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匪议东周(五)祭足是春秋第一权臣,郑庄公死后他开启郑国之乱

匪议东周(五)祭足是春秋第一权臣,郑庄公死后他开启郑国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372 更新时间:2024/1/3 11:54:10

春秋时期,齐、鲁、晋、宋等各国都出现一批"权臣",这些权臣独霸朝政,废立国君,成为了春秋时期东周乱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顺序看,祭仲可谓是春秋"第一权臣",他执掌郑国朝政数十余年,废立了郑国三位君主,开了郑国朝政数十年的混乱时期。而在这个时期中,中原小霸王郑国由盛而衰,齐国趁机崛起,春秋争霸的重心由此改变。本章节将讲述在郑庄公去世后郑国政权更迭中祭足的表现,郑国乱世是如何被开启的。在这里大家将会看到,一个貌忠实奸的狡诈权臣上位的过程。

祭足是郑庄公时候的主要大臣,从普通的大夫做到上卿的职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郑庄公时候他是国君的亲信,是少数能够直接与郑庄公讨论政务的大臣之一。那是他足智多谋,不论在共叔段谋反,还是在与周桓王争权的问题上,祭足都帮助郑庄公解决了头疼的问题。相比与郑庄公时期的公子吕和颍考叔,祭足在阴谋诡计方面更加擅长,手段更加阴狠毒辣。郑庄公是春秋时期著名奸雄,他野心颇大,周朝逐渐势弱几乎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祭足在这些针对周天子的行动中却是主要的智慧支撑,也是郑庄公唯一的依靠。

在郑庄公时期祭足主要表现为忠心耿耿的大臣,对于郑庄公的命令一丝不苟的执行,受到太子忽和许多郑国大臣的推崇。他与周围其它大臣的关系很好,表现得忠厚老实,一点都不像是能成为权臣的样子。在公子吕去世后,争夺上卿之位的斗争中,太子忽正是被祭足忠厚的形象所迷惑,推荐祭足成为上卿,为日后他成为权臣奠定了基础。从整个《东周列国志》和东周其它史料的内容看,祭足在郑庄公时期的表现和郑庄公去世后的表现判若两人,很显然在君弱臣强的时候他的野心和权力欲才暴露出来。

在郑庄公弥留之际,他曾经咨询祭足关于继承人的问题。郑庄公认为虽然太子忽当了多年太子,但是公子突的能力和野心都在太子忽之上,想废黜太子忽让公子突继承郑国国君之位。祭足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废长立幼违反国家传统,如果怕公子突搞事情就放逐出去就行了。郑庄公听从了祭足的建议,让太子忽即位成为郑昭公,并放逐了公子突。有意思的是在安排放逐公子突时居然把目的地放在了宋国,这完全就是包藏祸心了。公子突的母亲雍姬是宋国大族雍氏的女儿,把公子突放逐到宋国跟纵虎归山有什么区别?

公子突到了宋国后在外公家族的支持下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篡位,还把宋国国君宋庄公拉到了自己的战车上。郑昭公当了多年太子,在国内声望很高,但是身后没有大国支持。原先齐僖公想把女儿文姜嫁给郑昭公的,可是郑昭公用各种方式推却了,最后娶了弱小的陈国国君女儿为妻,所以缺少外援。郑昭公上位后朝政掌握在上卿祭足和亚卿高渠弥手里,所以国内形势并不平稳。郑庄公这么安排本来认为祭足会支持郑昭公,毕竟祭足任上卿也是郑昭公推荐的。可是郑庄公一死祭足就露出了獠牙,利用郑国和宋国通使的机会去找公子突。

很多人因而有了疑问,既然祭足拥立公子突,那当初郑庄公想改继承人的时候,他为啥提反对意见?其实不论是郑昭公还是公子突都不是祭足拥立的对象,因为这两位国君虽然矛盾不少,但能力也都比较突出,祭足在他们之下只能继续做郑庄公时代的辅助工作。以祭足的野心不是一个普通的上卿能满足的,他想要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地位。因此在他看来,上述两人不论谁上位都不受他控制,甚至有可能培植自己的党羽替代他。所以他选择了让这两人斗起来,从中寻找掌权的机会。

