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宝玉并非绿玉,传国玉玺也不是绿色的!卞和哭玉,道出红楼主旨

宝玉并非绿玉,传国玉玺也不是绿色的!卞和哭玉,道出红楼主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姜子说书 访问量:4489 更新时间:2024/1/7 2:28:50

  题:通灵宝玉并非绿玉,传国玉玺也不是绿色的!卞和哭玉,道出红楼主旨!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主人公贾宝玉是衔玉而生,那块来自青埂峰下普天之下至坚至贵的通灵宝玉的传奇,长安大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道那玉是什么样的颜色与质地呢?

  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诗嘲云: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却原来那玉的本体是颗“雀卵”,来自孔雀大明王家族,其色为朱红,终究不离明字,质地莹润则好似月光一般,正所谓:“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月与玉,并非二物。若问其文采斐然,却是五色俱全。

  世间真有这样一块玉吗?此顽石究竟是什么样的玉石品种呢?这种玉石到底是什么样的颜色呢?是绿色还是红色,亦或是其他色彩呢?

  其实这块玉属于地质学家章鸿钊老先生所说的拉长石,即月光石,万变不离月字,此玉石品种产于荆山地区基性岩,又因为这种玉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又称光谱石,光谱石之说直通女娲五彩石之说,玄妙至极。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有意思的是,1921年,章鸿钊老先生在《石雅》一书中指出,和氏璧便是拉长石、光谱石、月光石。和氏璧便是后来的传国玉玺。也就是说,通灵宝玉便是传国玉玺,是故,作者以通灵宝玉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来对应李斯笔下传国玉玺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小篆。

  《录异记》是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所著,其中有《异石》一篇,说的正是《红楼梦》中受天地日月精华而生的通灵宝玉的来历,正所谓:“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

  《录异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没错,传国玉玺正面来看是白璧无瑕,侧看是蓝绿色,随着光线变化而呈现七彩五色,又因卞和哭玉泣血而内嵌红色。而说到岁星之精,《红楼梦》里除了通灵宝玉,那些个闺阁女儿皆是天地精华灵秀所生,女儿之首的林黛玉更是如此。

  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自称顽石、璞玉,亦是来自和氏璧的来历,因为卞和两次献玉,都被玉尹说成以顽石欺君,因此先后被楚厉王、楚武王下令刖足,故有红楼书中跛足道人。

  《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就连贾宝玉被称之为凤凰、活龙,也是源于和氏璧的传说,因为凤凰从千山万水之外衔朱砂来填此玉,方有稀世珍宝和氏璧,正所谓:“凤凰不落无宝地”,凤凰便是宝,传国玉玺便是宝。

  卞和第三次献玉感动了楚文王,于是乎《红楼梦》作者又用文字辈给荣国府的主子们取名,所谓贾赦贾政、贾敏,又在以女为尊的红楼世界,称女主人为王夫人,又以香草美人来应楚国风俗,仿造《离骚》著此以美人写圣主贤臣的《石头记》!

  《韩非子·和氏》: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焉,遂命曰“和氏璧”。

  《中国名胜词典》记载:怀远县荆山有抱璞岩,传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概此即《红楼梦》所谓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

  因有卞和泣血之说,故有明霞入雀卵之果,真真是“马践胭脂骨髓香”。因这“白骨如山”,方有还泪之传,哭风流者,悼忠义也!晴雯不为王夫人所用,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不亦悲乎?

  庚辰双行夹批:只此一句便是晴雯正传。可知晴雯为聪明风流所害也。一篇为晴雯写传,是哭晴雯也。非哭晴雯,乃哭风流也。

  红楼一梦,宝玉与黛玉,究竟谁是绛珠氏?究竟是谁哭?究竟又是谁在泣血呢?卞和哭玉便是卞和抱璞泣血,故书中写黛玉还泪,却是泣血而死,宝玉梦见可卿去死,血不归经,咳血而出。

  世人不知其意,竟钻研起黛玉与晴雯是否女儿痨?是否肺结核?却不知作者是以泣血哭忠贞之士,真真是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作者这一把洒与闺阁之中的辛酸泪,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作者所言,实乃是天下兴亡事,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石雅》、《录异记》、《韩非子·和氏》、《中国名胜词典》

更多文章

  • 南漳卞和社区:共包齐心饺子 共建幸福家园

    历史解密编辑:南漳资讯标签:卞和社区,饺子,王鼎,包饺子,吃饺子

    全媒体记者:王鼎“一口饺子补嘴空,暖意满满迎立冬”。进入立冬时节,人们有吃饺子的习俗。在湖北南漳县卞和社区锦绣家园小区,留守老人、爱心义工、社区工作人员,大家欢聚一堂,一同包饺子、吃饺子,一起感受冬日里的邻里温情。活动中,社区居民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动作娴熟地拌馅、包饺子,不一会儿,一个个皮薄馅大的

  • 腾冲“卞和杯”玉雕大赛院校组作品线上展览

    历史解密编辑:腾冲文旅标签:玉雕,翡翠,玛瑙,玉石,卞和,黄龙玉,阿诗玛,腾冲市

    前言:腾冲素有“中国翡翠第一城”“中国琥珀之都”的美誉,加之经营玉雕已有600余年历史,是久负盛名的翡翠珠宝集散地和玉雕业的发祥地,内涵丰富、功用广泛、工艺精美、文化灿烂,在全国玉雕行业享有一定声誉。3月15日,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腾冲主会场系列活动之“腾冲‘卞和杯’玉雕大赛暨珠宝精品展

