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邓艾带数千兵马兵临成都,刘禅为何立马投降?

邓艾带数千兵马兵临成都,刘禅为何立马投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37 更新时间:2024/2/21 10:38:4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263年,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率领太子、诸王、群臣六十多人绑住自己,抬棺至军营拜见,蜀汉正式投降。魏蜀吴三国争霸半个多世纪,最终蜀国第一个倒下。

然而,这里却有一个难以置信之处:邓艾偷袭阴平只有区区数千人,越过700无人区,此后还与诸葛瞻打了一场恶仗,手下兵马并不多,而成都墙高城坚人口众多,且蜀汉的主力部队还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大部分国土都还没有丢失,为何刘禅却立马投降?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司马昭决定灭蜀,魏军兵分三路伐蜀:钟会率军10万,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诸葛绪率军3万,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退路;邓艾率军3万,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

最终,经过一番争夺之后,蜀国汉中失守,姜维在沓中战败,退守剑阁,钟会和诸葛绪合兵一处,被姜维阻于剑阁。剑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姜维凭险据守,钟会久攻剑阁不下,无计可施。当时魏军因军粮不继,钟会准备退兵。

面对战略僵持的局面,邓艾认为可以通过偷袭阴平破局:“如今贼寇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姜维虽死守剑阁,但在这种情形下,他一定得引兵救援涪县。此时,钟会正好乘虚而入。如果姜维死守剑阁而不救涪县,那么,涪县兵力极少。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

说到底,邓艾并未想到灭蜀,而是认为这样可以破局。

那么,邓艾到底派了多少兵马偷袭阴平?史书没有提及,但却可以根据史书记载推测出来。

所谓阴平小道,就是从陇上到四川腹地的奇路,实际严格上讲,三国时这确实不是条路,只是从理论上可以到达成都的“径”,邓艾自己也说这是条“邪径”。

根据《三国志》记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这段描述可知,邓艾绝对无法尽派手下3万大军,估计只有数千人,至多1万人,因为这条700里的山路实在不好走,经常“凿山通道,造作桥阁”,更关键的是粮草不济。

除了山高路险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这是一场冒险的“偷袭战”。既然是冒险偷袭,不可能用太多人,最多几千精锐而已。

既然邓艾只有数千精锐,为何邓艾击败诸葛瞻,兵临成都城下之后,刘禅立马投降呢?要知道,成都是蜀国政治中心,墙高城坚是必须的,粮草充足也是必须的,人口众多是肯定的。

一,突如其来的打击。战前,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占卜认为魏军不会打过来,但突然之间魏军兵临城下,以为姜维10万大军尽丧,蜀国彻底败了,由此心胆俱破。另外,诸葛瞻父子的战死,极大的震撼了刘禅,《三国志》记载“(诸葛瞻)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

二,益州派主张投降。蜀国建立之后,益州本地豪强派被严重压制。可以说,蜀国的存在,不利于益州本地派发展。在刘备诸葛亮等时代,益州本地派无可奈何,但到了蜀国后期,荆楚派、元老派凋零,益州派谯周等慢慢起来了,面对邓艾兵临城下,自然不会维护蜀国利益,反而更欢迎魏军。

三,蜀国内政的缺陷。蜀汉国力贫弱,却又连连北伐,包括姜维11次北伐,资源从何而来?只能靠压榨百姓,比如刘备搞出的“直百五铢”(原来一枚五铢钱,被规定值100枚五铢钱)之类,简直就是抢钱,这导致蜀国百姓不仅怨声载道,而且厌战情绪高涨。

四,朝廷与姜维矛盾。蜀汉后期,姜维与朝廷出现诸多矛盾,其中最大的是姜维一心北伐,而朝堂官员却希望休养生息。为此,姜维就将重兵调到汉中一带,蜀国内部出现空虚。因此,邓艾打来时,诸葛瞻只能带领5000余兵出战,失败之后刘禅手下几无精兵,不得已之下投降。

五,江油失守的灾难。江油(今绵竹市的江油县)之后,进可取成都,退可夹剑门。可以说,邓艾占领江油,宣告邓艾的计划已经实现了一半。诸葛亮曾经说过,“全蜀之防,当在阴平”,江油自然是重中之重。邓艾如何占领江油的呢?原因很简单,江油守将马邈投降了邓艾,拱手让出这一战略要地。

