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周公摄政

西周—周公摄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94 更新时间:2023/12/14 9:32:42

周公摄政

周武王伐商灭纣后,不到两年后就英年早逝了,留下了新兴的西周政权,以及年幼的长子姬诵,在周公、太公、召公等众臣的拥戴下,姬诵继承了周武王的王位,即历史上的周成王

周公姬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

姬诵年幼,无法亲自治理国家,更不能控制复杂的局势,为了西周的基业着想,周公出面代替成王摄政,处理国家事务

周公摄政之初,周朝统治集团内部一片哗然。周文王的第三子管叔姬鲜、第五子蔡叔姬度此时还在殷地,负责监视着商朝遗民及纣王之子武庚。周公成为周王室的摄政王,而他们却还在小小的殷地受苦,这种操作难免让他们心理有些不平衡。

他们认为即使是当摄政王,也应该是由武王的三弟管叔来当,而不是由四弟周公来当。周公无疑是利用了身在朝中之便,让武王长子继位为王,而自己当摄政王,把持了朝政,而远在他国的诸兄弟们只能接受这场周王室内部的权力更替。

三监之乱

在管叔他们看来,周公的行为属于篡位,自然不服,所以,他们作为地方诸侯,开始散布流言,说周公现在是摄政,而最终目的是要篡位。并且,管叔和蔡叔勾结武王的另外一个弟弟霍叔,同时还挟持挑唆武庚等商朝遗民进行叛乱,史称“管蔡之乱”,也叫做“三监之乱”。

与此同时,外有管叔、蔡叔等诸侯的叛乱,内有召公等权臣的猜忌,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周公与召公进行了耐心的交流,打消了周王室内部的猜忌之后,飞速昭告天下,自己出兵准备平息管叔蔡叔的叛乱,历史上称此次出征为“周公东征”。

周公东征

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039年),周公以周成王的名义东征管蔡之乱。不久,便平定叛乱,诛杀管叔和武庚(一说武庚逃走),将蔡叔生擒后流放。之后,霍叔投降,被周公降为庶民。东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平定九夷

在当时,周朝并没有牢牢控制住东方和东南方,东南的“九夷”部落也趁机发动了叛乱。“九夷”位于淮河下游,河道如蛛网,周军的大队人马到来后,水土不服,行动不便,起初很不利,在经过了旷日持久的交战后,周公才平定了“九夷”之乱。

接着,周公又指挥周军乘胜北上,进攻奄国,奄国跟随武庚叛乱,是东方势力较强的一个诸侯国。周军相继攻占了奄国的西面和南面的邻国后,直逼奄国的都城(今山东曲阜一带),最后奄国投降。随后,附近的小诸侯国们也纷纷投降周朝。

经过周公的三年东征,周朝不再是一个西方的“小邦国”,周公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周朝也正式成为一个泱泱大国。

以藩屏周

周公旦平叛以后,周公认为有必要扩建直属国家的武装力量,于是对三监的军队进行收编,又另建了一支八师,主要由周人组成,驻守在以新筑的成周为中心的的河洛地区的政治中心,戍守周天子,所以称为“成周八师”。主要任务是镇抚南夷。

周公将殷移民迁到成周城,又收编西周时期驻守商故地的军队,建立殷八师,大约二万人。主要任务是镇抚东方及监视殷遗民。

同时,编制西六师,保卫以镐京为中心的周人兴起之地的西土,因位于西部,所以称“西六师”,主要由周人组成。

成周八师、殷八师、西六师由周天子亲自委派的大贵族或大官僚担任指挥官。

建都洛邑后,周公旦开始实行封邦建国的方针。

周公旦封小弟康叔为卫君,令其驻守故商墟,以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分给他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锖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多是些有某种手工艺专长的氏族。康叔封地不仅面积大,而且统有八师兵力,以防止殷民的再度反抗。

姜太公原被封为齐侯,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具有专征专伐的特权,营丘附近还有许多小国,太公就封时东夷莱人就和他争地。齐国先后灭掉这些小国,而成为东方大国。

周的同姓召公奭被封到燕,召公长子在平叛之后才就封,建都于蓟(今北京一带)。燕是周王朝东北方的屏障。它的设立可以切断殷商旧族和他的北方同姓孤竹国的联系。

三监之乱,微子没有参加。周公平叛之后命他代表殷人后代,奉祀殷的先公先王,立国于宋,后宋的西面有姒姓杞国(夏禹的后代,今河南杞县),西南有妫姓的陈(虞舜的后代,今河南淮阳),北面还有一些小国。宋处在诸国包围之中。

致政成王

周公旦摄政六年,当成王已经长大,他决定还政于成王。在还政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周公旦退位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继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周公制礼作乐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称王的第七年,周公把王位彻底交给了成王。

完善礼乐

周公制礼,是周公一生最主要的功绩之一。周公“制礼”是为了满足安排祭祀秩序的需要,根据血缘关系和等级身份,分别制定尊卑之间,长幼之间,亲疏之间各自的不同行为规范。周公之“礼”,把礼原初的“事神致福”之意淡化,从规定不同身份的人等应该遵行的礼仪出发,最终成为宗法等级制度的依据和标准。

周公制礼,着眼点不限于诸侯,他较多关注下层庶民

周公致政三年之后,在丰地养老,不久得了重病,不久周公死。

标签: 周公周公旦周成王周王室姬发商朝

更多文章

  • 一口气看懂周公辅政!周公到底干了什么?为啥能成为孔子的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法兰喜多事标签:孔子,姬发,商朝,周国,先秦,乐器,周文王,周成王,周公旦,齐特琴,周公辅政,烽火戏诸侯

    对于周公这个名字,绝大多数现代人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他会解梦。而历史上那位真实的周公,会不会解梦,恐怕还真不好说。但是他能力很强,一生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这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有很多人都说,如果古代中国人,只有一个人是完美的,那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周公了。就连孔子他老人家,都得排到周公的后面去。而且,

  • 傻子系列(18):姜子牙都不高兴,周公也太过分了!

