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太伯与季札的让国,境界相差甚远,前者利国利民,后者洁身利己

吴太伯与季札的让国,境界相差甚远,前者利国利民,后者洁身利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四冶读史 访问量:3406 更新时间:2023/12/21 0:01:28

大家好,我是四冶读史。

太伯和仲雍商量好之后,决定一起逃到“荆蛮”去。

事情的起因是,周太王[1]的第三子季历很贤明,他的儿子姬昌又有圣人气象,周太王就想把王位传给季历,以便传给姬昌。太伯和仲雍了解了父亲的想法后,就商量一起逃到“荆蛮”,把王位让给季历。按照宗法制[2],王位应该是由太伯继承的。而为了把这个事做彻底,他们还“文身断发,示不可用”[3]。

姬昌也不负众望,招贤纳士,励精图治,带领国人做大做强,成为“西伯”[4]。之后,由其儿子姬发(周武王)领军灭商,建立周王室。事实证明,太伯让国,利国利民,这才得到后人一致的赞颂。

季札就不一样了。

吴王寿梦是太伯十九世孙,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次子叫馀祭,三子叫馀眜,四子叫季札。季札很贤明,吴王寿梦想将王位传给季札,季札让国,没有接受,原因不明。吴王寿梦只好传位给长子诸樊。

丧期过后,吴王诸樊准备将王位传给季札,季札让国,原因是“有国,非吾节也”,季札很重视节操,不愿意继承王位。诸樊作为嫡长子,继承王位也是理所当然。

吴王诸樊去世后,留下遗命将王位传给弟弟馀祭,是想按“兄终弟及”的次序以兄传弟,直到把王位传给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梦的心愿,而他们兄弟都赞赏季札让国的义举,都想把王位让出,这样就能逐渐传到季札(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他们这几兄弟也真是孝顺,深明大义,不贪恋权位。

以季札的才能,继位为王是不会有问题的。

季札出使鲁国,观周乐,通过各国的乐舞,就能知晓列国百年之前的兴废,洞察力是杠杠的。

离开鲁国,出使齐国,季札就看出了齐国的局势,对晏婴说:“您应该赶紧把封邑和职权都交还给国君。没有了封地和职权,您才能灭遭灾难。齐国的政权将另有归属;没有归属之前,齐国的祸乱不会停止。”果然如季札之言。

离开齐国,出使卫国,见到子产,季札就断言:“郑国的当权者太骄横了,祸难即将降临,到那时政权一定会落到您手中。”并告诫子产:“您当权后,要谨慎地以礼乐治国。不然,郑国就要败亡。”一语中的。

离开卫国,出使晋国,见到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很是欣赏,并断言:“晋国的权力大概要集中到这三家了!”智伯之祸后,终使三家分晋,是为赵、韩、魏。

季札真可以称得上是“见微而知清浊”了,但就是不肯继承王位。

吴王馀祭去世,弟弟馀眜继位。吴王馀眜去世,想把王位传给弟弟季札,季札让国,干脆逃走了。吴国人就立吴王馀眜的儿子公子僚为王。这时,有人就有意见了。

这个人就是公子光。

公子光是吴王诸樊的儿子,若按照先王遗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则没有意见,至少嘴上不敢说,而现在季札让国,逃走了,相当于先王遗命作废。若先王遗命作废,按照“父死子继”,吴王诸樊之后,当是他公子光继位(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位季子,光当立),现在吴国人立吴王馀眜的儿子公子僚为王,这算什么?这就引起了公子光的不满。

公子光的逻辑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他准备采取行动。

光有道理不行,还得有实力,而公子光恰是有实力的人。

恰这时,从楚国逃亡的伍子胥前来投奔吴国,公子光接纳了他。知道了公子光的意图后,伍子胥把勇士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公子光大喜。

专诸是谁?

