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为什么能成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生活和创作分为哪四个阶段?

杜甫为什么能成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生活和创作分为哪四个阶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39 更新时间:2024/2/1 16:18:30

杜甫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世为京兆(长安)杜陵人,祖籍襄阳,曾祖依艺为巩县令,移居河南巩县的瑶湾,杜甫即出生在巩县。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有名的诗人,父亲杜闲是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曾做过充州司马和奉天县令,但一生不得志。总之,杜甫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封建官僚家庭,虽到他这一代家道中衰,但毕竟还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这种阶级出身就决定了杜甫要成为一个热爱人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不可能不经过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与创作约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读书与壮游时期(35岁以前),也是其诗歌创作的准备时期。杜甫的青少年时代,正值唐代封建社会达到高度繁荣的开元时代,他在家读书,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和音乐、舞蹈、建筑、绘画等艺术的熏陶。开元19年(731年),杜甫20岁,开始了他十年“裘马轻狂,行踪放荡”的壮游生活,南及吴越,北抵齐赵,中间曾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直到31岁才回到洛阳偃师间尸乡亭附近住下。大约在天宝三载(744),他在洛阳与李白相遇,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长期的壮游生活,诗人欣赏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游览了名胜古迹,开阔了视野和心胸,使他早期的诗歌带有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一诗可为代装:“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皆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泰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

第二,10年长安困守时期(35岁至40岁),也是杜甫的诗歌创作开始走向现实主义的转变时期。天宝五载(746年),杜甫到长安应诏与试,奸相李林甫执政,以“野无遗贤”奏请全部落第,使他认识到上层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这时他寄居长安,政治上既无出路,生活又非常困苦,不免多次向权贵投递诗篇,以求引进,也曾向玄宗进赋,均无着落。这就促使他逐渐接近人民生活,从而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秋雨叹》、《醉时歌》等现实主义杰作。

杜甫在长安困居了约十年,直到43岁才得到一个胄曹参军的小官,看管兵甲器仗。官定之后,他先到奉先县(陕西蒲城)去看望家室,这正是天14载(755年)安史之乱前夕。此时玄宗还带着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官寻欢作乐。杜甫途经山下,优愤交集,到家后写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篇重要作品。它不仅是诗人长安十年痛苦生活的总结,也标志着诗人思想和创作的转变与成熟。从此,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更加光辉的阶段。

第三,陷贼与为官时期(44岁至48岁),也是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发展到高峰的时期。在杜甫往奉先时,安禄山发动了叛乱,很快攻下洛阳、潼关,进占长安。于是,杜甫把家室安顿在廊县羌村,然后只身往灵武投奔刚即位的肃宗李享,不料途中被叛军所俘,送解长安。他在长安困居半年,方才逃出。诗入历尽艰险困苦,于至德二年(757年)奔赴李亨所在地凤翔,得到了一个从八品的小官左拾遗。左拾遗地位虽低,却是接近皇帝的谏臣。杜甫又因直言不为肃宗所喜,被打发回廓州探视家小,于是杜甫在这年秋天程北征,再到羌村。

在这两年中,杜甫写下了许多现实主义的名篇,如《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三首、《北征》、《洗兵马》、《彭衙行》等。同年九月,长安收复,杜甫也携家回京,供职于朝,与王维贾至岑参、严武等赋诗唱和,生活闲散,作品也减少了光彩。不久,杜甫又于乾元元年(758年)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使他远离宫廷,重新接近人民。第二年春,杜甫在被贬华州后,写下了传诵久远的杰作“三吏”、“三别”,成为诗人自己和整个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

第四,“漂泊西南”时期(48岁至59岁),也是其创作的多样化时期。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因关辅大饥,弃官西迁,进入四川。第二年,在朋友帮助下,在成都勉强盖了几间草屋住下,这就是为人们熟知的“成都草堂”。后来严武任成都尹,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也称他“杜工部”。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出四川,打算回到洛阳,但因地方上战事又起,交通阻绝,只好在湖北、湖南一带飘荡。终于★历五年(770年)冬,病死在湘江的船上。

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三绝句》、《岁晏行》、《登高》、《秋兴》八首、《咪怀迹》五首等。这些作品和前期不同的是,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更多样化。不仅用古体写漂泊中的见闻经历,而且创造性地赋予律诗以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由于诗人老境萧条,情调悲怆,而忧国忧民之心不衰,便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沉郁苍凉的独特风格。

杜甫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他的思想是出于儒家的正统思想的,他继承并发扬了儒家思想中那种“兼善天下”、“仁政爱民”、“匡时济世”等进步成分,积极干预现实,以实现他“致君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文》),“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凤凰台》)的政治理想。然而,他的政治理想也往往是和忠君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真正对杜甫的创作发生积极影响的,主要不是儒家思想,而是当时的社会矛盾和诗人的生活实践。杜甫少壮时期,士大夫阶级普遍存在的浪漫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熏染了他,所以在早期作品中便也反映了他那时的豪迈狂放态度。

