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冯玉祥与周公秘密会面,悄悄问:在我身边,有没有你们的人?

冯玉祥与周公秘密会面,悄悄问:在我身边,有没有你们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兵说 访问量:3103 更新时间:2023/12/31 23:47:39

作者:胡显达

民国时期,冯玉祥的西北军出了不少临阵倒戈的军阀,石友三韩复榘、庞炳勋等人都曾是他的部下。与李宗仁的桂系、阎锡山的晋绥军相比,冯玉祥对西北军的控制要弱,他的部队容易被人收买。

后来,我方的张公干、赵力钧、周茂藩在组织的安排下,相继打入冯玉祥的身边做“兵运”工作,协助他统领部队,坚定地扛起反蒋抗日的大旗。

1939年9月,冯玉祥在重庆与周公有过一次秘密的会面。冯玉祥当面问周公,副官张公干是不是我方人员?当得到周公的确认后,他非常高兴。此后,他非常放心地通过张公干与我方联系,共同组建抗日同盟军,打日本、保家乡。

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蒋氏身边的郭汝瑰等大名鼎鼎的红色卧底相比,张公干在冯玉祥身边工作,深深地影响了冯玉祥,这是鲜为人知的。

张公干,1908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宿县鹤山乡张圩子村。他的幼年生活在一个兵荒马乱、盗匪横行的年代。他刚刚记事的时候,家里的粮食、牲畜、铜钱银子等物,被土匪抢劫一空,十几间房子也被烧光,原本殷实的生活一下子没有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家乡附近过着低三下四、沿街乞讨的生活。

后来在族人的帮助下,秉性聪慧的张公干在村子里读了几年私塾。

1928年春,西北军官学校到宿县招募新生。张公干因亲眼目睹家乡匪患作乱、民不聊生的惨状,决定投笔从戎,有朝一日带一支军队回到家乡为民除害。几年的私塾底子,再加上张公干结实的身板,机灵的反应,他被顺利录取到西北军驻扎在河南开封的军校。

在军校期间,张公干的学习出类拔萃,射击、军体尤为出色。由于他口才很好,军校派他带几个人到陕西省凤翔县去招兵。路过马崽坡时,张公干触景生情,想起了安史之乱,便给他的同伴讲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不知什么时候,一位身材魁梧的长官也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张公干一边哀叹唐明皇、杨贵妃的不幸,一边怒斥安禄山的谋反,说自己要在乱世之中做一名除暴安良、保家卫国的真正军人。听了张公干的由衷感慨,那位长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讲得好,当军人就要当一名好军人。”

看到天色已晚,在临别时,那位长官又询问了张公干的名字,并记在笔记本上。

让张公干意想不到的是,那个夸他讲得好的长官,就是当时杀伐果断、叱咤风云的西北军总司令冯玉祥将军。

在开封军校毕业后,张公干又被抽调到太原大铁通巷冯玉祥的办事处,接受近2个多月的专门培训,然后分配到冯玉祥身边当随从副官,跟随着他走南闯北,分分合合,见识了不少形形色色、勾心斗角的军阀。

1931年,水火不容的蒋、桂、冯、阎为了逐鹿中原,大打出手。经此一战,石友三、韩复榘等人,被蒋氏封官许愿、金钱收买、临阵倒戈,冯玉祥的西北军溃不成军。

在太原总结失败教训时,冯玉祥也会读读书,与身边人聊聊天。一天,冯玉祥把张公干叫到身边,对他说:“小张,你先到汾阳军校二大队任个分队长,锻炼锻炼吧!”

