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乱认祖宗赔了银子又丟官:夏徵舒的后人和秦桧的后人,谁更可笑?

乱认祖宗赔了银子又丟官:夏徵舒的后人和秦桧的后人,谁更可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奇案故事本 访问量:691 更新时间:2024/1/7 3:43:39

看着很多人急急忙忙乱认祖宗(包括但不仅限于秦桧),洪承畴吴三桂、范文程都有后世子孙大张旗鼓地纪念,没准儿哪一天孙之獬的子孙也会以“史上第一美发师”的后人自居。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春秋时期陈国人夏徵舒和他的“后人”的故事,并进而产生了一点困惑:夏徵舒的“后人”乱认祖宗赔了银子又丟官,秦桧的“后人”赚了人气成网红,谁更可笑?

说起秦桧大家都知道,但是陈宣公的孙子郑穆公的外孙、夏姬的儿子夏徵舒,可能就很多人不了解了。所以咱们要讲一个他“后人”的故事,然后再详细介绍他的“后人”为什么在知道自己“祖先”身份后,为什么会勃然大怒。以下这个故事资料来自《清史稿》《清代野记》。

清朝曾望颜担任陕西巡抚期间,省城首县(前生不善,今生知县;前生作恶,知县附郭,恶贯满盈,附郭省城。首县知县不好当,没本事不行)知县叫唐李杜(字诗甫。后升任商州知州、道台、盐运使),进士出身,四川籍,比较喜欢开玩笑,是一个纪晓岚式的人物。在这二位治理陕西首县期间,有一位“积极进取”的夏姓商人,按照当时规矩也花钱买了一个县令来当。

这位夏某运气不错,陕西人买官在陕西做(估计是钱送到位了)。同样按照规矩,县令是要先到巡抚衙门报到的(到省之日,例须随众衙参),但是他聘请的师爷二爷们怕这位商人出丑,就千叮咛万嘱咐:“老爷您初入仕途,啥规矩都不懂,这次报到,一定要降低身段多向别人请教!”夏县令倒也从善如流,衙参之日,也学着戏台上的县太爷那样八字脚迈方步,弄得大家捂嘴偷笑(众见其举止矫揉造作,已匿笑矣)。诙谐的首县知县唐李杜明明是认识夏县令的(在他治下经商而且买卖不小),却忽然很客气地请教:“贵姓?”夏县令自然回答“姓夏”。

唐李杜忽然抱拳拱手斜向上举(这动作表示向被提及而不在场的人物的尊重,比如尊长和皇帝),郑重其事地请问:“从前有位夏徵舒,是府上何人?”夏县令一看原来的父母官提起夏徵舒时如此庄严肃穆,以为那一定是一个显赫的大人物,就很自豪地回答:“那是先祖!”一帮旁听的人捂着肚子跑了出去。

这位夏县令回到旅馆,其师爷问他衙参情景,夏县令回答:“惟在官厅有首县问我夏什么舒是府上何人。”他咋也想不起中间那个字是啥了,师爷汗都下来了:“是不是夏徵舒?”夏县令一拍大腿:“正是夏徵舒!”“那你咋回答的?”“我一看唐县令那么尊敬,就说夏徵舒是我先祖。”

那师爷哭的心都有了:“坏了坏了,那夏徵舒是一个龟儿子,你咋能说他是你先祖?”这位商人县令勃然大怒,撸胳膊挽袖子就想找唐李杜玩儿命:“现在大家都是知县,你凭啥骂我是龟儿子的子孙?”师爷拉住了他:“消消气儿,往后见面的日子多着呢,何必急在一时?”夏县令压不住火,第二天就跑到巡抚衙门去找唐李杜算账去了——昨天曾望颜不在,衙参延后。

一见面的情形可想而知,夏县令揪住唐首县的领子大骂(揪其领而骂曰):“你为啥骂我是龟儿子的子孙(龟子子)?”那唐李杜一脸无辜的样子:“各位同僚都可以作证,我可是啥也没说,是他自己说夏徵舒是他祖宗的!”夏县令不依不饶,一定要揪着唐李杜一起去见曾望颜,同僚们装模作样地“劝说无效”,就让这两人扭打着去见曾望颜。