  • 腾冲“卞和杯”玉雕大赛专业组(琥珀)作品线上展览

    历史解密编辑:腾冲文旅标签:琥珀,玉雕,白泽,翡翠,黄帝,卞和,黄财神,腾冲市

    前言:腾冲素有“中国翡翠第一城”“中国琥珀之都”的美誉,加之经营玉雕已有600余年历史,是久负盛名的翡翠珠宝集散地和玉雕业的发祥地,内涵丰富、功用广泛、工艺精美、文化灿烂,在全国玉雕行业享有一定声誉。3月15日,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腾冲主会场系列活动之“腾冲‘卞和杯’玉雕大赛暨珠宝精品展

  • 乱认祖宗赔了银子又丟官:夏徵舒的后人和秦桧的后人,谁更可笑?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秦桧,夏徵舒,丢官,先祖,县令

    看着很多人急急忙忙乱认祖宗(包括但不仅限于秦桧),洪承畴、吴三桂、范文程都有后世子孙大张旗鼓地纪念,没准儿哪一天孙之獬的子孙也会以“史上第一美发师”的后人自居。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春秋时期陈国人夏徵舒和他的“后人”的故事,并进而产生了一点困惑:夏徵舒的“后人”乱认祖宗赔了银子又丟官,秦桧的“后人”赚了

  • 郑灵公的恶果, 因美食结仇而被杀, 先“幽”后“灵”

    历史解密编辑:大玲的生活标签:齐国,田单,美食,暴君,田氏,先秦,周朝,郑灵公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名叫郑灵公的贵族。他和同样是贵族身份的田氏父子因为一道鲜美的佳肴而结成了盟友,互相背书以共同分食这道美味。但是,这份友谊最终却迎来了可怕的结局。据历史记载,这道美食是猪的肚肠,里面绑着新鲜的鱼和肉,口感鲜美,香味四溢。该菜肴被一位智者点评为“天下第一美味”。当时的郑灵公非常喜欢这道

  • 郑灵公煮了一锅甲鱼汤,大臣伸进手指吮了一口,不久将郑灵公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老公我饿啦标签:郑灵公,孔子,楚庄王,公子宋,郑国,国君

    公元前606年的十月,做了22年郑国国君的郑穆公去世,其子公子夷继位,是为郑灵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灵”这个谥号是一个下谥,能得到这样一个谥号,说明郑灵公在位期间的表现好不到哪里去。实际上郑灵公在位时间不过才半年多,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就做了一件事,而且还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说起来也挺悲催的。公

  • 古代君主煮了一锅甲鱼汤,大臣伸进手指吮一口,不久将郑灵公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郑灵公,楚庄王,公子宋,大臣,臣子

    龟在我国古代的意义非凡,因为龟的寿命很长,再加上龟的外形既有坚硬的外壳身体还酷似蛇皮,所以先人们将龟神化,很多神兽的模样都是参考龟的外貌设计的。龟不仅有着象征意义,在药理上对中医事业也很有帮助,有些药就是以龟作为药引,而且龟的确有着大补的功效,久而久之龟就成了补品。并且可食用的龟都被叫做甲鱼,如今我

  • 公元前607年,郑灵公请卿大夫们吃鳖肉,一个玩笑为自己招来大祸

    历史解密编辑:三公子观察标签:郑灵公,公子宋,子家,楚国,国君,天子

    公元前607年,郑灵公请卿大夫们一起吃鳖肉,席间,郑灵公跟公子宋开了一个玩笑,没想到,却为自己招来大祸!当时,一个楚国人不知道从哪儿淘来了一只大鳖,送给郑灵公。郑灵公从来没见过如此大的鳖,很高兴,打赏了楚国人。然后他命令御厨,把大鳖洗干净了,炖着吃。可这么大一个鳖,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呀,于是,郑灵公

  • 郑灵公为何因一碗甲鱼汤被大臣杀害?一文解读奇葩故事背后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郑灵公,公室,周天子,公子宋,公子,国君,周朝,先秦

    一看谥号“灵”,人们的心里就不禁咯噔一下,凡是被它盯上的国君基本上都“不灵”,十之八九不得善终。郑灵公就是如此,他即位还不到一年,就“魇暴死”了。魇,就是民间传说中的“鬼压身”,意思是说,郑灵公睡梦中被鬼压死了。当然,所谓“魇暴死”只是照顾郑灵公面子的说法,真实的情况是他被人用沙包给活活闷死了。凶手

  • 春秋时的郑灵公,为何因一碗甲鱼汤而被大臣杀害,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郑灵公,周平王,周宣王,郑国,郑庄公,国君

    郑国大夫子公曰:“我有个很奇特的本事,一旦发现了非同寻常的美食,预感马上能吃到,食指就会自己抖动起来,看来今天有美味享用了!”。郑灵公曰:“啥,你再说一遍!今天寡人偏不让你如愿!”。子公曰:“行,当着一众大臣面羞辱我是吧!你看我搞不搞你就完了!”。郑国是周朝姬姓诸侯国,在西周后期被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