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慈禧在饮食方面有多铺张?

慈禧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慈禧在饮食方面有多铺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43 更新时间:2024/2/15 17:57:16

慈禧,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在波诡云谲的近代历史上,她执掌大清近半个世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晚清的国运。那么,这样的人,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一、居所

在晚清,这里是大清权力的心脏——老佛爷慈禧的住处。

储秀宫整个建筑分为两部分,体和殿偏南,是慈禧进膳的地方;储秀宫居北,是其居住的地方。

储秀宫分为三明两暗五间屋子(暗间指不直接通往外面的房间)。最西边一间暗屋是慈禧的卧室和化妆间,屋里靠北墙设有一盘炕,是慈禧的床铺,上面按照季节铺设不同的被褥;东南角上则是她的梳妆台。这间屋子里最有特色的是,在慈禧床头有一面透明大玻璃,其在炕上就可以通过反光观察的外屋地情况。

三个明屋是慈禧主要日常活动的地方,靠西连接卧室的一间是卧室的外间,作为衣帽间使用。中间一间设有御座,只有节日接受臣子朝拜时方才使用,平日很少动用。东间则是慈禧休闲的所在,她常常坐在屋里窗边的炕上喝茶、吸烟、接见宫中贵戚。

最东侧的暗间被宫人称作静室,慈禧在此批阅奏折。这里也设有整个储秀宫里唯一的佛像——观音大士,慈禧认为自己正是由观音转世而来。

体和殿与储秀宫对称,也分为五间。最东是节日摆供桌之处,东二间是慈禧的餐厅,当中一间当过道使用,西二间作为饭后休息室,最西面则是储藏室。

储秀宫中总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水果甜香。那是因为,慈禧喜欢清香气味,却又不喜熏香。为了讨取老佛爷欢心,内务府在两殿各摆五六口缸,其中放满南方水果用来熏香,每入殿中,总是馨香扑鼻。太监们于每月初二、十六换新果,以保持气味,换下来的则赏给宫女,以彰显皇恩浩荡。

二、睡眠

“春宵苦短日高起,君王从此不早朝”,这是国人对帝王生活的普遍想象。然而现实中的皇帝,常常是“百僚先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已起”,过得很是辛苦。

清宫对起居时间规定的尤为严苛。

晚睡晚起是宫中绝不允许的。每日最晚九点到十点之间,宫中皇族便均开始就寝,以确保子时(23:00-01:00)在深睡眠中度过;午间须在午时(11:00-13:00)睡午觉,这便是睡“子午觉”的养生方法。早上则必须早起,无论冬夏,五六点之间便要起床,七点前便须梳洗装束完备。这套起居时间为清朝历代帝王所沿袭,康熙雍正等一代雄主籍此保证自己精力充沛;慈禧也坚持了数十年之久,一般五点之前便会起床,毫不懈怠。

帝王数十年如一日的规律生活背后,是无数宫人的辛苦操持。

每晚七点,李莲英开始安排值班太监在储秀宫庭院巡逻。八点,宫中打更,宫门上锁,钥匙交由敬事房掌管,非特殊情况不得动用。九点,宫女进入储秀宫内值夜。值夜宫女一般是五人,寝宫门口帘外,不分寒暑站着两人看门;衣帽间外站一人伺听卧室内的动静,静室门口一人掌管东半边。最重要的则是卧室里的侍寝宫女,这位宫女晚上只能靠西墙坐在地上,整夜不得睡眠,时刻留心太后安寝时的呼吸、梦呓、翻身等各种情况,第二日汇报太医院。能成为侍寝宫女条件极为苛刻,必须是慈禧最亲近的宫人,她也籍此成为储秀宫最有地位的执事之一。

清晨三点至五点时,慈禧会逐渐醒转,各路人马便也忙碌起来。慈禧醒来后,侍寝宫女唤声“老祖宗吉祥”作为信号,各路宫女一起请跪安,然后各司其位,伺候那拉氏梳洗打扮,开始新的一天。

三、饮食

慈禧在饮食上的铺张常为时下所提及。

自晨起开始,慈禧的饮食便是十分精细。起床梳头时,便有老太监将夜间熬制的冰糖银耳用银碗呈上——为防下毒,宫中餐具皆用银质——相传每日进食银耳是慈禧驻颜的妙法。

准备三餐的是宫中的寿膳房。寿膳房距内廷稍远,分为两列房屋,满汉、清真厨师各据一处。寿膳房设有一百多个炉灶,炉灶按号码严格排列,每灶配掌勺、配菜、打杂各一人。交到寿膳房的食材先由打杂进行挑选,再有内务府的笔帖式(低级官员名)检查合格后交给配菜;配菜切好菜、调制好调料后,交由另一个笔帖式按照食谱对照检查,方才算是合格。等到太后传下口谕“传膳”,掌勺按顺序听调度官指挥烧菜,做成后放进银质的餐具中(防止下毒),再由太监用明黄色云纹绸缎包好。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内务府、寿膳房的当班人员需全程监管,清楚记录每一项任务由何人完成,以便将来有所赏罚时,能够落实到人。太监拿到包袱后,依次送上餐桌,餐前决不可打开。

慈禧每日进正餐三次,加餐三次。

晨起由宫人伺候梳洗完毕后,寿膳房便送上早膳。早膳盛在用黄绸包裹的大食盒中,由李莲英在太后眼前打开,绝不可私自开封。太后坐在储秀宫明间炕上,地上放张花梨木茶几作为餐桌。早餐非常丰富,包括慈禧最惯常喝的人奶奶茶和十几种粥品,点心有各色烧饼、糖包、焦圈等二十余种,也有卤鸡脯、卤鸡爪等肉食。早餐后慈禧至金殿上朝,九点左右会储秀宫,这是饽饽房会献上第一次加餐,都是新做出的各式满汉点心。

