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王朝第二任周成王-姬诵

西周王朝第二任周成王-姬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1075 更新时间:2024/1/7 3:13:37

姬诵,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第二任王。其祖父为周文王姬昌,其父是西周王朝首任帝周文王姬发,其母则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

帝辛二十八年(公元前1127年),姬诵出生于周部落。

周武王元年(公元前1122年),其父姬发起兵灭商,建立周王朝。

周武王七年(公元前1116年),在位7年的周武王姬发因病去世,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此时,姬诵只有12岁,由其叔周公旦代行天子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以‘周公’相称。周公封地在鲁,因要留在都城处理政事不得就封,只好等儿子伯禽长大,代他前往鲁国为君。

周成王元年(丙戌,公元前1115年),周公旦尽心尽力辅助成王姬诵,然其弟管叔蔡叔却造谣:‘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啦!’时值,商纣王之子武庚虽被封为殷侯,因受周政府监视,觉得不自由,巴不得其内部发生内乱,遂与管叔、蔡叔串通一气,联络一批殷商旧贵族,煽动东夷几个部落共同闹事。武庚、管叔等制造谣言,闹得镐京沸沸扬扬,就连周公的同父异母弟召公奭听了,也开始怀疑。姬诵因少不更事,弄不清是真是假,因而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开始不信任。

周公旦十分难过,首先找召公奭披肝沥胆地谈了一次话,明确告诉自己没有野心,并且要求召公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奭为之所言感动,消除误会。周公旦安定内部之后,于是率军东征。此时东方几个部落,淮夷、徐戎等皆配合武庚伺机欲动,周公旦授权太公望,各国诸侯只要不服周王朝管束,皆由太公望前往征讨。于是,太公望控制着东方,周公旦则全力对付武庚。

周成王二年(丁亥,公元前1114年),周公旦杀子武庚、管叔姬鲜,放逐蔡叔姬度,贬霍叔姬处为平民。

周成王三年(戊子,公元前1113年),平定叛乱之后,管叔觉得没有面目再见其兄及侄儿,上吊自杀。在周公旦东征过程中,一大批商朝贵族成为俘虏,因为反抗周朝,被称之‘顽民’。

周成王四年(己丑,公元前1112年),姬诵封叔姬封为康侯,弟姬虞为唐侯。

周成王七年(辛卯,公元前1110年),周公姬旦于明堂接见诸侯。

周成王八年(壬辰,公元前1109年),周公旦与召公奭二人遂决定分陕而治,并于郏鄏(今洛阳西金谷园)筑城。‘陕’即今三门峡一带,《水经注》说是老陕州城一带(陕陌),《括地志》则指陕塬(今三门峡陕县张汴塬)。时值,周公旦觉得商殷顽民留于原地总不安分,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遂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称之‘洛邑’(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并将殷朝‘顽民’迁至这里,派兵监视。自此,周王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镐京,又称‘宗周’;东部洛邑,又称‘成周’,两城相距20里。

同年,周、召二公商定,凿一根高3.5米的石柱栽于分界之处,称作‘立柱为界’,将周王朝的统治区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周公管理陕之东,召公管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这根石柱亦成为中国最早的界石。分陕之后,周公旦遂将主要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部新拓展的领地;召公奭则继续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经济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

一次,召公奭巡行南方,约在汉水上游一个乡村中访问百姓生活时,为之解决了一些问题。当地老百姓非常感动,遂将其事迹祖孙相传,怀念很多年、召公南巡时曾在一株甘棠树下休息过,他们将此树恭敬的保护起来,并且写下民歌:“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这首诗歌收集在《诗经》中,从这里产生‘甘棠遗爱’这句成语,表示对于离去后的清廉贤明长官深切怀念之情。

建都洛邑之后,周公旦开始实行封邦建国方针,先后建置71个封国,将武王15个兄弟以及16个功臣,赐往封国为诸侯,以作捍卫王室的屏藩;又在封国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巩固加强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周公旦封弟康叔为卫君,令之驻守故商墟,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并分给他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锖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多是些有某种手工艺专长的氏族。康叔封地面积大,且统有八师兵力,以防止殷民再度反抗;姜太公原封齐侯,都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周公让召公封太公土地是‘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同时具有专征专伐的特权,此时营丘附近尚有许多小国,太公就封时东夷莱人与之争地。齐国先后灭掉这些小国,成为东方大国;周的同姓召公奭封于燕,其长子在平叛之后就封,都于蓟(今北京一带)。燕是周王朝东北方的屏障,它的设立可以切断殷商旧族与他的北方同姓孤竹国的联系。