道光二年进士,当过庶吉士和翰林院编修的曾望颜自然知道夏徵舒是谁,就哭笑不得地劝解:“是尔自认,非彼骂也。”回头叫来两个衙役,把夏县令推出去了,夏县令刚迈出巡抚衙门,告示板就更新了内容:“夏某咆哮官厅可以原谅,但是胸无点墨,何以治县扶民?令他回原籍读书!”就这样,这位富商花巨资买了一个县令,一天官瘾还没过,就因为乱认祖宗而重新变成了平头百姓,这才叫赔了银子又丟官。

这时候必须讲一讲夏徵舒是什么人了,要不然很多读者会不知道为什么夏徵舒这三个字会等同于“龟儿子”。据《史记陈杞世家》和《左传·宣公九年宣公十年》如出一辙的记载:陈灵公、孔宁、仪行父这一国君二大夫(不止三这人)都跟夏徵舒的母亲有美妙的关系(通于夏姬),而且经常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堂上开玩笑,有一天陈灵公、孔宁、仪行父三个人一起去夏姬家喝酒——论起来夏姬的丈夫夏御叔(曾任陈国司马)是陈灵公的叔叔,其人早亡,夏姬孀居,所以来者不拒。

喝酒的时候,陈灵公跟孔宁、仪行父开玩笑:“夏徵舒长得很像你俩!”这二位也喝了几杯,加上“关系密切”,也敢拿国君开玩笑:“我看还是更像您!”夏姬笑而不语(她也不知道更像谁),却气坏了旁边的夏徵舒,在陈灵公回家路上,一箭要了这个未知亲父假父的命。

姬和夏徵舒的履历,不能再多介绍了,污眼睛。初秋时期的夏徵舒,万万也不会想到两千五百年后的同治年间,还有人冒认自己的子孙。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夏县令冒认夏徵舒为先祖,是属于无知无心之错,因为他也不知道夏徵舒是何许人也。但是冒认秦桧子孙的人,是知道秦桧是什么人的。

有时候,或者绝大多数时候,无耻比无知更令人鄙视,而以无耻为荣光,那就找不到形容词了。看完笔者写的这个故事,不知读者诸君作何感想?春秋时期龟儿子夏徵舒的后人和北宋奸相秦桧的“后人”,哪一个更可笑?笔者认为,还是“夏徵舒的后人”更可笑,因为那也仅仅是可笑而已,而“秦桧的后人”一点都不可笑……

标签: 秦桧夏徵舒丢官先祖县令

更多文章

  • 郑灵公的恶果, 因美食结仇而被杀, 先“幽”后“灵”

    历史解密编辑:大玲的生活标签:齐国,田单,美食,暴君,田氏,先秦,周朝,郑灵公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名叫郑灵公的贵族。他和同样是贵族身份的田氏父子因为一道鲜美的佳肴而结成了盟友,互相背书以共同分食这道美味。但是,这份友谊最终却迎来了可怕的结局。据历史记载,这道美食是猪的肚肠,里面绑着新鲜的鱼和肉,口感鲜美,香味四溢。该菜肴被一位智者点评为“天下第一美味”。当时的郑灵公非常喜欢这道

  • 郑灵公煮了一锅甲鱼汤,大臣伸进手指吮了一口,不久将郑灵公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老公我饿啦标签:郑灵公,孔子,楚庄王,公子宋,郑国,国君

    公元前606年的十月,做了22年郑国国君的郑穆公去世,其子公子夷继位,是为郑灵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灵”这个谥号是一个下谥,能得到这样一个谥号,说明郑灵公在位期间的表现好不到哪里去。实际上郑灵公在位时间不过才半年多,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就做了一件事,而且还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说起来也挺悲催的。公

  • 古代君主煮了一锅甲鱼汤,大臣伸进手指吮一口,不久将郑灵公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郑灵公,楚庄王,公子宋,大臣,臣子

    龟在我国古代的意义非凡,因为龟的寿命很长,再加上龟的外形既有坚硬的外壳身体还酷似蛇皮,所以先人们将龟神化,很多神兽的模样都是参考龟的外貌设计的。龟不仅有着象征意义,在药理上对中医事业也很有帮助,有些药就是以龟作为药引,而且龟的确有着大补的功效,久而久之龟就成了补品。并且可食用的龟都被叫做甲鱼,如今我

