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在位时做了两件不漂亮的事情,再勤政都难以掩盖!

雍正在位时做了两件不漂亮的事情,再勤政都难以掩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28 更新时间:2024/2/20 11:17:5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的故事,欢迎阅读哦~

雍正是我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一位皇帝,从继位到去世,都是“谜一样的存在”。虽然对雍正继位合法性的争论依然没有停止,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雍正也确实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起码,在雍正八年之前是这样吧!单是“勤政”这一点,就让无数皇帝汗颜

雍正帝在位时,关心民生、整顿吏治、百姓安居、国库充盈,除了西北之外,国内一片祥和。任谁也想不到,这么一位精明的君主,竟然凭着个人的喜好、单凭一句话就将120里的国土让给了当时的小国安南(越南),他根本没有考虑这个贸然的决定会对后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否则,如今中国的国土面积兴许还要增加许多

大清和安南的边境大概是在雍正六年正是划定的,当时雍正皇帝一句话:让地80里,再赏40里!就这样,120里的土地就成了安南国的领土。雍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看完围绕这片土地的是是非非就明白了

早在雍正三年,云贵总督高其倬就上奏:安南国占有内地旧境120里,请朝廷加以清理!高其倬的意思很明确,

其一:“占”。

也就是说安南国是非法夺取了这部分本该属于大清的土地,而大清却没有任何动作;

其二:“清理”

高其倬的意思应该是谈判,将两国边境重新划分:是自己的要收回,不是自己的也要划好界限!当然,“清理”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用兵”,这是下策,毕竟一旦行兵就将劳民伤财,这是无法谈拢的后续手段,也是常规手段。以大清当时的国力,哪怕摆出调兵的姿态,也会给安南国造成很大的震慑,很可能就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高其倬的意愿是好的,他的出发点都建立在“领土不失”的基础上,可是雍正帝给出的指示是什么呢:

命给予八十里,于铅厂山下小河以内四十里立界

也就是说,120里的土地,让给安南国80里,在40里的地方划界立碑,作为双方的边境。这可能和高其倬的想法有出入,但这是圣旨。谁想,高其倬还没上奏呢,安南国却写信给雍正,大倒苦水,以“多有居民”为由,希望将这120里土地划给安南国。雍正很不耐烦,回了该王一封信:

以执迷之心,蓄无厌之望,忘先世恭顺之忱,负朕怀柔之渥泽

这是在指责安南国王的“得寸进尺”,说明当时雍正皇帝也深知对方的“占地”行为是不合理的。既然不合理,为什么要退让80里土地呢?

在来来往往的辩论中,时间就到了雍正五年。可能是看到雍正皇帝的坚决态度,安南国王害怕继续讨论会得不偿失,得80里算80里吧,惹怒了雍正,1里可能都没有,于是,写了一封声并茂、感恩戴德的“终结信”,称:以铅厂山小河为界,感载圣恩、欢喜鹊舞!(白白得到80里土地,能不欢喜吗?)

不管威逼也好、无奈也罢,如果事情就这么结束,中国现在还是能多得40里土地,可雍正皇帝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看到安南国王的书信后十分高兴,又颁了一道旨意,让副都御使杭奕禄到安南国宣读。这份圣旨是这样的:

在王既知尽礼,在朕便可加恩。云南为朕内地,安南为朕之外藩,一毫无所分别,着将四十里之地仍赏赐该国王世守之

杭奕禄等人赴安南国宣旨时,该国王行三叩九拜之礼,并声称:“世世子孙,永矢臣节”。就这样,120里土地没有了

按照高其倬的奏折显示,这些土地是遗留问题,明朝时就被安南国“借用”。明朝没有赏赐给安南国,清朝一直到康熙皇帝也没有赏赐给安南国,可是到了雍正帝却因为“一时兴起”就将120里土地拱手相让,这确实是雍正帝的一大败笔。

都说雍正皇帝心狠,我看未必,因为安南国王几句奉承、歌颂的话就能让他“龙颜大悦”、拿疆土作为封赏,这样看的话,他耳根真“软”。乾隆皇帝“爱慕虚名”的性格绝对是遗传

可能他以为历史将永远定格在这一时期,他认为安南国将永远都是他眼里的那个藩属国,而大清也将永远强盛下去,故而,在甜言蜜语面前,他没有了“领土”观念。可能雍正精明了一辈子,但是在这120里土地的问题上,他是个“不称职”的皇帝!

