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和颜回:颜回煮粥时“偷”喝粥,子路看到后告诉了孔子,孔子的做法让人意外

孔子和颜回:颜回煮粥时“偷”喝粥,子路看到后告诉了孔子,孔子的做法让人意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静静喝糖水 访问量:1631 更新时间:2024/2/8 23:02:16

《西南联大国学课》以“儒、释、道、法、名”五个方,梳理国学的重要精神。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儒学。

儒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而儒家的精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仁”!

为仁? 答曰: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就是克去一己之私,复礼就是恢复天理之公。按现代的解释就是要做到仁,就要做到寡欲知足、自强不息、爱人如己、敏事慎言。

说到儒家的思想,就不得不说到孔子,孔子的地位在中国民族上是很重要的。

孔子出生于恶劣复杂的时代里,他早年的生活是很苦的,因为他的观念当时的很多人不同,所以即使多次路过家乡而不停留,只想宣扬自己的思想。

孔子40岁开始收弟子,曾经和鲁昭公到齐国避难,50岁时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后做到司空,再升为大司寇。

在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的路上,发生了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能反映出孔子“仁”的思想。

有次,孔子带着72个学生外出讲学,但讲学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所以当时他们73个人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一路上,有人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所以给他们吃住,也有的地方不喜欢他们,这时候他们就只能住破庙吃讨来的米饭。

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地方,这里的人不欢迎他们,于是他们只能住破庙,但吃得就艰难了,最后孔子也饿得受不住了,就叫口才好的子路外出讨回来了一点米。

有了米之后,孔子看着一点点的米,无奈让颜回拿去煮粥,实在是因为米太少而人太多了。

没想到,颜回在煮粥时发生了一件让人误会的事。

那就是破庙太久没住人,颜回在刚打开锅盖时,屋顶上的灰尘掉了下来。

颜回很着急,他想了一下,于是把脏了的那部分粥捞出来,自己先吃掉了,而剩下的干净的粥则分成72份给大家喝。

殊不知,颜回的这个举动被辛苦讨米的子路看到了,他还跑去告诉了孔子。

孔子表示相信自己的弟子,于是在喝粥前,孔子对大家说:“这碗粥来之不易,大家在吃粥之前先要想一想,今天有没有做过错事?谁做过错事就讲出来,否则吃了这碗粥是要积食的。”

颜回听了这话,便把自己先喝粥的事情说出来,并表示自己这样做不知道有没有做错。

孔子听完整件事之后,心里很欣慰,他安慰颜回说:“你这件不是错事,你做得很好!”

而子路听完之后,悔恨不已,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郑重地对颜回道歉了。

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孔子在教导弟子的事情上非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是他“仁”的思想的体现。

《西南联大国学课》是《西南联大通识课》的其中一册,除此以外,还有《西南联大学课》,《西南联大国史课》,《西南联大哲学课》,《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诗词课》 等。

每每提及西南联大,总是让人肃然起敬。

那是个国破家亡、民族颠沛流离却依然大师频出的时代,敬佩那些在乱世之中挺起中国文化脊梁的铮铮铁骨们。

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知道:“西南联大”并不只是一所学校,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

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是教育史上的传奇,而这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自由的教学风气。如果你也对这套书感兴趣,可以点击以下“看一看”,买回去大人可以看,小孩也可以接受熏陶,一举两得!

漂亮的活着

才对得起自己

标签: 孔子儒家子路

更多文章

  • 儒学视域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张艺腾数码知识标签:孔子,论语,儒家,圣贤,乐道,儒学

    孔子善讲“乐”。《论语·雍也》篇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评价,他赞叹颜回“贫穷却不改其乐”,真是贤能。关于孔子提到的“贫而乐”,历代的儒家学者各有见解,后世对颜回之乐的研究和解读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

  • 孔子为何对对颜回的评价这么高颜回死于何时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在颜回存世的短短四十年里,大部分的时间是作为孔子的学生,追随着孔子走在寻求儒家思想实现的路上,颜回没有留下太多的故事,也没有做过官,其言行大多是在记载孔子和弟子言行的《论语》中,用现在世俗的眼光来看,颜回的一生是失败的,因为颜回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维持。颜回是聪慧的,孔子的大弟子