专诸是一个刺客。

这,你就知道公子光想干什么了。

公子光设宴请吴王僚,在席间,专诸将匕首藏在烤鱼里,一击致命,刺杀了吴王僚。吴王僚死后,公子光立为吴王,是为吴王阖闾。这次政变没有动摇吴国根基,几乎是兵不血刃,替代了吴王僚。

而导致这一政变的,季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季札贪恋先祖太伯“让国”之名,多次让国,致使吴国发生权位之争,引起震荡。幸运的是,吴国没有因此发生更大的灾难,不然,季札难辞其咎。

司马迁赞其“见微而知清浊”,如此有洞察力的季札难道就不知道公子光的意图?如果知道了公子光的意图,而不采取行动,这是想干什么?明哲保身?沽名钓誉?

公子光弑杀吴王僚自立后,季札说:“只要先王的祭祀不断绝,人民不至于没有君主;社稷有人奉祀,那就是我的君主。我能去责怨谁呢?”意思就很明显了,你们几个侄儿,谁当王于我季札而言关系不大,并还说:“我只能对死去的君主尽哀,对活着的君主尽职,以等待天命。变乱不是我发动的,我拥护立为国君的人,先人们就是这么做的。”这就是在推脱责任,没有担当了。

虽然权位之争不是季札发动的,但这事确实是因他而起。季札继位了,或者指定一个继位者,或许就不会有这次权位之争了。但季札都没有做,以为让国就是“持节”了。

与太伯的“让贤”而让国相比,季札则更多的是出于洁身利己,是为了明哲保身,是为了沽名钓誉,两者境界相差甚远。“让国”只有建立在利国利民的“让贤”的前提下才值得赞颂,为了让国而让国,不顾国家人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不应该赞颂,还必须批判。

司马迁在最后赞颂季札,说:“延陵季子有一种仁爱之心,能永无止境地仰慕德义,能从细微的苗头辨别日后的善恶。啊,是一个多么见多识广、博学多闻的君子啊!”(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太史公之所以赞颂季札,怕也是看多了僭越,臣弑君、子弑父,争权夺利,败坏道德的行为,相对而言的,这我们需要加以辨别。

注:

[1]周太王,即古公亶父。太王,是周武王灭商即天子位后对他的尊称,是后来追封的。

[2]宗法制里有一条“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是法定的继承人。

[3]文身断发,在身体皮肤上刺图案,剪断长发不束冠,这是古代南方地区的生活习惯,表示已经完全改变了华夏民族的传统,意思是不能再奉祀宗庙,所以不能再继承王位。

[4]伯,诸侯之长,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

参考资料:

[1]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华书局全本全注全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更多文章

  • 吴太伯让位,其实是一场祖父为了孙子逼走儿子的悲剧,真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吴太伯,司马迁,姬昌,吴国,史记,世家

    “重读史记”第一季第七期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世家”的起笔又是从谁开始的呢?是从《吴太伯世家》。这就很奇怪了。前面几讲我给你介绍过,“世家”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记录周代的诸侯,在这些诸侯里,吴国其实是一个非常边缘的存在,地位和影响力都有限,与齐国、鲁国、燕国比差

  • 就当时条件而言,吴太伯如何能迁徙千里之外的吴地?考古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吴太伯,考古,考古发现,吴山,太伯,青铜器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现在,江南一带的人毫无疑问是华夏。但是,在战国以前这儿的人曾被华夏称做“荆蛮”。春秋时期,苏南吴国的王室曾假借华夏祖先而成为华夏,这便是苏南地区人群华夏化的重要关键。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司马迁记

  • 舜帝后裔封国陈国25位国君简介一览,从陈胡公到陈湣公

    历史解密编辑:长安十三期标签:舜帝,国君,楚国,周朝,先秦,陈胡公,诸侯国,陈湣公,胡公满,陈国(东汉)

    陈胡公(在位时间:-1045~-986,60年)陈胡公,妫姓,有虞氏,名满,字少汤,亦称陈满、陈胡公满、虞胡公。舜帝之后,陶正遏父之子,周朝诸侯国陈国第一任君主。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长女大姬嫁给舜帝之后的妫满为妻,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奉祀舜帝。妫满在位期间,修筑陈城,以抵御外敌入侵;以周朝的礼义德行