    历史解密编辑:文子国学标签:姬发,武王,分封,朝歌,先秦,商朝,周朝,姜子牙,周成王,太公望,周公旦,烽火戏诸侯

    华夏文明的进程,就是一个道的流失过程。越往后面去,道流失得越多。唐代以前是吃道的红利,宋代以后,大道尽失,所以走向衰落。重建文明,就要探寻上古文明之道。《诗经》,是我们不得不重读的一部经典,华夏文明之根。——作者的话上回说到:周人殷勤款待前来助祭的贵客微子。一场熙熙暖暖的大周的和风熏风,正在逐渐揭开

  • 为什么古代夫妻同房被称之为行“周公之礼”呢?这周公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小关说生活记标签:周公,周王朝,孔子,周礼,礼乐

    都是知道是什么意思,它还有一些别的代称,什么云雨之欢,颠鸾倒凤,周公之礼等等,其中最为庄重的叫法就是周公之礼了。到这可能就会有人问道:周公跟结婚,跟洞房花烛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将古代夫妻同房说成是行周公之礼呢?婚义七礼这就要先从周公此人说起,周公名周叔旦,跟我们常说的周公解梦的周公是同一个人,也是孔

  • 古代夫妻同房为何叫“周公之礼”,周公是谁?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孔子,姬发,同房,夫妻,周朝,先秦,周王朝,周成王,周公旦,周公之礼

    导语:中国是一个拥有了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厚重又深远的历史文明让我们把“礼仪”刻在了骨子里。古代的礼仪是很复杂的,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文明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有一些繁琐的礼仪也被迫的简化了,而且我们的思想也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所以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于婚前性行为是比较开放的。但是,在古代这种

  • 陈晨捷:“周公摄政”史实探原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周公,伊尹,武王,周公旦,先王,陈晨捷,周公摄政,先秦,周朝

    [提要] 作为“经学一大疑”,“周公摄政”的真相历来众说纷纭。“揆诸前贤高论,学者们大多围绕”摄政“、”称王“各呈其见,然而《周书》只是明确传述周公与召公、太公、管叔、蔡叔乃至成王之间的矛盾与龃龉,至于是否摄天子位或称王则疑义重重。事实上,“摄政”之“摄”有“兼摄”之义,“摄政”疑指周公居太宰之位以

  • 我军在缅北击毙匪军师长,周公惋惜:要是活捉回来就好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罗清泉,蒋军,残军,便衣队,缅军

    1961年11月22日凌晨,13军39师副师长阎守庆率领突击队8连隐蔽进入缅甸后,一路奔袭,在缅甸踏板卖击毙蒋军残军1军2师师长蒙宝业,副师长刘继禹,在入缅22支突击队中,战果最显眼。残军总部对联: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1964年,总理接见原八连连长郝明智时,赞扬8连打得好,同时略带惋惜地说

  • 清水洗历史:周公旦,周公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姬发,分封,先秦,周朝,周公旦,周平王,周王朝,周文王,清水洗,周公烈

    清水洗历史,樱桃小果上桌:周公旦,周公烈作者:伊君“周公吐噗,天下归心”,说的是周公旦,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辅政的是周成王,也就是周武王的儿子,周公旦的侄子,周文王的孙子。属于叔叔的级别。同样和周公旦类似的,在历史上的周朝,还有一个周公烈。周公烈是周平王的少子,辅助的也是自己的侄子,

  • 周公宅水库全景录,移民遗址,小桥流水无人家

    历史解密编辑:颖之星语标签:周公宅,水库,沿溪,乌坑,直岙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四明山区域内的周公宅水库和皎口水库,呈梯级调度模式,是宁波人民的两个大水缸。周公宅水库,由两条溪流相汇而成,主流发源于余姚市四明山镇唐田村一带,源远流长,汇聚诸多溪流,水量较大,当地人称为大溪。另一条支流发源于海曙区、奉化区、余姚市交界的商量岗、黄泥浆岗一带,自南而来,通常称为陶

  • 冯玉祥与周公秘密会面,悄悄问:在我身边,有没有你们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兵说标签:冯玉祥,韩复榘,军校,周公,西北军

    作者:胡显达民国时期,冯玉祥的西北军出了不少临阵倒戈的军阀,石友三、韩复榘、庞炳勋等人都曾是他的部下。与李宗仁的桂系、阎锡山的晋绥军相比,冯玉祥对西北军的控制要弱,他的部队容易被人收买。后来,我方的张公干、赵力钧、周茂藩在组织的安排下,相继打入冯玉祥的身边做“兵运”工作,协助他统领部队,坚定地扛起反

  • 书坛耆宿周俊杰 | 冯杰:周公玩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秘笈标签:书法,周俊杰,冯杰,老圃,王铎,林散之

    周公玩水文/ 冯 杰我看字,除了欣赏书家字体结构妙道之外,还观赏一种笔墨情趣。周公挥毫,常邀我们助阵,每次观状,若将军布兵。众人多知其涉猎笔墨,把水忽略了。看周公挥毫是一种黑白纵横交游的纸上旅次,纸上牧云,尤其他善丈二巨幅,越大越见风采。周公喜欢有人喝彩。书法里不说二王,介入涨墨明显的是徐渭,到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