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瑞外号海青天,为什么一生都没受到重用?

海瑞外号海青天,为什么一生都没受到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89 更新时间:2024/2/17 7:42:59

张居正和海瑞,同是明朝中期的朝官。论年龄,海瑞比张居正年长十岁。论做官年龄,海瑞恐怕比张居正早得多。但论及做官级别,海瑞老是升不上去,小县令原地踏步,顶多做到司厅级。而张居正虽起步低,既无背景又无人脉,但他圆滑,后劲十足,一直做到内阁首辅,成了皇帝的大管家。那么,身居高位的张居正为何不去重用海瑞呢?

因为他们不是一类人!

古代的官员大致可以分为这几个档次:第一等是可以开天辟地,改天换日的,如秦代的李斯,汉代的萧何,宋代的赵普,明代的刘伯温,这几个无一例外都是大tan官。第二等是可以中兴一个朝代,延续国祚的,如唐代的郭子仪,明代的张居正,于谦,清代的曾国藩,李鸿章。第三等是可以作为修补匠,使朝局安稳的,如唐代的房玄龄魏征,宋代的寇准,清代的张廷玉,刘统勋。第四等是可以做封疆大吏,保一地一时的。第五等是地方长官,可保一府一县。

剩下的就是不入流的蓄吏,在小编看来,海刚峰属于第五等官员,他曾经在清河县任县令,确实把一县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万民拥戴,被称为海青天。海瑞也做过封疆大吏,当做应天巡抚,可惜他巡抚期间富人大量出逃,朝廷赋税也大量减少,就连名相徐阶也被为难过,明显做不好这个官。从欲望的角度看,海瑞对俗不可耐的金银珠宝是没有需求的,对名望也是没有需求的,嘉靖说海瑞无父无君,冒死进谏以邀直名其实也有点冤枉他,他就是直,人如其名,刚峰耳,但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做官的,官场需要的是上下一心,和光同尘,海瑞的出现无疑有点不合时宜。

所以虽然张居正和海瑞都是务实派,两人都属于心学传人,都是知行合一的优秀践行者。只不过,张居正是真正领悟,而海瑞则由于自己的三观过正而走火入魔。海瑞的确是明朝官员中的一股清流,只是他不懂得变通,他做的所有事都可以说无愧于心,无愧于民,只是对当时的明朝无益。张居正虽然品行不如海瑞,甚至说还有一些小毛病,但他无愧于人民,也无愧于大明,大局观才是最重要的,凡事不能两全。

标签: 海瑞

更多文章

  • 南明隆武帝的生平简介,隆武帝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隆武帝

    早年经历朱聿键为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后裔,是太祖九世孙。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四月丙申生于唐王府,母妃毛氏。朱聿键的爷爷老唐王朱硕熿惑于嬖妾,心里一直爱惜小妾生的儿子,憎嫌朱聿键之父(当时的唐王世子朱器墭)。于是,他暗中把朱聿键父子囚禁在承奉司内,想活活饿死他们,当时朱聿键才12岁。幸亏

  • 大明儒将王越的生平简介,王越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成化

    王越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卒于孝宗弘治十一年,年七十六岁。景泰二年(1451)登进士,授监察御史,出按陕西。父丧不归,被都御史弹劾,后被明景帝原谅。天顺初年,启用掌管道章奏,后拜为山东按察使。天顺七年,大同巡抚都御史韩雍召还,明英宗感叹继任人选,李贤于是举荐王越,后召见。晋升为右副都御史赴任。刚行

  •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生平简介,顾恺之的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晋

    个人介绍顾恺之顾恺之(约348-409)东晋画家,出身士族家庭,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曾为醒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405-418)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刘裕北伐南燕,恺之为作《祭牙(旗)文》。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

  • 南北朝著名文人鲍照的生平简介,鲍照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北朝

    生平简介鲍照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 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 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 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 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 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

  • 汉朝正值壮年的霍去病是怎么死的?真的是病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霍去病

    西汉时期,汉武帝命卫青和匈奴多番征战,卫青也是多次将匈奴击溃,随后霍去病也出现,霍去病也是卫青的外甥,仅仅17岁霍去病就随着名将卫青出征匈奴。可惜的是霍去病在17岁出征后,战绩斐然,而仅仅二十三岁的时候,这为英雄救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霍去病十七岁第一次出征就率领八百将士杀入匈奴军营,将匈奴杀的大

  • 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刘邦,是个思路极为缜密的人,每件事都有他的用意。临终之际要杀樊哙,不但不是老糊涂,而且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其中缘故,听小编慢慢道来。首先,刘邦不是因为个人仇恨杀樊哙。樊哙早年是个杀狗卖肉的,刘邦是他的老客户,所以俩人关系不错。后来刘邦做沛公,樊哙便成了他的副官。樊哙这个人,智略谈不上,似乎唯一可以夸耀

  • 三国时期五虎将是怎么排的?有一人名声很响,实际上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

    NO.1关羽位列五虎之首,文韬武略兼而有之。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足见其胆色过人,但其人待人过于孤高,傲慢有时让他失去理智,最终败走麦城,死与小人之手。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三国时

  • 卫青也是抗击匈奴的英雄,可是他为什么没什么存在感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汉武帝

    卫青原本是平阳公主的骑奴,但是因为自己的三姐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卫青因才开始受到重用。他原本只是太中大夫,负责长官朝廷的议论。但是他之后的成就可不全是靠他姐姐的提拔,而是靠着自己七战七捷远征匈奴换回来的。在元光六年的时候,这一年匈奴开始兴兵南下,而汉朝刚经过了“文景之治”国力空前强盛,于是汉武帝决心

  • 为什么郭子仪功劳那么大,皇帝却从来不猜忌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郭子仪

    就历史一般规律而言,功高震主者均难有善终。即使功高如韩信,仍免不了兔死狗烹的下场。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就比如唐朝大将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是朝廷平定叛乱的核心,他与大唐众将士戮力同心,扶社稷于不倒,立下了绝世战功,可谓是再造大唐之人。安史之乱平定后,郭子仪的声望如日中天,在汉人与胡人之中享有崇高

  • 宋太祖为何能够与秦皇汉武并称?原来他竟做了这么大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