  • 公元前607年,郑灵公请卿大夫们吃鳖肉,一个玩笑为自己招来大祸

    历史解密编辑:三公子观察标签:郑灵公,公子宋,子家,楚国,国君,天子

    公元前607年,郑灵公请卿大夫们一起吃鳖肉,席间,郑灵公跟公子宋开了一个玩笑,没想到,却为自己招来大祸!当时,一个楚国人不知道从哪儿淘来了一只大鳖,送给郑灵公。郑灵公从来没见过如此大的鳖,很高兴,打赏了楚国人。然后他命令御厨,把大鳖洗干净了,炖着吃。可这么大一个鳖,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呀,于是,郑灵公

  • 郑灵公为何因一碗甲鱼汤被大臣杀害?一文解读奇葩故事背后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郑灵公,公室,周天子,公子宋,公子,国君,周朝,先秦

    一看谥号“灵”,人们的心里就不禁咯噔一下,凡是被它盯上的国君基本上都“不灵”,十之八九不得善终。郑灵公就是如此,他即位还不到一年,就“魇暴死”了。魇,就是民间传说中的“鬼压身”,意思是说,郑灵公睡梦中被鬼压死了。当然,所谓“魇暴死”只是照顾郑灵公面子的说法,真实的情况是他被人用沙包给活活闷死了。凶手

  • 春秋时的郑灵公,为何因一碗甲鱼汤而被大臣杀害,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郑灵公,周平王,周宣王,郑国,郑庄公,国君

    郑国大夫子公曰:“我有个很奇特的本事,一旦发现了非同寻常的美食,预感马上能吃到,食指就会自己抖动起来,看来今天有美味享用了!”。郑灵公曰:“啥,你再说一遍!今天寡人偏不让你如愿!”。子公曰:“行,当着一众大臣面羞辱我是吧!你看我搞不搞你就完了!”。郑国是周朝姬姓诸侯国,在西周后期被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

  • 郑灵公煮了一锅甲鱼汤,大臣用手指吮了一口,不久后郑灵公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郑灵公,郑国,公子宋,楚王,楚国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与周围的人开玩笑,以此带来乐趣并调剂乏味的生活,善于开玩笑的人也会受到周围人的欢迎,算是一种情商高的体现。不过开玩笑时需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不但不会让气氛变得轻松愉悦,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历史上由于不适当的玩笑而引发的血案屡见不鲜。早在春秋时期,郑国就曾

  • 除了《宰相小甘罗》中的“邯郸姬”,洪欣还参演过这些剧

    历史解密编辑:娱叨叨标签:洪欣,乔乔,慈禧,邯郸姬,宰相小甘罗

    1.新半生不熟推出日期1989;发挥了作用张珊珊;介绍老徐是《知情人》周刊的主编。在拳击馆教拳击的桑飚刚刚被解雇。他来杂志社应聘。他提议改成娱乐周刊,以女演员的灵异经历和丑闻为题材。编造可以作为头条新闻的八卦。二、怪人一枝梅推出日期1994;安东尼·黄。介绍民国初年,军阀雷震天横行霸道,却对妻子畏惧

  • 秦始皇要吃公鸡蛋,命令大臣3天找到,甘罗:这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阿欢谈世界标签:嬴政,甘罗,皇上,丞相,皇帝,周朝,先秦,吕不韦,秦始皇,汉高祖刘邦

    秦始皇要吃雄卵,命令大臣3天之内找到。甘罗:这个很简单。生气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句话一直被后人牢记在心,尤其是朝廷大臣们,在与皇帝的相处中总是战战兢兢。是对人智商和能力的考验。和皇上相处,还真是讲究机智。历史上那些忠臣不就是因为不跟皇帝打交道而丢掉性命的吗?任何一个朝代,总会有一个暴君,发脾气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还不简单,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玲姐标签:甘罗,秦王,嬴政,皇帝,秦国,丞相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岁月长河当中,出现过诸多的少年英雄,放在今天的时代来讲就是“天才少年”。比如说7岁就能《咏鹅》的骆宾王。六岁就能听弦知雅意的蔡文姬,但这些天才少年中,有的就像“伤仲永”一样,长大之后“泯然众人矣”,还有的就却像甘罗成为少年贤臣,甚至在后来的政治王朝当中展露头角。甘罗是秦国左丞相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