如果当初祭足按照郑庄公的要求让公子突上位,那么以郑昭公的性格很可能避居外国不与兄弟相争。这样一来等公子突坐稳郑国国君的位置,祭足的日子就难过了。只有让郑昭公上位,才能挑动公子突篡位,如此一来才会创造出渔翁得利的机会。于是祭足在宋国见到公子突,并受到宋庄公胁迫其迎立公子突时,祭足一面装成受害者被胁迫的样子,一面迎公子突回国,暗中策划废掉郑庄公的事情。祭足回国后装病,并探病的机会把大臣都招到自己家中。谈话时在大厅隔壁埋伏了不少武士,先用宋国军队兵临郑国来威逼,再用隔壁的武士恐吓,最后让亚卿高渠弥煽动,于是迎立公子突为郑厉公的事情就达成了。

高渠弥本身在晋升上卿的事情上就怨恨郑昭公,而且一直与公子亹密谋造反,这次联合祭足搞事情算是恰逢其会。由于郑厉公是依靠着宋国和祭足上位的,他在国内没有什么根基,因此一切朝政大权归祭足掌控。宋庄公本以为让雍氏的儿子雍纠娶了祭足的女儿便能控制祭足,实际这种想法天真可笑。祭足掌控大权后完全架空了郑厉公和雍纠,宋庄公帮着搞了半天啥都没得到。整个过程中祭足演戏,装受害者,借力打力,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极为高明。面对根基不足的郑厉公和智商需要充值的宋庄公游刃有余,最后顺利走上权臣的地位,而连续数十年郑国不断政权更迭的大乱也由此开启。

标签: 郑庄公郑国权臣齐国国君祭足

更多文章

  • 郑庄公是怎么对待同事和上司呢?郑周互质

    历史解密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标签:郑国,宋国,卫国,郑周,周朝,先秦,郑庄公,周天子,周平王,书法家,历史故事

    都说春秋时期是李崩乐坏的时代,但礼崩乐坏又具体是从哪个时候开始的?是谁导致礼崩乐坏的呢?上个故事我们讲了庄公运用智谋除掉弟弟共叔段的故事。当年为了在家里和弟弟斗智斗勇,所以他长期旷工,不去周天子那里报道上班。周天子自然看郑庄公有点不顺眼,于是就让虢国的君主来代替郑庄公的职位。虽然郑庄公长期不上班,但

  • 郑庄公:孝悌的表象下掩盖的是虚伪,他是历史上阴险狡诈的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郑庄公,春秋,丘明,春秋左氏传,刘濞,孔子

    以孝悌为表,行不义之实《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叫《春秋左氏传》,相传是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的编年史,其实这个在史界还无定论,因为左丘明是春秋末年人,《春秋左氏传》却提到战国初期的某些史实,所以,不少人认为此书为后世托名之作,如康有为就斩钉截铁地认为此书是西汉刘歆伪作。至于到底是真

  • 卫国公子州吁弑兄篡位,联合四国攻打郑,郑庄公运筹帷幄化解兵祸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卫国,齐国,卫庄,大周,公子,先秦,周朝,郑庄公,历史故事

    卫庄公的夫人,名庄姜,决妃名厉妫,两人没生子。厉妫的妹妹,名戴妫,随姐出嫁,生子名完,名晋。庄姜又进献宫女给庄公,生子州吁。州吁性暴好武,爱谈兵。庄公溺爱州吁。大夫石碏向卫庄公建言,勿太过宠爱州吁,如想传位于州吁,便当立为世子,如不想其继位,不可过于溺爱他。卫庄公不听谏劝。石蜡之子石厚与州吁相交,两

  • 科普国学智慧,挖地道与母亲相见的郑庄公,才是真正的高质量男性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郑庄公,左传,庄公,郑国,共叔段,国君

