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为什么要承受胯下之辱?韩信是个怎么样的人?

韩信为什么要承受胯下之辱?韩信是个怎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81 更新时间:2024/1/21 10:53:4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是个怎么样的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韩信,一代名将,常胜将军,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可惜未能如张良、萧何那样善始善终,下场很悲惨,还留下一个不太光彩的历史形象。

韩信是淮阴人,少时很不长进,《史记淮阴侯列传》说他: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馀,人多厌之者。

穷困而没有品行,推选地方官吏轮不到他,又不会经商谋生,经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是个人见人厌的主儿。潦倒如此,还挎着宝剑招摇过市,被淮阴少年当众羞辱:要么一剑刺死我,要么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选择了后者,自此人称“胯夫”。

韩信生平

后来,韩信就带着那把宝剑投奔了项梁,项梁死后属项羽,但不被重视,只做了个郎中,持戟卫士,想建言献策也没人理睬。于是就炒了项羽的鱿鱼,跑到汉王刘邦那里去了。起初也不被重视,做了管理粮仓的小吏,还因犯法差点没被杀掉。幸亏遇到了萧何这个命中大贵人,给韩信带来了决定性的人生转折。萧何通过几次交谈,感觉韩信绝非等闲之辈,在刘邦那里能派上大用场。但向刘邦举荐多次,刘邦就是不用。韩信很失望,就跑掉了,这才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终于说服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从此才得以大展宏图。

韩信没有辜负萧何的赏识和举荐,先是进言刘邦实行东进战略,走出了夺取天下的关键一步。接着一步步扭转刘邦彭城之败后的頹局。大败魏王豹;平定代国;“井陉之战”背水列阵,巧出奇兵,杀陈余、擒赵王;招降燕国,占领齐国;最后与刘邦垓下会师,霸王乌江自刎,西汉天下甫定。韩信的功劳可谓大矣!如果有人说,没有韩信就没有西汉王朝,应该也不算怎么过分。

可就是这样一位大功臣,竟因为私欲没有得到满足,居然与人合谋造反,被自己的门客告发。当时刘邦在外平叛,吕后就和韩信的那位伯乐萧何,设了个圈套把韩信骗进宫里,把他杀掉了,还诛灭了他的三族。

韩信的被杀,的确有点残酷,充分暴露了刘邦、吕后的狡诈阴险,由此也开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拉完磨杀驴的恶劣先河。但是,平心而论,韩信的死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根源分析

如果现在来为韩信会诊的话,他应该死于自己的三个致命病根:

病根之一:欲壑难填

韩信以一小吏而拜大将,打了几个大胜仗,已经名满天下,贵不可言,他就忘了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卑躬屈膝钻人家裤裆的过去了。打下齐国之后,他派人给刘邦送信,要求让他代理齐王。刘邦正被项羽围困于荥阳,盼着韩信的救兵来解围,见信大骂韩信。张良、陈平怕生变故,劝刘邦答应。刘邦被提醒了,如果不答应,韩信一叛变他就全玩儿完了。于是立即改口,对韩信的使者说:还代理什么?要当就当真的吧!

当然只是权宜之计,刘邦怎么会容忍手握重兵、满腹韬略的韩信长期称王呢?那不等于把天下拱手相让吗?其实那时刘邦就已经动了杀心。垓下之战后,刘邦变相夺了韩信军权,改封楚王。再后来,因为韩信窝藏项羽部将钟离昧,又把他降为淮阴侯。韩信后来的谋反,就是因为权力越来越小,地位越来越低。如果韩信没有那么贪心,像张良、萧何那样,埋头干好工作,职务的事听从组织安排,大概就不会招来杀身之祸了。

病根之二:狂妄自大。

韩信贫贱时本来很谦虚的,能厚着脸皮到别人家蹭饭吃,让他钻裤裆他就乖乖的钻过去,富贵以后就长脾气了。降为淮阴侯以后,他不愿意上朝和公开露面,觉得没面子。周勃灌婴、樊哙这些刘邦手下的功臣名将,都封了侯,韩信耻于和他们平起平坐,对部下说:想不到我这辈子竟要与他们为伍!还有更为匪夷所思的,有一次与刘邦闲谈带兵打仗,刘邦问他: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兵呢?韩信说:陛下顶多也就能指挥十万兵吧。刘邦问:那你呢?韩信答:我嘛,多多益善!

听听,这个韩信狂悖到什么程度!他居然把自己说成一枝花,把领导说成豆腐渣。就算真是那么回事,也不能那么说呀!他应该说:陛下英明天纵,胸中甲兵百万,微臣岂敢相比?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不管多么有修养的领导,都不会高兴属下当面说自己不行,即便承认不行,也该由自己去说而不是由别人说出来,更何况那属下还明确说出他高于自己。想想,刘邦听了韩信那番话,会是什么心情?有了这个过节,韩信的被杀还有什么奇怪吗?

病根之三:优柔寡断。

韩信在平定齐国并称王之后,项羽曾经派人去游说他,说汉王刘邦是个不讲信义的人,别看他现在对你很好,一旦项王一死,他必定取你性命,将军你何不与楚讲和,三分天下而称王齐地呢?这时的韩信倒来了忠心,说我过去侍奉过项王,他不用我;而汉王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解衣推食,言听计从,我怎么能背叛汉王呢?齐国的辨士蒯通也劝韩信说,现在楚汉相持不下,你向汉汉胜,向楚楚胜,应该两边都不归,三分天下,鼎足而居,以你的谋略和实力,必定称霸于天下。况且你威高震主,功盖天下,汉王能对你放心吗?你不觉得你很危险了吗?韩信虽然觉得有道理,但下不了决心,还自以为功劳大,汉王不会把他怎么样,因而没有采纳。结果被楚人和蒯通不幸而言中!

