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年的毕业季节,刘老太太的外孙和她的外孙一起考进了大学,她说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她把自己的外孙和外孙都请到了一起,一起吃了顿饭。
一边吃着饭,一边庆贺,刘婆婆还分别塞了一个大红包,塞到两个小孩手里。出于对他们的尊重,他们谁也没有在现场打开那些红包。吃完饭,趁着大人们闲聊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偷偷拆开了红包,一比一比。
等两人都回到家里,女孩看到小孩的红包,只有两千块钱,便问道:“外婆送了你堂弟多少钱?”
母亲一听“一万”,顿时不服气了,明明都是两个人,怎么弟弟的儿子就多了八千多,难道他们的儿子就是孙子,而弟弟的儿子就是孙子?这就是偏袒吗?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1、老人有这种想法很正常,老人晚年能安享晚年就够了,不用太在意。
2、作为一个不成熟的女儿,我不会因为她的不成熟而生气,这是她对她的尊重,她的孙子也有她的祖父母。
3、我觉得,不管是2000块钱,还是10000块钱,我都会给你10000块钱,不要用我的名字来称呼你的孙子。可是,他们却是亲生的。
4、不可能一模一样,亲孙子和亲孙女都是亲孙女,亲孙女不可能一模一样,这一点我经历过。
5、孙和孙子都是孙子,你不想要也没关系,反正你的孩子都是你的孩子。
6、据我所知,所谓孙子生在自己家里,外孙生在自己家里,其实都是因为偏心。可笑,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有尊卑之分,有亲人,有外人,有一堆比自己的孙辈更孝顺的,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从网民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小部分人是赞成老人这样做的,因为孙子和外孙是不同的,孙子会照顾自己,但是外孙就不一定了。但也有人表示不同意,不管如何,那都是自己家的儿女,总要有个公道。
事实上,在实际的生活中,每当有老年人要照料或是入院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自己的闺女在医院照料,而自己的孩子则很少出现。当然,也有不少是由男的出资,女的出资。不管怎么说,在老人有困难的时候,儿女们都会站出来。
而这位老人家却忽略了自己的子女,而偏爱自己的兄长和兄长的子女,从而引起了自己的冲突,冒犯了自己的女儿。要想避免这种冲突,那就是:
一:一视同仁
所以,如果想要公平,想要让两个人相处融洽,那就必须要一视同仁,一人两千块,一人一万块。不然的话,不但孙子会难受,自己的女儿也会难受。
孙子就会觉得:“堂弟得到一万块钱,而我才得到两千块钱,所以我才是一个局外人,所以我才得到两千块钱,所以我才得到两千块钱。”他也是你儿子的儿子,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
否则的话,输了的人,心理上肯定会有一种不平衡感,会有一种极端的心态。等到自己年纪大了,要被人照料,被人欺负了,就会有很多借口不来照料,不来探望等等。
二:然后再以一定的方式给予
事实上,大部分的长辈都是偏向于亲外孙的。不过在发红包这件事上,你要是真想要偏向对方,也可以事后用别的方式发。
在一家人面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一样的钱,但在孩子面前打开,钱和钱之间的差距就很大了,这就很难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可以偷偷地送,也可以以后送,比如送钱什么的。
作为家长,她必须要给自己的儿子一个好的榜样,不然的话,她的儿子会对她产生不好的影响。
情义重于财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就不会再去告状,也不会再提外婆外婆的事情了,她知道外婆外婆是她的亲外婆,她不会再在乎钱了。若是自己的女儿当着自己儿子的面发牢骚,反而会让自己儿子更加的不甘心。
为防止小孩心里产生空虚感,我们可以这么教育小孩:外婆他们都上了岁数,赚钱不易,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积蓄。金钱再多也不会妨碍他们喜欢你。
姥姥姥爷他们对你也很好,但毕竟实力有限。这样就可以跟他说说自己小时候外公外婆如何宠爱自己,让他明白,外公外婆对自己的爱一点都不逊色于堂弟。
红包只是走个过场
长辈们给小孩送钱,只不过是一种礼节,一种对小孩的期望,一种对小孩的祝福,一种对小孩的祝福。美丽的标志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并不是说,越多越好。
假如孩子心里还有疑惑,家长可以告诉他们,成年人给孩子发红包的含义。然后,还可以随便编个理由,比如说,大伯他们的家庭状况不如我们,他们的子女上学一直交不起,所以家里的长辈不忍心,所以多交了点钱。
孝顺的意义
家庭成员也可以藉此教导子女,在我们国家,尊敬长辈是一种传统美德。王耀的父母辛辛苦苦将母亲拉扯大,母亲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经常回家看他们,所以母亲经常会给他们带来不少的礼物,还会给他们一些零花钱。
“外婆,外公已经上了岁数,没有什么收入,你将来没事的时候,多回家探望一下,多给点钱。”
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回报那些养育我们的老人。你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父母。
假如这种情况恰巧落到了你的头上,请务必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