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儒家四圣,孔子、颜回、孟子、曾国藩

儒家四圣,孔子、颜回、孟子、曾国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4196 更新时间:2023/12/10 10:07:06

儒学在中国的历史地位是不可代替的,最根本的原因,儒学很好的保护世俗文化.

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神学和宗教从来没有占据文化主流位置,因此中国文化延续了5000年,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先说孔子,贵族血统,家道没落,从事儒这个职业。

老夫子开创了私塾,普及教育。

在今天的人眼中,就是一个私立学校的校长。老夫子弟子三千,72贤。有人说,孔子的教学水平不行,这是不了解历史。

孔子普及教育是成圣的基础,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不是贵族,根本无法做官。普通人追随孔子,就是做一个创一代。贵族子弟追随孔子,就是为了社会理想。

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最惨的时候,惶惶如丧家之犬!死后并没有后来的风光。三间茅屋做弟子逢年过节祭祀用。

但是,孔子的梦想被无数人继承,在后人的努力下,孔子登上了神坛成了圣人。

很多人不了解孔子的理想,学而优则仕。孔子的人生态度,非常理想化。

学习好了,有时间就做做官,检验一下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的差异。

对鬼神敬而远之,做最基本的职业心态,儒这个行业,就是主持婚丧嫁娶仪式的司仪。孔子把家族祭祀,推到了比祭祀鬼神,更重要的位置,家族观念深入人心,就算到了现代社会,远方的游子,也要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孔子成为圣人,当之无愧!

颜回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后人尊颜回为“复圣”。

为啥?

听我细细说来,颜回比孔子小30岁。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家境有点穷,颜回却毫不在意,安贫乐道!

孔子评价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穷死不当官。

为啥?

家里有地!

有人看到这里,会问“矛盾了!不是说家境贫寒吗?怎么又有地了?”

古人说的寒门,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有田又有地,非贵族家庭!寒门出贵子,也是有条件的,至少是耕读之家。

孔子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来教育学生。颜回是学霸,一生都没有出仕,一直跟随孔子学习和生活。

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颜回是“复圣”了吧,这是一种独到的历史眼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各派对孔子思想取舍不同,“颜氏之儒”的特点是恪守师道。

孟子的先祖是鲁国公族“三桓”中的孟孙氏,孟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为了恢复家族的荣光,孟子苦学大成。开馆收徒,“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北宋神宗封孟子为邹国公,配享孔庙。朱熹把《孟子》列入“四书”。元文宗加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明朝景泰年间,去臣爵,尊为亚圣。

曾国藩被称为半圣,他是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儒,一生杀戮深重。自律极为严格,曾国藩非常重视"实学"。组建湘军,靠着扎硬寨,打死仗,灭太平天国。儒家对任何宗教信仰都是宽容的,但是有底线,儒家绝对不能容忍宗教涉政,在唐朝,韩愈就公开表明过立场。

曾国藩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对中国历史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作为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被世人称为最后一个圣人,但是由于顾虑太多,最终没有走出内圣而外王的那一步,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曾子家书》,被世人奉为家庭养成教育的经典。

时光可以摧毁一切,文化的传承最为坚韧,儒学四圣留给后人的,也许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批判和思考。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正自己的态度人生!

标签: 孟子曾国藩孔子儒家朱熹

更多文章

  • 颜回为何能成为孔夫子最得意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颜回排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潇洒故事哥标签:孔子,子贡,颜渊,夫子,贤人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假若要给孔夫子的门下的七十二贤人按照水浒传梁山英雄那么排个座次,第二把交椅恐怕争议极大,而第一位必然是颜子渊。孔子不止一次的称赞颜渊,一直以来,孔子都把颜渊做为自己儒道的继承人来看待。那颜渊到底为何得到夫子如此青眼有加?首先第一点,颜渊的“仁”;孔子在《论

  • 孔子和颜回:颜回煮粥时“偷”喝粥,子路看到后告诉了孔子,孔子的做法让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静静喝糖水标签:孔子,儒家,子路

