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打肿脸充胖子:赤壁之战竟自己烧船撤退

曹操打肿脸充胖子:赤壁之战竟自己烧船撤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27 更新时间:2024/1/20 17:44:55

《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赤壁水战的结束,不在乌林(长江北岸),而在湖南的巴丘湖。

网络配图

《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三国志·郭嘉传》:“太祖(曹操)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三国志·魏武纪》:“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刘)备至巴丘(引《括地志》曰:‘巴丘湖中有曹公洲即曹公为孙权所败,烧舡处。在巴陵南四十里’)。”

以上可证:巴丘湖,确曾发生悲壮一幕。曹操将乌林战后逃回的及留在原地的舰队,放火烧掉。从陆路退走。

陈寿《三国志》的说法较符合历史事实,乌林一战、周军不可能烧尽北船,因为:

曹军舰队舰船多。黄盖说:“寇众我寡”,当有千艘舰船,而烧船的手段单一。十艘引火船不可能引发千艘以上舰船同时着火。

网络配图

2.曹军舰队的列阵,不可能全烧:

黄盖曰:“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即曹军舰队必然是沿长江从东向西排成首尾相接的很长的“长蛇阵”。这样的阵形,烧头则其中及尾部必然离散,烧其中则头尾两段离开。当时曹军的舰船用的是刘表的旧船,舰船的锚具仍只是大棕索系矴石(石锚)(见《三国志·董袭传》),并无铁索、铁锚,更谈不上用铁索铁环将全部舰船锁住。何况当时黄盖利用东南风、由南向北烧,直烧到北军岸边营寨。故只能将曹军舰队断为两截。

3.曹军舰队的顽抗,黄盖中箭落水。放火舰队中断指挥。

黄盖指挥先头舰队用“诈降计”使得十艘引火船可以闯入曹军舰队中间放火烧船,但火起后,黄盖中箭落水。《三国志·黄盖传》引《吴书》:“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周军舰队突然失去前敌指挥官,增加曹军舰队撤退的机会。不可能尽烧北船矣!

网络配图

曹军舰队乌林中计被烧是事实,但不可能烧尽,当时正刮东南风,曹军舰队必顺风西撤回原水军基地巴丘湖。周瑜刘备联军舰队亦必跟踪而至,曹军无力再战,只好烧余下船只上岸从华容道撤走。《三国志·孙权传》说:“曹公烧其余船引退。”这是事实。曹操自吹“赤壁之战是他烧船自退”虽是事实,但烧的是劫后残舰,未免有点“打肿脸充胖子”!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揭秘史上最大冤案:汉武帝因为一封信斩杀十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有名的阳陵大盗叫朱安世,公孙贺为了给自己儿子赎罪,就答应为汉武帝抓住这个大盗,结果朱安世被抓之后就想报复公孙贺,于是就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举报信,心里面写了好多公孙贺的罪行,还说公孙贺要谋反,说已经在皇上经常出入的一条路上埋了好多木偶,打算用巫术蛊死皇上。本性猜忌多疑的刘彻看了这封信,

  • 此人能力一般地位却在诸葛亮之上 深得刘备敬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糜竺

    三国蜀汉皇帝刘备,虽是汉室后裔,却落得个编草席为生。在乱世当中,身为草根出身的刘备,可谓是求贤若渴,但凡有点能耐之人,想尽一切办法拉到自己的账下。当初为了让诸葛亮出山,曾三顾他于茅庐之中,甚至痛哭流涕,不惜向诸葛亮下跪,最终得到诸葛亮这个绝世奇才。入主益州后,刘备开始论功行赏,诸葛亮作为军师,地位相

  • 揭秘宋太宗即位之后是如何施展妙计树立威信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太宗

    宋朝第二任皇帝是太宗赵光义。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死的不明不白,民间有“烛影斧声”的传言,都说是赵光义杀害了赵匡胤。此文不讨论这个问题,但从此也可以看出,宋太宗即位之后并非一帆风顺,朝廷上下有人反对,有人质疑,这都需要宋太宗迅速做出反应。网络配图首先,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大,太宗封太祖之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为

  • 揭秘中国历史上冤死的八大名臣 两个被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鞅

    商鞅。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涨,为秦始皇最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他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物。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一代名臣,竟落得如此下场。网络配图李斯。李斯不仅是辅助秦王横扫天下的政治家,也是小篆的发明人,现在

  • 刘备称帝合法吗?看了这些理由你不服都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近年,网络普及了,能看到好多人骂刘备。其实,自从易中天在CCTV讲了三国,赞扬了曹操奸雄的“可爱”,仿佛这刘备就忠厚的“可恨”,扬曹骂刘的声音就一浪高过一浪。那这刘备究竟惹谁了呢?应该跟他的称帝有关,不过网友们不知道的是,在当时,刘备除了称帝,他真的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了,而且刘备称帝也是合情合理的—

  • 揭秘:秦始皇和汉武帝一生四大共同嗜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

    秦皇汉武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可比肩的风云人物。一个扫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的中央集权国;一个内修文治,外用武功,统治整个西汉王朝约四分之一的时间。有意思的是,这秦皇汉武毕生还有着共同的四大“嗜好”或曰激情:一曰征伐网络配图 秦始皇无疑是一个血性汉子,凭着他与生俱来的血性与刚烈,凭着他的

  • 朱元璋的结拜兄弟都有谁?结局为何都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但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拜把子兄弟让人诟病不已。网络配图 他们是武殿章,胡大海,邓愈,朱元璋,汤和,常遇春,郭英。武殿章为大哥,胡大海行二,汤和行三,朱元璋行四,邓俞行五,常遇春行六,郭英最小排到第七。朱元璋的拜把兄弟都被朱元璋杀死!网络配图

  • 60岁登基的崛起之路:揭晋文公称霸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役

    晋文公重耳还没当上国君流浪到楚国的时候,楚王亲自迎接重耳。楚王赏识重耳的才能,对重耳厚待礼遇有加,常常宴请重耳。有一次楚王在饭局中问重耳,我如此厚待于你,你用什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如果他日能重返晋国,当时晋国的国君,万一有一天晋楚两兵对战,晋国一定退避三舍,绝不主动进攻。重耳流落到楚国的时候,晋国

  • 春秋五霸齐桓公:五霸之首却为啥下场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首领,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是属于他的在位时期。他是春秋时代期间齐国历史上的第十五任君王,他是姜姓,名为小白,他的父亲是齐僖公,哥哥是齐襄公。在后来王位之争中,他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各出其招,最后公子小白赢得了胜利,成为了君王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当宰相,并且推行改革制度

  • 汉文帝刘恒亲自服侍母亲吃药而且自己先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以德政治天下,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治世”是治平之世,也就是太平盛世。汉文帝刘恒是刘邦庶妻薄姬所生。秦末,魏豹自立为魏王,纳薄姬为妾。楚汉战争初期,魏王豹被韩信、曹参打败,她也成了俘虏,后被送入织室织布。刘邦见薄姬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公元前203年,她便生下了刘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