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靖对待严嵩父子为什么是区别对待的 原因无非两点

嘉靖对待严嵩父子为什么是区别对待的 原因无非两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73 更新时间:2024/3/17 4:21:34

还不知道:嘉靖和严嵩父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严世藩是严嵩的儿子,也是朝廷命官。在严嵩担任礼部侍郎期间,严世藩进入了国子监学习,毕业后就成为了左军都督府都事。十多年后,严世藩升任了太常少卿,嘉靖晚年时期,他又担任了工部侍郎。而且严嵩晚年时期,严世藩还帮助严嵩管理朝政。

后来严嵩和严世藩都获罪了,可是嘉靖对这父子两的判罚不一样,嘉靖杀了严世藩,而对严嵩只是削官。为什么嘉靖要区别对待这父子俩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严世藩贪赃枉法,罪不容赦

严世藩是因为他父亲严嵩的推荐才进入仕途。后来严嵩年老了,想提拔严世藩成为工部侍郎,来协助自己掌权。

可是严世藩接管事务后,开始收受贿赂,官员们要给严世藩送钱,才能够得到升迁。严世藩利用各种手段搜刮钱财,很快积累了大量财富,几乎富可敌国了。

严嵩知道后,觉得要大祸临头了,但严世藩却不以为然,继续敛财,最后居然要从皇子身上要钱。

比如,裕(后来的明穆宗)不受嘉靖喜欢,按规定要给裕王岁赐(皇帝赏赐给自己子女,后妃等物品或钱财),但户部没有接到严世藩的命令,结果三年都没有给裕王发放岁赐。

裕王只好贿赂严世藩,给他了1500两银子,严世藩这才让户部给他发放了岁赐。严世藩还因此夸耀说,皇子都要给他送钱,谁还敢不给他送钱呢?

严世藩胆大妄为,贪赃枉法,连皇帝的儿子,他都敢索要贿赂,这就给自己埋下了祸根。试想想,即使嘉靖不杀他,裕王登基后也是会除掉他的。

严世藩仗着父亲严嵩的势力,胡作非为,以为天下都是他们自己家的,肆无忌惮,皇帝自然会觉得他有图谋不轨的想法。

与此同时,阶正想弹劾严世藩,列出了三大罪状。其一,严世藩与罗龙关系很好,而罗文龙与倭寇有来往,因此严世藩有里通外国的嫌疑。

其二,严世藩还拥有私人武装,这就符合图谋造反的罪行。其三,严世藩在有王气的土地上盖房子,这是犯上的行为。

嘉靖最讨厌犯上和通倭寇的人,于是同意了徐阶的说法,给严世藩定了死罪。

2.嘉靖的用意

嘉靖对严嵩的罪行其实是很清楚的,那么嘉靖为什么不治他的罪呢?因为嘉靖信道教,很需要青词,而严嵩会写青词,其他人又不会,所以嘉靖在这方面只能依赖严嵩。

如果治了严嵩的罪,那么嘉靖就缺一个写青词的帮手,所以嘉靖只能对严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严嵩也很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他知道专权和排除异己的行为,并不会惹怒嘉靖,只要自己能满足嘉靖的需要就不会出事。

从这一点来看,严嵩是了解嘉靖的,因此他能保命。而严嵩的儿子严世藩却不如父亲聪明,他依仗权势贪赃枉法,勾结外敌,这些是嘉靖最不能容忍的,所以嘉靖杀了严世藩。

嘉靖为什么等到严嵩老了才动手呢?因为,嘉靖知道严嵩身体状况下降了,不能再给自己写青词了,而且严嵩毕竟做了违法的事,嘉靖也有除掉严嵩的心。

那怎么除掉严嵩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他的儿子,嘉靖再以连坐之罪削了严嵩的官。

嘉靖既然杀了严世藩为什么不杀严嵩呢?因为嘉靖知道,严嵩的罪不至于威胁自己的统治,况此时严嵩已老,翻不起大浪。“老来丧子”是对严嵩最好的惩罚。

自古帝王都喜欢用“杀人诛心”这一招。表面上看好像是严嵩在弄权,实际上是嘉靖利用了严嵩。从嘉靖的用意来看,嘉靖也不是善良之辈。

从严嵩父子的悲惨结局来看,说明了一个人不能作恶多端,更不能曲意迎合别人,做违背良心的事,否则必将自食恶果。

子不教,父之过。严世藩贪赃枉法,也是跟严嵩学的。严嵩自身不正,喜好玩弄权术,导致了上行下效的结果。而严世藩仗着有父亲庇护,更加为所欲为,最后被徐阶抓住了把柄,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这也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行为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但现在有很多家长,喜好用说教的方式来教孩子,然而家长自己却说一套做一套。这样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比如我家邻居,家长喜欢打麻将,但却要他的孩子在家做作业、学习。孩子心想,凭什么你可以玩,我不可以呢?于是孩子也出去玩,成绩自然不好。家长就时常批评孩子,结果孩子心中不服气,父子关系也十分紧张。