在汾阳军校学习的时候,张公干第一次接触到了北京大学一些学者讲授的进步课程。这些年,张公干跟随冯玉祥在形形色色的军阀之间打打杀杀,看不到自己当初投笔从戎、除暴安良的出路。这些课程的学习,让他大开眼界。

在接触到进步思想的同时,张公干又在汾阳碰到了他在西安工作时认识的老熟人张祖渠、郝毅。他们奉命来到冯玉祥的汾阳军校开展兵运工作,了解张公干的学习课程和思想变化后,便介绍张公干秘密加入组织,嘱咐他在冯玉祥身边工作的机会,秘密发展革命力量,等到时机成熟后,再把队伍拉出来。

1931年6月,2名在汾阳军校秘密做兵运工作的我方人员,不小心暴露了身份。因为张公干与他们联系密切,也很快被人怀疑了。但张公干有冯玉祥随从副官的身份罩着,此事告到校长那里,校长也很为难,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校长明哲保身,思虑再三,决定还是让张公干一走了之为好。他把张公干找来,说:“先生(冯玉祥)需要人,你还是回去照顾先生吧。”

张公干一听校长话中有话,心如明镜地,便离开了汾阳,回到了冯玉祥的身边。听到张公干离开汾阳是因为夜里老是做着不好的梦,担心自己的安全,冯玉祥也是很高兴,对张公干说:“小张,我很安全,用不着老想着,你还是到张自忠部队锻炼锻炼为好,将来好把一支部队交给你,我也放心。”

听了冯玉祥的话,张公干又来到张自忠的部队,并很快与张自忠打得火热,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察哈尔、内蒙、北平等地,蠢蠢欲动,向西侵犯,冯玉祥决定与我方合作,组建同盟军。

在得知冯玉祥的这一想法后,张公干被我方秘密派到张家口,配合冯玉祥的随从参谋周茂藩等人一同处理双方往来的电报事务。

冯玉祥突然收到南京“反蒋派”从上海发来的一封密电。密电说:“若冯举旗反蒋,日本人大力支援,要枪给枪,要钱给钱。”

周茂藩和张公干拿着这个电文,来到冯玉祥的密室,冯玉祥看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说一句话。看到冯玉祥苦苦思索、举棋不定的神态,张公干也很担心,便趁机试探地建议道:“既要反蒋,又要抗日。”几十年左右逢源、夹缝生存的冯玉祥,看了看张公干一眼,心里自忖道,反蒋不能再反了,若反蒋,那就成了同室操戈的历史罪人,他马上在电文空白处写道:“我决不跟日本人来往。”

听了冯玉祥的这句话,张公干一直悬着的那颗心放了下来。冯玉祥有这一思想,把抗日的烽火点燃到西北军的部队中去,也就方便多了。

全面抗战爆发后,冯玉祥又把自己身边的张公干、周茂藩等人有意安排到西北军的部队里开展抗日动员宣传工作。

1939年9月,冯玉祥在重庆与周公秘密会面。他悄悄问周公:“我身边的工作人员中,有没有你们的人?”

此时的合作形势已经公开,周公坦诚地对冯玉祥说:“您的随从参谋周茂藩、赵力钧,副官张公干是党员。您若感到不便,我们可以调他们去别处工作。”

听了周公的话,冯玉祥十分高兴,说道:“我知道他们的身份,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我要发挥他们在抗日动员宣传上的应有作用,让我们在抗日上能够更好地同盟合作。”

自此之后,冯玉祥更加信任身边的张公干等人,把他们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让西北军部队的抗日烽火如火如荼地燃烧起来。

标签: 冯玉祥韩复榘军校周公西北军

更多文章

  • 书坛耆宿周俊杰 | 冯杰:周公玩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秘笈标签:书法,周俊杰,冯杰,老圃,王铎,林散之

    周公玩水文/ 冯 杰我看字,除了欣赏书家字体结构妙道之外,还观赏一种笔墨情趣。周公挥毫,常邀我们助阵,每次观状,若将军布兵。众人多知其涉猎笔墨,把水忽略了。看周公挥毫是一种黑白纵横交游的纸上旅次,纸上牧云,尤其他善丈二巨幅,越大越见风采。周公喜欢有人喝彩。书法里不说二王,介入涨墨明显的是徐渭,到了王

  • 古代夫妻同房,为什么叫“周公之礼”?周公跟这事到底有啥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阿龙美食记标签:姬发,同房,姬昌,孔子,姬旦,夫妻,周朝,先秦,周文王,周成王,周公旦,周公之礼

