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忠君爱国的太监怀恩:三次护主的大功德

忠君爱国的太监怀恩:三次护主的大功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98 更新时间:2024/1/30 5:36:36

古时太监乱政导致社稷不稳的例子很多,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间,太监不允许参政、更不许看皇帝的公。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太监乱政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的太监,比如太监怀恩。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太监怀恩。

明的统治者喜用太监,这是由于明皇帝不放心把政权交到大臣的手里,怕臣下有了权利后造反。怀恩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一个太监,他的身世颇为可怜,但却以德报怨,这一精神是很多为人者做不到的事情。

他本姓,自小因为家族中有人犯事而被牵连做了宦官。因为做事谨小慎微、德行出众,不仅被升为太监的最高职位-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深受宦官们的敬重。他更是所有宦官们学习的典范,虽然只是一个太监,自知能力有限,但遇到不平之事能挺身而出,在他活着的时候还救助了不少朝中忠义之人。

太监的胆识也是太监中的佼佼者,据说在成化十二年的时候,整个皇城突然变了天,有一个眼闪金光、长着尾巴的怪物,外状看上去像一只狐狸,带着一团黑气跳入窗内,直到密室处才停下来,怪物经过的地方,能使人马上昏迷,顿时整个皇城都在惊恐当中。一天,当宪宗上朝的时候,侍卫们看到这个怪物乱成一片,当宪宗被吓得要逃的时候,怀恩竟然镇静地站出来死死地护住宪宗。

关于怀恩的忠义之举还有很多,他死后孝宗还特意批准给他建造祠堂。

怀恩功德

一般做了件微小的好事谈不上功德,所谓功德就一定是做过有利于民的大好事或者救人于生死间。怀恩做到了这点,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怀恩功德。

皇帝是社稷安稳的根本,保护皇帝的安危是臣子的本份,这是怀恩的忠君爱国的一面。与此同时,又有多少人想要皇帝的性命呢?怀恩三次护主,从邪恶势力手中救下年幼的宪宗,保住了皇家一脉的顺利传承。

宦官阿九因犯罪而被刘大夏责罚,阿九记恨在心皇帝诬告刘大夏,刘大夏因而锒铛入狱。怀恩得知内情后全力救助,刘大夏才得以出狱。

林俊因弹劾皇帝的心腹而使宪宗容颜大怒,宪宗一心想处死他,谁的话也不听。此事被怀恩知道后,冒死力阻宪宗,宪宗愤怒之下拿起墨砚就扔怀恩,并骂他多事。怀恩一边拖住林俊被杀的时间,一边装病不起。宪宗闻后气消了大半,安排太医诊治怀恩的同时也放了林俊。

成化十四年发生了一起兵变事件,太监直想邀功,便奏请皇上让他去。怀恩知道此人去一定会坏事,极力反对汪直前往抚平兵变。宪宗听取了怀恩的建议改派他人前往,顺利平息兵变。

怀恩每遇事,都会据实禀告,从而避免了很多不良后果的发生。他廉洁自好,更是被后人称赞。曾有人想进贡宝石讨好锦衣卫求一职位,怀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怀恩遇事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影响了当时锦衣卫的行事作风,他所做的功德是大家有目共睹。

怀恩简介

从小为了生存而被阉割,太监们内心有多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怀恩作为一个太监,纵使他再受皇帝重视、坐享荣华,他的内心世界肯定总有一处抹不去的悲伤。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怀恩简介。

出生年月不详,只知道死于弘治元年。本姓戴,祖籍江苏苏州,由于家族有人触犯皇法而受到诛连,幼年时就被阉割送进宫。虽是太监,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存活于世,宫中多事端、多勾心斗角,但他一直谨小慎微地沉浮于皇宫这巨大的染缸之中。

宪宗对他十分地信任,也颇敬重他的为人。在宪宗还小时,他三次舍身忘我地救宪宗于危难之间。宪宗把他当长辈看待可以从一件事情中看出。有一次,朝中一位官员被奸人诬害,宪宗对谁的话都不听,就是要杀了他。后来怀恩出来直言劝宪宗,宪宗拿起手边的砚台就往他身上扔。后来怀恩多方周旋,并装病不起。宪宗听闻怀恩为此病重,连忙跑过去看望,并释放了受诬陷的官员。

