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上最色太监 竟然敢对皇后霸王硬上弓

史上最色太监 竟然敢对皇后霸王硬上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03 更新时间:2024/3/11 23:10:19

在中国古代,太监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太监的记载,只不过那时候还没被称为太监。在辽时期,太监一次才出现。由于太监比他人更又机会服侍和接触权力的最高拥有者-皇帝,这就使得皇帝对他们比较信任。如果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还好,若碰到昏庸的皇帝,很容易让太监掌握权力,对朝廷和国家造成很大的打击。

网络配图

在明朝中后期,皇帝相对能力都比较弱,这就使得明朝后期的宦官专权比较严重。比如振、刘瑾魏忠贤等,都是明朝比较出名的太监。但有明朝有一个太监,并没有他们几个有名,但在某方面却超过了他们几个,他就是陈德润,曾试图对皇后“霸王硬上弓”。

陈德润,很多人都没听过他的名字。他是跟着大太监魏忠贤混的,也就是魏忠贤的小弟。明朝后期,可谓是太监的黄金时期,此时太监都可以公开有自己的情人,也就是太监和宫女搞在一起,相互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网络配图

太监虽然不是正常的男人,但总归还是有男人的属性,很多宫女在皇宫都很寂寞,就慢慢地跟太监搞到一起了,也被称为“对食”。之前太监对食还对是偷偷的,在明朝后期居然公开化了,可见有多奇葩。

陈德润当时就跟宫内的不少宫女有染,但此人胃口很大,小小的宫女满足不了他那变态的欲望,就打其了皇后张嫣的主意。

张嫣是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但朱由校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挂了,年轻貌美的张嫣就成了寡妇。陈德润认为皇后张嫣肯定也是寂寞,想与她对食,就让宫女告诉张嫣他的想法。宫女就把陈德润的想法告诉了皇后张嫣。皇后听后大怒,就把宫女赶出了皇宫。但陈德润并没有死心,就仗着自己在皇宫中的权力,竟然闯到皇后的寝宫,想要对皇后“霸王硬上弓”。皇后挣脱后,就跑到当时的崇祯皇帝那把陈德润所做作为告诉了他。

网络配图

想来也奇怪,这对企图对皇后图谋不轨,按理说应该处死,但崇祯皇帝只把陈德润发配守陵了,这罪也太轻了吧。但不管怎么说,陈德润这个色魔终于被赶出了皇宫,再也不能“糟蹋”宫女和皇后了。

这种胆大妄为,极具冒险主义精神的陈德润,好色程度远在正常人之上,也太牛逼了!在他们太监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标签: 陈德润

更多文章

  • 察必登上皇后之位是因为她的勤俭朴素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察必皇后

    察必皇后是济宁忠武王的女儿,聪慧机敏,容貌美丽。但是后人提及察必皇后最多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的审时度势。那时,南宋的太后被俘虏至大都,水土不服。察必皇后一时善心大发,请求丈夫将太后送回江南。忽必烈不肯答应,但是察必皇后不肯放弃,一连求了三次。这时忽必烈才对察必皇后说了他的真实意图,如果将太后放回南

  • 为何说朱元璋的“缓称王”策略棋高一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蒙古人从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汉人、南人饱受剥削和压迫。元末,汉人、南人奋起反抗,红巾军大起义波及全国。在起义军首领纷纷称王称霸时,朱元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采用“缓称王”的策略,使北方红巾军成为自己的屏障;然

  • 隋炀帝为何成大昏君?只因太聪明 太有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炀帝为何成大昏君?

    核心提示:杨广之聪明多才,恐怕放到中国历史上所有明君行列中也不会逊色。他自己也认为,就算是跟士大夫们比才学,他也应该做皇帝的。话虽有点浮夸,但此公才学确实有。如果不聪明而且多才,恐怕杨广不会有那么多的大手笔的动作,后来让唐朝占了那么多年便宜。独享制度之利的制度创制,多半出于这个被后人骂为“炀”的皇帝

  • 顺治爱死董鄂妃全因恋母作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董鄂妃

    一般在说顺治皇帝这位少年天子的时候,总是绕不开他那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后宫。她的两位蒙古皇后,一位以“无能”被废,另一位虽然保留了后位但备受冷落;他共有14个子女,但他那数量庞大的6位有记载身居高位的蒙古族后妃却无一人有子女;最后在万花从中选定了一朵别人家的花——董鄂妃。顺治十四年十月,董鄂氏生子,排

  • 道光帝真的是一提拨款就会不高兴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道光

    道光不仅在生活细节上吝啬、抠门,在为政治国方面也是如此。道光初年,新疆发生张格尔叛乱,数万清军万里远行,征战数年,终于平定了叛乱。网络配图道光八年(公历1828年)夏,清政府在午门举行献俘礼,现场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令道光帝心潮澎湃、陶醉不已,他立即做出一件“壮举”——宴请平叛有功的将士。几天之后

  • 历史上少年康熙是如何除掉权臣鳌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

    鳌拜的骄横在清代权臣中是罕见的,或许只有雍正初期的年羹尧勉强可以比拟。在朝贺新年时,鳌拜竟身着黄袍(黄色是帝王之色,着黄袍是相当跋扈的僭越之举),仅帽结与康熙不同。不仅如此,他甚至可能暗藏谋杀康熙、发动政变的祸心。昭梿《啸亭杂录》记,有次鳌拜称病在家,康熙去宅中探望。鳌拜卧于床上,席下悄置利刃一柄。

  • 给朱元璋陪葬的大量妃子竟是靠水银保持不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根据朱元璋生前的遗嘱,后宫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一起陪葬。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么死的呢?殉人制度重启明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王朝,它最大的特殊之处,便在于恢复了已经被废

  • 揭秘:史上最浪得虚名的名将竟然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广

    综观李广一生,不能说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他也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且李广曾有与卫青等人各领万骑,独任一面,受到武帝信重,充分展示将才的重大机会。可是李广却被打得大败,而且被生擒,只是凭一时之急智,才得逃回。“自马邑军后五岁之秋,汉使四将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将军卫青出上谷,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

  • 明朝第一清官竟然断案不公?为何逼死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海瑞

    在中国百姓的心中,海瑞已经成了正义的象征,全国各地共有十几种地方戏在传唱着他的故事。作为一代清官的形象,海瑞戏在舞台上久演不衰。近来,海瑞的研究往纵深方向发展,探讨海瑞的法律观,研究海瑞的法律事迹成为热门。然而,随着探讨的深入,海瑞的光辉形象却打了大折扣。网络配图首先,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 能明察秋

  • 雍正驭人有术 对自己智囊也不说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

    雍正的驭人之术是有一套的。他作皇子时(当时还是叫“胤禛”,为方便起见,本文且一律叫“雍正”),建立了智囊团,养了一群谋士。一般来说,对自己的智囊,应该是沟通无间、坦诚相待,这样才能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雍正对这些“奴才”,保持了很深的城府,对他们的忠诚建议和“金玉良言”,不仅不轻易赞成,甚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