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基投奔朱元璋真的是因为算出其帝王相吗?

刘基投奔朱元璋真的是因为算出其帝王相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1 更新时间:2024/2/19 22:25:34

刘基是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朱元璋称赞刘基就像子房一样智谋超凡绝伦,为后世千古传颂,成为了智慧的化身。

刘基在明朝为官的时候,就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学说,这就构成了刘基文化的根基。立德就是说大丈夫在世,一定要注重对自己道德的修养。刘基说:大丈夫能左右天下也,必先左右自己。这一格言的提出,完全得出于程朱理学。刘基不但能够通过程朱理学使自己获得提高,而且还能够超出程朱理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立功,就是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制定战略决策。正是因为有了刘基的大力辅佐,朱元璋才能够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最终建立大明王朝。王朝建立之后,刘基还主持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立法,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最终帮助明朝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政治制度。这才出现了明朝皇帝二十年不上朝,而明朝却能正常运转的情况。

立言,在刘基出山辅佐朱元璋之前,就已经著书立说完成了皇皇巨著《郁离子》,再之后还完成了《天地之道》,指导人民百姓,要如何耕作,如何才能够通过大自然获取更大的劳动成果。除了大量的著作之外,刘基还写了大量的诗文。作为明初三大家,刘基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是和宋濂,高并称的。

刘基论相

刘基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不但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且对于以相看人也极有讲究。在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因为丞相李善长徇私枉法,所以朱元璋就像换掉李善长让刘基来做自己的丞相。

刘基就说:虽然李善长有一些小毛病,但是他能够统领将军们,调和众大臣之间的矛盾,因此丞相还要由李善长来做。朱元璋就此作罢。

再后来李善长身死,朱元璋想让杨宪来做丞相。但是经过刘基相面之后,告诉朱元璋,杨宪虽有将相之才,但是由于气量狭小,所以也没法成为丞相的第一人选。再之后经过对胡惟庸相面,劝诫朱元璋,胡惟庸也并非丞相人选。但是朱元璋却没有采纳刘基的说法。后来,果然杨宪和胡惟庸都被刘基言中,获罪下狱。

刘基论相,主要是根据在少时游学时,在程朱理学故里——徽州,获得的了一部《六甲天书》,从这部天书中学习的一些相面学来论相的。而传说这部《六甲天书》中记载了秦汉间的论相大师许负的学说,再加上后来历朝历代相面大师们的不断的丰富,因此才成书。

在元朝末年群雄割据的年代,刘基之所以选择朱元璋,就是因为通过相面看出朱元璋具有帝王之气,因此刘基才会出山辅佐朱元璋。而在后来徐达攻下元大都时,刘基马上辞官隐退。都是根据自己的论相做出的这一进退决断,最后才避免了朱元璋大杀功臣而独活刘基的情况。

刘基预言

刘基是明朝朱元璋的开国谋臣,在朱元璋起义推翻明朝的通知中,刘基的作用巨大,这也伟他流芳百世创造了条件,而对于刘基,还有更为重要的传说,那就是他的预言,据说刘基的预言是非常准确的。

刘基的预言在他的《烧饼歌》中,这是刘基和朱元璋的一段谈话,在这段谈话中,刘基将明朝的运势和被灭时间,以及历经多少代,有哪些重要事情,是被那个力量所灭等等,都隐晦的表现出来。

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在吃饭,这个时候刘基请求觐见,朱元璋知道刘基能预测很多事情,于是就将自己咬过一口的烧饼扣在碗中,当刘基进来的时候,朱元璋就说你猜猜我的碗中有什么,刘基一猜即中,让朱元璋大惊,于是向刘基请教明朝的运势。

刘基在和朱元璋的谈话中谈了很多,多数大事件都被他预言到了,其中包括朱元璋死后他的儿子朱棣要谋反并最终坐上了皇位,还有明朝一共会经历十七位皇帝,最终被大清所灭,明朝出现变数是在万历皇帝的孙子身上,以及吴三桂会造反,并杀死了南明皇帝等等。

