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臣朱买臣的妻子为什么主动要求将其休掉?

名臣朱买臣的妻子为什么主动要求将其休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984 更新时间:2024/2/9 11:07:03

朱买臣传》出自于班固所著的《汉书》,讲述了朱买臣的人生经历。朱买臣是西汉吴县人,自幼爱好读书,即使家庭条件非常贫困,朱买臣依然坚持日复一日的做学问。朱买臣四十多岁的时候,妻子崔氏嫌弃朱买臣没有本事,便和他离婚。

汉文帝登基后,同县人严助将朱买臣推荐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召见朱买臣,并封官给他。不久之后,朱买臣因犯法,汉武帝罢免了他。公元前111年,东越不安分守己,有挑衅西汉政权的苗头。汉武帝在群臣的建议下,重新用了朱买臣。朱买臣以东越王所处的地理条件为汉武帝制定了讨伐路线。汉武帝十分高兴地采纳了朱买臣意见,并封他为会稽郡太守。朱买臣到会稽郡城外时,换上了破烂的衣服,并让随从在城外等候,自己拿着太守官印来到了会稽郡太守府邸。官吏们正在一起喝酒,看见朱买臣进来时都没有正眼瞧他一下。朱买臣走入后亭和府邸小吏们一起吃饭,饭间,朱买臣故意露出了太守官印的绶带,被一位小吏看见了。他便走出去告诉上级官吏,朱买臣就是新任太守。小吏们很多都已喝醉,不相信这位小吏的话,再三劝说之下,官吏们进屋看朱买臣的绶带,结果发现了太守官印。平时轻视朱买臣的小吏们大气都不敢出一下,纷纷跪下拜见朱买臣。不一会儿守丞得知了这一消息,前往拜见朱买臣。不一会儿,高大的马车就接走了朱买臣,留下的人都面面相觑。

朱买臣休妻

朱买臣是西汉人,汉武帝年间受到重视,在西汉朝廷为官。朱买臣家境贫困,但是朱买臣非常热爱读书。他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得到皇帝的赏识,为此,朱买臣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学习。朱买臣的妻子为崔氏,俩人结婚后,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俩人相互理解体贴,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渐渐地,崔氏认为朱买臣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每天都恶语相向刺激朱买臣。朱买臣知道自己理亏,便任由妻子数落。一天,外面大雪纷飞,崔氏让朱买臣上山砍柴。朱买臣还没有吃过饭,拖着饥肠辘辘的身体上山去砍柴。朱买臣以为只要自己砍柴卖到了钱,妻子就会开心。不料,崔氏故意支开朱买臣,让媒婆重新给自己找一位丈夫。不久之后,媒婆给崔氏介绍了家境较好的张木匠。朱买臣卖柴回家后,妻子便逼迫着让朱买臣写休书。朱买臣再三劝说崔氏,说自己马上就会富贵了,再忍耐一些时日就好。崔氏一锤定音地认为朱买臣是一介凡夫俗子,这辈子也不会出人头地,更不会有大富大贵的生活。崔氏听完朱买臣的劝慰后,坚定地表示,自己即使有一天流落到街头也不会让朱买臣来救济。朱买臣一听崔氏去意已决,多说也没有益处,便在休书上签了字。朱买臣的妻子一拿到休书就离开了朱买臣,立马嫁给了家境条件不错的张木匠为妻。

朱买臣妻子

成语故事“覆水难收”中,可以看出朱买臣妻子的为人个性。朱买臣的妻子是一位爱慕虚荣的人。朱买臣娶了崔氏之后,崔氏认为朱买臣是一位穷酸的秀才,一辈子也没有翻身之日。朱买臣和妻子在市集卖柴时,朱买臣不想浪费时间,便拿着书本一边朗读,一边做生意。

街上的行人都向朱买臣投来异样的眼光,崔氏觉得朱买臣这一行为伤了她的自尊。被行人笑话是一件十分丢人落魄之事,恶狠狠地告诫朱买臣不要在集市上读书。朱买臣四十多岁时,境况没有半点改变,崔氏为了自己的幸福便让媒婆为她另外物色一位夫君。得知张木匠家境不错时,崔氏立马与朱买臣一刀两断,嫁给张木匠为妻。

除此之外,崔氏还是一位目光短浅的人。她嫌弃朱买臣没有本事,每天故意讥讽朱买臣。崔氏逼迫朱买臣写下休书,朱买臣再三劝告她,只用再坚持一段时间,便能让崔氏过上富足的生活,崔氏吃了秤砣铁了心的要和朱买臣离异。不久之后,朱买臣受到汉武帝重视,官至太守。崔氏知道后,立马抛弃了现任丈夫张木匠,她想以往日情分来劝和,以此成为显贵的太守夫人。奈何,朱买臣早已看透了崔氏,终未答应与崔氏和好。朱买臣将一盆水泼在地上,声称如果崔氏能让地上的水回到盆里,自己就与她和好。崔氏知道这不可能,随后便离开了。