对蜀国而言,江油失守是一场灾难,不仅让成都直接暴露在魏军兵锋之下,也导致剑门不再固若金汤。或许,还给蜀汉上下一个“剑门已破”的联想。

最终,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蜀国上下上至君臣下至将校毫无战心,在益州本地派代表谯周的建议,献成都,投降邓艾,蜀国灭亡。因此,邓艾的冒险成功,军事上只占一部分,更多的是蜀国自身问题,所谓再强的堡垒也挡不住内部的瓦解。

值得一提的是,邓艾趁两军主力相持之际,率偏师出奇兵,进行大纵深迂回穿插,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直捣蜀汉成都,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但如果江油守将马邈据城死守,那么邓艾的这数千疲师将成为军事史上典型的反面教材。

标签: 刘禅三国

更多文章

  • 乾隆生平最大的错误 那就是把嘉庆推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嘉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的最大错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朝到了乾隆皇帝统治期间,已经到达了荣耀的顶点,此后走的都是下坡路,站在顶峰之上的乾隆可谓志得意满,平生写了4万首诗,留下十大武功,其实都知道这是一个好大喜功,附庸风雅的二流皇帝,可命运确实眷顾于他,既没有赶上康熙

  • 看三国邓艾之身死,论“情商”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邓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情商的重要性,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情商是现代概念,古人虽没有“情商”,却有人情世故,看历史故事,皆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好赖读读史书,最起码会有一番收获。5000年历史中的智慧,我们是学不完的。情商对我们有多重要?社会上奔波的人大多都深有体会,上司、同事、亲人

  • 读史以明智是真的吗?温峤的故事是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朝,温峤

    温峤的生平是怎么样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人的智慧学不尽,用不完,甚至一些平常的小事件,无不显露古人的“小心思”,或谋利,或谋名,或求存,无论最终目的是什么,背后的大智慧却值得我们学习。有人说正史无趣,太过平淡,我会说那是你打开方式错了,看似平淡的表面,背后是一番智谋交

  • 杨玉环真的不育不孕吗 杨玉环为什么没有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玉环,李隆基

    还不知道:杨玉环生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玉环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不过杨玉环从来都没有为李隆基生过孩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杨玉环没有生育能力,这倒是也有可能,毕竟古代也会有不孕不育症,而且以哪个时候的医术估计也很难治愈好。而且当时杨玉环体态偏

  • 诸葛亮的事迹哪些是真实的?刘备还在时他几乎没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的事迹哪些是真实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官府与民间双重认可、人品与能力德才兼备、创业与守成成就大业于一身的“第一梯队人物”。特别是通过《三国演义》的渲染,使其身上具备了许多其他三国人物不具备的褒义关键词,如天才隐士、运筹帷幄、用兵如神、饱读诗

  • 寇准对北宋做出了什么贡献?为何寇准的结局这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寇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寇准是一个对北宋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皇帝都喜欢杀功臣。当功臣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时候,皇帝忌惮功臣功高震主,往往会想办法把功臣杀掉。不过,宋真宗虽然两次贬谪寇准,但是并没有杀他。宋真宗没有杀寇准,但寇准的结局依然非常惨。这是怎么回事

  • 梁武帝为何推崇佛教?信佛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梁武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梁武帝为何推崇佛教?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的诗人杜牧曾经写过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以此来形容南朝佛教的兴盛。要说中国古代佛教最兴盛的时候,南朝梁武帝的时候说第二,应该没人敢称第一,当时的官吏郭祖深曾说:国都内的佛寺达到五百多所,极其的宏伟壮丽。僧尼

  • 徐达对朱元璋到底有多谨慎 朱元璋送他王府都不敢让儿子住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徐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徐达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说伴君如伴虎,那些常年陪伴在帝王身边的人,每天都过的胆战心惊的,因为皇帝的脾气是很难琢磨的。自古以来,帝王的疑心病都重,一旦你猜测错了皇帝的想法等待你的就是天子之怒。所以说皇帝身边那些大臣,那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活

  • 秦始皇死后三个月才公布消息 赵高是如何防范消息泄露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赵高

    秦始皇死了三个月为何不被发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始皇逝世的时候,他本人并未在咸阳,而是在当时一个叫做沙丘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河北邢台境内。按道理来讲,皇帝什么时候逝世,大臣们本该第一时间知晓。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尽快为皇帝安排后事。但是实

  • 三国时期谁的口才最好?四大情商高口才好的人才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曹操,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作为中国人都不陌生,那个纷乱的年代,有些人要生存难免要拍马屁。有同学会说,拍马是情商高,是口才好,像苏秦、张仪那样口才好!但我们下面这些可不是像同学们想的这样。第四名,陆逊,大家知道他是后来东吴的大都督,三国演义里火烧八百里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