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五友之先轸,碎梦秦楚的春秋第一元帅

晋文公五友之先轸,碎梦秦楚的春秋第一元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脑袋大历史 访问量:4746 更新时间:2023/12/27 11:11:07

所谓“一部春秋,半部晋国”,在周平王东迁而天子蒙尘,以“蛮夷”自居的楚王用武力屈服中原时,与周王室同宗的晋国毅然扛起“尊王攘夷”的旗帜,与楚国鏖战数年,并得到“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的任命。作为开创晋国霸业的元勋之一,城濮之战助晋取威定霸,崤之战击碎秦献公霸业美梦,先轸是如何做到冠绝春秋的呢?

一、追随一生,戎马半载

作为一国之君的儿子,什么都不缺的重耳热衷于结交晋国的能人异士,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就有了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六人互为知己,相互扶持,在未来走上一段脍炙人口争霸之路。

眼下,重耳遇到了大麻烦,夫人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但重耳和大哥申生、弟弟夷吾都不是她所生,于是骊姬经常向晋献公吹枕边风,让申生、重耳、夷吾皆离开国都。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顺利继位,骊姬逼死太子申生后,又接着说重耳、夷吾将要谋反。不得已,重耳叫着自己的五个好朋友赶紧跑路。

十九年的流亡生涯不是人人都能有的体验,重耳和五位朋友既经历过食不果腹,也享用过玉盘珍馐;在重耳拥美人入怀忘记鸿鹄之志时,朋友们的劝阻让他得以奋起;当重耳受尽小人的侮辱后,朋友们的鼓励帮助他知耻而后勇。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六人回到阔别已久的晋国,成为这片土地的实际掌权者。

重耳的五友之中,赵衰、狐偃、贾佗善谋,先轸、魏犨有勇,他们的组合可以说是当时最豪华的阵容。周襄王十九年(前633),晋文公重耳于被庐制执秩之法,作三军,奠定了晋国后世百年的政治与军事格调。其中先轸任下军佐,“先轸有谋,可以为辅佐”,先轸于是在后半生开了戎马之旅。

二、晋楚之争,先轸之谋

晋文公新立之际,离上一位霸主齐桓公之死已过去七年,首倡“尊王攘夷”的齐国江河日下,已经不是楚国的对手了,而秦国还在发展中,甚至秦穆公原本打算立重耳为晋国君以图控制晋国。而尊王攘夷最大的“敌人”楚国却出现了中兴姿态,尤其是楚成王还打败了宋襄公,一时威风无二。

晋文公四年(前633年),楚成王叫着自己的小弟们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当初流亡在外,宋襄公、楚成王都对重耳礼遇有加,重耳还同楚成王许下“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的誓言。是救援宋国还是不得罪楚国呢?就在晋文公左右为难的时候,是先轸的鼓励让他决定出兵助宋。

城濮之战既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还是先轸的成名之战。晋弱而楚强,宋不仅离晋较远,又有曹、卫两个楚国的小弟夹在中间,晋文公起初是不想打的,但先轸为他安排好了一切。

“报施定霸,於今在矣”,出兵帮助宋国,面对楚军退避三舍,皆是报恩;由宋贿赂齐、秦,使他们与楚为敌;进攻曹、卫,逼迫楚军与晋决战。先轸的这些谋划说服了晋文公,于是晋文公在被庐作三军,虽然先轸在此时任下军佐,但却是城濮之战中的三军统帅,“元帅”之名始于此,先轸也在城濮之战打出了符合元帅之实的战绩。

三、名将交锋,城濮定论

先轸的一系列谋划令不可一世的楚成王都要避其锋芒,就当楚成王决定撤军的时候,楚国名将子玉却不同于,并自荐请战。“非敢必有功,原以间执谗慝之口也”,子玉的固执让楚成王十分不满,只给子玉留下很少的士卒。

能征善战的子玉可不是个莽夫,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他派出使者向晋国“求和”,“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身为楚臣的子玉却对国君无礼,这份自大就连首席谋士狐偃都上当了,谏言晋文公立刻出兵攻打子玉。

先轸却看出了子玉的用意:若是答应子玉,卫、曹复国,宋之围得解,他们将感谢的楚而非晋;若是不答应子玉,卫、曹必结怨于晋,宋也因为不得救援而埋怨晋,“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将何以战”。看破的先轸自然有妙计,他建议晋文公暗中许诺卫、曹复国,又扣押楚国使者来激怒子玉。