其实,韩信既然最终还是要反叛,不如那时就反他娘的,何至于像小鸡子一样,被吕后一个娘们儿说宰就宰了呢?要么就忠心到底,要么就反叛到底,这样忸怩作态、撇清装相的,死了也不招人怜惜。如果韩信那时反了,历史可能会重写,大汉王朝可能就是大齐王朝了,刘家天下可能就是韩家天下了。即便如此,大概对历史发展也不会有多大影响,跟老百姓过日子更没有多大关系。

尾话

韩信确实是死于吕后和萧何之手,但是,他的死因何尝不是那个“作”字!天作孽,尤可为;人作孽,不可活!

听听太史公是怎么说的: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那么大的功劳,那么难得的人才,如果不是贪心不足,如果不是牛哄哄的,那就是万世景仰膜拜的周公、召公、姜太公,可惜却做了一个跳梁小丑。

韩信的悲哀,足为后来者戒。只是,现如今贪得无厌、自命不凡的人,仍不鲜见。

标签: 汉朝韩信

更多文章

  • 雍正在位时做了两件不漂亮的事情,再勤政都难以掩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的故事,欢迎阅读哦~雍正是我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一位皇帝,从继位到去世,都是“谜一样的存在”。虽然对雍正继位合法性的争论依然没有停止,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雍正也确实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起码,在雍正八年之前是这样吧!单是“勤政”这一点,就让无数皇帝汗颜雍

  • 郦食其为刘邦献过哪些计策?郦食其为何会死在自己的计策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郦食其,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郦食其的两大策略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郦食其一生献过两个大策略。这两个大策略,刘邦都准备执行,结果都被刘邦的另两个重要手下给否定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韩信。(郦食其剧照)先说郦食其献的第二个大策略。刘邦一面派韩信带兵进攻赵国、齐国,一面又听了郦食其的话

  • 姜维:能让诸葛亮自叹不如的北伐第一悍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姜维,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姜维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姜维原本是曹魏的将领,诸葛亮北伐时期姜维负责守护天水郡,也曾经在这里挫败赵云的进攻。诸葛亮接到赵云的战报之后惊叹于这个年轻人的智谋,于是他离间天水太守和姜维的关系,最后成功把姜维招揽到蜀汉阵营。姜维

  • 雍正最信任的大臣年羹尧,最后还是没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年羹尧,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年羹尧的故事。年羹尧是清朝雍正大帝的得力战将,可以说雍正能当上皇帝年羹尧功不可没,年羹尧为雍正平定了很多扰乱,彻底的让雍正这个皇帝的位置坐的安稳。年羹尧以为自己为雍正立下了这么多功劳,他应该待自己如兄

  • 一世英名的赵武灵王,最后落得个饿死沙丘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武灵王,春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赵武灵王的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谥号制度逐渐走向完善, 何谓谥号?这是古人死后,别人根据他生前的所作所为而立的一个带有贬堡涵义的称号。谥号有恶谥、美谥、平谥之分,如武、文等都是美谥,一般只有对国

  • 和珅被抄家之后,儿子丰绅殷德为什么没受到牵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珅,乾隆,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珅长相俊美,是满清八旗之一的正红旗人,他虽然是旗人,可是自幼家中比较贫困,但是和珅毕竟是天才,贫困是阻挡不住和珅一飞冲天的。和珅在26岁时就成为军机大臣,同时兼任户部侍郎和总管内务府大臣,任国史馆副总裁,戴一品官帽,还被乾隆御赐在

  • 项羽的“勇”是匹夫之勇吗?解析项羽的作战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项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的“勇”是匹夫之勇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韩信曾经评价项羽的时候说过四个很有名的字:“匹夫之勇!”原话:“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意思是说项羽所做之事只呈出他的勇气,不会动用集体的智慧。这个话是韩信在关中献策时对刘

  • 阿巴亥12岁嫁给43岁的努尔哈赤,生下的儿子都是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阿巴亥,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这一位女子,她的名字叫做阿巴亥。她是女真乌拉部落首领的女儿。据说阿巴亥不仅十分貌美,而且还很聪慧。阿巴亥本应过着快乐的生活。遗憾的是,她生活的环境并不太平。当时的辽东,烽火连天、金戈铁马,乌拉部落联合叶赫等部落进攻建州,却被此时崛起的建州女真英雄、亦是“奸雄”的努尔哈赤击

  • 清代大臣孙嘉淦:敢直谏雍正,还告诫乾隆远离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嘉淦,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嘉淦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敢于直言进谏者,只有孙嘉淦一人”孙嘉淦的耿直,屡屡得罪皇帝,可谓是当面触犯“龙颜”。他这种做法,简直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出人意料的是,这样的劝说方式,往往还能收到不凡的效果。康熙皇帝晚年时候,各位皇子之间互相争夺储君位置,已

  • 历史上子贡是个怎样的人?有才华还有生意头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子贡,春秋

    很多人都不了解子贡,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子贡,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左传》中记作“子赣”。他是孔子的高材生,深得其信赖。《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在病中仍盼着子贡的到来,见到子贡之后还责怪他到得太晚。孔子去世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