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宗宪:抗倭英雄有大才却无德最后自杀身亡

胡宗宪:抗倭英雄有大才却无德最后自杀身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54 更新时间:2024/2/9 11:06:56

评价一个人一定要全面概之,切不可片面而论。抗倭民族英雄胡宗宪就是此方面的典型。不可否认他是一个能臣,甚至可以说大明的倭寇要是没有他根本解决不了。世人都说戚继光是抗倭英雄,试想没有胡宗宪这个上司的鼎力支持,戚继光又怎么能成就如此功劳。但其人私德却极其败坏。

网络配图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主持的抗倭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渐次平息了浙江的倭患,并开始剿灭了福建的倭寇。在历经多年的血雨腥风之后,大明王朝的海疆终于有望恢复往日的平静了。

可这也应了那句古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窟,走狗烹”。胡宗宪作为可以节制数省军务的封疆大吏,一旦倭患平息了,他手中的重权反倒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

与胡宗宪多年抗倭斗争相伴的是他多次遭到弹劾,但因其抗倭有功,嘉靖皇帝都一直保全他,所以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可是,如果他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前景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内阁首辅严嵩被罢官,其子严世蕃被逮捕。胡宗宪是由严嵩义子赵文华的举荐而屡屡升迁的,在朝中很多大臣的眼里,他属于严党。

网络配图

赵文华已死,严嵩失宠,胡宗宪的处境也就岌岌可危。这年年底,南京给事中陆凤仪就以贪污军饷、滥征赋税、党庇严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弹劾胡宗宪。时人王世贞曾说:“我知道绩溪(胡宗宪)的功劳,可他被华亭(徐阶)所压制,不能表白他的冤屈。”看来,这一切都是新任内阁首辅徐阶直接操纵的,胡宗宪自然无力与其抗争。

很快,嘉靖帝就下令将胡宗宪的一切职务悉数罢免,并将其逮捕入京。此时的胡宗宪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任何一条罪名都能置他于死地。

胡宗宪到京以后,嘉靖念其抗倭的功劳,改变了主意,降旨道:“宗宪不是严嵩一党,自任职御史后都是朕升用他,已经八九年了,现在如果加罪于他,今后谁为我做事呢?让他回籍闲住就好了。”

胡宗宪再次得到嘉靖的庇佑,给了他一条生路,但是仕途终于到此为止了。嘉靖四十二年春天,胡宗宪带着无尽的委屈和不甘心回到了老家。

网络配图

胡宗宪想全身而退,他的政敌们却不想就此罢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曾经协助胡宗宪抗倭的罗龙文犯罪被抄家,御史在抄家中发现了胡宗宪被弹劾时写给罗龙文贿求严世蕃作为内应的信件,信中还附有自拟圣旨一道。

这道假圣旨让嘉靖帝大怒,他下令对胡宗宪降旨问罪。胡宗宪被押解进京打入了诏狱。在狱中,胡宗宪写下了洋洋洒洒的《辩诬疏》,为自己进行辩解。可是递交上去之后,如同石沉大海,迟迟没有结果。

胡宗宪彻底失望了,他写下了“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诗句后,自杀身亡,时年五十四岁。

标签: 胡宗宪

更多文章

  • 一万美女为一人生殉,殉葬最残忍的四个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

    殉葬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便习惯于把随身使用的工具、武器以及生前喜爱的日用品和死者埋葬在一起。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妇女沦为贵族男子的玩物与附庸,在殉葬者中,妇女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在中国古代帝王死后,让生前的嫔妃殉葬现象最早的记载是在周朝,但在汉朝以后,此恶俗慢慢消失了,至唐朝则已非常罕见

  • 这个受世人崇拜的千古一帝为何要灭自己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千古一帝

    华夏历史上,能被冠予“千古一帝”名号的,都是功绩卓著名垂千古的有为之君,如第一个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赋予华夏灵魂的汉武帝以及建立华夏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第一超级大帝国的唐太宗等等。但是这个千古一帝,早年英明神武,把匈奴打得鬼哭狼嚎、屁滚尿流,神经息息的直唱“失我祁连山,妇女无颜色”,这个千古一帝就是汉武帝

  • 古代第一美男兰陵王的妻子长什么样?她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兰陵王

    据说古代第一美男兰陵王的妻子美若天仙,倾国倾城。历史上的兰陵王,本名高长恭,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著名将领,封爵兰陵郡王。这么倾国倾城的古代第一美男兰陵王,那他的妻子是谁呢?高长恭是个行军打仗的将军,虽然整日干的都是杀人夺土的勾当,但却生就得貌柔心壮,音容兼美,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天生小鲜肉,绝世美男子,

  • 一代勇将常遇春的死因:被“悍妇之肉”吓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常遇春

    “被诅咒的39岁”之常遇春:被“悍妇之肉吓死”的一代勇将常遇春?常遇春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是明代开国功臣,一个著名的勇将。史料记载其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自称能以十万之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为朱元璋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洪武二年常遇春暴病死在军中,追封开平王。网络配图《明史》对常

  • 揭秘历史上的刘墉并不是宰相 也不是罗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墉

    《宰相刘罗锅》大家都看过吧?这部电视剧让刘墉火了一把,人们都以为,刘墉就是一个宰相,还是一个罗锅,甚至把他当成古代官场的一个特例。但事实上并不是,“宰相刘罗锅”里面的“宰相”和“罗锅”都是假的。网络配图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这个官位大约始于东周,废除于明朝。明朝初年,宰相胡惟庸乱政,朱元璋一

  • 名臣朱买臣的妻子为什么主动要求将其休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买臣

    《朱买臣传》出自于班固所著的《汉书》,讲述了朱买臣的人生经历。朱买臣是西汉吴县人,自幼爱好读书,即使家庭条件非常贫困,朱买臣依然坚持日复一日的做学问。朱买臣四十多岁的时候,妻子崔氏嫌弃朱买臣没有本事,便和他离婚。汉文帝登基后,同县人严助将朱买臣推荐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召见朱买臣,并封官给他。不久之后,

  • 揭秘:康熙为成功除鳌拜是怎样装痴装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一1722)也就是康熙帝,即位时才ll岁。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由顺治帝临终时指定的四个顾命大臣辅助小皇帝执政。四个大臣中,鳌拜最为专权,他并不把康熙放在眼里,贪赃枉法,自行其事。众人都敢怒不敢言。康熙虽然年幼,但他从小就才华出众,他觉得鳌拜处处

  • 雍正奏折中的冷幽默:汝以朕为可欺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

    汝以朕为可欺乎?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网络配图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

  • 揭秘舒尔哈齐之死:死于努尔哈赤对功臣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舒尔哈齐

    揭秘舒尔哈齐之死,是死于努尔哈赤对功臣的猜忌,还是自己对权力的野心?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这一对难兄难弟,同父同母,父亲塔克世为建州左卫指挥使,母亲喜塔腊氏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清史稿·后妃传》作“都督阿古”,二名同一人)的长女。努尔哈赤11岁、舒尔哈齐5岁时,生母去世,家事由继母纳喇氏主持。继母为

  • 明宪宗竟恋上比自己大17的岁宫女封了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在明朝的帝王中也算是传奇皇帝了,虽然他的境遇比不上他老爹,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明英宗朱祁镇,做过瓦剌的俘虏,做过太上皇,也做过弟弟皇帝的囚徒,后来又复辟再次登上皇位那么传奇。但他恋上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万氏,且还纳进了后宫封了贵妃,这在有明一朝也是独一份了。网络配图朱见深出生后两年,父亲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