好功心切的子玉决定率军进攻晋军,谋划全局的先轸则升任为元帅,统率中军,与子玉决战。晋军率先退后九十里,让子玉更加骄傲;不过随后晋军在先轸的带领先是诱敌深入,再大败楚左、右军,眼见大势已去,子玉只得带残部撤退,并回到楚国后自尽。城濮战后,晋文公以周天子的名义,会盟诸侯于践土,奠定晋国霸业。然而论功行赏的时候,晋文公却认为狐偃获头功,先轸次之,国人不服。

四、崤山碎梦,辱君赴死

在晋文公的带领下,晋国霸业初成,近七十岁高龄的第二位中原霸主寿终正寝。在得知晋文公的死讯后,早有争霸之心的秦穆公按捺不住了,他不顾大臣的反对,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出兵攻打郑国。

郑国位置处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加上屡次因为争夺君位而同室操戈,其国力大不如郑武公郑庄公时期。为求自保,郑国君时而亲楚,时而亲晋,但践土之盟上,郑文公已经向晋国表示臣服,秦国这番出兵便是趁着晋国国丧之际狠狠地打新国君晋襄公的脸。

“秦侮吾孤,伐吾同姓,何德之报”,先轸主张同秦军交战。由于此时晋襄公尚在服丧中,按礼不能兴刀兵,为表决心,他将丧服染成黑色,并命先轸于崤山的狭路设伏,拦截秦军。未灭郑国,把晋国的属国滑国抢了的孟西白三将放松警惕,被埋伏的先轸杀个大败,秦军全军覆没,孟西白还被先轸俘虏。

担心秦、晋的关系破裂,晋文公之妻,晋襄公嫡母,秦穆公之女怀嬴劝说晋襄公将孟西白三将放回秦国,襄公同意了。得知战犯归国,先轸怒气冲冲,他深知将卒效死力的不易,不悦襄公仅凭妇人的三言两语就弃三军将士的牺牲不顾,“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先轸不顾尊卑斥责晋襄公,还当面啐一口唾沫,扬长而去。

晋襄公的宽宏雅量是春秋国君中少有的,他不仅原谅了先轸的无礼,甚至主动道歉。“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因为一时口快而侮辱了国君,先轸相当悔恨自责,同年,狄人入侵,先轸在箕谷中设伏,大败狄军,眼见狄人对晋国没有威胁,于是先轸卸甲冲阵,以死谢罪。

晋国三军六卿制,始于被庐之蒐,中军最尊,但最初的军政尚未合一,执政并不是元帅。先轸作为第二位中军将,率领晋军大败楚、秦,以实打实的战功助力文公建立业,帮助襄公维护霸业,更是以死向国君谢罪,可谓是“千古仰高风,英名常赫赫”。

标签: 重耳先轸郑国秦国狐偃宋国

更多文章

  • 因为一匹良马引发的血案,吕布杀丁原,罗士信屠城,晋献公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吕布,丁原,罗士信,晋献公,董卓

    在没有汽车的年代,马是高贵的代步工具,一匹好的马,那简直就是身份的象征,在古代也流传着很多关于马的故事,甚至因为一匹马而引发了血案。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些因为马引发的血案。卢俊义在《水浒传》中曾头市史文恭曾抢了水泊梁山晁盖晁天王的宝马雪照玉狮子。晁天王带着林冲下山索要自己的马,反而被毒箭射中,晁天王临

  • 晋献公流亡之路:一路开挂,历时19年客居8国,至少娶了7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晋献公,齐国,重耳,秦国,夷吾,骊姬

    晋献公在位26年,虽然颇有建树,灭了骊戎、耿、霍、魏、虞、虢等国,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但是家务事却处理得一团糟:晋献公生有八个儿子,其中申生是太子,重耳和夷吾的生母狐季姬和小戎子是姐妹,奚齐和悼子的生母骊姬和少姬也是姐妹。太子申生生母齐桓公之女齐姜死后,骊姬受到晋献公宠爱想立自己儿子奚齐