    推荐语:古代夫妻同房,为什么叫“周公之礼”?周公跟这事到底有啥关系古代夫妻同房为什么要叫作“周公之礼”?这周公到底做了什么?人这一生总共有四大喜事,那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露、还有他乡遇故知。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四大喜事之一的洞房花烛夜。人们总是喜欢用行“周公之礼”来进行比喻,但是却很

  • 瀚大黎众|上美版抗美援朝战争故事连环画《新战士小蓝》周公和绘画

    历史解密编辑:瀚大黎众连环画标签:绘画,连环画,抗美援朝,战争故事,新战士小蓝

    点击瀚大黎众,免费关注,每天有不一样的连环画等着您!

  • 古代夫妻同房,为何被称为行“周公之礼”?周公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周公,孔子,周礼,周成王,礼乐

    上课、考试、开会的时候打瞌睡,旁人会笑问:“你是去梦周公了吗?”于是周公成了睡觉的代名词。古代的时候夫妻房事,也被称为行“周公之礼”,这个周公是管睡觉的吗?他还干了什么?《周礼》想必很多人都听过,此书的作者不太详,但汉代有人极力主张是“周公致太平之迹”。唐代也有人认为是周公作的关于礼乐的书。周代的礼

  • 周公解梦:分手后你梦到过前任?不同的梦境暗示不同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塔罗宓一标签:情人,情敌,爱情,如来,遇见,前任,分手后,前男友,周公解梦

    一晚梦后,你有时会产生这样的怀疑:梦境是否与现实有所联系?梦境中的诡诞情节与场景,是否是某种过去或未来的预示?分手后你还经常梦到TA吗?梦见你们复合你们是真的有复合的可能吗?梦见可以传递什么信息?1梦见情人异性梦见与情人调情,预示对方可能已经认清了你任性、或是自以为是等脾气,朦胧期已经过去,你要是继

  • 周公推行的分封制和乡遂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周公,分封,分封制,伯禽,封国,鲁国

    周公平定三监大叛乱以后,接受这个教训,认为听任殷贵族继续居留原地,实行就地监督的办法,不但没有成效,而且有发动叛乱的危险,于是决定营建洛邑,把大量“殷顽民”迁到那里,以便加强监督和利用。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周公对这些迁移的殷遗民采用了安抚和威胁的两手策略,为此两次发表文告。“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

  • 周公解梦|常遇梦中的六个梦境之凶吉!

    历史解密编辑:塔罗师央央标签:梦中,梦者,宇宙,周公解梦,弗洛伊德

    睡觉是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也大概是人一生中做的最长的事情了,而睡觉则少不了做梦~关于梦,从古到今始终有一层神秘的滤镜,人们总是试图去解释梦的含义,于是中国民间出现了《周公解梦》,西方则有《梦的解析》。梦暗示了什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进行的真实、有效的对话。中医认为,人体阴阳不调

  • 周公解梦的周公是谁?周公之礼起源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周公,周王朝,周公旦,分封,姬发,周公解梦

    周公叫姬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历史上称他为周公或周公旦。古代周公,说的是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历史上称他为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辅政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周公,分封,周公旦,诸侯国,商朝,周王朝

    周武王攻下朝歌、灭掉商朝以后,为了稳定大局,曾采取了一个怀柔措施:他没有杀死纣王的儿子武庚,而是封他为殷侯,仍旧让他管理殷都朝歌的政务。与此同时,武王又派自己的三个亲兄弟姬鲜、姬度和姬处在殷都周围建立封国以监视武庚。因为兄弟三人的封国分别在管地、蔡地和霍地,所以以后武王的儿子成王即位,便称这三人为管

  • 你知道周公解梦的周公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陈意小可爱标签:周公旦,孔子,周公解梦,姬发,周礼,周公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说:“我已经非常的衰老啦!我很久没有梦见周公啦。”周公旦是周武王死后周朝的实际掌权人,也是周礼制度的创建者。孔子推行的就是周公的礼仪制度。可以说周公旦是孔子的精神领袖,指路明灯。孔子说好久没有梦见周公旦了,就说明以前会经常梦到周公旦。经常梦到周公旦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