午膳和晚膳则要隆重得多。每日午餐晚餐时,在体和殿东两间中南北向放两张圆桌,中间设膳桌一张,慈禧御座坐东向西,身后站四个职司较高的太监,另有一个老太监专门布菜。菜上齐后,老太监喊“膳齐”,再请慈禧入座。

清宫进餐规矩甚多。首先,帝后不能表示对饮食的喜好,以免歹人循迹下毒,所以每餐都要上一百二十样菜外加时鲜,以便帝王随意挑选;慈禧进餐更是百般变化,每日吃的菜都不相同,力求让人难以捉摸。其次,同一样菜不能吃超过两勺。进餐时慈禧想吃哪个菜,只需用眼一瞟,布菜太监便用调羹舀一勺放进碟中;那拉氏吃后若说“这菜不错”,老太监再装一次,然后就撤下这道菜。若是慈禧要吃第三次,身后四个太监中为首的便会高喊“撤”,强制撤菜,而这个菜也会被打入冷宫,短时间不会再出现。再次,布菜的太监只可观察慈禧的表情盛菜,绝不可询问,更不可献殷勤劝太后吃哪个菜;若是犯了这忌讳,一顿掌嘴肯定是免不了的。

等慈禧用餐之后,余菜会赏给太监们食用。当然,其中绝大部分还是被弃置了事。

唐代名臣张蕴古《大宝箴》中有云:“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礼以禁其奢,乐以防其佚。”天子富有四海,最需警惕的便是骄奢淫逸、滥用民力。清末国家遇千年未有之变局,手握最高权力的慈禧不思革新,整日安享民脂民膏,大清焉得不亡?

标签: 慈禧清朝

更多文章

  • 流放四王,逼死湘王的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严禁将士伤害燕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允炆,明朝

    每当一提起建文帝朱允炆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话说,朱元璋在元末乱世削平群雄,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大明王朝后,经过一番劳心劳力的治国,深感创业难、守业更难。他通过总结历史上统治者亡国绝祀的沉痛教训,决定封建诸子为王,分镇诸国。朱元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本固支荣,从而

  • 乾隆赏赐的猪肘子难吃吗 大臣真的敢丢掉乾隆赏赐之物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猪肘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的猪肘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皇帝是九五至尊,在古代的时候,最聪明的人都是想要通过考取功名,到皇帝家给皇帝去打工的。毕竟皇帝家大业大,把皇帝伺候好了,自己的一生也就不愁吃不愁穿了。但是,还有一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若是臣子把皇帝给惹怒了,轻则杀头,重则灭族。所

  • 郭嘉作为曹操最欣赏的谋士 鬼才的称号实至名归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嘉,曹操

    很多人都不了解鬼才郭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郭嘉郭奉孝作为曹操最欣赏的谋士,世人称之为“鬼才”,曹操对他所寄予的希望实在太大,甚至认为平定天下之后的治国大事都可以全权托付。郭嘉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自从投奔曹操之后屡献奇谋,帮助曹操讨张绣,斗吕布,破袁绍。在诸侯争霸的时代,让曹

  • 秦始皇杀美人鱼是不是真的 长明灯是用人鱼膏做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美人鱼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始皇杀人鱼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严格来说,秦始皇并没有杀过美人鱼,因为中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美人鱼。美人鱼的说法来自西方,其原型是希腊神话里的海妖塞壬。在古希腊神话中,塞壬是人面鸟身的海妖,天生就有高超的歌唱技巧。后来因为不服文艺女神缪斯,决定和她来一场歌唱比赛

  • 秦始皇修长城花了多少钱 一天消费多少粮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长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修长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将目光游到了更加南方的南越地区,同时更加痴迷于长生之策,连带着变得非常相信方术的鬼话,在当时有一个术士献上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灭亡秦国的一定是胡啊。于是秦始皇就信了这个术士的鬼话,认为自己的心腹大患应该是北

  • 韩信的谋士蒯彻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蒯彻,秦朝

    韩信的谋士蒯彻的传奇故事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蒯彻,秦末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固城镇)人。他为人机敏聪明,能言善辩。秦朝末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陈胜自立为王,派大将武臣率军攻打赵国,蒯彻帮助武臣,劝说范阳令投降,从而影响到赵国诸邑令,使武臣不费一兵一卒,

  • 秦昭襄王晚年时期,导致秦国失去了多少的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昭襄王,秦国

    说到秦昭襄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在秦国历史上,秦昭襄王(秦昭王)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秦昭襄王早年在燕国为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公子稷在赵燕两国的武力护送,以及右相樗里疾、魏冉、宣太后等人的拥立下继承王位。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

  • 为什么说朱高炽从继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是个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高炽,明朝

    朱高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册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为燕王世子,朱高炽作为朱棣继承人的身份得以确立。建文四年(1402年)的江上之战中,朱棣望着已是强弩之末的燕军陷入了绝望:“难道帝王之路就要葬送在盛庸、平安之手了吗?”就在燕

  • 在金国有14个孩子的宋徽宗,他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徽宗,宋朝

    宋徽宗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宋徽宗能在金国生了14个孩子,从侧面反映出他的生活要比普通老百姓较强,可以不为了14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发愁,身体状况也不错,至少没有遭到太多肉体上的虐待。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他被流放到五国城之时,除了身边的随从大打折扣之外,平时的生活应该

  • 如果朱标不死他来削藩,朱棣还会不会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标,明朝

    说到朱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众所周知,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后很快丢掉皇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削藩操之过急,致使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那么,如果朱标不死,削藩由他来实行,朱标还会造反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了解朱标生平及为人。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