教育,一忌讳说教,二忌讳言行不一,三忌讳暴力教育。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无法教会孩子分辨是非,还会造成亲子之间很多矛盾,甚至导致孩子出现叛逆行为。

家长想要孩子将来成为什么人,首先要自己先做到,否则孩子会养成恶习,三观扭曲,无法健康地成长。

严嵩严世藩的人生,证明了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个道理。古今中外,有很多例子都说明了家教的重要性。因此每个人都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否则将毁掉子孙前途,遗憾终生。

参考资料:

《明史·奸臣传》

《明世宗实录》

标签: 嘉靖严嵩

更多文章

  • 魏延死后为什么会被诛灭三族 这个锅到底由谁来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魏延

    还不知道:魏延被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蜀将魏延的印象应该都比较深刻吧?在演义中魏延被塑造成了一个具有反骨的形象,他傲慢无礼、他心胸狭隘,他不忠心事主。这样的他当然不能够遭到大众的欢迎。不过当抛开演义重新去看魏延这个人的时候,相信你一

  • 出身卑微的汉文帝是如何逆袭的?还开创了文景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文帝,汉朝

    你真的了解汉文帝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他就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也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的亲爷爷。虽然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亲生儿子,但是,他的母亲薄姬却并不受宠,而且身份也很低微,原本是秦末时期魏王的妾室,后来魏王投降汉后又叛逃,虽然被韩信和曹参俘虏了,最后也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 张光晟:守护边境的良将,一生风光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光晟,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光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自唐天宝年以来,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叛军造反,似乎每天都在发生。在这持续了百年的混乱局面中,成就了一批将领,例如张巡、李光弼、郭子仪等人,这些人对于平定安史之乱,收复吐蕃和地方藩镇割据所占领的土地起了重要的贡献。成了一方名将。而另一

  • 齐妃为雍正生了三个儿子,却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妃,清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齐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与乾隆帝见一个爱一个不同,雍正帝宠爱的女人很少,子嗣也大多早夭。而雍正生育能力最强的两个妃子都是他在即位之前宠爱的妃子,一个是侧妃李氏,一个是侧妃年氏。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位李氏。李氏比雍正大两岁,是汉人女子,父亲为知府李文烨。在雍正还

  • 东汉初期大将邓奉,揭秘其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邓奉,西汉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邓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刘秀一直是打着“复兴汉室”为口号,一直以仁义为先,爱民如子,迅速平定了中原,建立了东汉王朝。后来,南阳董訢起兵叛乱,刘秀派大司马吴汉为主将,扬化将军坚镡、右将军万修为副将,率领10万大军前来平叛,但是吴汉却纵容士兵

  • 曹文诏:袁崇焕手下第一战神,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文诏,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曹文昭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提起明将曹文昭,想必世人对他不甚了解,作为明末时期袁崇焕手下的第一猛将,曹文昭一度被誉为世间少有的杰出将领,就连大将袁崇焕以及猛将洪承畴都认为自愧不如。据当时的历史资料记载:曹文昭的爆发力极强,他一生征战无数,最喜欢以少胜多,明末

  • 七十多岁当上宰相大器晚成,西汉名臣公孙弘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公孙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汉名臣公孙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西汉的时候,有一位老人大器晚成,在七十多岁的时候才当上丞相,这位老人就是公孙弘。在公孙弘四十岁之前,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甚至生计都曾出现过问题。为了能够活着,公孙弘不得不以放猪为生。可见,当初公孙弘是多么落魄。

  • 雍正登基以后,第一个处罚的兄弟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清朝

    在皇权之下,兄弟情义总是岌岌可危。在权力的驱使下,他们仿佛不再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他们针锋相对。在皇位的诱导下,他们勾心斗角,他们眼里不再有亲情,他们只想除掉对方。在九龙夺嫡的时期,这种现象显得尤其明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以四皇子胤禛为代表的一方和以八皇子胤禩为代表的一方。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

  • 从奴隶到皇帝的逆袭之路,石勒经历了多少坎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石勒,十六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石勒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中国的历史中,还有很多的乱世是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控制的。而这些少数民族有的还保持着野蛮的习俗,因此在这些民族控制国家的时候,政局自然也是动荡不堪的。例如在我国历史上就曾经出现了这样一个皇帝。此人的帝王之路说起来也算是坎坷,在成为

  • 为什么说孙传庭是大明最后的希望?孙传庭怎么败给李自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孙传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传庭怎么败给李自成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传庭就是再能打仗,他也不可能赢。人与人打架,其实打的就是票子,谁票子多就可以多打两拳,反正赔得起。同样的道理,打仗也是一样,拼的就是手里有没有钱,有没有粮草。有钱了士兵们才愿意跟着你干,有粮草了士兵们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