从不困乏,倘稍闲片刻,便

  • 刘禅的智慧究竟有多厉害 一句控实权,一句定生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禅,蜀汉

    对蜀汉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开始,一直到上个世纪的溥仪,一共出了四百多位皇帝,这些皇帝中有以雄才大略闻名的,如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有以仁厚爱民闻名的,如汉文帝刘恒、明孝宗朱佑樘,当然也有以昏庸无能闻名的,其中最为知名的大概就是蜀汉怀

  • 司马光一辈子说了一次谎,竟然还写本子上记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光,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时期,司马光和王安石可谓是“冤家”,他们俩之间有很多故事。然而,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却一直都是相互尊重的。司马光曾评价王安石:“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意思是说,我和王安石(字介甫)二人,虽然政见不同,但目

  • 刘贺在他称帝的27天里,他都在做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贺,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史书对刘贺在接到玺书到被废的这27天里的记载,是不公平的。为什么说不公平呢?因为史书并没有完整地记载刘贺在这27天里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而是记载了他在这27天,究竟犯了什么错误。由于刘贺犯的错误非常多,光是派使者到各地去征索物品,就有

  • 朱元璋打仗的水平到底有多高 两场战役奠定了称帝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打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打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上百位皇帝。在这百位皇帝中,只有两位皇帝比较特殊,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要说这两位皇帝比较特殊,是因为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汉高帝刘邦,天资聪颖,为人还有一些小手段,

  • 惇妃是如何得到乾隆的宠幸的?为什么乾隆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惇妃,清朝

    惇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她是出身低贱的宫女,却有幸服侍皇太后,她幸运地被乾隆宠幸,八年内却被两次降级,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太后一句话却让她赢得皇帝专宠,生下最小的公主,成为乾隆晚年最宠爱的妃子……乾隆二十八年年初的宫女选秀中,有一位来自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女

  • 孙过庭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在书法史上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过庭,唐朝

    学习书法的人,应该都知道孙过庭的《书谱》,它在初唐书论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下面来介绍一下《书谱》和它的作者孙过庭。孙过庭,名虔礼,以字行,他的生平事迹,史籍记载的并不多。从好友唐朝初期诗人陈子昂为他撰写的碑记《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孙

  • 恭嫔:一进宫就被乾隆日夜宠幸,为何只是个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恭嫔,清朝

    众所周知,乾隆是清朝有名的风流天子,宠幸过的女人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够让他动情的也就那么几个,大部分都是一些无宠之人,比如说愉贵妃、婉贵妃,都长期没有得到晋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讲的这位同样也是如此,她便是恭嫔。恭嫔林氏的父亲名为佛音,是一名拜唐阿,所谓的拜唐阿指的是各衙门没有品级的管事者,可见

  • 朱元璋推翻蒙古还俘获十万蒙古女子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蒙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蒙古女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历史上,建立各个朝代的民族基本上都是汉族,而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则是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历时九十八年。说起朝代的建立,自然少不了朝代的更迭,当一个朝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后,总是会有一些后来的继任者

  • 朱元璋生性多疑,他一生最信任的人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明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朱元璋的一生,可谓是风光无限!他出生贫苦家庭,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做起,靠着自己的努力,最终一步步推翻蒙元王朝,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壮举,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因此,后来者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