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公之礼,周公解梦,周公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和影响

周公之礼,周公解梦,周公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和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瞬间懵懂 访问量:4866 更新时间:2024/1/21 18:41:25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二弟。现在人们能想到他的,一是在男女结婚时要行周公之礼。二是更多的想到周公解梦。实际上,这不过是后人为纪念他流传的一种精神寄托。真实的周公却是我国历史上礼法教育的先驱,他所制定的治国方略和儒学思想,至今还在发展利用。那么,周公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和影响呢?

关于周公的历史功绩,《尚书·大传》早有定论,形容他“第一年平定三监之乱,第二年消灭殷商遗民,第三年收复奄国等五十国,第四年分封诸侯确保西周安全稳固,第五年建造成周洛邑,第六年颁布礼乐制度,第七年把王权交给周成王”。

实际上,《尚书·大传》概括的内容只是周公在辅佐成王期间,因为成王少不知事,他代理摄政六年的功绩。而周公在历史上的地位,西汉政治家贾谊曾这样评价他: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周公作为姬昌的第四子,他辅佐武王和成王两代君主,在打败商纣和建立西周两个重大事件中,起到了承前后的桥梁作用。

周公和召公还有姜子牙是辅佐武王姬发打败商纣的得力功臣,武王遇到国家大事主要找他们三人商量。商纣灭亡以后,武王特意分封周公为鲁国,召公为燕国,姜子牙为齐国,说明对他们三个的重视。

但是,周公虽然被封到鲁国当政,但他却并没有离开朝歌,他把鲁国的国事交给了儿子,自己继续为武王分担忧愁。西周伐纣两年后,武王得病死了,他儿子成王继位,由于年龄太小,周公就代理管理政务,一代就是六年。说明周公在武王伐纣和建立西周时,他起到的特殊作用无人能及。

其次,春秋初百废待兴,西周处于一个新旧王朝交替、新旧势力暗中较劲的关键阶段,周公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确保了西周王朝顺利过渡。

武王打败纣王后,为了体现周王室德政亲民,恩威天下,他采取了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折中策略,客观上给殷商旧势力复辟反攻提供了条件。好在武王实施这个策略的第二年,他就死了。周公迅速废止这个策略,采取积极预防的方针,一举粉碎了纣王儿子武庚和武王三个弟弟共同发起的“武庚之乱”,并乘胜把殷商遗民铲除干净。这些拨乱反正的举措,是周公代理政务所做的重要措施,在这之后,他据此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周朝八百年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平三乱,东征出海,建造洛邑新城,和召公分陕而治都是西周初非常有名的重要事件。特别是二次克殷,彻底帮西周王室看清了以武庚为首的旧势力复辟的妄想,周公主持建立的成周八师、殷八师、西六师,把西周的中央集团、诸侯集团和边防集团联系在一起,完全推翻了武王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错误做法。

应该说,周公准确把握了周朝建国初期的徘徊不定想法,迅速扭转了周王室被动挨打的局面,尤其是他制订的各种治国方略,是奴隶制王朝向封建制王朝过渡的理论基石。

第三,兴人才,重礼乐,使人们的道德有遵循,行为有规范。

周公虽然辅佐两任国君,自己也亲自执政代理了六年政务,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为自己谋求什么利益,武王在位时,他多次提出中肯意见,帮助武王打天下得民心;成王继位后,他日夜操劳一心为国。

在周公当政时,曾留下“周公吐哺”的成语,说的是他不拘一格招揽人才,有时候忙的刚洗完头,头发都没来得及梳拢就要到外面迎接贤人;刚端上饭碗扒一口饭嘴里,还没来得及咽下去就要吐出来去迎客。他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怎么能不让人奔他而来呢?

由于周公操劳太多,得罪了不少人,有人造谣说他要谋取王位,年少的成王听信谗言,就疏远了周公。周公也不解释,就离开镐京躲到洛邑,等成王醒悟以后又隆重地把他请了回来。

为了确保周王室号令天下国泰民安,人们有所遵循,周公主持制订了各种各样的礼乐遵循制度。如君臣之间如何保持距离和上下等级;家庭之间如何保持亲爱和宗亲礼法等。周公规定,从周武王开始,实行王位世袭,由下一代的大儿子继承王位,其它儿子全部分封到各个属地为诸侯,王都跟诸侯的关系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宗亲也要区分大宗和小宗。

周公提出的礼乐制度,也是孔子等儒家宣传的重点,至今仍然被广为流传。如周公规定的男女结婚要行“周公之礼”,指的就是男女定亲以后,没有行周公之礼是不能同房的,与此相适应的,红白喜事,没有乐管之声不能算是礼成。周公之梦,本来是孔子为了寻找儒家解惑的方案,经常会在梦中去向周公请教。时间久了,人们就把睡梦中潜意识发生的事,也想通过周公解梦的方式,来获得心理上的慰藉。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新鲜的历史资讯。

