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为何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抓周是什么?

孙权为何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抓周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22 更新时间:2024/2/20 3:16:05

孙权是个聪明人,这是世人皆知的。可惜,再聪明的人也有糊涂的时候。晚年的孙权,在继承人问题上举棋不定,反复无常。因此出现了重大的失误,以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孙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呢?根据民间流传的说法,导致孙权出现反复无常的原因是“抓周”。

网络配图

相传,孙权称帝不久,太子孙登病逝,孙权在其他儿子中选太子。有个叫景养的人求见孙权,进言立嗣传位乃千秋万代的大业,不仅要看皇子是否贤德,而且要看皇孙的天赋,并称他有试别皇孙贤愚的办法。孙权命景养择吉日,让诸皇子各自将儿子抱进宫来。景养端出一个满置珠贝、象牙、犀角等物的盘子,让小皇孙们任意抓取。众皇孙或抓翡翠,或取犀角。惟有孙和之子孙皓,一手抓过简册,一手抓过绶带。孙权大喜,册立孙和为太子。可,其他皇子不服,明争暗斗,迫使孙权废黜孙和,另立孙亮为嗣。孙权死后,孙亮仅在位七年,便被政变推翻,改由孙休为帝。孙休死后,大臣们希望推戴一位年纪稍长的皇子为帝,恰好选中年过二十的孙皓,这时一些老臣回想起先前景养采用的选嗣方式,不由啧啧称奇。这当然是一种传说,不一定对,但其中的“抓周”却是真正存在的。

“抓周”是什么呢?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根据记载,“抓周”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拭儿。”很多的书籍,在讲“抓周”的习俗时,都称“抓周”在南北朝时已普遍流行于江南地区,至隋唐时逐渐普及全国。元代和明代,更加盛行,被称之为“期扬”,到了清代才有“抓周”、“试周”之称。清末民初,北京民间也还有这种“抓周”礼。

“抓周”的物品清单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地都有不同的物品,随着朝代的更迭,也有新的物品增加,也有旧的物品减少。按照记载,最基本的有以下十二种。

网络配图

一:王亥算:

商人的象征。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二:仓颉简:

文人的象征。学识渊博,前途无量。

三:财满星:

富贵的象征。命中有财,一生富贵。

四:洪崖乐:

舞乐的象征。性格活泼,能歌善舞。

五:官星印:

官员的象征。命中有官,官运亨通。

六:食神盒:

口福的象征。口中有福,享尽美味。

七:将军盔:

将军的象征。爱武尚武,易军易武。

八:串铃:

从医的象征。心地善良,医行天下。

九:伊尹镬:

烹饪的象征。守家爱家,一生幸福。

网络配图

十:鲁班斗:

技艺的象征。心灵手巧,长于设计。

十一:陀螺乐:

运动的象征。喜欢运动,灵活多动。

十二:酒令筹筒:

豪侠的象征。喜好交际,友遍天下。以上是“抓周”的物品清单。还是那句话,随着时代的变迁,物品或减少或增加,都是灵活多变的。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揭秘:道家皇帝朱厚璁为何妃嫔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厚璁

    嘉靖二十一年,后宫发生了十几个侍奉的宫女趁朱厚璁熟睡之际险些把他勒死的“壬寅宫变”。由于朱厚璁崇信道教,他没有被勒死,只认为是:“朕非赖天地鸿恩,遏除宫变,焉有今兹!”而没有细想所以未被勒死是因为宫女杨金英系绳套的失误。这件事发生后,他立即从乾清宫搬到西苑(今北海、中南海)燕王的旧宫,此后二十多年,

  • 揭秘:雍正凭什么理由继承了康熙的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

    大家都知道康熙帝把清朝管理得国盛民安,盛世和平,不过后期也因为几个皇子争皇位而让康熙帝焦头烂额,最终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要说诸皇子当中,胤禛并不是最出色的那个,当时十四阿哥、八阿哥都是上乘人选,为什么康熙偏偏就选中了皇四子呢?网络配图当时也有人出来质疑,说皇四子伙同当时的大臣把康熙

  • 揭秘清朝名臣传奇:贫困起家逆袭权倾朝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和珅

    清朝民间一直以来都有“和珅跌到,嘉庆吃饱”的俗语,用来形容和珅的财富之多,简直可以比得上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但是很少有人去深入了解和珅的成长发家史,说起来和珅还是一个小人物成功奋斗逆袭成为一个高富帅的典型。今天阿甘就来给大家具体谈谈历史上真实的和珅。网络配图和珅,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

  • “一代愤青”的宋神宗:朕快意事一件也不得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神宗

    宋神宗(1048~1085)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被誉为“一代愤青”。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很牛气的皇帝,却屡遭臣子们顶嘴,弄得心情郁闷,牢骚连连。网络配图熙宁年间,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综合体制改革,但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激烈反对。神宗执意要把改革进行下去,为此,他充分发扬民主,亲自

  • 宋徽宗荒唐事本害天下大乱最后却拯救了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末代皇帝。他的出名源于他后期的昏庸,但不能不说他“无能”。因为你绝对不会想到:宋徽宗穷尽全国之力为自己打造的豪华花园,起先是闹得天下大乱,但没想到最后却为拯救北宋王朝的命运派上了用场。话说回宋徽宗当政时期。那时,在蔡京、童贯等一批奸臣的诱惑之下,本来打算“师李世民以兴大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了天下为何征服不了印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只要一提起这个名字,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十分会打仗,都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君王。确实,成吉思汗曾经率领着军队征服了大半个欧洲,他手下的蒙古骑兵更是凶猛无比,所向披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骁勇善战的蒙古人,在面对一个国家的军队时,也曾束手无策,无法征服,这个国家就是印度。那么印度这个国家到底拥有

  • 揭秘虽出身权贵之家却郁闷终生不得志的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网络配图从家庭成分来看,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

  • 帝王萧衍以国家和性命得出的忠告:祸从口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萧衍

    南北朝时,南齐的萧衍由于“民心所向,天命所归”,在几番推辞谦让之后,终于在中兴二年(502年)四月,于建康南郊设坛祭告天地,接受百官跪拜朝贺,建立梁朝。称帝后,他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治理国家,梁朝的统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可是,因为他的一句话,却给他的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这事还要从侯景说起。侯景是北方羯

  • 揭秘将光绪皇帝毒死的真凶不是慈禧竟是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光绪

    光绪皇帝出生于1871年,他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他的父亲是亲王奕譞,而母亲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在1875年,这一年光绪皇帝只有四岁,他被慈禧和慈安两位皇太后扶上皇位,可是因为当时光绪皇帝的年纪还太小,所以朝政就落入了慈禧和慈安的手中。网络配图她们两人垂帘听政,朝野上下对此二人非常的敬畏。而后慈安逝

  • 虞姬选择在四处楚歌时自刎是性格导致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虞姬

    虞姬是位古代非常有名的美女,可是关于虞姬是哪里人这个话题一直存在着争议。虞姬画像虞姬之所以被世人所传颂,主要是因为西楚霸王项羽。所以历史上关于虞姬的记载多数同西楚霸王项羽联系在一起。而由于项羽的出生地是江苏宿迁。所以便流传着虞姬是江苏人的说法。因此人们关于虞姬是哪里人的问题也就围绕着是江苏哪里的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