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郑庄公假命伐宋
再创五千年文明2022-07-0718:16北京关注
郑庄公,名寤生,春秋三小霸之一。上回说到郑庄公看五国联军的围兵撤退,就打算派人去打探一下长葛的公子冯的消息。忽然有人报告:公子冯从长葛逃回,现在朝门外侯见。庄公就把公子冯叫来问明情况。原来长葛已经被宋军攻破,冯逃命至此,乞求庄公保护。庄公安慰一番,让公子冯住下,住处和供奉也更加的优待。后来听说州吁已经被杀,卫国也已经拥立新君,庄公说,州吁伐郑之事跟新君无关,主张伐郑的其实是宋国,我准备先伐宋国。诏群臣问伐宋之计。祭足上前说:之前五国联合伐郑,如果现在我们讨伐宋国,其余四国肯定害怕,或许会合兵救宋,那我们的胜算就小了。如今我们应该派人跟陈国,鲁国求和,如果陈国鲁国跟我们讲和,不去救宋,宋国势单力孤,就能增加我们的胜算。庄公就派使臣到陈国讲和。但是陈桓公不同意。公子佗对陈侯说:“与邻居亲善,与邻国友好,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郑国前来讲和,我们就应该跟郑国修好。”陈侯说:“郑伯狡诈,难以捉摸,哪能轻信。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没有听说他们去讲和,怎么先跟我国讲和,这是郑伯的离间计啊!况且我们曾经跟宋国一起伐郑,如果我们跟郑国讲和,宋国必然震怒,跟郑国讲和就势必会失去宋国,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就不接见郑国的使者。庄公见陈国不跟郑国讲和,生气的说:“陈国敢这样对我们,依仗的就是宋国和卫国,卫国刚刚平定内乱,自己国内都还没有完全安定,哪有功夫帮助其他的国家。等我先结交鲁国之后,凭借郑国,鲁国,齐国的大兵,先报宋仇,再打陈国,定能势如破竹,陈国哪能招架。”祭足说:“这样不好,现在郑国强大,陈国弱小,我们找陈国讲和,陈国一定会觉得这是离间计,所以不从。如果我们命令边境的士兵,趁陈国没有防备,杀入陈国境内,一定大有所获。再派能言善辩之人出使陈国,归还我们所俘获陈国的东西,已表明我们的诚意,陈国一定会跟我们讲和。稳定了陈国之后,再慢慢的商议伐宋的办法。”庄公称善,就派了两个边境的官员,领五千步兵假装打猎,偷偷地进入陈国境内,抢劫了大量的物资,俘获了不少的百姓。陈国边境的官员把郑国入侵之事报告给陈侯,桓公大惊,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人报告:郑国使者颍考叔在宫门外,带着郑国国书求见,要归还俘获的百姓和物资。陈桓公就问公子佗,郑国使者前来我们要怎么处理呢。公子佗说,郑国求和的美意,我们不能再拒绝了。桓公招颍考叔进见。颍考叔参拜陈侯,把国书呈上。桓公看了国书,郑伯寤生也是非常的谦虚,承认了边境入侵的过错,并把所获的人口,辎重尽数归还,派颍考叔前来谢罪,也表达了郑国愿与陈国通好之意。陈侯看了之后,才知道郑伯的求和与修好都是出于诚意,于是优待了颍考叔,并派公子佗出使郑国,以示陈郑友好。陈国的问题已经解决,伐宋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呢,庄公问祭足。祭足说:“宋国是公爵,爵位高,国家又大,主公应该暂且礼待宋国,不要轻言讨伐。最好先入周室,朝见周王,然后就说奉王命,召集齐国、鲁国,合兵攻宋。师出有名,将战必克攻必胜。郑庄公大喜。就命世子忽监国,自与祭足到洛阳,朝见周王。当时正是冬季十一月初一,正是周朝元旦之日,群臣朝贺。