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误读千年的“白痴皇帝”司马衷:智商情商不低!

被误读千年的“白痴皇帝”司马衷:智商情商不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730 更新时间:2024/2/19 22:26:01

说到晋惠帝司马衷,没有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弱智的白痴皇帝。历史上的司马衷真是个白痴吗?

《晋书·惠帝纪》记载了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则笑话。其一,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蛤蟆叫,便问左右:“它们鸣叫是为公,还是为私?”随从答:“公家地盘上的为公,私人地盘上的为私。”司马衷对这种解释深信不疑。其二,国家发生了大范围的荒乱,百姓无粮可吃,乡里饿死无数,司马衷感到纳闷,“他们怎么不吃肉粥呢?”不少人根据这段文字,理直气壮地给司马衷扣上了“白痴皇帝”的帽子。作为“富二代”皇帝,司马衷身上难免带有一些纨绔子弟的特征,但仅以此来认定他是“白痴”,实乃断章取义,一票否定。司马衷果真是传说中的“白痴皇帝”吗?让小编带您重新认识一下这位被误读千年的可怜皇帝。

网络配图

司马衷(259~306年),字正度,西晋第二任皇帝。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杨皇后所生,因其兄长司马轨两岁时夭折,他成为实际上的嫡长子。司马衷能够当上太子,能够顺利接班,固然有一定的外界因素,但如果他真的一无是处,英明神武、生有26个儿子的司马炎,断然不会把江山交给一个傻得没谱的白痴儿子。正所谓,知子莫如父。在医学上,白痴是一种智力严重缺陷的精神病症,同时伴有明显的生理异常,如思维滞后,手脚蠢笨,感观迟钝,说话有障碍等,生育能力也相当差。笔者通过查阅史籍,非但找不到司马衷患有此类病症,反倒觉得他是一个能读会写、情感丰富、明辨是非、生育能力不弱的正常人。

每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总是放心不下,开国皇帝更甚。司马衷当上太子后,司马炎对其将来能否担当重任心存疑虑,甚至通过“以尚书事,令太子决之”的办法,来考察司马衷的理政能力。司马衷生于安乐,没有经过政治历练,自然难以应对,太子妃贾南风和给事张泓串通,由张泓事先把答案写好,司马衷依样画葫芦“书之”,结果“武帝览而大悦”。

网络配图

有人将这件事看做是司马衷“白痴”的佐证,其实不然。类似的政治作弊,曹植杨修也曾搞过一次,难道能依此否定曹植在文坛上的“八斗之才”吗?此外,司马衷即位后,凡有诏命,“帝省讫,入呈太后,然后行之”;诛杀司马亮、卫时,也是由司马衷“作密诏令”。由此可见,司马衷虽然不懂或不热衷政治,但读文、写字甚至拟发诏令还是没问题的。

除了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外,司马衷对数字也是有概念的,甚至是很敏感的。西晋后期变故迭起,战乱不停,“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殿中武贲千人而已,……而人马复散,志于阵中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看到身边侍卫的数量急剧减少,司马衷便有“何故散败至此”的发问;听到卢志“贼去邺尚八十里”的汇报数字,司马衷觉得“甚佳”,才同意向洛阳进发。此外,通过司马衷与卢志的一问一答,我们还可以看到司马衷关心时局变化、顺应形势发展的一面。

网络配图

司马衷对外界感观能力较强,经常有真挚的情感表露。如,开国元勋陈骞去世“及葬,帝于大司马门临丧,望柩流涕”。建武元年,“至温,将谒陵,帝丧履,纳从者之履,下拜流涕”。光熙元年“六月丙辰朔,帝至自长安,升旧殿,哀感流涕”。能够“望柩流涕”“下拜流涕”和“哀感流涕”,说明司马衷对外界事物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并且有相应的情感表达方式。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司马衷还能够根据情况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洛阳被大将张方攻占后,张方帅骑三千“方拜谒,帝躬止之”。司马衷被张方劫持到长安后,司马?帅官属步骑三万,迎于霸上,“拜谒,帝下车止之”。在宗室争权夺利的混战中,司马衷身处屋檐下,能够处乱不惊,能够对臣下恭谦礼让再三,说明他不但不傻,而且还很识时务。