  • 姜子牙身份说法不一,一古墓推翻各种猜测,来历并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橘子爱生活标签:商朝,齐国,姬昌,山西,古墓,姜子牙,周文王,司马迁

    关于姜子牙的身份一直说法不一,他究竟是来自皇家贵族,还是出身平民百姓,一直都饱受猜测。如今一座古墓出现,专家考察直接推翻各种猜测。历史上出现很多名人,有些人对历史发展有推进作用,有些人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但凡是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姓名的人,他的身份必然不简单。作为商朝末期周朝初期的风云人物,姜子牙的

  • 72岁的姜子牙娶68岁的黄花闺女,许诺一品夫人,为何她还执意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一品,纣王,朝歌,许诺,姜子牙

    公元前1084年,72岁高龄的姜子牙经人介绍认识了68岁的马氏,两人互相喜欢,谈了没多久就闪婚了。洞房花烛夜时,姜子牙发现马氏竟然是个黄花大闺女,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姜子牙还许诺马氏,日后肯定让她当上一品夫人,风光无限。可是没过多久,马氏就一纸休书,执意离开了姜子牙,这究竟是为何呢?姜子牙与马氏新婚的

  • 难怪九尾狐妲己没被封神,你看纣王自焚前,她对姜子牙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垄疯堂主标签:妲己,纣王,王和,帝辛,先秦,姜子牙,九尾狐,太公望,元始天尊

    我们知道,元始天尊策划封神榜,挑选应劫人士时,制定了两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其一是背景,其二是战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战功又往往被忽略不计,或者说,名列封神榜不是靠战功,只有评定神职高低才参考战功。封神之战,战死的凡人将士不计其数,难道他们都没有战功吗?封神之战结束后,得以封神只有几个背景不凡的将领。

  • 封神中,姜子牙为什么没给自己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唐古看今1标签:天庭,姜子牙,闻太师,封神榜,封神台

    都说擒贼先擒王,封神里的金鳌岛十天君就深谙此理,在十绝阵之战中,为能帮助闻太师尽快打败西岐,十天君里擅长使用摄魂术的姚天君,在与闻太师商量之后,便决定用摄魂术去除掉西岐主帅姜子牙。摄魂术为左道之术,它可以在对手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将其三魂七魄收走,并以此达到除掉对手的目的,也就在姚天君摄魂术的作用,姜子

  • 70多岁,一事无成,却依然可以大器晚成,姜子牙是怎样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山河学苑标签:齐国,姬昌,姜子牙,商纣王,周文王

    原创 李子霄 子霄读史纵观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其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位或几位谋士为其出谋划策,从而谋定天下。在历史上,这些谋士年少成名的很少,大器晚成者居然还是占多数。原因有很多,年轻时或者不谙世事,或者穷困潦倒,或者未遇明主,或者时机未到,或者缺乏历练……如此种种。 所以说,你也别着急。说到大器晚成的

  • 姜子牙,一路走好

    历史解密编辑:香燕说娱标签:蓝天野,姜子牙,话剧,一路走好,演员

    01.2022年6月8日,蓝天野在北京家中因病逝世,享年95岁!02.说到蓝天野老师呢,可能九零后、零零后小伙伴对他不是很了解,但如果说到他的代表作,大家一定有印象,那就是1990年开播的《封神榜》!在那部戏里,蓝天野老师出演了“姜子牙”这个角色,这部戏里走红的演员当属妲己的饰演者,也就是傅艺伟老师

  • 姜子牙3次拜访他,都被拒之门外,姜子牙转身下令: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子牙,周文王,周公旦,齐国,隐士,刘备

    在历史上,如果要聊到礼贤下士的典范,那么毫无疑问刘备和周文王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首选。要知道,在当时,整个环境一直强调身份,所以,高等级的人绝对不会对低等级的人低头。但是,就是在身份认同的时期,周文王能够仿效姜子牙,并且为其亲自拉车八百步。而刘备也是创造了三顾茅庐的奇迹,让天下读书人无不心向往之。按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