(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但是正月初一的算法,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就是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开始,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所以郑庄公到洛阳,朝见周天子的日子,正是周朝的元旦。周公黑肩劝周王要礼待郑国,以鼓励列国。周桓王向来都不喜欢郑国,又想起了郑国割麦盗禾之事,怒气冲冲。对庄公说:爱卿今年国家的收成怎么样啊?庄公说:托大王洪福,今年郑国风调雨顺。桓王说,幸好是这样,温地的麦子,成周的稻子我可以留着自己吃了。
庄公见桓王言语逼人,也就不再说话,告辞退出。桓王也不挽留,也不设宴款待,也不赠送礼物,只是派人给了庄公十车黍子,以备荒年之用。庄公对此次朝见周天子非常后悔,白白的被周王嘲讽,甚至侮辱,对祭足说:“你劝我来朝见天子,你看看这天子对我如此傲慢,口出怨言,还送黍子来嘲笑我。我准备拒绝接受,你看我应该怎么回复。”祭足说:“诸侯敬重主公的原因,因为主公两代为卿士,陪在大王左右,权倾朝野。大王的赏赐,无论厚薄,都是上天的恩宠,主公如果不接受,分明是我说明我郑国跟周王室已经有裂痕了。如果我们失去了周王室的庇护,还怎么能取得诸侯的尊重。”君臣正在商议的时候,有人报周公黑肩来访,黑肩以私人交情赠给庄公两车绢帛。言谈间也是极为客气,谈了很久黑肩才辞别而去。庄公问祭足周公的来意。祭足说:周王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姬沱,次子叫姬克。周王宠爱次子姬克,让周公使辅佐他,将来姬克一定会有夺嫡之事。所以周公今日先结好我国,以为外援。周公所赠的绢帛,正有用处。庄公问有什么用?祭足说:“主公来朝见周天子,各路诸侯都知道。现在就把周公所赠的彩帛,分别装在十量车上,外面用华丽的包袱包裹,出国都的时候,就说这是周王所赐。再加上朱漆的弓箭,就说,宋国长久以来都没有给天子朝贡,郑伯接受天子之命,要率兵征讨。并以此来号召列国,都要出兵跟随,有不从者,就是违抗王命。这么重大的事情,诸侯必然相信并且跟随,宋国虽然是大国,也抵挡不了这么多国家的联合部队。”庄公大喜,拍着祭足的肩膀说:爱卿是真的是太有才了。你所说的,我一一照准执行。庄公出了周朝的国境,一路宣扬王命,传播宋公不守臣节的罪行,听到的都以为是真的。这话也传到了宋国,宋殇公听到后,心中害怕,派人秘密的告诉了卫宣公。卫宣公就联合了齐僖公,准备给宋国和郑国讲和。约定了具体时间,在瓦屋之地相会,歃血结盟,以解释之前的误会。瓦屋会盟本来是一次诸侯之间的盟会,这在春秋时期是很平常的,但不平常的是会盟之地的选择,瓦屋会盟的地点是温地,就是现在的河南温县。温地是周天子的的领地。作为臣子,会盟开到了周天子的领地,这就有着不一样的意味了。也展现了他们对周天子的不尊敬,但是周天子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宋殇公又派人贿赂卫国,约定先见上一面,商讨郑国的事情,然后一起去瓦屋。齐僖公也如期而至。只有郑庄公不到。齐僖公说,郑伯不来,合议也就失败了,就准备驾车回国。宋公坚持要让齐僖公留下与宋卫结盟。齐侯表面上虽然答应下来,实际上也是在观望。这时周桓王准备罢黜郑伯的执政权,交给虢公忌父。周公黑肩力谏制止,所以桓王仍用忌父为右卿士,但是可以辅佐国政;郑伯为左卿士,只是个虚名而已。