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日,107岁开国少将邹衍逝世,就是他亲自批准处决“座山雕”

前日,107岁开国少将邹衍逝世,就是他亲自批准处决“座山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4799 更新时间:2024/1/24 22:49:11

4月1日晚上,开国少将,原沈阳军区副政委,老红军邹衍逝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从此长眠。

那么,为什么说邹衍的一生是传奇的呢?答案非明确,因为他与其他革命功勋一样,为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7年,作家曲波创作出版著名的小说《林海雪原》,立即引起了轰动。此后几年,小说连续再版,销量达数百万册,后来又被拍成了电视剧,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

当然,这其中便有著名的土匪头子“座山雕”。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在东北地区无恶不作的土匪头子的原型,名叫张乐山,正是被邹衍带队抓获并亲手批准处决的。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邹衍率部进军东北,任牡丹江军区政治部主任。这期间,他在参加围困长春、辽沈战役的同时,还完成了一件特别出彩的工作:全程参与并指挥了东北全域的剿匪工作,并处决了恶贯满盈的土匪头子“座山雕”。

那么,处决座山雕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呢?邹衍将军曾写了一本书叫《我的回忆》,这本书由当时的沈阳军区政治部在2012年编辑出版。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座山雕被活捉之后关押在牡丹江军区看守所,保卫科同志审讯时我还去看了一次,这是个60来岁的老头子,尖鼻子、白山羊胡子、两腮凹陷,他山里情况熟,身板好,活捉他非常不容易。决定处决他,主要是考虑这个人恶贯满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还担心关押时间长了,一旦逃走,就不好办了。后来军区特别军事法庭,在牡丹江市召开了群众大会公审了座山雕,对他执行死刑。事后发布了执行死刑布告,上面签署的是我的名字。在牡丹江时由我署名的死刑布告就这一份,所以印象深刻。”

邹衍1930年参加红军,当时他只有15岁,还是一个红小鬼。说起他当兵,还有一个曲折的过程。

1930年秋天,邹衍跟着崇贤赤卫队,去配合攻打吉安。当时,吉安城工事坚固,赤卫队攻了9次没有攻下来,伤亡惨重。

邹衍便与其他赤卫队成员一起想到了火牛阵。就是在牛尾巴上绑上鞭炮,点燃以后,让惊恐的牛群冲敌阵。这一招果然奏效,吉安城外围工事全部被近百头火牛踏毁,赤卫队员牢牢地控制了吉安城外围,切断了吉安城与外界的联系。

后来,红四军、红五军主力及时从湖南赶了回来,顺利攻破并控制吉安城。

拿下吉安城后,赤卫队的成员大部分都被编入红军队伍,只有邹衍,因为年龄太小,红军表示不接收。后来,他缠住红军一位首长,天天哭嚷着参加红军,首长见他入伍心切,就心软了,接收他到红12军政治部当了一名宣传员。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邹衍被调到江西省军区,为时任江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当警卫员。后来,又给总政治部代主任富春当通信员,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路上,他在与首长的朝夕相处中,学到很多打仗的办法,也学到了很多为老百姓翻身解放的道理。而这期间,邹衍在战斗中成长,屡立战功,广昌河战斗中,正是他及时发现敌人向我包抄,及时叫醒正在休息的罗荣桓,罗立即部署兵力掩护撤退,部队免遭被围歼的危险。战后,罗荣桓亲自为他记功。

红军拿下遵义城后,正是邹衍拿着李富春的亲笔信,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将信交给了周恩来,请示总政机关是否进城。周恩来急命邹衍,马上回去告诉李主任,务必在城外扎营,城内很乱,防敌人破坏偷袭。总政机关及时调整部署,在遵义城外一个村里休息,敌人阴谋破坏我总政机关的计划流产,邹衍再立一功。

开国大典前夕,邹衍被任命为公安部队中央纵队政委,正是他与纵队司令一起,呕心沥血狠抓北京的安全保卫工作,胜利迎接了中央进驻北平,确保了开国大典和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绝对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邹衍一直奋斗在隐蔽斗争战线上,指挥抓捕了数百名国民党特务。值得一提的是,他指挥抓捕了海上派遣特务3组80名,而且都是一网打尽,一个不留,做得干净彻底。

那个时候,国民党喜欢空投特务,可是邹衍编织了密集的防护网,空投的特务几乎都被邹衍抓获,特别是活捉美国中央情报局空投下来的间谍唐奈和费克图,受到了周总理的表彰,还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

