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郑庄公割麦盗禾
再创五千年文明2022-07-0521:01北京关注
自从周郑交质之后,郑伯留在周朝辅政,一直也没有什么事。平王在位五十一年而死。郑伯与周公黑肩共同执掌朝政,让世子忽回归郑国,迎回太子狐来周即位。太子狐因为悲痛父亲之死,还没有来得及在堂前尽孝父亲就死了,太子狐过度悲伤,回到周朝后就死了。太子狐的儿子姬林即位,就是周桓王,众诸侯都来奔丧,并拜见新的天子。虢公忌父先到,举止动作都合乎礼数,人人都很尊重他。周桓王因为父亲到郑国做人质以致身死而感到悲伤,又看到郑伯长久专权,心中怀疑恐惧,私下里跟周公黑肩商量,说,“郑伯曾经以先太子到郑国为质,现在我即王位,郑伯一定看不起我。君臣之间,恐怕要有矛盾了。虢公做事公正,我准备委虢公以政事,卿以为如何?”周公黑肩上奏说:“郑伯为人严酷,不近人情,不是忠心顺从的大臣。但我朝东迁洛邑,晋、郑功劳最大,如果要夺郑伯的执政权交给别人,郑伯生气,一定会有狂妄跋扈的行为,大王也不能不考虑呀。”桓王说,我不能以周王之位而受郑伯牵制,我意已决。第二天,桓王早朝,对郑伯曰:“卿乃先王之重臣,朕不敢让你屈居在朝臣之列,爱卿你那么有本事,就自谋安乐吧。”庄公一听,索性就说:臣早就该辞去执政之位,从今天即刻辞职!于是愤怒的出了朝门。对人说:新任的天子辜负了我的忠心,不值得辅佐了。随后几天,就驾车回国。郑世子姬忽率领众官员出城迎接,问庄公回国的原因。庄公说了桓王不想用庄公的话,郑国众官员都有忿忿不平之意。郑国大夫高渠弥说:“主公两代辅佐周王,功劳巨大,况且周朝先太子姬狐在我国为人质,我们礼敬有加,未有失礼之处,现在周王不用主公而用虢公,如此不合道义的行为,不如我们兴兵伐周,废了不义的桓王,另选贤能者为周王。天下诸侯谁不害怕我们,主公的霸业可成呀。”颍考叔说:“万万不可,君臣的关系,就像母子一样,主公都不忍心记恨母亲,怎么会记恨他的君主呢。主公只要隐忍一年,再入朝觐见周天子,周王必有悔过之心。主公不要因为一时的气愤,而毁掉两代郑公的忠义之志呀。”大夫祭足说:“以臣愚见,两位所说都有道理,我们应该把两人所说结合起来使用。臣愿意领兵直抵周朝边境,就说今年我国收成不好,就要在温洛之间寻找粮食。如果周王派人责备我们,我也有话对答;如果周王没有责备我们,主公再入朝面君也不晚。”庄公同意。祭足就领了一枝车马到温邑边上,温邑就在现在的河南温县西南,是周朝的北部边境。说郑国今年遇到灾荒粮食减产没有吃的,要向温地的大夫借粮千钟。按春秋的单位,一钟大概是180斤,千钟就是18万斤左右。说千钟,其实就是祭足以借用很多粮食来刁难温地大夫。温大夫以没有接到周王的命令,不同意。祭足说:如今大麦小麦正是成熟,都可以拿来以解我国缺粮之困,我们可以自己动手,不劳你们费心。于是命令兵士各备镰刀,尽割田中之麦,满载而回。祭足领兵前来接应。在周朝和郑国的边界处驻兵三个多月,也巡视到成周别的地方。当时是秋七月的中旬,正是早稻成熟的时候,祭足又吩咐士兵假扮成商人模样潜入田中,三更开始偷粮,五更收兵。结果成周郊外,稻禾被偷抢一空。等到守将发现,点兵出城,郑军早已远去。桓王知道郑兵割麦盗禾之事,大为恼火,就准备兴兵问罪。周公黑肩劝着说:郑国祭足割麦盗禾的行为,都是边庭的小事,况且郑伯也未必知道,不要因为一时的气愤而得罪这么重要的大臣。如果郑伯果真不知道割麦盗禾的事情,必然会因此感到愧疚,一定会来王庭谢罪修好,您再等等看郑伯如何动向。桓王准奏,但是命令沿途各地加强防范,不能让他国之兵入境,郑国割麦盗禾之事,并没有追究。郑伯见周王完全没有责备之意,果然心怀不安,就决定入朝去看看。正要起身的时候,齐国有使臣来见,原来是奉了齐僖公之命,约郑庄公石门相会。两位国君相见,歃血为名,约为兄弟,有事互相帮助。席间,齐侯问庄公,世子忽可曾娶亲。庄公说没有。僖公说,我有一个爱女,虽然还未曾成年,但是颇有才学。如果庄公不嫌弃,等她成年之后,愿与世子忽为妻,你看如何。庄公连连称谢。返回国中,对世子忽说了此事,世子忽说:现在郑国小而齐国大,大小并不对等。孩儿我不敢高攀呀。庄公说,联姻是僖公的意思,如果能跟齐国结为姻亲,以后有事也可以有个依仗,你何必推辞呢。姬忽又说:大丈夫应该自立,怎么可以依仗婚姻而立。庄公也赞赏姬忽有志向,也就不再勉强。后来齐国使者到郑国,听说郑国世子不同意这门亲事,回国告诉了齐僖公,僖公感叹到:郑世子是太谦虚了,我女儿还年轻,等以后再说吧。郑庄公要去朝见周王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了呢,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