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一番话让人啼笑皆非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一番话让人啼笑皆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05 更新时间:2024/1/23 16:01:30

1862年,曾国荃率十余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双方经激烈战斗,至1863年末,湘军几乎攻破天京城外的所有战略要地。明眼人都能看出,天京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偏偏有一个人看不懂,他就是那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天王——洪秀全!那么洪秀全为啥不突围呢?说起来理由真的很奇葩,他竟然是在等“天兵下凡”!

网络配图

1863年11月,曾国荃占据南京城外的孝陵卫,形势虽然危机,但太平军依然占据天堡城、地堡城、神策门、太平门等要害,与城外的联络尚未被彻底切断。此时天京城内缺乏粮草,忠王李秀成提出“让城别走”,选择在清军薄弱地带,重建“天国”。但没想到李秀成遭到洪秀全怒斥,洪教主还说了一番令人啼笑皆非的“神话”:

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苏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由尔理。尔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者乎!尔怕死,便是会死!

李秀成在聆听完“洪教主”的“神话”后,自然不敢多言,但提出城内没有粮食,“洪教主”不以为意,下诏说:“合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所谓“甜露”也称“甘露”,名字好听,但实际上就是地上各种野草。李秀成等人十分为难,说此物不能吃,“洪教主”说道:“做好,朕先食之。”此后洪秀全每天都吃这种由百草制成的菜团子,直到慢慢中毒。

网络配图

患病后,洪秀全拒绝接受治疗,时至1864年6月,最终魂归“天国”。直到临死前,洪教主还下诏称:“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洪教主“归天”后,天兵没来,湘军倒是杀进城了。南京城被攻破后,湘军在宫女的指引下,将洪秀全的尸体挖出,曾国藩亲自查看。

根据曾的笔记记载:“(洪秀全)胡须微白可数,头秃无发,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黄缎绣龙袍包裹。”接着曾下令将洪教主“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接着湘军将士一拥而上,刀劈斧砍,将剁为肉泥。之后曾又下令将洪教主的尸骨放入大炮中,随着一声炮响,“洪教主”最终“升天”了。

对于太平天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评述道:“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诚然太平天国是以宗教为旗帜,但却在政治上过份依赖宗教,在施政措施上,有许多不合情理之处,如设置女营,不容许男女结婚,同房。

网络配图

另外洪秀全本人安于享乐,并非那种能够开拓进取的人物。同样是农民出身,同样是利用宗教,朱元璋却能够在元末脱颖而出,建立260余年的大明王朝,而以“上帝次子”自居的洪秀全建都天京后,化身宅男,十几年宅在天王府享乐,最终迷失在“小天堂”的天国梦中。

标签: 洪秀全

更多文章

  • 宋江的另一面:不择手段骗取好汉上梁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江

    一天,江州府外杀气重重。“梁山”老大晁盖和花荣、燕顺、阮氏三雄等十七位梁山首领及一百多弟兄,乔装打扮潜入城中。而与此同时,江州府城内人山人海,六七十个狱卒把两名死囚犯押至刑场,单等午时三刻的到来。说时迟那时快,就在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明晃晃的大刀高高举起之时,梁山好汉从四面八方杀入法场,杀得官兵们

  • 乾隆皇帝:中国最高产的“垃圾写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

    乾隆是清代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在“康乾盛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维护国家统一、推动文教发展、保持稳定方面,有一定贡献。然而,作为专制君主,长期被阿谀奉承所包围,难免自视甚高,身处笑话中而不自知。网络配图乾隆一生写诗4.3万多首,比全唐诗(4.2万多首)还多,假设他从生下来就会写诗,平均一天也要写1.3

  • 史上最色太监 竟然敢对皇后霸王硬上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德润

    在中国古代,太监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太监的记载,只不过那时候还没被称为太监。在辽时期,太监一次才出现。由于太监比他人更又机会服侍和接触权力的最高拥有者-皇帝,这就使得皇帝对他们比较信任。如果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还好,若碰到昏庸的皇帝,很容易让太监掌握权力,对朝廷和国家造成很大的打击。网

  • 察必登上皇后之位是因为她的勤俭朴素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察必皇后

    察必皇后是济宁忠武王的女儿,聪慧机敏,容貌美丽。但是后人提及察必皇后最多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的审时度势。那时,南宋的太后被俘虏至大都,水土不服。察必皇后一时善心大发,请求丈夫将太后送回江南。忽必烈不肯答应,但是察必皇后不肯放弃,一连求了三次。这时忽必烈才对察必皇后说了他的真实意图,如果将太后放回南

  • 为何说朱元璋的“缓称王”策略棋高一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蒙古人从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汉人、南人饱受剥削和压迫。元末,汉人、南人奋起反抗,红巾军大起义波及全国。在起义军首领纷纷称王称霸时,朱元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采用“缓称王”的策略,使北方红巾军成为自己的屏障;然

  • 隋炀帝为何成大昏君?只因太聪明 太有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炀帝为何成大昏君?

    核心提示:杨广之聪明多才,恐怕放到中国历史上所有明君行列中也不会逊色。他自己也认为,就算是跟士大夫们比才学,他也应该做皇帝的。话虽有点浮夸,但此公才学确实有。如果不聪明而且多才,恐怕杨广不会有那么多的大手笔的动作,后来让唐朝占了那么多年便宜。独享制度之利的制度创制,多半出于这个被后人骂为“炀”的皇帝

  • 顺治爱死董鄂妃全因恋母作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董鄂妃

    一般在说顺治皇帝这位少年天子的时候,总是绕不开他那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后宫。她的两位蒙古皇后,一位以“无能”被废,另一位虽然保留了后位但备受冷落;他共有14个子女,但他那数量庞大的6位有记载身居高位的蒙古族后妃却无一人有子女;最后在万花从中选定了一朵别人家的花——董鄂妃。顺治十四年十月,董鄂氏生子,排

  • 道光帝真的是一提拨款就会不高兴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道光

    道光不仅在生活细节上吝啬、抠门,在为政治国方面也是如此。道光初年,新疆发生张格尔叛乱,数万清军万里远行,征战数年,终于平定了叛乱。网络配图道光八年(公历1828年)夏,清政府在午门举行献俘礼,现场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令道光帝心潮澎湃、陶醉不已,他立即做出一件“壮举”——宴请平叛有功的将士。几天之后

  • 历史上少年康熙是如何除掉权臣鳌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

    鳌拜的骄横在清代权臣中是罕见的,或许只有雍正初期的年羹尧勉强可以比拟。在朝贺新年时,鳌拜竟身着黄袍(黄色是帝王之色,着黄袍是相当跋扈的僭越之举),仅帽结与康熙不同。不仅如此,他甚至可能暗藏谋杀康熙、发动政变的祸心。昭梿《啸亭杂录》记,有次鳌拜称病在家,康熙去宅中探望。鳌拜卧于床上,席下悄置利刃一柄。

  • 给朱元璋陪葬的大量妃子竟是靠水银保持不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根据朱元璋生前的遗嘱,后宫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一起陪葬。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么死的呢?殉人制度重启明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王朝,它最大的特殊之处,便在于恢复了已经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