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杀不了汉献帝?原因其实很简单

曹操为什么杀不了汉献帝?原因其实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23 更新时间:2024/1/26 21:25:53

东汉末年,汉献帝各个诸侯都想争夺的吉祥物。挟天子已令诸侯,最早提出的,可不止是曹操一方。汉献帝的一生,基本上过的都是傀儡的生活。

刚刚即位当皇帝的时候,是被董卓扶上马。杀了董卓以后,又被西凉军阀给控制住。刚迎来曹操,以为自己碰到了大救星,结果还是栽倒坑里去。

网络配图

而反观曹操,虽然年轻时候失意过,甚至想过躲到乡下读书,但到后来,却成为东汉大丞相,以汉献帝的名义,征讨四方,成为大汉帝国的实际当家人。

以曹操当时的权势,要想杀汉献帝,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他直到去世的那一天,都不敢杀汉献帝,这又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是还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点:不敢杀。汉献帝虽然比较软弱,但好歹也是皇帝,而且也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误。贸然杀掉皇帝,等于给自己背了一个罪名,完全没有名头去杀掉他。

当时虽然大汉帝国已经衰弱,但依然占有一部分民心。董卓废掉少帝刘辩后,就有不少人出来反对。刘备扛着一面“兴复汉室”的大旗,也引来不少人投奔和效忠,可见汉帝国依然有一部分人在支持它。

网络配图

即使是曹操阵营中的人,都有愿意继续支持汉帝国的人。曹操身边重要的谋士荀彧,就是一个愿意支持汉帝国的人。如果杀了汉献帝,必然会给曹操准备统一天下造成很大的麻烦。

第二点:不想杀。假设曹操杀完汉献帝后,又该立谁当新皇帝呢?再立一个皇帝,难道有汉献帝那么听话吗?而杀掉皇帝自己当,也是曹操不愿意做的事情。

从年轻时候开始,曹操就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当过一个洛阳北部尉的小官,但到了以后,就打击豪强贪污,最后被罢免离职。在曹操的诗歌中,曾感叹过乱世当中,百姓生活的不易和艰难。而曹操想做的,其实是重整乱世,重新给老百姓一个安顿的日子。(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曹操)

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曾对曹操讲过这么一句话:“爱卿要是愿意辅佐朕,那就辅佐,我也会加倍封赏你的。要是不愿意的话,那就放过我吧。‘当时曹操听完这句话后,十分惊讶,好几天都没有上朝。这件事既可以看出曹操当时的权势,也可以看出曹操对于称帝有一定的抵触。

网络配图

天下所有人都骂曹操是“汉贼”,是要篡夺大汉江山的乱臣。如果曹操杀了汉献帝,无异于坐实了刘备、孙权一帮人的口实。所以曹操直到死,都没能下了称帝的决心。

遥想当年,当年老的曹操看着汉献帝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楚汉战争韩信的背水一战其实是个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信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成语叫“背水一战”。很多人都认为韩信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仔细分析,这恐怕是千古误解。这哪里是背水一战,分明是他早就设计好的大陷阱。“背水一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在楚、汉相争时期,有很多有名的乃至传奇式的战役,其中韩信平定赵国的战役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

  • 管仲曾是出名“窝囊废” 打工竟被炒三次鱿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管仲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网络配图《史记·管晏列传第二》中国古代一提到经营管理,就必须说到春秋时代的管仲。他辅佐齐桓公全方

  • 三国史上诸葛亮的八卦阵怎么被陆逊破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当蜀汉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作为岳父的黄承彦,为何要救自己女婿的死对头呢?《三国演义》中有一处文字颇耐人寻味。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在刘备兵

  • 秦始皇嬴政在生命最后十年里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

    关于秦始皇,我们还能说些什么?这是使人颇感困惑的一个问题。最近我经过思考,有些话还想说一说。首先,是要摆脱汉人“过秦”评论的一些影响,对某些记载的思想倾向也应注意;其次是对秦始皇的分析要具体、再具体。现以秦始皇的最后十年为例,略加述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关于这一年的记载内容甚多,除了立皇帝

  • 李自成为何仅仅当了42天皇帝?他干了哪些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自成

    明朝末年,风起云涌,陕西汉子李自成出身草莽,在击败明将孙传庭之后,除东北之外已经没有势力和李自成相抗衡。那么,为什么李自成仅仅在北京当了42天皇帝,而后就迅速失败呢?更令人深思的是,李自成为什么没有成为刘邦、朱元璋,像他们开创一番基业,反而灭亡得如此神速?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和他所经营的事业是应该

  • 光绪皇帝为何不能生育?和慈禧做的此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光绪

    清朝晚期的光绪皇帝,即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死时年仅38岁。他这一生拥有一后二妃,那为什么就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呢?公元1875年1月,年仅四岁的载湉被慈禧、慈安立为皇帝,是为光绪,两宫太后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驾鹤西去,朝政大权由慈禧独揽。1889年,光绪大婚,慈禧将自己的亲侄女隆裕嫁给

  • 曹操嗜色如命:有了25个儿子后 还打儿媳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

    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再次勾起人们对曹操这位三国英雄的追忆。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唐代以前,几乎所有人都推崇他,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宋代以后,兵变上台的赵匡胤为了统治的稳固,

  • 孝庄与慈禧都是掌握权柄的太后 那谁的名声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孝庄

    孝庄运气好,碰到了康熙这位千古一帝。而慈禧则点被,自己的亲儿子同治不但年纪轻轻就挂了,还是个青春期略长的熊孩子。网络配图如果慈禧碰到的是康熙,大约她也能当一个省心的孝庄。不过慈禧的权利欲明显比孝庄要大,她总想掌控一切,让一切按照自己的心思来,这也导致了她的任期内,外事不断,内里又和同治光绪的关系紧张

  •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儿子朱棣有野心 但为何不制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为什么早就知道朱棣的心思,却没有把皇位交给他呢?当然,如果我们看待这件事情的话,还要还原历史,把自己当成那时的人。朱元璋的出身并不好,他知道自己的缺点,也知道他的儿子对皇位有着野心。不过,早在以前,朱元璋就说过只有嫡子才可以继承皇位,但是,他的嫡子没有出息,难以继承大统,只有他的皇长孙朱允炆才

  • 项羽为什么宁死不肯过江东?并非为了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

    “鸿沟和议”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这时候的项羽就完全放松警惕,以为有盟约在,刘邦也会老老实实退兵,从此二分天下,互不侵犯。但项羽还是太过死脑筋,刘邦怎么会信守这一纸之约呢?刘邦早年就露出称霸天下的野心,范增曾多次劝谏趁刘邦弱小的时候杀掉他。但项羽过于仁慈心软,屡次放过他没下手。网络配图 而如今的刘邦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