像这样敢站出来救忠臣于生死之间的事情还有很多,怀恩的德行在宦官之中非的有威望。其次,他的胆魄连很多武将都不如。传言宪宗年间曾有一度,宫中有妖物作祟。凡妖所到之处,人皆昏迷,整个京都陷入恐慌之中。一日妖物飞到宪宗的金鸾宝殿之上,武将看到后纷纷逃跑,可是唯有怀恩坐怀不乱镇定地保护皇上。

他死后,为纪念他的德操,孝宗批准为他建显宗祠。一个太监能做这样的事,实为不易,他是太监的表率,他更是身残志不残的一代宦官,值得后人记住他。

更多文章

  • 被误读千年的“白痴皇帝”司马衷:智商情商不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衷

    说到晋惠帝司马衷,没有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弱智的白痴皇帝。历史上的司马衷真是个白痴吗?《晋书·惠帝纪》记载了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则笑话。其一,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蛤蟆叫,便问左右:“它们鸣叫是为公,还是为私?”随从答:“公家地盘上的为公,私人地盘上的为私。”司马衷对这种解释深信不疑。其二,国家发生了大范围的荒

  • 刘基投奔朱元璋真的是因为算出其帝王相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基

    刘基是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朱元璋称赞刘基就像子房一样智谋超凡绝伦,为后世千古传颂,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刘基在明朝为官的时候,就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学说,这就构成了刘基文化的根基。立德就是说大丈夫在世,一定要注重对自己道德的修养。刘基说:大丈夫能左右天下也,

  • 崇祯是因为舍不得私房钱 而丢掉大明江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

    天启七年(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受遗命继承皇位。即位初年,崇祯帝为了减省国库的开支,下令大幅度的裁撤边防驿站、免官税。他带领着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勤俭节约的大运动。作为倡导者和带领人,崇祯皇帝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衣服破了舍不得换新的,让宫女缝补一下接着穿,以至于有一天他在听讲官

  • 刘邦八个儿子中三个当赵王为何皆死于吕后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除了刘盈命好当了皇帝以外,其他七个儿子都一一被封了王。刘邦这七个儿子中有三个前前后后都当过赵王,不过都死的比较惨。原先赵王是张耳之子张敖子承父业,但是因为张敖的手下妄图谋害刘邦,被刘邦发现后,张敖也受到牵连,从赵王的位子上被撵了下来。于是,刘邦便封了自己第三个儿子刘如意为赵王。网络

  • 司马睿既无雄才又无大略 最后被大臣活活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睿

    作为开过皇帝,往往都具有雄才大略,政治上颇有建树,然而此人虽是开国皇帝,却既无雄才又无大略,一生毫无作为,最离奇的是竟被自己的臣子活活气死,此人就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网络配图司马睿,字景文,司马懿庶子司马伷之孙,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的身世,有一段非常有趣的传说,传说司马懿

  • 揭秘南北朝时代高欢为何会输给死对头宇文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欢

    南北朝时代,大大小小的政权犹如昙花一现,在世人面前纷纷呈现又倏忽间消逝。北齐作为北朝的朝代之一,它的出现与它的主人高欢一样,是历 史的必然。即使北齐存在的时间短暂,但它的出现无疑为历史又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网络配图北齐神武帝高欢(496——547),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南),名贺六浑。高欢所建立

  • 汉武帝刘彻的墓茂陵:卫青霍去病都是陪葬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

    说起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陪葬最为丰厚的陵墓,你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秦始皇陵,但有一座古墓比秦始皇陵更加奢侈,那就是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茂陵不仅陪葬丰厚,甚至连卫青霍去病都只是他的陪葬人。汉武帝的茂陵被人们称为是“中国金字塔”。茂陵墓内的殉葬品极为豪华,,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

  • 揭密大唐史上的不为人知的开国大将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降唐。随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网络配图 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大唐名将程咬金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

  • 揭秘为何英明的努尔哈赤执意处死长子褚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褚英

    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用祖、父留下的十三副铠甲起兵,二十五岁时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建立后金。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英明君主努尔哈赤却处死了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和他一起戎马一生备受看重的长子。此举实在有违常理,因为清史鲜有记载此事,所以成为清宫的第一大疑案。据《满文老档》卷三记载:努尔哈赤

  • 多尔衮的爱恨情仇:如何成大清的真正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多尔衮

    公元1643年即大明崇祯十六年、大清崇德八年,八月十四日凌晨,多尔衮来到三官庙。当年,庄妃就是在这个院落里,说服洪承畴放弃绝食,归顺大清的。到这时为止,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要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这两个人都是由皇太极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两黄旗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大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