标签: 周公周王室孔子商纣姬发姜子牙

更多文章

  • 卫国的一位君主,辅佐周平王东迁,将爵位提升到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卫国,周平王,诸侯国,秦国,君主,郑国,先秦,周朝

    卫国(约公元前1117年—公元前209年),周朝的姬姓诸侯国。对于卫国来说,第一代国君康叔是周武王的弟弟。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也即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才彻底灭亡卫国。卫国先后建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野王(今河南焦作市沁阳)。卫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襄公立国,卫侯晋升,引一桩历史谜案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周平王,秦国,周王室,周幽王,非子,诸侯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乐闲聊话今古。最近思量许久后,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应该将我个人的视频和文字内容做一个合理的调换,今后用视频讲述各种故事,而在文字版块中,按照年份聊真正的历史,这样才是一个各得其所的资源整合。巧的是,此前用视频讲述出来的内容,都是传说味道更浓的,难以考据的“历史”,也很难按照连贯的

  • 周平王东迁后,这三个诸侯国成为赢家,先后称霸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周平王,诸侯国,秦国,周王室,周幽王,郑国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西周末期,周幽王这位君主在位时,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不管历史上的周幽王到底有没有烽火戏诸侯,仅仅是废长立幼的行为,显然就要为西周的灭亡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背景下,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

  • 周平王东迁后,干了一件蠢事,让周天子颜面扫地!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周平王,周天子,周王室,诸侯国,秦国,周幽王,郑国,周朝君主列表,周朝,先秦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周幽王在位时,将姬宜臼立为太子。后来,周幽王宠幸妃子褒姒。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5年),周幽王竟然废嫡立庶,废黜申后的王后之位,姬宜臼的

  • 周平王东迁: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史记又一记载被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史记,东迁,周平王,周幽王,司马迁

    根据史记记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遭到申国、西戎突袭而亡,并“尽取周赂而去”,随即太子姬宜臼在镐京继位,被称为“周平王”,此后“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即周平王在继位的第二年(公元前770年)从镐京东迁洛阳,由此开启了东周历史。然而考古表明,东西周之交时,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政治权争,司马迁极有

  • 晋国的一位君主:辅佐周平王东迁,奠定晋国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周平王,晋国,秦国,周天子,周王室,齐国,君主,文侯,周朝,先秦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晋国被《左传》、《国语》和《史记》等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另外三个诸侯国为秦国、楚国、齐国。晋国鼎盛时期,疆域包含今山西省全

  • 周王朝的兴衰,周平王东迁后东周开始,东周为何分为春秋和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周平王,春秋,东周,周王朝,战国,诸侯国

    《历史朝代歌》中有一段是:夏商西周和东周,东周前期为春秋。后期战国七雄起,秦朝统一列国休。东周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史学家对一个朝代不同时期的一个划分,春秋和战国时期长达550余年之久,在这段较长的时间中,当时的社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不同,春秋和战国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春秋到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

  • 周平王东迁的真相:皇位来路不正,周王室开始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周平王,周王室,周王朝,周幽王,王朝

    导语周王朝是中国历代王朝里面最独特的一个,因为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封建王朝很少有存在超过500年的,这不仅仅是由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也由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所以使得封建王朝的秩序很难维持稳定,但有一个王朝却显得格外独特,它延续了整整800年,这个独特的王朝就是周王朝。纵观整个周王朝的历史,我

  • 从古代周幽王和周平王的兄弟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12缸大师标签:王和,皇位,先秦,周朝,周平王,周幽王,兄弟之战

    从古代周幽王和周平王的兄弟之战足以看出古人对皇权荣耀的渴望虽现代没有皇位争夺这一说但在汽车行业“兄弟之争”层出不穷比如上汽大众推出的新途岳(参数丨图片)才刚上市就与自家哥哥探岳开始比较虽然探岳深受不少人的喜爱与好评但入门仅需15.86万的新途岳也同样不虚话说回来,新途岳与探岳的兄弟之争到底还是刚上市

  • 古代王朝迁都乃是常事,为何周平王迁都,会搞得天下共主地位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酸奶别加热标签:周平王,周王室,周幽王,分封,周天子

    其实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在西周武王之后几代就开始衰弱了,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三代之后就没有什么亲情了。中国古代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不外乎周朝、汉朝和明朝,暂且不说周朝,先说汉朝和明朝,刘邦实行分封制的时候清一色的刘姓宗亲,结果到汉景帝时就发生了七国之乱。朱元璋还没有大举分封,只不过把自己的儿子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