这些在刘基的《烧饼歌》中都有体现,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些大事在明朝都有发生,我们不知道刘基预言是怎么来的,但是能够言中这些已经让我们非常惊奇了,这充分展现了刘基的才能,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团,不知道刘基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标签: 刘基

更多文章

  • 崇祯是因为舍不得私房钱 而丢掉大明江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

    天启七年(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受遗命继承皇位。即位初年,崇祯帝为了减省国库的开支,下令大幅度的裁撤边防驿站、免官税。他带领着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勤俭节约的大运动。作为倡导者和带领人,崇祯皇帝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衣服破了舍不得换新的,让宫女缝补一下接着穿,以至于有一天他在听讲官

  • 刘邦八个儿子中三个当赵王为何皆死于吕后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除了刘盈命好当了皇帝以外,其他七个儿子都一一被封了王。刘邦这七个儿子中有三个前前后后都当过赵王,不过都死的比较惨。原先赵王是张耳之子张敖子承父业,但是因为张敖的手下妄图谋害刘邦,被刘邦发现后,张敖也受到牵连,从赵王的位子上被撵了下来。于是,刘邦便封了自己第三个儿子刘如意为赵王。网络

  • 司马睿既无雄才又无大略 最后被大臣活活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睿

    作为开过皇帝,往往都具有雄才大略,政治上颇有建树,然而此人虽是开国皇帝,却既无雄才又无大略,一生毫无作为,最离奇的是竟被自己的臣子活活气死,此人就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网络配图司马睿,字景文,司马懿庶子司马伷之孙,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的身世,有一段非常有趣的传说,传说司马懿

  • 揭秘南北朝时代高欢为何会输给死对头宇文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欢

    南北朝时代,大大小小的政权犹如昙花一现,在世人面前纷纷呈现又倏忽间消逝。北齐作为北朝的朝代之一,它的出现与它的主人高欢一样,是历 史的必然。即使北齐存在的时间短暂,但它的出现无疑为历史又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网络配图北齐神武帝高欢(496——547),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南),名贺六浑。高欢所建立

  • 汉武帝刘彻的墓茂陵:卫青霍去病都是陪葬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

    说起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陪葬最为丰厚的陵墓,你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秦始皇陵,但有一座古墓比秦始皇陵更加奢侈,那就是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茂陵不仅陪葬丰厚,甚至连卫青霍去病都只是他的陪葬人。汉武帝的茂陵被人们称为是“中国金字塔”。茂陵墓内的殉葬品极为豪华,,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

  • 揭密大唐史上的不为人知的开国大将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降唐。随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网络配图 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大唐名将程咬金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

  • 揭秘为何英明的努尔哈赤执意处死长子褚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褚英

    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用祖、父留下的十三副铠甲起兵,二十五岁时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建立后金。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英明君主努尔哈赤却处死了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和他一起戎马一生备受看重的长子。此举实在有违常理,因为清史鲜有记载此事,所以成为清宫的第一大疑案。据《满文老档》卷三记载:努尔哈赤

  • 多尔衮的爱恨情仇:如何成大清的真正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多尔衮

    公元1643年即大明崇祯十六年、大清崇德八年,八月十四日凌晨,多尔衮来到三官庙。当年,庄妃就是在这个院落里,说服洪承畴放弃绝食,归顺大清的。到这时为止,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要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这两个人都是由皇太极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两黄旗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大臣。多

  • 唐朝才女上官婉儿家世显赫却为何惨遭黥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就随母郑氏配入内廷为婢,14岁时熟读诗书,聪敏异常,一次武则天当场出题,她须臾成美文。武则天于是免除其奴婢身份,让她掌管宫中诏命。可以说上官婉儿是唐朝一代才女,在香消玉殒千年后,其墓现身咸阳,顿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们

  • 慈禧大早上吃火锅一天竟要吃三百多个西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

    慈禧是晚清政府真正的掌权者,他掌控了中国长达二十年之久,慈禧死后初期人们对她的评价出奇的一致,都认为她是个祸国殃民的坏女人,但最近不少人对她进行洗白,有的人认为她出卖国家利益,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割地赔款,严重损害国家利益,是个十恶不赦的人。但也有人认为她推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曾创造过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