  • 晋献公icon打猎回来刚要吃,骊姬icon拦阻:“国君莫急,请先试毒

    历史解密编辑:往昔文史阁标签:骊姬,重耳,夷吾,宦官,申生,周朝,先秦,晋献公,烽火戏诸侯

    一次晋献公icon打猎回来刚要吃,骊姬icon拦阻说:“国君先别着急,请试完毒再吃。”于是晋献公用酒撒地,地上隆起了一个大包。把肉拿去给狗吃,狗就被毒死了。又让身边的一个宦官吃,宦官也死了。骊姬哭泣着说:“太子这是故意害我们,没想到太子看着仁厚,内心如此狠毒。”晋献公一怒之下杀了太子老师。 有一年,

  • 晋献公——被“绿茶”耽误的有为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晋献公,绿茶,骊姬,重耳,夷吾,君主,周朝,先秦

    晋献公,(生年不详—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父亲。在位期间屠杀了晋国历朝留下的宗室公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完成了中央集权。并攻灭骊戎,耿国,霍国,魏国,兼并了虞国,虢国。开拓了晋国的疆土,为晋文公称霸夯实了基础。史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晋献公五年,在解

  • 阴谋诡计在春秋频频上演,晋献公假虞伐虢是最好的例子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百里奚,晋献公,虞公,虞国,晋国

    宋国的喜剧说完了,接着再说说晋国,晋国那一代的国君是晋献公,在晋国之南有两个小国家,一个叫虞(音同鱼)(今山西平陆县东北),一个叫虢(音同国)(今山西平陆县东南),两国国君同为姬姓后人,所以关系十分融洽,大家互助互爱,和平相处。虢国国君有点二,经常自不量力,去晋国边境高点摩擦,讨点小便宜,弄得晋献公

  • 一只将晋国推向分裂的黑手——“晋献公之制”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晋献公,晋国,分封,诸侯国,骊姬,公族

    导言“三家分晋”之后晋国紧跟着灭亡,韩、赵、魏三家加入到诸侯的争霸之中,以战为名的时代拉开了帷幕。 强大的晋国被一分为三,久久东出未果的秦国也不用再面对强大的晋国,迎来了兵出函谷关争霸中原的良机。 这件事不单单影响到了晋国的历史,对天下大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晋国的历史你会发现,晋国的分裂其实是

  • 为什么实力不差的晋献公,无法挑战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齐桓公,晋献公,齐国,骊姬,管仲,周王室

    在管仲和齐桓公去世后,齐国的霸主地位自然变成了明日黄花,那么,谁有能力和资格,接替齐国成为春秋的霸主呢?应该说这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国君,最典型的,也是最让后世嘲讽的当然是宋襄公,但是,真正得到公认的,则是晋文公,最为重要的是,晋国的霸业和齐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齐桓公死后,齐国不再称霸,但晋文公

  • 回顾晋国近四百年发展史:晋献公开疆拓土之功,并没有想象中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晋国,周王室,周宣王,诸侯国,周平王,晋献公

    公元前1046年,周人第一次东征,在牧野之战中一举战胜商人,迫使商纣王自杀,夺取了天下。周武王过世后,周公旦受命继承王位,引发天下大乱。周人“三监”、商人、东夷人、淮夷人纷纷造反,使得周王国瞬间有分崩离析之势。危难之际,周公旦毅然发起了二次东征,平定了商人及“三监”叛乱。在中原混乱之时,原先归服于周

  • 骊姬凭什么把晋国搞垮?晋献公真的昏庸吗?史书只给后人写了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骊姬,晋献公,晋国,重耳,夷吾,褒姒

    骊姬与妺喜、妲己、褒姒一起,被列为古代四大红颜祸水,不过这四人其实不一样,褒姒被后人黑了,妺喜和妲己应该本就是间谍,唯独骊姬,为了一己私利主动祸乱朝政,把她列为红颜祸水一点不冤。但是,历史对骊姬的故事脸谱化了,单凭美貌就搞垮强大的晋国,太天方夜谭了,这里面其实夹杂了复杂的政治因素。骊姬是骊戎国的公主

  • 晋献公即位后,做了一个决定,为“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晋献公,骊姬,重耳,夷吾,齐国

    众所周知,在春秋时期,晋国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但是,在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家族之间的较量,导致晋国公室逐渐衰微。公元前453年,在晋阳之战中,魏赵韩三件消灭了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376年,末任晋侯晋静公被废为庶民,晋国正式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