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员大将国亡前无名,国灭后成名将!诸葛亮都没料到

两员大将国亡前无名,国灭后成名将!诸葛亮都没料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03 更新时间:2024/1/10 12:11:51

一句“蜀汉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流传了千古,其实后诸葛亮时代蜀汉还有两员最被忽视的小将:国亡前无名,国灭后成名将!

相较于这些默默无闻的将军,在我们的印象中,诸葛亮之后的蜀汉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将军,除了廖化姜维之外,还有王平夏侯霸吴懿张翼张嶷等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这些在诸葛亮之后,仍然敢向强大的魏国进攻的将军们!

其实,今天本文给大家介绍的这两员将军,就是两位不为人所知的名将,他们有一显著的特点:蜀汉灭亡之前默默无闻,蜀汉灭亡之后这二人都成为“敌国”一流的名将!

罗宪,大半生都是蜀汉的将军,却成为西晋的开国将领,在蜀汉灭亡之际,内有国家不保,民心动荡,外有孙吴柱国名将陆抗前来进攻,罗宪坚守永安城大半年时间,杀败吴军,成功抗住陆抗的进攻,以一降臣身份深受晋武帝信任,加封陵江将军,持节!

而另一位将军更牛,他叫霍弋,本来就是在今天的云南地区镇守,这里也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所在地,一直都是蛮荒之地,统治十分不稳定,牵扯了蜀汉很大一部分的精力,蜀汉灭亡之后,霍弋非常生猛!

从今天的云南之地,派遣一名叫吕光的将军,直接出兵孙吴的大后方——交趾,攻克了交阯、日南、九真三个郡县,直接开辟了孙吴的后方战线,牵扯了孙吴很多精力,这一点当年的刘备也只是想想而已,却不曾想几十年后竟然有蜀汉的人将此事做成!

标签: 霍弋,罗宪

更多文章

  • 慈禧在西逃的期间,还催生了一种现在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慈禧,辛丑条约,

    庚子年七月二十九(1900年8月23日)在宣化经过整备,慈禧等人逃亡的状况有所改善,总兵与知府们纷纷讲所乘大轿献出,用黄段子围上,改用八人抬轿,加上侍卫及亲军等前呼后拥,虽不如在京城时銮驾煊赫,但比前几天仓皇杂乱情形好了很多。庚子年(1900年)的北京八月十七日【9月10日】到达太原府,山西巡抚毓贤

  • 武则天跟男宠薛怀义生活了十年,为什么没怀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薛怀义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武则天的一些有趣事,武则天夺取李唐江山的时候,准确的说是在67岁。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以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跟汉朝时期的吕后,清朝时期的慈禧,不一样的是,武则天她是皇后,而其他两个人是太后。武则天登基以后,急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私生活问题。其实在古代,家国一体的制度下,

  • 朱元璋真的是明教教徒吗?当上皇帝后却取缔明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朱元璋

    《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五章《举火燎天何煌煌》中写道:杨逍案头有一本《明教流传中土记》,“张无忌翻开书来,但见小楷恭录,事事旁征博引。书中载得明白,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于唐武后延载元年传入中土。其时波斯人拂多诞持明教‘三宗经’来朝,中国人始习此教经典…至会昌三年,朝廷下令杀明教徒,明教势力大衰。自

  • 雍正命令老宰相给小妾下跪 为何宰相的儿子非常感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雍正

    说起雍正皇帝,很多人应该对他写过的这段话非常熟悉:“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上面这段话,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在大臣田文镜所上的折子上写的朱批。我们平常说,雍正皇帝喜怒不定,刻薄寡恩,打击敌人如寒冬般冷酷,发起狠来对付亲兄弟

  • 康熙年轻气盛裁撤三藩,差点灭国,关键时刻吴三桂自己犯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三藩

    满清入关后,为了对付李自成的农民军和南方的南明政权不得不借助明朝降将的力量。因此,清朝初年就封了三位汉族藩王,他们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但是到了康熙朝的时候,三藩已经成为清廷不可小视的一股力量。在康熙智擒鳌拜亲政之后,康熙皇帝雄心万丈,想成为流传千古的有为之君。于是康熙就矛

  • 蓝玉对荒废施暴,私养兵马朱元璋都没动他,为什么只因一个义子却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蓝玉

    洪武年间发生了几件比较大的案件,比如胡惟庸案,一下杀了三万多人,朱元璋也因为杀戮太重,最后背上了屠夫的罪名。其实,在洪武年间还有几个比较大的案件,今天我们来讲洪武年间另一个比较大的案件:蓝玉案。蓝玉最后死的是比较惨的,他被拨皮了,而且拨皮后还被塞上了草。朱元璋在杀蓝玉的时候,是经过反复思量的,那么最

  • 太平军被清军围困,他们是如何解决城内粮食短缺问题的?手段极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清朝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打击了清朝的根基,这发生在1850年前后,这个时间正是清朝遭遇第一次鸦片战争,国之根本还没有从这里面缓过来,就又来了这么一起风靡全国的运动,直接让清政府无力还手,所以在前期太平天国节节胜利,早1853年的时候,洪秀全没有趁着这种胜利的局势乘胜追击,反而以天京为都城过期了奢侈逍遥的生活

  • 为什么明朝的明武宗会被后人称为荒淫暴虐的昏君呢?原来都是后人杜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明武宗

    据说,清朝皇子们如果贪玩、读书不用功的时候,师傅们便会训斥他:“你想学朱厚照吗?”这里的朱厚照,就是明武宗正德皇帝。在后世的演绎中,朱厚照也成为了一个好色昏庸,荒渺不经的天子。除了商纣、夏桀、隋炀这样的暴君外,这位皇帝的名声大体落在第二梯队的昏君之中,事实果真如此吗?对于朱厚照,最大的罪状就是重用宦

  • 这位北宋名臣,不仅保住了西湖,还为当地人留下了一道美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唐宋八大家,黄庭坚,宋真宗

    今日所说的杭州“老市长”并非他人,正是宋朝著名诗人、词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又东坡居士),同时他也是一位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无奈怀才不遇,但东坡居士生性与常人不同,天生乐观积极,在被贬期间不仅留下了诸多诗词,还有诸多趣闻轶事。任职今浙江杭州时,不仅成功疏浚西湖,挽救西湖于填埋危机,还留下了至

  • 历史上的这些立下大功的将相是如何应对君王的猜忌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刘邦

    历史上功高震主能够善终的人大多比较豁达,对君主秉性和本质看得很清楚。如春秋时期的范蠡,文种辅佑越王勾践十年生聚灭了吴国。精明的范蠡早就看穿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秉性适时退隐,后来经商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商界祖师“陶朱公”。而文种没有看穿勾践刻薄的本性,最后被勾践借囗弄死。还有一位,就是汉初的留侯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