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鲁的义舍政策是什么?张鲁和他的五斗米教!

张鲁的义舍政策是什么?张鲁和他的五斗米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58 更新时间:2024/3/12 20:27:41

张鲁的义舍政策是什么?张鲁和他的五斗米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汉末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各方势力割据自立,互相兼并。每个人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都想着逐鹿中原统一天下。在纷乱复杂的争斗中,张鲁控制的汉中显得和别人都不一样,他不和别人争地盘,而且在控制范围内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可以说在乱世当中打造了一片乐土。毛主席曾评价张鲁设置义舍的做法“有种社会主义的作风”。

张鲁

张鲁,字公祺,祖籍沛国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五斗米道教祖张陵的孙子,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在祖父张陵和父亲张衡去世后继续在汉中、巴西(今阆中)一带传播五斗米道,自称为“师君”。张鲁一开始是和刘焉合作的,刘焉作为益州牧需要张鲁的宗教影响力,而张鲁则借助政府力量,扩大五斗米道的影响。但是后来刘焉去世,刘璋和张鲁不和,张鲁和刘璋决裂,雄据汉中近三十年。后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

汉中地理位置

政教合一

张鲁在汉中推行的是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自公元191年张鲁进兵汉中开始,到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张鲁投降曹操。汉中一直在张鲁的控制之下。据《张鲁传》记载,张鲁占领汉中以后,完全废除了汉朝的一套政治制度,通过五斗米道内部组织架构来治理地方。他并不自称太守,而是自号为“师君”,也不设置官吏,而是通过“祭酒”治理地方。只要信奉五斗米道的民众都称为“鬼卒”,祭酒就是从鬼卒中选拨出来的。祭酒各领部众,主要任务是宣传五斗米道和治病。当然,需要作战之时,祭酒自然率领部下的鬼卒们出战,如此看来已经不单单是政教合一,而是政、教、军合一了。

五斗米道

宽以待民

张鲁在汉中也废除了汉朝的法律和剥削制度。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第二就是家中有病人的也要交五斗米,《典略》中记载“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如此看来汉中的赋税应该较低。除此之外,张鲁也很注意农业和粮食的蓄积。他的这套制度,在当时群雄并起,天下动荡的时候,使他的控制范围内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存环境,很有感召力,中原闹起来后,不少人逃往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如关西民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

古代驿站

义舍政策

最值得称道的则是张鲁设立的义舍政策,根据《张鲁传》记载“诸祭酒皆作义舍,又置义米肉,县於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意思就是在道路上设置义舍,放置米肉在义舍中,免费提供给过路的行人按照自己的饭量取用,并且宣称,如果有人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毛主席曾评价这种制度说:“汉中有个张鲁,他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人,在饭铺吃饭吃肉都不要钱。他搞了三十年,人们都高兴那个制度,这有种社会主义的作风,我们的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了。”

乱世当中的清流

在东汉末年这种乱世之中,人们需要一个精神寄托。人们总是盼望着有大法力之人能把自己从水深火热的日子中解救出去。而张鲁就借着这个契机发展自己的宗教,而且汉中相对远离战火,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就都逃往汉中。张鲁的政权和宗教掺杂,宗教领袖又是军事领袖,政治领袖。而且张鲁实行宽松的法度,宣传仁政,施舍穷人。使张鲁在百姓中很有威望,所以张鲁虽然势力不大,但是却能盘踞汉中三十年,实在是汉末三国乱世中的一股清流!

标签: 三国张鲁

更多文章

  • 雍正为什么喜欢穿洋装和带假发呢 他怎么做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为什么喜欢穿洋装和带假发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正处在清朝定鼎中原的关键时刻。当时清朝虽然依靠强大武力暂时征服中原,但人心未附,内有权臣掣肘,外有反清复明势力暗流汹涌,对康熙提出了严峻考验。如果他不能驾驭清

  • 董鄂妃和董小宛有关系吗?董鄂妃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董鄂妃

    董鄂妃和董小宛有关系吗?董鄂妃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董鄂妃是清朝时期顺指皇帝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入宫之后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了皇贵妃,同时也是清朝第一位皇贵妃,而董小宛是明朝末期“秦淮八艳”之一,名气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了。而因为她们名字里都有“董”,所以会有人猜想,她

  • 北宋当初为何选择开封做为都城呢 赵光义又为什么要强烈反对迁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宋,赵光义

    北宋为什么要定都在开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从五代十国至北宋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多个政权都选择定都于开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北宋。开封地处中原核心区域,水路交通极为便利。因此,定都开封可以占尽天下漕运之大利,全国的货物都可通过水路或

  •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绩斐然,为何最后在他乡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褚遂良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绩斐然,为何最后在他乡郁郁而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褚遂良不但是一位大书法家,还是一位政治家。当然,他在政治上的水平,不像他在书法上的造诣那么高。晚年甚至步步错位,造成了至死不被皇帝原谅,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褚遂良生活在唐朝初年。褚家是南朝名门,父亲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骑

  • 刘裕是汉朝宗室后裔,他为什么要另选国号为宋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裕,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裕是南朝第一帝,号称“气吞万里如虎”,他从寒门起家,投身北府军迅速崛起。刘裕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对外灭桓楚、西蜀、卢循、南燕、后秦,大败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最终建立南朝刘宋政权。可刘裕本人是汉朝宗室后裔,为什么不继续复

  • 慈禧西逃都做了哪三件伤天害理的事情 为什么说大清不亡才怪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晚清

    还不知道:慈禧西逃都做了哪三件伤天害理的事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近代期间,中国遭到列强欺凌。自鸦片战争起,西方各国便将目光转移到中国,看似强大的清王朝也不过是一只纸老虎,在洋枪洋炮的冲击下,清军显得懦弱无比。甲午中日战争后,连昔日臣服于中国的日本小国也敢

  • 唐朝贞观年间,真的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唐朝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韩非子》中有“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唐代郑棨的《开天传信记》中有“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等等。由此可见,这是古代的一种社会理想。既然是社会理想,显然在

  • 慈禧嫁给咸丰后真的受尽宠爱?慈禧在后宫中是什么样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慈禧

    慈禧嫁给咸丰后真的受尽宠爱?慈禧在后宫中是什么样的地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朝的咸丰后宫一共出现过十八位妃嫔,其中有一个就是后来呼风唤雨的慈禧,大家都把慈禧在清朝最后的五十年时间当中能够掌控权力的一部分原因也都归结到了咸丰自己的身上,要不是有他当时对慈禧的独宠,可能不会发生

  • 鱼俱罗为什么会被隋炀帝杀死?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鱼俱罗,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隋朝有位名将,天生重瞳,曾一刀砍死李元霸,最后却被隋炀帝杀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唐交界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英雄人物,当然最为经典的还是李世民阵营中的人。不过,这并不代表隋朝便没有优秀之人的出现,比如鱼俱罗便是其中之一。而隋朝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统治者不

  • 乾隆甘心退休当太上皇吗?看看他退休之后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甘心退休当太上皇吗?看看他退休之后做了些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古代,只要一天当上皇帝,到死就还是皇帝,在没有被篡位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一直干到驾崩为止。所有的皇帝在劳累的同时,也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哪怕在他们年老之后,完全有机会把权力转交到他人手上,也不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