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论忠义思关羽,其实他才是蜀国最大的罪人!

论忠义思关羽,其实他才是蜀国最大的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046 更新时间:2024/1/16 18:48:54

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诸葛亮怕关羽什么?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但据此认为他卖国通敌,恐怕不妥。是怕他武艺不精,不能在两军阵前斩将夺旗?也不是。他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是怕他轻举妄动,不堪军国大任?还不是。不能谋而后动,并不是他的主要缺点。

到底怕他什么?怕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怕他使自己的《隆中对》毁于一旦。怕他终究会变成一块暗礁,撞沉联吴抗曹的联合舰队。而联吴抗曹,则是诸葛亮三国鼎立的根本大计。此计不成,蜀国难保,诸葛孔明的殷殷心血将付诸东流。说到底,是怕他搞不好与东吴的关系。荆州与东吴接壤,又是一块借而未还的有争议的地方。作为这个地方的守臣,最难处理的是保住荆州与维护孙刘联盟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策是既不伤害吴蜀联盟,又长借荆州不还。这正是诸葛亮处理这个难题的一贯方针。

网络配图

但诸葛亮害怕关羽不能贯彻这个方针。他深知关羽其人,识小义而未必明大义,尽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能奋大勇。关羽浓厚桃园之义,却淡泊天下大义。否则,他不会再三阻挠刘备三顾茅庐,也不会刁难诸葛亮初行军令。他只知道诸葛避见乃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乃兄如果见不到诸葛,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会在瓜分国土的军事竞赛中被淘汰出局,连最后一勺残山剩水也得不到。

关羽降曹,曹操善待于他,此“义”(其实是计)不忘,故有华容放曹,遗祸国家之举。联吴抗曹,对关羽来说,似乎是联疏(吴)抗亲(曹),此“义”(国家大义)不记,故有拒亲辱吴、丧盟失地之举。

网络配图

这正是诸葛亮最怕的。怕关公守荆州,荆州与孙刘联盟不可兼得,却可能俱失。既如此,换个人守荆州行不行?不行。荆州重地,非至亲之人,非文武双全之臣不能守。刘备至亲之人唯关张,关张之中,文武兼备是关公。诸葛亮怎能不怕?在刘备看来,非关公不能守荆州;而在诸葛亮看来,关公最不能守荆州。但疏不间亲,此话怎好对刘备直说?

尽管诸葛费尽心机,但关公有他自己的行为逻辑。逻辑的结果是腹背受敌:腹受国家之敌曹军,背受自己制造的敌人吴军。结局是丧师失地,败走麦城,穷途末路,军没身死。这就造成了刘备的大不幸,逼着他面对自己一生最困难的选择:要顾孙刘联盟的大局,就不能为关羽报仇。不报仇,结义誓言(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便不能遵守,便会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人和;要报仇,就要伤害自己的立国之本——孙刘联盟。也许比较好的选择是做做样子的报仇。

网络配图

刘备痛哭了几场,便决定为义弟报仇。也许开始是演戏,但开场的精彩误了他。连胜过几战之后,真的进入了角色,以为甩掉军师这根拐杖,也能顺水推舟地灭了吴国。

结果自然是自误误国。有了诸葛,才有联吴抗曹;有了孙刘联盟,才有赤壁之胜,才有吴国转危为安蜀国从无到有,才有三国鼎立之势。因为关公,才有荆州之失;有荆州之失义弟之死,才有蜀国伤筋动骨大流血,从此一蹶不振,卒为司马氏所灭。有诸葛,才有三国,所以说三国成于诸葛;因关公,盟友相攻,蜀国败亡,所以说三国毁于关羽。

标签: 关羽

更多文章

  • 解密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为何留不住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

    楚汉战争以项羽失败告终,项羽失败和人才流失不无关系。看看为刘邦打天下的韩信陈平英布彭越等人,哪一个以前不在项羽手下做事。孙中山先生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那么项羽为何留不住人才,要知道项羽本人也是有本事的人:网络配图其一,项羽刚愎自用,听不见别人的意见。项羽是个有主见的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不同想法