    《左传》记载了一个传奇故事!情节曲折,全是腹黑情节,让人难以置信,我看完后,扼腕叹息,春秋时代,真是狼性文化横行!故事的主人公是郑庄公,孩子妈生他的时候,难产!差点一尸两命,因此从小就不喜欢他!一直想让二儿子继承王位。可惜,任何一个势力想长治久安,其中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关键,甚至是核心!没有规矩不成

  • 为何周天子杀鸡给猴看的表演却演变成了敌方郑庄公的秀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小馨讲故事标签:郑庄公,周天子,周王朝,周平王,周王室,诸侯国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重要得事件即在此事发生之前周朝乃是天下公认的天下之主,就算分封的诸侯再有所不满,依然像供奉神明一样朝贡周王朝,但在此事发生后周朝彻底由神变成了和诸侯一样的凡人,它不再具有神的光环,反而因为自身的无力,成了各个诸侯互相争霸利用的对象,也由此揭开了春秋诸侯争霸的历史序幕,这是哪一件事

  • 遇到强大对手怎么办?13岁的郑庄公,忍辱负重22年,一举击垮!

    历史解密编辑:告诉航海家标签:郑庄公,周天子,姜氏,庄公,叔段,国君,先秦,周朝

    13岁登位的郑庄公一辈子做了两件很牛掰的事:一是忍辱负重22年,清除了弟弟、母亲一伙的分裂势力;第二件事就是一箭射伤周天子,彻底扒下了天子的遮羞布。连周天子都敢打的郑庄公,之前一再放纵自己的弟弟,说明那只是一种欲擒故纵的策略,通俗的说就是:要想消灭他,先让他疯狂!郑庄公被迫将京城封给弟弟郑庄公登位时

  • 如果对当前形势不理解,可以听听郑庄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郑庄公,左传,毛主席,庄公,共叔段

    天下大势,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这几天有人颓丧,有人欣喜,也有人不解。实际上,看问题需要一双慧眼,拨开云雾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那我们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慧眼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那就来听听郑庄公的故事吧。毛主席曾经说过,郑庄公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天下最佩服的,莫过于他了。那这个郑庄公究竟是什么

  • 郑庄公平叛:兄弟相残凭什么怪我?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公子,封地,国君,郑庄公,郑武公,嫡长子

    在郑武公去世后的二十年,那时后郑庄公打败带领造反叛乱的弟弟公子段,并将自己的弟弟赶到了一个偏僻到不行的共国,明明是一母同袍却走上了反目成仇的对立面,这一切还要从郑庄公幼时被偏心的母亲武姜不待见开始。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在生产时遇到了难产,在古代顺生是指头先出来,而郑庄公则是屁股先出来,自此后武姜对自己差

  • 秦襄公征伐犬戎,开疆拓土,秦成大国,郑国内讧,郑庄公掘地见母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郑国,秦国,世子,犬戎,先秦,周朝,秦襄公,郑庄公,周王室,周平王

    周平王迁都洛邑,秦襄公随驾保护,平王为谢秦襄公,加封秦伯,将秦国从附庸小国升为诸侯国,平王对秦伯曰:"今岐丰之地,半被犬戎侵据,卿若能驱逐犬戎,此地尽以赐卿,少酬扈从之劳。永作西藩,岂不美哉?"并鼓励秦襄公讨伐犬戎,承诺将秦国从犬戎手中夺得的土地尽归秦国。秦襄公整军备战,率着秦国将士与犬戎大战三年,

  • 石碏大义灭亲除国贼,郑庄公入周朝见周恒王,假受王命讨伐宋国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王命,宋国,周王,卫国,石碏,先秦,周朝,郑庄公,周恒王

    州吁弑兄篡位,为压制国内有关他弑兄篡位的议论压力,兴兵伐郑。州吁成功打了一场小胜仗,政治目的达到,怕国内出动乱,班师回卫国。州吁为了获得臣民的肯定,请老臣大夫石碏出山,石碏以生病为由推辞。石碏向州吁献计,要想国内稳定,卫新君若能得周王赐予黻冕(官袍)车服,得王命为君,必得国民肯定。建议州吁可通过陈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