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读懂历史,才能走正人生,养成教育要以史为鉴!-作者。
唐代大咖白居易,写下诗词《放言五首·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句话,就是“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这里有两个历史人物。王莽抢了外孙的皇位,被古人定位,成了乱臣贼子的 代表!
周公则成了忠诚的代言人。《尚书·大传》这样评价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我们科普一下,周公的人生履历。
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武王死后,周公挺身而出,执政6年,将权力平稳过渡给成王。
非常符合,儒家的政治理想,因此死后,享受了无数人文光环。
周公也是人,对权力的渴望,自然强烈!
他真的不想取代周成王吗?
当然不是!
《荀子儒效》都有周公想夺取天下的记载。
《尚书大诰》就出现这样的记载,周公自称为王。
可惜,武王死前把一切都谋划好了,培养了其他势力,作为周公的制衡。
召公和太公都是成王对强势外援,让周公不得不谨慎。
周公面临的压力瞬间爆表。
这次叛乱军的盟友,居然是纣王之子武庚!
为了平息 叛乱,周公不得已,还政给成王。
人性,就是如此。
我第一次听说周公,源自做了一个梦,朋友送了我一本《周公解梦》。
想来,周公由于压力大,经常做噩梦,久病成医,成就了千古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