标签: 朱买臣

更多文章

  • 揭秘:康熙为成功除鳌拜是怎样装痴装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一1722)也就是康熙帝,即位时才ll岁。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由顺治帝临终时指定的四个顾命大臣辅助小皇帝执政。四个大臣中,鳌拜最为专权,他并不把康熙放在眼里,贪赃枉法,自行其事。众人都敢怒不敢言。康熙虽然年幼,但他从小就才华出众,他觉得鳌拜处处

  • 雍正奏折中的冷幽默:汝以朕为可欺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

    汝以朕为可欺乎?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网络配图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

  • 揭秘舒尔哈齐之死:死于努尔哈赤对功臣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舒尔哈齐

    揭秘舒尔哈齐之死,是死于努尔哈赤对功臣的猜忌,还是自己对权力的野心?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这一对难兄难弟,同父同母,父亲塔克世为建州左卫指挥使,母亲喜塔腊氏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清史稿·后妃传》作“都督阿古”,二名同一人)的长女。努尔哈赤11岁、舒尔哈齐5岁时,生母去世,家事由继母纳喇氏主持。继母为

  • 明宪宗竟恋上比自己大17的岁宫女封了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在明朝的帝王中也算是传奇皇帝了,虽然他的境遇比不上他老爹,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明英宗朱祁镇,做过瓦剌的俘虏,做过太上皇,也做过弟弟皇帝的囚徒,后来又复辟再次登上皇位那么传奇。但他恋上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万氏,且还纳进了后宫封了贵妃,这在有明一朝也是独一份了。网络配图朱见深出生后两年,父亲明英

  • 向项羽告密的曹无伤最终只得到了小人之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无伤

    楚汉争霸,楚霸王项羽发展比汉王刘邦早,下属武将能力也比刘邦多,唯一缺憾的是项羽谋臣虽没有刘邦多,但却也是忠心耿耿的,尤其是其亚父范增,更是一条心辅佐于他,盼望他能够早日完成统一大业。那为何楚汉相争,最终却是楚国灭,汉王兴呢?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结果的逆转,又是怎么导致结果的逆转的呢?这里我们引入一

  • 魏文帝曹丕不堪回首往事:被母骂不如猪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丕

    历史上有许多皇帝自己作恶多端,总还想把子女培养成人。例如草莽英雄朱元璋就很注意对太子和皇太孙的培养。曹操自己不讲道德,只要权术。有时候竟然直接拉子女来作残酷斗争的工具,只要自己用得顺手,完全不为子女的前途着想。网络配图曹操一共有多少女儿,史无明文,难以详考。我们只知道在公元213年秋,他一次就把三个

  • 人面兽心:赵光义当着宋太祖调戏美艳皇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光义,宋太祖

    宋人笔记《尽余录》中,记载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夫人被赵匡胤占有,而赵光义也非常喜欢,有一个晚上,赵匡胤睡着了,赵光义多次呼唤没答应,于是赵光义去挑逗花蕊夫人。赵匡胤醒了,拿起墙上的玉斧就砍过去。宫内一时吵闹不休,皇后、太子都到了,但这个时候太祖已经是气息奄奄,赵光义匆忙逃回府中。第二个晚上,太祖皇帝赵

  • 明英宗为何不顾朝臣的反对一定要亲征北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英宗

    今天我们来讲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他是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他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后来,张氏驾崩,三杨去位,他开始宠信太监王振,王振因此专权得势

  • 项羽明明是贵族出身 为何非说他是农民起义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

    在中学课本里,把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一直到“楚汉之争”之前的这段战争,定义为“农民起义”。也就是说,陈胜吴广、刘邦项羽,都算是农民起义军。仔细想想,难免会觉得这个说法有些别扭。因为如果以领导者的身份来认定的话,陈胜吴广倒是农民,可项羽明明是货真价实的旧贵族,崛起也靠的是旧贵族的威望。刘邦也不属于农民

  • 三国猛将纪灵纵有军事才能选错明主也是枉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猛将纪灵

    纪灵是三国时期的猛将,在三国前期出场,他是袁术手下的大将。在当时的中原地区,袁术的势力是最大的,袁术占领着河南和安徽一带的地区,并且他的父祖都是汉朝的三公,因此有很多的门生故吏,当时有很多人去投靠袁术。三国纪灵是袁术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纪灵就出现了战场上,大出风头。后来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