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康熙为成功除鳌拜是怎样装痴装傻的?

揭秘:康熙为成功除鳌拜是怎样装痴装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84 更新时间:2024/3/11 14:29:15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一1722)也就是康熙帝,即位时才ll岁。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由顺治帝临终时指定的四个顾命大臣辅助小皇帝执政。四个大臣中,鳌拜最为专权,他并不把康熙放在眼里,贪赃枉法,自行其事。众人都敢怒不敢言。

康熙虽然年幼,但他从小就才华出众,他觉得鳌拜处处与自己作对,是个心腹大患,必须想办法除掉他。他把一些满洲贵族的子弟召来宫中练习武艺,作为自己的亲信侍卫。

网络配图

鳌拜大权独揽,谨防有实力的大臣接近康熙,并不断派人观察康熙的一举一动,不让康熙羽翼丰满,要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这样自己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看见康熙和一些孩子在玩摔跤的游戏,并不觉得对自己有何威胁,反而认为康熙胸无大志,只知道玩耍,便放弃了警惕。

一次鳌拜称病,好久不来朝拜皇帝,康熙便亲自来到鳌拜府中探听虚实。他径直来到鳌拜的卧室,发现鳌拜在席子底下藏有利刃,知道鳌拜心怀叵测。但他很沉得住气,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安抚说:“满洲勇士,身不离刀,乃是本色。”鳌拜听了,觉得康熙是个小糊涂虫,便完全放松了警惕,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

康熙回宫后,就把那帮孩子找来,说:“大清朝已处于危急关头,你们听我的,还是听鳌拜的?”那些孩子早就不满鳌拜欺上压下的行为,个个义愤填膺地说道:“我们听从皇上的!”一天,康熙召鳌拜进宫来,说有要事相商,鳌拜不知是计,便大摇大摆地来见皇帝。

康熙便命那些孩子玩摔跤游戏给鳌拜看。孩子们玩着玩着,一个个跌打翻滚地到了鳌拜身前,这个抢腿,那个揿手,一个抓住头,一个揽住腰,顿时将鳌拜掀翻在地。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力大无穷,他猛一挣扎,那些孩子便都被他绊翻在地。但这些孩子都忠于康熙,尽管敌不过鳌拜,仍死命纠缠住他不放。正在这紧急关头,康熙拿出藏在袖中的匕首,一刀刺进鳌拜的胸中,孩子们一拥而上,将鳌拜擒住。康熙当即宣告:鳌拜谋反,令监禁听审。

网络配图

康熙巧妙地剪除了权臣鳌拜和他的党羽,自己亲政。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平息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威震欧亚,在位60年,是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清康熙帝驾崩以后,第四皇子胤在激烈的皇位争夺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雍正帝。但雍正帝究竟如何嗣位至今仍是一个谜,是按遗诏之言登位还是篡位,众说纷纭。

官书中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冬至(初九)前,胤奉命代祀南郊。当时,康熙患病住在畅春园疗养,“静摄”政权。胤请求侍奉左右,但康熙因祭天是件大事,命他应在斋所虔诚斋戒,不得离开。到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的病情突然恶化,这时才不得不破例把胤召到畅春园来。而未到之前,康熙命胤祉、胤(七阿哥)、胤、胤、胤(十阿哥)、胤(十二阿哥)、胤祥和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向他们宣布:“皇四子胤人品极好,令人敬重,与朕很相似,因此他肯定能够继承大统,继承皇位。”此时,恒亲胤祺因冬至奉命在东陵行祭典、胤禄(十六阿哥)、胤礼(十七阿哥)、胤(十五阿哥)、胤(二十阿哥)等小皇子都在寝宫外候旨。当胤来到康熙面前时,康熙还能够说话,告诉胤他的病情日益恶化的原因,但是到了夜里戊时,康熙就归天了。隆科多即向雍正宣布“遗诏”。胤听后昏扑于地,痛不欲生,而胤祉等其他兄弟则向胤叩头,并劝他节哀顺变,因此雍正就履行新皇帝的职权,主持康熙的丧葬之事。雍正曾特别强调:当日情形,“朕之诸兄弟及宫人内侍与内廷行走之大小臣工所共知共见者”。

网络配图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雍正的即位是由父皇康熙的寿终正寝后才开始的,是属于正常并且合乎法理的。对此,清代官书众口一词,都是同一个口径。后世有人根据雍正在品格、才干、年龄和气质上的众多特点以及雍正本人在皇宫中深藏不露、暗自修炼多年的特征,康熙对雍正的认识和父子感情基础,当时诸子争储互斗的背景,还有康熙在死之前留下遗诏的在场人物、地点、时间以及情节等来综合分析,认为雍正根据皇父“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是合法即位的,可信的。