标签: 司马衷

更多文章

  • 刘基投奔朱元璋真的是因为算出其帝王相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基

    刘基是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朱元璋称赞刘基就像子房一样智谋超凡绝伦,为后世千古传颂,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刘基在明朝为官的时候,就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学说,这就构成了刘基文化的根基。立德就是说大丈夫在世,一定要注重对自己道德的修养。刘基说:大丈夫能左右天下也,

  • 崇祯是因为舍不得私房钱 而丢掉大明江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

    天启七年(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受遗命继承皇位。即位初年,崇祯帝为了减省国库的开支,下令大幅度的裁撤边防驿站、免官税。他带领着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勤俭节约的大运动。作为倡导者和带领人,崇祯皇帝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衣服破了舍不得换新的,让宫女缝补一下接着穿,以至于有一天他在听讲官

  • 刘邦八个儿子中三个当赵王为何皆死于吕后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除了刘盈命好当了皇帝以外,其他七个儿子都一一被封了王。刘邦这七个儿子中有三个前前后后都当过赵王,不过都死的比较惨。原先赵王是张耳之子张敖子承父业,但是因为张敖的手下妄图谋害刘邦,被刘邦发现后,张敖也受到牵连,从赵王的位子上被撵了下来。于是,刘邦便封了自己第三个儿子刘如意为赵王。网络

  • 司马睿既无雄才又无大略 最后被大臣活活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睿

    作为开过皇帝,往往都具有雄才大略,政治上颇有建树,然而此人虽是开国皇帝,却既无雄才又无大略,一生毫无作为,最离奇的是竟被自己的臣子活活气死,此人就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网络配图司马睿,字景文,司马懿庶子司马伷之孙,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的身世,有一段非常有趣的传说,传说司马懿

  • 揭秘南北朝时代高欢为何会输给死对头宇文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欢

    南北朝时代,大大小小的政权犹如昙花一现,在世人面前纷纷呈现又倏忽间消逝。北齐作为北朝的朝代之一,它的出现与它的主人高欢一样,是历 史的必然。即使北齐存在的时间短暂,但它的出现无疑为历史又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网络配图北齐神武帝高欢(496——547),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南),名贺六浑。高欢所建立

  • 汉武帝刘彻的墓茂陵:卫青霍去病都是陪葬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

    说起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陪葬最为丰厚的陵墓,你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秦始皇陵,但有一座古墓比秦始皇陵更加奢侈,那就是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茂陵不仅陪葬丰厚,甚至连卫青霍去病都只是他的陪葬人。汉武帝的茂陵被人们称为是“中国金字塔”。茂陵墓内的殉葬品极为豪华,,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

  • 揭密大唐史上的不为人知的开国大将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降唐。随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网络配图 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大唐名将程咬金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

  • 揭秘为何英明的努尔哈赤执意处死长子褚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褚英

    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用祖、父留下的十三副铠甲起兵,二十五岁时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建立后金。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英明君主努尔哈赤却处死了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和他一起戎马一生备受看重的长子。此举实在有违常理,因为清史鲜有记载此事,所以成为清宫的第一大疑案。据《满文老档》卷三记载:努尔哈赤

  • 多尔衮的爱恨情仇:如何成大清的真正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多尔衮

    公元1643年即大明崇祯十六年、大清崇德八年,八月十四日凌晨,多尔衮来到三官庙。当年,庄妃就是在这个院落里,说服洪承畴放弃绝食,归顺大清的。到这时为止,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要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这两个人都是由皇太极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两黄旗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大臣。多

  • 唐朝才女上官婉儿家世显赫却为何惨遭黥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就随母郑氏配入内廷为婢,14岁时熟读诗书,聪敏异常,一次武则天当场出题,她须臾成美文。武则天于是免除其奴婢身份,让她掌管宫中诏命。可以说上官婉儿是唐朝一代才女,在香消玉殒千年后,其墓现身咸阳,顿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