三监之乱时,微子(商纣王的庶兄)因没参与,周公平叛之后命之代表殷人后代,奉祀殷的先公先王,立国于宋(今河南商丘),后来宋成为有名的大国,其西面有姒姓杞国(夏禹后代,今河南杞县),西南有妫姓陈氏(虞舜后代,今河南淮阳),北面有一些小国,而宋则处在诸国包围之中。除去上述国家之外,周公还分封大量同姓国和异姓国。据《荀子·儒效》记载,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于是,周公宣布各种典章制度,谋划周王朝的长治久安。

这一年,因为成王姬诵长成人,周公旦还政与之,自己则专心制礼作乐。因担心姬诵贪于享乐,遂作《无逸》,以殷商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其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声色、游玩田猎。成王正式接管朝政当日,感慨道:“我一定痛戒以前错误,慎重以后言行!”《诗经·周颂》的《小毖篇》中有一句‘予其惩而毖后患。’说的就是此事。‘惩前毖后’的意思是从以前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小心防止以后再犯。这就是成语典故【惩前毖后】的典故。姬诵在位时期,社会安定、人民和睦,歌颂太平盛世之声不绝于耳。:

周成王九年(癸巳,公元前1108年),姬诵封周公旦之子姬伯禽为鲁公。伯禽就封之前问父亲有何嘱咐,周公问他:“我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当今天子之叔,你说我的地位如何?”伯禽答:“自然很高。”周公道:“对呀!我的地位这样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发时碰到急事,马上停止,并将湿发握在手中前去办事;每次吃饭时听说有人求见,将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前去接见来者。我这样做,还怕天下有才干之人不肯到我这来!你到了鲁国只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伯禽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谨记父亲教导。

周成王十年(甲午,公元前1107年),姬诵欲囚周公旦,于是奔鲁。

周成王十二年(丙申,公元前1105年),周公旦卒于鲁国。

周成王二十四年(壬子,公元前1089年),姬诵大会诸侯于王城,四方蛮族来朝。

周成王三十七年(壬戌,公元前1079年),在位37年的周成王姬诵卒,其子姬钊继承王位,是为周康王。成王与康王统治时期,合称‘成康之治’,为周王朝兴盛时期。

考古发现:关于‘叔虞封唐’之事,历代文人学者已有不少考辨文字。‘桐叶封弟’一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审应览第六·重言》。时值,唐国发生内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率军消灭唐国。一日,少年周成王与叔虞玩耍,随手摘下一片梧桐叶子削成圭玉形状,交给叔虞,并对他说:“我拿这个分封给你。”叔虞很高兴,遂把此事告诉周公。于是,周公向成王请示:“天子您分封叔虞吧!”成王道。“我是与他开玩笑的。”周公答:“我听说,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天子一说话,史官就记下来,乐人就吟诵,士人就颂扬。”成王听此,只得将叔虞封于唐地,这就是后来的晋国。

周公之礼:据传西周初年男女滥情,周公旦发现这样不行,于是规定:男女在成亲前不可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日,才可以有夫妻之实,后人遂将夫妻圆房称作’周公之礼‘。

周公之梦: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梦,经常被称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表明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地位,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

标签: 周公旦周王朝周成王分封姬发周公

更多文章

  • 周公为什么没有取代周成王,真相只有一个,条件不成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周成王,周公,王莽,周文王,周武,纣王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懂历史,才能走正人生,养成教育要以史为鉴!-作者。唐代大咖白居易,写下诗词《放言五首·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其中最有意思的一句话,就是“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

  • 周公有心夺天下,为何又禅位给周成王?说到底,实力不允许

    历史解密编辑:谋士秘阁标签:周成王,姬发,周公旦,周公

    ◎ 马首瞻·让历史多一种解读 ◎ 作者:马首瞻 ◎ 编辑:稷下书童 唐朝白居易有诗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以此来歌颂周朝初期,中国历史上首位贤臣典范——周公。 周公是继三皇五帝以后,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位完人。 西汉文帝时期,著名的大才子贾谊曾评价周公说“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

  • 周朝第二位帝王:是周成王,还是周公旦?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周成王,周公旦,姬发,帝王,周公