但是民间传说中,雍正即位却是非法的,是篡位夺权。

标签: 康熙

更多文章

  • 雍正奏折中的冷幽默:汝以朕为可欺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

    汝以朕为可欺乎?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网络配图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

  • 揭秘舒尔哈齐之死:死于努尔哈赤对功臣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舒尔哈齐

    揭秘舒尔哈齐之死,是死于努尔哈赤对功臣的猜忌,还是自己对权力的野心?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这一对难兄难弟,同父同母,父亲塔克世为建州左卫指挥使,母亲喜塔腊氏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清史稿·后妃传》作“都督阿古”,二名同一人)的长女。努尔哈赤11岁、舒尔哈齐5岁时,生母去世,家事由继母纳喇氏主持。继母为

  • 明宪宗竟恋上比自己大17的岁宫女封了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在明朝的帝王中也算是传奇皇帝了,虽然他的境遇比不上他老爹,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明英宗朱祁镇,做过瓦剌的俘虏,做过太上皇,也做过弟弟皇帝的囚徒,后来又复辟再次登上皇位那么传奇。但他恋上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万氏,且还纳进了后宫封了贵妃,这在有明一朝也是独一份了。网络配图朱见深出生后两年,父亲明英

  • 向项羽告密的曹无伤最终只得到了小人之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无伤

    楚汉争霸,楚霸王项羽发展比汉王刘邦早,下属武将能力也比刘邦多,唯一缺憾的是项羽谋臣虽没有刘邦多,但却也是忠心耿耿的,尤其是其亚父范增,更是一条心辅佐于他,盼望他能够早日完成统一大业。那为何楚汉相争,最终却是楚国灭,汉王兴呢?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结果的逆转,又是怎么导致结果的逆转的呢?这里我们引入一

  • 魏文帝曹丕不堪回首往事:被母骂不如猪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丕

    历史上有许多皇帝自己作恶多端,总还想把子女培养成人。例如草莽英雄朱元璋就很注意对太子和皇太孙的培养。曹操自己不讲道德,只要权术。有时候竟然直接拉子女来作残酷斗争的工具,只要自己用得顺手,完全不为子女的前途着想。网络配图曹操一共有多少女儿,史无明文,难以详考。我们只知道在公元213年秋,他一次就把三个

  • 人面兽心:赵光义当着宋太祖调戏美艳皇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光义,宋太祖

    宋人笔记《尽余录》中,记载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夫人被赵匡胤占有,而赵光义也非常喜欢,有一个晚上,赵匡胤睡着了,赵光义多次呼唤没答应,于是赵光义去挑逗花蕊夫人。赵匡胤醒了,拿起墙上的玉斧就砍过去。宫内一时吵闹不休,皇后、太子都到了,但这个时候太祖已经是气息奄奄,赵光义匆忙逃回府中。第二个晚上,太祖皇帝赵

  • 明英宗为何不顾朝臣的反对一定要亲征北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英宗

    今天我们来讲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他是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他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后来,张氏驾崩,三杨去位,他开始宠信太监王振,王振因此专权得势

  • 项羽明明是贵族出身 为何非说他是农民起义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

    在中学课本里,把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一直到“楚汉之争”之前的这段战争,定义为“农民起义”。也就是说,陈胜吴广、刘邦项羽,都算是农民起义军。仔细想想,难免会觉得这个说法有些别扭。因为如果以领导者的身份来认定的话,陈胜吴广倒是农民,可项羽明明是货真价实的旧贵族,崛起也靠的是旧贵族的威望。刘邦也不属于农民

  • 三国猛将纪灵纵有军事才能选错明主也是枉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猛将纪灵

    纪灵是三国时期的猛将,在三国前期出场,他是袁术手下的大将。在当时的中原地区,袁术的势力是最大的,袁术占领着河南和安徽一带的地区,并且他的父祖都是汉朝的三公,因此有很多的门生故吏,当时有很多人去投靠袁术。三国纪灵是袁术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纪灵就出现了战场上,大出风头。后来袁术

  • 新三国庞统 庞统的真实身份是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庞统

    庞统的真实身份是司马懿吗司马懿和庞统俩人都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庞统是刘备阵营中的谋士,司马懿是曹操阵营中的谋士。庞统36岁的时候,死于张任的埋伏之下,有后人认为庞统是诈死,其实他的身份是司马懿。这一说法只是后人的猜测,并没有真实依据。历史上,庞统和司马懿是两位不相关的人。司马懿足智多谋,和诸葛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