    《西南联大国学课》以“儒、释、道、法、名”五个方向,梳理国学的重要精神。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儒学。儒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而儒家的精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仁”!何为仁? 答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去一己之私,复礼就是恢复天理之公。按现代的解释就是要做到仁,就要做到寡欲知足、自强不息、爱人如己

  • 儒学视域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张艺腾数码知识标签:孔子,论语,儒家,圣贤,乐道,儒学

    孔子善讲“乐”。《论语·雍也》篇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评价,他赞叹颜回“贫穷却不改其乐”,真是贤能。关于孔子提到的“贫而乐”,历代的儒家学者各有见解,后世对颜回之乐的研究和解读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

  • 孔子为何对对颜回的评价这么高颜回死于何时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在颜回存世的短短四十年里,大部分的时间是作为孔子的学生,追随着孔子走在寻求儒家思想实现的路上,颜回没有留下太多的故事,也没有做过官,其言行大多是在记载孔子和弟子言行的《论语》中,用现在世俗的眼光来看,颜回的一生是失败的,因为颜回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维持。颜回是聪慧的,孔子的大弟子

  • 解析孔子为什么最喜欢颜回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孔子,子贡,儒家,贤德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是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对于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这在其三千弟子中是唯一的,可以说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是最喜欢颜回的,孔子将这种喜欢溢于言表,丝毫不加以掩饰,在那么多的弟子中孔子为什么单单最喜欢颜回呢?下面小编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孔子喜欢颜回的原因。首先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凡事老师一般

  • 孔子眼中天资愚钝的学生颜回,有何种才能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孔子,子贡,儒家,贤人,儒士

    孔子作为一代圣贤,教出来的弟子个个都是非常优秀的贤才,有的人能够从商,有的人能够做官,但是被孔子曾认为是笨学生的颜回却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建树,即使这个弟子在后来是获得孔子称赞最多的弟子。历史上关于颜回的记载并不多,几乎都是从孔子口中知道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何却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到底有

  • 俗语:天赐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发命穷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大丸子美食标签:孔子,俗语,天赐,典故,外财

    古人往往都会把现实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编成既简短又特别好理解的语句。单单从这些,编织出来的简短语句中,就能够让人们大致了解到,这句俗语的含义。人们编织的俗语很好地,体现了古人的总结能力。那么今天所讨论的这句俗语,也和一个人的品格有关。这句俗语的出现,自然也有典故可以追溯。相信大家对孔子并不陌生,孔子

  • 复圣颜回,儒家五大圣人之一,你有多少了解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欣说标签:孔子,儒家,复圣,曲阜,宁阳

    颜庙街颜庙街原名复圣街,位于颜庙的南侧,因颜庙而得名,与陋室街交汇,而曲阜的颜庙,是祭祀颜回的庙宇,为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七十二贤人之首,是儒家五大圣人之一,复圣颜回,在颜庙与陋室街的交汇之处,有一处书法艺术馆,经常从这里路过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过,艺术馆处于关闭状态,有没有去过的驴友,里面有什

  • 李可染惋惜他,说“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

    历史解密编辑:君来访书画苑标签:李可染,黄秋园,书画,袁晓岑,工笔,水墨

    黄秋园(1914—1979年),江西南昌人,名明琦,字秋园。山水、工笔、写意兼擅;水墨、青绿并能,其界画功力为现代仅见;而且兼工人物、花鸟,能诗善书,精古字画鉴赏,业余政治评论、修养全面。世人知道黄秋园,是他的遗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1986年,这是在他逝世的第七年。当时全国画界惊呼:“黄秋园奇迹般地

  • 《大考》颜回后裔,11岁考入歌舞团,获奖无数的颜丙燕,再次圈粉

    历史解密编辑:岩姐说标签:颜丙燕,大考,演员,电视剧

    文//岩姐,原创内容,抄袭必究!好的演员总是可以圈粉,正如电视剧《大考》中的颜丙燕,这一次塑造的人物很有特点和魅力。出生于1972年的颜丙燕,祖籍山东曲阜,是孔子四大弟子之一颜回的后裔。她十一岁的时候就考入了北京歌舞团,二十二岁的时候就主演了第一部电影《追捕野狼帮》,二十五岁的时候参演了电视剧《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