庄公听说了,笑着说,我看周王也不能剥夺我的爵位。后来听说齐国和宋国会盟,就向祭足问计,祭足说,齐宋原本没有深交,都是卫侯居间撮合,虽然同盟,但并非本心。现在主公就以周王命令告知齐国鲁国,让鲁国联合齐国,一起攻打宋国。鲁国跟齐国土地接壤,世代联姻,鲁侯约齐侯一起发兵,齐国必然同意。蔡国、卫国、郕cheng国、许国等国,也应该发檄文让他们响应,才能显得是因为国事征讨宋国。如果有国家胆敢不来,马上就发兵征伐他。庄公同意,派使者到鲁国,约定发兵之日,侵占的宋国土地,全都交给鲁国管理。鲁国的大夫公子翚是贪婪残暴的人,欣然答应。跟鲁侯汇报了之后,又约了齐侯,与郑国在现在山东临沂的中丘聚齐。齐侯派他弟弟夷仲年为将,出车三百乘。鲁侯派公子翚为将,出车二百乘,前来相助郑国。郑庄公亲率领着着公子吕、高渠弥、颍考叔、公孙阏等一班将士,自己带领中军。建一面大旗,上书四个大字“奉天讨罪”,把红油漆的弓箭也挂在车上。齐国的夷仲年统领左军,鲁国的公子翚统领右军,耀武扬威,杀奔宋国。公子翚先到老桃这个地方,就是现在山东汶上县东北的桃城村,守将出兵迎战,被公子翚奋勇当先,杀得宋兵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被俘的有250多人。公子翚把捷报飞报给郑伯,庄公大喜,命令休息两天后,命颍考叔跟公子翚领兵攻打郜城,郜城就在现在的山东成武县郜鼎集村,公子吕接应。命公孙阏就是子都同齐将夷仲年领兵攻打防城,防城就是现在的山东费县方城镇古城里村,由高渠弥接应。将大营安扎在老桃,专听报捷。
宋殇公听说郑鲁齐三国之兵已入境,吓得面如土色,急召司马孔父嘉问计。孔父嘉说:“我曾派人到王城打听,周王并没有伐宋的命令。郑伯假传王命,齐侯,鲁侯都被郑伯骗了。但是三国已经联合,他们的势力很强大,我们不要跟他们正面交锋。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能让郑国不战而退。”殇公说,郑国已经得了好处,还会退兵吗?孔父嘉说:“郑伯假传王命,号令诸侯。现在跟随郑国的只有鲁国宋国而已,郑国的东门之战,宋蔡陈鲁都是郑国的敌人,现在鲁国陈国与郑国结盟,但是蔡国,卫国没有,郑伯亲自领兵来攻打我国,一定带有倾国之兵,其国内必然空虚。主公还得多备宝物,派人向卫国求援,使卫国联合蔡国,轻装简从,偷袭郑国。郑伯如果听说国内遭袭,一定领兵回国救援。郑国的军队都退了,鲁国齐国的并将还能不退吗?”宋殇公就派孔父嘉带领200乘的兵车和步卒,携带黄金、碧玉、彩缎等礼物,连夜来到卫国,求卫国君主发兵袭郑。卫宣公受了礼物,就派右宰丑领兵,跟孔父嘉一起从小路出其不意,直逼荥阳。世子忽同祭足急忙传令守城,但是却被宋国卫国的兵士在城外大肆抢劫一番,抢去人员牲畜辎重粮草无数。右宰丑还想攻城,孔父嘉说:我们是来偷袭郑国的,不过是趁着他们没有准备,得到点好处就行了。如果整顿兵马准备攻城,京城荥阳的城池还是很坚固的,如果郑伯再发来救兵,我们必定腹背受敌,首尾不得兼顾了。不如取道戴地,全军回兵,戴地就是现在的今河南民权县东。估计我军离开郑国的时候,郑伯应该也离开宋国了。右宰丑也认同孔父嘉的说法,就派人跟戴国借道通过。戴国国军怀疑有人来攻打自己的国家,关上城门,派兵登上城墙,坚守城池。孔父嘉大怒,离戴城十里的地方,同右宰丑分作前后两寨,准备攻城。戴国人固守城池,屡次出城交战,互有胜负。孔父嘉派人到蔡国搬请救兵。这时颍考叔等已打破郜城,公子阏等亦打破防城,都派人跟郑伯报喜。刚好这时候世子忽的告急文书也送了过来。不知道这郑伯会如何处置,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