中年长安的10年困居,使他充分认识了朝廷的昏暗与腐朽,安史之乱以后的遭遇与经历,更使诗人政治失意,生活愁苦。忧伤痛苦的生活使诗人更易于体会到人民的疾苦,逐渐地改变着自己的阶级感情,最大程度地接受了人民的思想影响,从而写出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当然,不容否认,杜甫最终还是没有彻底摆脱忠君思想,把救国救民的希望仍然寄托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认为“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是其阶级与历史的局限性。但是,他已突破同时代所有进步诗人的思想范围,比他们更深地走向了人民群众,走向了现实生活,并给后人提供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他之所以被我们称之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根本原因。

标签: 杜甫唐朝

更多文章

  • 项羽的致命错误是什么?真的是没杀掉刘邦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秦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项羽的故事。项羽和刘邦争天下失败,后人很多时候点评的时候都会感叹,项羽鸿门宴没杀刘邦,以致留下心腹大患,最终失败。项羽鸿门宴没杀刘邦,的确是一个败笔。但是,我认为项羽的失败并不能简单归结于这一次失误—

  • 晁盖中箭后,为何带去的10好汉只有4位去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晁盖,宋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晁盖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晁盖中箭是水浒中的一大悬案,按照史文恭的功夫,根本不需要用暗箭来伤晁盖,即使用箭来伤,又有什么必要在箭上刻字,甚至又涂上毒药呢?更为诡异的是,晁盖中箭之后,当时在场的10个好汉,却只有4个

  • 诸葛亮如果晚死二十年的话 诸葛亮会像司马懿一样篡蜀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蜀汉,司马懿

    对诸葛亮晚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能。诸葛亮生活在181年至234年间,蜀汉政权是263年灭亡的。诸葛亮忠君爱国思想浓厚,一生以正治国处事,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光明磊落,各方面才能出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光照千古,是古今学习的楷模。白帝城托孤是千古盛轨

  • 刘备人生中的女人那么多 刘备最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三国,女人

    对刘备老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淑慎其身,甘之如饴。刘备一生虽然有富可敌国的糜夫人相助,又有吴国公主尚香相伴,但是,最使他久久不能忘怀的,还是他的甘夫人。在他贫穷落魄时对他不离不弃,在烽火狼烟中为他繁衍子嗣的那个女子!甘夫人的幼年经历十分悲惨,因为父母都身患

  • 廉颇负荆请罪后怎么样了 难怪书上没有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负荆请罪,廉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负荆请罪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廉颇负荆请罪大家都耳熟能详。廉颇身为赵国一员大将,还与白起,李牧等同位列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的功勋是靠大大小小的战役换来的,而市井出身的蔺相如只干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件事儿,就位列于廉颇之上,廉颇自然是不服的。廉颇本就是一员武将,哪

  • 嬴稷登基之后 秦昭襄王为何采取远交近攻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秦昭襄王

    对秦昭襄王嬴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王嬴稷于公元前306年继位为秦王即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实行的远交近攻政策即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魏国人范睢向秦昭襄王提出的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以后到秦始皇一直奉行这一国策,这一国策贯穿于统一六国的全过程

  • 九公主的地位为什么会比七公主低一等?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九公主,清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九公主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中国历代王朝皇帝都有“风流”的性子,但是碍于皇帝的身份只能将这种“风流”尽显保守一点,因为皇帝是国家的代表,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端着架子生活可能会很累,但是皇帝后宫的嫔妃却是数不胜数,在她

  • 萧何为何要与与吕后联合谋杀韩信?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萧何,汉朝

    萧何为何要与与吕后联合谋杀韩信,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成也萧何败萧何”将韩信与萧何此人联系在一起,韩信能被刘邦重用离不开萧何,是兄弟不应该可以两肋插刀吗?为何在韩信的危急关头,萧何放弃拯救韩信,却和吕后联合谋杀韩信,曾经的好友之情呢,已然不顾了吗?萧何早些

  •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会发生?事后李世民不敢杀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为什么不敢啥李渊,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当中,敢杀兄杀弟,唯独不敢杀父,这还得从“仁孝治天下”说起,时至今日,人们依然都会自动远离那种不仁不孝的人。“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狭义的孝道指针对父母的道德行为,而广义的孝道则延及父母

  • 街亭对诸葛亮如此重要 诸葛亮为何会派马谡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马谡,街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马谡守街亭,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之所以精彩,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在三国之中有着众多不为人知的事件。以及在战场上如痴如幻的厮杀场景。不得不说的是,在三国当中的主要人物当中,有这么一个人是不得不提及的。此人便是三国的诸葛亮。尤其在后世的广泛流传当中,诸葛亮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