    武王伐纣之后,将朝歌交给了殷人——纣王之子武庚管理,但为了防止殷人叛乱,于是在其周围安排了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史称“三监”。周武王去世后,长子姬诵继位,之后三监与武庚结盟造反,史称“三监之乱”或“武庚之乱”。根据史书记载,三监造反的原因在于周公摄政代行王事,由于周公旦是武王四弟,管叔是三弟,按

  • 宅兹中国?你让周武王与王公贵族情何以堪!周成王身处何地

    历史解密编辑:夏朝与诗经研究标签:姬发,周成王,商纣王,文王,武王

    (作者:赵辉)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与中国概念的起源起源研究中,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的西周初期青铜器【何尊】,其铭文所记载的“宅兹中国”,被众多历史学家与考古专家认为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青铜器【何尊】更是被一些所谓的专业考古专家定义为周武王营建西周王朝东都成周于洛邑的考古物证,而大

  • 历史上妲己真实下场:嫁给周公姬旦,被周成王姬诵无情抛弃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姬旦,周公,妲己,纣王,曹操,姜子牙,武王,周公姬旦,周成王,姬诵,周公旦,先秦,商朝

    妲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尤其被《封神演义》一顿骚操作,其“狐狸精祸国殃民”的标签算是贴上了。其实这都是小说家言,历史上真正的妲己并非迷惑纣王败坏殷商大好江山的祸水,而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三国志/孔融传》记载,袁绍的儿媳妇甄宓美貌娇艳,惹得曹操父子口水流下三千尺,等到曹操兴冲冲进入冀州

  • 周成王为何选择“中国”四方湖古城做为东都成周?而非河南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夏朝与诗经研究标签:姬发,先秦,周朝,周成王,周王朝,周宣王,洛阳市,河南省,东都成周,河南洛阳,四方湖古城

    (作者:赵辉)源远流长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化;筚路蓝缕的悠久中国历史,也留下了许多历史之谜。商末周初的“西土之人”周氏族,究竟在哪里建设的东都成周城,成就了西周王朝的伟业?以周武王、周公、周成王为代表的西周贵族,是以怎样的思想,建立了八百年的江山,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家国人文精神?即使

  • 孔子对于女性的看法,只因邑姜是女儿身,便没有资格成为十乱?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孔子,姬发,邑姜,齐国,姜子牙,周成王,齐特琴,历史学家,民族乐器,烽火戏诸侯

    虽说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多是男人扮演着主要角色,但也不乏一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在各个行业都曾有过女性的身影,皇帝、诗人、宰相、艺人、匠人等等。所以说,论女权主义,还属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沿,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位在历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女性,她就是周武王的王后邑姜。图片:邑姜剧照在商末周初时期,

  • 晋祠圣母殿里的女主人——邑姜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法治周刊网标签:晋祠,朱熹,叔虞,圣母殿,周武王

    山西素有中国古建筑艺术宝库之称,而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的晋祠博物馆就是这个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祠内宋、元、金、明、清历代各式建筑有100多座。这些建筑虽不是同一时期所建,却好象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其中,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被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圣母殿是全祠的

  • 西周初年建国潮,姜子牙5个月唐叔虞1年,周公之子却用了3年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姜子牙,唐叔虞,齐国,分封,殷商

    武王伐纣灭掉了殷商,为了控制东方的广大领土,分封了第一波地方诸侯。这中间就有姜子牙的齐国,周公旦的鲁国。到后来西周又陆续增加了晋国,卫国,宋国等诸侯国。可以说西周初年,中原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建国的风潮。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西周诸侯的建立国家并不是简单的到达封地就算了。当时中原各个地方的人口密度远高于

  • 雷震子奉命监斩妲己,为何却无法将她杀死?姜子牙一语道破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东哥谈猛兽标签:妲己,纣王,女娲,先秦,周朝,姜子牙,雷震子,太公望,五胡十六国

    封神榜中,苏妲己是最臭名昭著的人,因为她被女娲派来的千年老狐狸附身,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妖孽.作为一个怪物,她生性凶恶,又背负着女娲指派的大肆破坏王室的任务,所以干了不少坏事。死在她手下的人,非常凄惨。例如,姜皇后的手被烧焦,眼睛被挖出。太可怕了。梅伯被烧伤折磨,比干被挖心而死。妲己害了太多人。纣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