最后再说一个题外话,也是关于雍正错失领土的。在中俄边境谈判中,大清最初的全权代表是隆科多,隆科多的态度十分强硬,据理力争、寸土不让,让俄国人侵占大清土地的计划落空。可是,在协议即将达成时,“玉蝶案”发,雍正不顾当时的形势,召回隆科多,将其囚禁。而后,俄国人买通大学士马齐,获悉了雍正在边境谈判中的底线,步步紧逼,最终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让中国痛失不少领土。

对于雍正皇帝来说,“领土”的概念好像真得很淡薄!

标签: 清朝雍正

更多文章

  • 郦食其为刘邦献过哪些计策?郦食其为何会死在自己的计策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郦食其,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郦食其的两大策略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郦食其一生献过两个大策略。这两个大策略,刘邦都准备执行,结果都被刘邦的另两个重要手下给否定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韩信。(郦食其剧照)先说郦食其献的第二个大策略。刘邦一面派韩信带兵进攻赵国、齐国,一面又听了郦食其的话

  • 姜维:能让诸葛亮自叹不如的北伐第一悍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姜维,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姜维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姜维原本是曹魏的将领,诸葛亮北伐时期姜维负责守护天水郡,也曾经在这里挫败赵云的进攻。诸葛亮接到赵云的战报之后惊叹于这个年轻人的智谋,于是他离间天水太守和姜维的关系,最后成功把姜维招揽到蜀汉阵营。姜维

  • 雍正最信任的大臣年羹尧,最后还是没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年羹尧,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年羹尧的故事。年羹尧是清朝雍正大帝的得力战将,可以说雍正能当上皇帝年羹尧功不可没,年羹尧为雍正平定了很多扰乱,彻底的让雍正这个皇帝的位置坐的安稳。年羹尧以为自己为雍正立下了这么多功劳,他应该待自己如兄

  • 一世英名的赵武灵王,最后落得个饿死沙丘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武灵王,春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赵武灵王的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谥号制度逐渐走向完善, 何谓谥号?这是古人死后,别人根据他生前的所作所为而立的一个带有贬堡涵义的称号。谥号有恶谥、美谥、平谥之分,如武、文等都是美谥,一般只有对国

  • 和珅被抄家之后,儿子丰绅殷德为什么没受到牵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珅,乾隆,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珅长相俊美,是满清八旗之一的正红旗人,他虽然是旗人,可是自幼家中比较贫困,但是和珅毕竟是天才,贫困是阻挡不住和珅一飞冲天的。和珅在26岁时就成为军机大臣,同时兼任户部侍郎和总管内务府大臣,任国史馆副总裁,戴一品官帽,还被乾隆御赐在

  • 项羽的“勇”是匹夫之勇吗?解析项羽的作战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项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的“勇”是匹夫之勇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韩信曾经评价项羽的时候说过四个很有名的字:“匹夫之勇!”原话:“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意思是说项羽所做之事只呈出他的勇气,不会动用集体的智慧。这个话是韩信在关中献策时对刘

  • 阿巴亥12岁嫁给43岁的努尔哈赤,生下的儿子都是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阿巴亥,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这一位女子,她的名字叫做阿巴亥。她是女真乌拉部落首领的女儿。据说阿巴亥不仅十分貌美,而且还很聪慧。阿巴亥本应过着快乐的生活。遗憾的是,她生活的环境并不太平。当时的辽东,烽火连天、金戈铁马,乌拉部落联合叶赫等部落进攻建州,却被此时崛起的建州女真英雄、亦是“奸雄”的努尔哈赤击

  • 清代大臣孙嘉淦:敢直谏雍正,还告诫乾隆远离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嘉淦,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嘉淦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敢于直言进谏者,只有孙嘉淦一人”孙嘉淦的耿直,屡屡得罪皇帝,可谓是当面触犯“龙颜”。他这种做法,简直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出人意料的是,这样的劝说方式,往往还能收到不凡的效果。康熙皇帝晚年时候,各位皇子之间互相争夺储君位置,已

  • 历史上子贡是个怎样的人?有才华还有生意头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子贡,春秋

    很多人都不了解子贡,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子贡,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左传》中记作“子赣”。他是孔子的高材生,深得其信赖。《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在病中仍盼着子贡的到来,见到子贡之后还责怪他到得太晚。孔子去世后,学

  • 忽必烈和铁穆耳是什么关系?忽必烈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忽必烈,铁穆耳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忽必烈和铁穆耳是什么关系?元成宗铁穆耳并不是忽必烈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历史上皇帝传位给皇孙的例子也有,比较出名的就是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不过朱允炆并没能守住自己的皇位,最后被朱棣篡位成功。但铁穆耳继位后,并没有发生“靖难之役”这样的事情,虽然他在位时间只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