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将军为他打下400年江山 皇帝一高兴灭他三族

将军为他打下400年江山 皇帝一高兴灭他三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719 更新时间:2024/1/25 11:47:04

有人说,自古红颜多薄命,但是古代还有一句话说得好,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有这样一位将军,辅佐帝王于危难,换来了帝王400年庙享,却被皇帝的三个许诺,骗的身败名裂,一无所有,三族被夷。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身为泗水亭长的刘邦能够成就大业,少不了沛县群英的扶持。说起来沛县也是人杰地灵,后世汉朝的宰相萧何出身于沛县的县吏。大将军周勃逃难到沛县,养过蚕,当过出殡时的吹鼓手。更不要说原来是专业杀狗户的樊哙,死后也被封为武侯。

但作为对汉朝功绩最大的韩信,却和这些沛县乡亲的结局大相径庭。

网络配图

有个故事这样说,年轻时的韩信身材高大,身边经常携带着一把宝剑,但是家境贫寒,没什么背景,常常受到世人的嘲笑。终于有一天,韩信被一群游手好闲的地痞围住,一个屠夫出面嘲笑韩信道:看你也人五人六的,整天带着把破剑在街上晃悠。你敢用剑杀我么?韩信紧紧握住手中的宝剑,想要从别处离开。

但却被这些人紧紧围住了,没有别的路子可走。

“哈哈,你个懦夫,想跑么。可以,从老子的裆下爬过去,今天就放过你。”这个时候,我相信韩信是想出手解决掉这些无赖的。但是古代律法讲究: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自恃不凡的韩信怎么可能和这样的无赖去抵命?形势比人强,低头成了唯一的选择。

网络配图

所以若干年后,韩信衣锦还乡,屠夫瑟瑟发抖之时,韩信就知道自己的耻辱已经洗刷。宽容,从来就是强者的选项。弱者只能等待。

相比大家都还记得刘邦当初有名的论断: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个韩信可以受胯下之辱,也能连百万之军。古语有言,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此言如是。后世诸葛为刘备隆中分析天下,使其三有其一。然而韩信的眼光却更为毒辣,楚王忙于平乱,三秦降将不得人心,不得其兵,只是个空架子而已。汉王当举兵向东,保有三秦,然后逐鹿中原,霸业可图。

如果只是动动嘴皮子,作为一个外来户,韩信也不会被推崇为汉初三杰。从此之后,“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后世的世家称其为,王侯将相,一人得兼。

网络配图

萧何曾说,国士无双。楚汉争霸,说的是刘邦项羽,打起来,还要看项羽韩信。

鸿沟一战,霸王别姬,这是楚汉争霸的句号,却也成为了韩信的最后晚餐。项羽自刎之后,满心欢喜的刘邦第一时间做的选择就是罢去了韩信的兵权,迁为楚王。野史记载,刘邦曾经对与这位打下了整个天下的功臣说过,许你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铁不死。也许韩信相信了,也许没有。但是刘邦却用了一种遵守誓言的方式让韩信死在了长乐宫中。宫室有顶,上不见日,绒毯为铺,下不见地。麻袋乘人,断枪亡身。

而最惨的还不止如此,韩信死后,被刘邦怀疑造反,刘邦就下了诏书,夷三族吧。《史记·秦本纪》:”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集解引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韩信的结局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为别人打下了天下,却连自己的亲人都保不住。要这将军有何用?

标签: 将军

更多文章

  • 乾隆为什么不动和珅?不得不佩服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字致斋,原名善保,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十五年,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他祖上是今辽宁清原县人,清初随清帝入关,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和珅是清朝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诗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清朝历

  • 为啥唐代李白会成为吉尔吉斯的文化交流大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

    据多方考证,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是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出生地。尽管目前这个中亚国家的政局正陷入动荡之中,但这并不影响吉国的旅游部门继续大打“诗仙牌”,让大诗人李白充当该国的文化交流大使,争取中国游客到此一游,为冷清的吉国经济加一把火。关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中国史学界曾有过不同的说

  • 曹操为什么杀不了汉献帝?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东汉末年,汉献帝各个诸侯都想争夺的吉祥物。挟天子已令诸侯,最早提出的,可不止是曹操一方。汉献帝的一生,基本上过的都是傀儡的生活。刚刚即位当皇帝的时候,是被董卓扶上马。杀了董卓以后,又被西凉军阀给控制住。刚迎来曹操,以为自己碰到了大救星,结果还是栽倒坑里去。网络配图而反观曹操,虽然年轻时候失意过,甚至

  • 楚汉战争韩信的背水一战其实是个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信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成语叫“背水一战”。很多人都认为韩信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仔细分析,这恐怕是千古误解。这哪里是背水一战,分明是他早就设计好的大陷阱。“背水一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在楚、汉相争时期,有很多有名的乃至传奇式的战役,其中韩信平定赵国的战役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

  • 管仲曾是出名“窝囊废” 打工竟被炒三次鱿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管仲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网络配图《史记·管晏列传第二》中国古代一提到经营管理,就必须说到春秋时代的管仲。他辅佐齐桓公全方

  • 三国史上诸葛亮的八卦阵怎么被陆逊破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当蜀汉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作为岳父的黄承彦,为何要救自己女婿的死对头呢?《三国演义》中有一处文字颇耐人寻味。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在刘备兵

  • 秦始皇嬴政在生命最后十年里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

    关于秦始皇,我们还能说些什么?这是使人颇感困惑的一个问题。最近我经过思考,有些话还想说一说。首先,是要摆脱汉人“过秦”评论的一些影响,对某些记载的思想倾向也应注意;其次是对秦始皇的分析要具体、再具体。现以秦始皇的最后十年为例,略加述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关于这一年的记载内容甚多,除了立皇帝

  • 李自成为何仅仅当了42天皇帝?他干了哪些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自成

    明朝末年,风起云涌,陕西汉子李自成出身草莽,在击败明将孙传庭之后,除东北之外已经没有势力和李自成相抗衡。那么,为什么李自成仅仅在北京当了42天皇帝,而后就迅速失败呢?更令人深思的是,李自成为什么没有成为刘邦、朱元璋,像他们开创一番基业,反而灭亡得如此神速?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和他所经营的事业是应该

  • 光绪皇帝为何不能生育?和慈禧做的此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光绪

    清朝晚期的光绪皇帝,即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死时年仅38岁。他这一生拥有一后二妃,那为什么就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呢?公元1875年1月,年仅四岁的载湉被慈禧、慈安立为皇帝,是为光绪,两宫太后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驾鹤西去,朝政大权由慈禧独揽。1889年,光绪大婚,慈禧将自己的亲侄女隆裕嫁给

  • 曹操嗜色如命:有了25个儿子后 还打儿媳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

    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再次勾起人们对曹操这位三国英雄的追忆。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唐代以前,几乎所有人都推崇他,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宋代以后,兵变上台的赵匡胤为了统治的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