  • 他的几个儿子竟用自己老婆争皇位!最后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温

    咱们今天说的这个人吧,其实可以叫做枭雄,因为他是后梁太祖,即五代十国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他有着很强的军事能力,在位期间,也是做了很多的利国利民的事情。但是他为人残暴,这是为大家所忌惮的,然而他却有一个超级贤淑的妻子张氏,据说朱温的霸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军师敬翔,另一个就是他

  • 治贪第一帝,却被误会为嗜杀成性的残暴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

    吏治清明是国富民强的基础。但凡有作为的皇帝,都会整顿吏治。唐太宗李世民、宋真宗赵桓和清世宗雍正都在中国治贪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太祖朱元璋生于乱世,出身赤贫之家,父母兄长早死于瘟疫。他整日食不果腹,出家当了和尚,为了生计还要过饭。他备尝艰辛,历经苦难,自然是恨透了贪官污吏对百姓的盘剥。因此,明

  • 他考一百多名能当状元 只因朱元璋做了个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前天,状元文化给大家介绍了明朝第一位状元吴伯宗,因为长得帅,被朱元璋提拔成了状元,说明了“颜值”这个东西自古以来都是成功的资本。今天再来介绍一下明朝的第二位状元,虽然跟颜值没关系,但也是来的很意外:原本这个考生排在一百多名,却因为起了个好名字,就被朱元璋破格提拔成了状元。网络配图其实,现在看这位考生

  • 火眼金睛”的刘备:识人用人最准的组织部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马谡是刘备特别信任的参谋马良的弟弟,按理来说当领导的怎么也要给最信赖的秘书马良一点面子,但刘备还是毫不顾虑的说马谡这个人就会放空话,是个赵括式的人物,做参谋还行,但根本当不了领兵的将领,而且是当众表达的,让不少人都知道了。显然在用人上刘备是很客观的,不会因为考虑人情关系来随意安排职位,毕竟他是自己当

  •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失去爱妃帝位被儿子软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玄宗

    唐玄宗登勤政楼,追念往昔繁华;宋徽宗赴白矾楼,密会李师师……这两栋古代著名的“高层建筑”,被野史轶闻渲染得令人神往。其实,故事也为我们探究唐宋城市的管理制度及其演变提供了线索,那时候,高楼可不是随便建、随便登的。勤政楼,位于唐代都城长安东侧“三大内”之一的兴庆宫西南,据说是唐玄宗为了表示兄弟之间的友

  • 他是历史上唯一的爷爷尊孙子为太上皇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

    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亲,当然也有例外。如,隋代杨侑尊祖父隋炀帝为太上皇,唐代李显尊母亲武则天为太上皇,明代朱祁钰尊哥哥明英宗为太上皇。无论怎样,都是低辈尊高辈为太上皇。但是在西晋时,篡位称帝的司马伦竟然欺压被他赶下台的族孙司马衷当太上皇,成为历史上唯一的爷爷尊孙子为太上皇的皇帝。网络配图司马伦是

  • 死的最惨的皇帝因酒后失言 竟被妃子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

    我们知道凡是当上皇帝的大都是富有才干,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但是也有那么少部分人每天花天酒地,沉迷在酒色中不可自拔,慢慢的皇帝的权利便被大臣一点点的腐蚀,最后死于非命。网络配图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皇帝司马曜他死的还与其他的皇帝不一样,说出来大家还可能会把这个事当成个笑话,但是这确实是事实,司马

  • 揭秘史上最屌丝逆袭的皇帝:汉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你们可曾知道刘恒做皇帝之前其实属于屌丝系列。网络配图他没有好的背景,他的母亲是当年的俘虏,有些姿色,被刘邦看上,带入后宫,后来刘邦并没有宠信他的母亲薄夫人,那究竟是哪些原因让他成为一国之君呢?公元196年,刘邦立7岁的刘恒为代王,都城在晋阳,

  • 年轻时的曹操,最像《人民的名义》中的哪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曹操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优秀的公务员,20岁出头就当上了首都洛阳的北部尉,相当于公安局长,后来当过县令、议郎,又投身军界,镇压过黄巾起义,立下军功。黄巾起义被扑灭后,作为功臣曹操于中平元年(184年)底被朝廷任命为济南国相,这一年他30岁,比侯亮平当反贪局长时还年轻。 国相形同郡太守,但他们在治民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