  • 解析孔子为什么最喜欢颜回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孔子,子贡,儒家,贤德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是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对于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这在其三千弟子中是唯一的,可以说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是最喜欢颜回的,孔子将这种喜欢溢于言表,丝毫不加以掩饰,在那么多的弟子中孔子为什么单单最喜欢颜回呢?下面小编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孔子喜欢颜回的原因。首先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凡事老师一般

  • 孔子眼中天资愚钝的学生颜回,有何种才能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孔子,子贡,儒家,贤人,儒士

    孔子作为一代圣贤,教出来的弟子个个都是非常优秀的贤才,有的人能够从商,有的人能够做官,但是被孔子曾认为是笨学生的颜回却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建树,即使这个弟子在后来是获得孔子称赞最多的弟子。历史上关于颜回的记载并不多,几乎都是从孔子口中知道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何却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到底有

  • 俗语:天赐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发命穷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大丸子美食标签:孔子,俗语,天赐,典故,外财

    古人往往都会把现实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编成既简短又特别好理解的语句。单单从这些,编织出来的简短语句中,就能够让人们大致了解到,这句俗语的含义。人们编织的俗语很好地,体现了古人的总结能力。那么今天所讨论的这句俗语,也和一个人的品格有关。这句俗语的出现,自然也有典故可以追溯。相信大家对孔子并不陌生,孔子

  • 复圣颜回,儒家五大圣人之一,你有多少了解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欣说标签:孔子,儒家,复圣,曲阜,宁阳

    颜庙街颜庙街原名复圣街,位于颜庙的南侧,因颜庙而得名,与陋室街交汇,而曲阜的颜庙,是祭祀颜回的庙宇,为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七十二贤人之首,是儒家五大圣人之一,复圣颜回,在颜庙与陋室街的交汇之处,有一处书法艺术馆,经常从这里路过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过,艺术馆处于关闭状态,有没有去过的驴友,里面有什

  • 李可染惋惜他,说“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

    历史解密编辑:君来访书画苑标签:李可染,黄秋园,书画,袁晓岑,工笔,水墨

    黄秋园(1914—1979年),江西南昌人,名明琦,字秋园。山水、工笔、写意兼擅;水墨、青绿并能,其界画功力为现代仅见;而且兼工人物、花鸟,能诗善书,精古字画鉴赏,业余政治评论、修养全面。世人知道黄秋园,是他的遗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1986年,这是在他逝世的第七年。当时全国画界惊呼:“黄秋园奇迹般地

  • 《大考》颜回后裔,11岁考入歌舞团,获奖无数的颜丙燕,再次圈粉

    历史解密编辑:岩姐说标签:颜丙燕,大考,演员,电视剧

    文//岩姐,原创内容,抄袭必究!好的演员总是可以圈粉,正如电视剧《大考》中的颜丙燕,这一次塑造的人物很有特点和魅力。出生于1972年的颜丙燕,祖籍山东曲阜,是孔子四大弟子之一颜回的后裔。她十一岁的时候就考入了北京歌舞团,二十二岁的时候就主演了第一部电影《追捕野狼帮》,二十五岁的时候参演了电视剧《红十

  • 蒋方舟:陈丹青是木心的颜回,聪明过人身体力行,记录纷披的金句

    历史解密编辑:成功学写字标签:木心,孔子,作家,画家,诗人,陈丹青,蒋方舟,毛泽东,文学回忆录

    蒋方舟谈木心。80年代末,一群艺术家聚在一起,“没有现代嬉皮那么疯狂,属于古典雅皮,文化张扬,作风浪漫,生活清苦。”陈丹青看到木心的作品,觉得非常惊艳,介绍给阿城,阿城看了,觉得好极妙极,复印了一叠到处散发……大隐隐于市的木心,就这样被这群艺术家知道且仰慕,他们时常去木心家中串门聊天至晨曦,最后索性

  • 孔子与颜回的高级凡尔赛:鸢飞鱼跃,根本不在一个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孔子,子贡,老师,凡尔赛

    颜渊就说:“一个是文德,一个是武功,这边有子贡,那边有子路。他们都说过了。我谁啊?我怎么能够跟他们平起平坐,跟他们一起参与讨论”。孔子说:“真的是这样吗?你是心里边轻视他们,你才不参与"。意思是说我当你老师我怎么不了解你呢?来,你还是说说吧,老师一定要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