1955年,邹衍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担任50军政委,沈阳军区副政委等职,于1988年离休。

更多文章

  • 纵观史书,秦穆公和由余的一次对话,让我窥破了秦国崛起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秦穆公,秦国,李斯,诸侯国,西戎

    秦国为什么没有成为礼乐之邦,而是变成了虎狼之国,原因全在于秦穆公的一次对话从始至终,秦国的文明化程度就不如其他战国七雄之中的其他六个国家。如今秦始皇已死,秦朝已亡,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胆地说秦国其实是一个“蛮夷化”程度相当深厚的国家。西周初期的时候,甚至没有秦国这个国家,东周建立之后,秦国刚刚走出部落国

  • 夜雨丨秦开勇:手能拉住手

    历史解密编辑:上游新闻标签:秦开勇,手能,作协

    手能拉住手秦开勇我们的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舱外救援验证想到茫茫太空,当我们失去地心引力失去舱壁上的扶手和安全绳一只主动伸过来的手,多么重要我曾在梦中一个人极速滑向虚无像蚂蚁落入海洋一粒微尘悬浮于宇宙巨大的静寂和恐惧挤压过来又无限扩散开去我曾请求父亲在病床上坚持体面的呼吸要抓紧我的手然而,他去的那一刻,

  • 夜雨丨秦开勇:高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上游新闻标签:秦开勇,偏爱,高温,树阴

    高温下秦开勇高温下,汗流浃背的重庆仍然偏爱一顿火锅偏爱啤酒杯里冰镇出的两江泡沫顶着烈日的上班、下班仍然偏爱快节奏小花伞偏爱大街上的花裙子脚手架偏爱着安全帽知了偏爱八月的高声部我们偏爱童年的老冰棍妈妈从菜市场抱回来的大西瓜家属院里,上了年纪的黄葛树偏爱绿色的清醒,树阴下摇着蒲扇的竹躺椅孩子的蚂蚁和“家

  • 情牵滴翠丨秦开勇:骝公桥怀古

    历史解密编辑:上游新闻标签:石栏,石桥,桥身,秦开勇,骝公桥

    骝公桥怀古文/秦开勇横跨于青木关老街侧面的溪河之上长14.7米,是一座单孔卷拱石桥由于桥身隆起,从这头望不到那头当地人戏称是世界上最长的桥了它的得名,源于抗战时期一个字“骝先”的教育部部长修建所赐横跨在两个世纪之间我们坐在石栏上,望史料中的那头有风吹来,从溪面带回近代浅浅的倒影扎根在岸边石缝里的黄葛

  • 郭羽、池衙内、方旭、左丘明,演员代旭还能给我们多少惊喜?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GOGOGOGO标签:代旭,郭羽,丘明,池衙内,老戏骨,演员

    谁是代旭?有这么一个非流量小生,在我二刷《无证之罪》的时候,终于记住了他的名字。他是《叛逆者》中的亦正亦邪的左丘明、《精英律师》中现实又野心勃勃的实习律师麦飞、《梦华录》里面无赖搞笑、幼稚痴情的池衙内、《玫瑰之战》中的执拗又骄傲的精英律师方旭。近几年在一系列创作和口碑都不错的剧中,特别脸熟的一个男演

  • 左丘明,你究竟姓甚名谁?后世竟然有六种答案,还都有些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丘明,孔子,司马迁,左传,朱彝尊,郭沫若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自唐代以来,关于《左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可谓是众说纷纭。大体来说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左传》为春秋末期左丘明所作,二是东汉刘歆伪造之说,三是战国吴起所作之说,这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左丘明所作之说。关于左丘明,学术界至今仍对他的姓氏议论纷纷,简单总结了一番关于他的

  • 《梦华录》池衙内不简单!他因喜感出圈,还曾出演《叛逆者》左丘明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梦华录,池衙内,丘明,叛逆者,郭羽,陈晓

    在《梦华录》中,代旭饰演的池衙内因为搞笑成功出圈,成为了梦华录里最出彩的配角。池蟠是东京城的一个纨绔,但也只是一个单纯的无赖,作为汴京行会总把头,人送“十三少”(因为他只掌控了十二个行业,所以很讨厌人家这样说他),原以为这样的角色会是个仗势欺人的恶霸,没想到却是一个妥妥的喜剧人,每一次出场都笑料百出

  • 学大师陈寅恪 ,一个近代的“左丘明”。

    历史解密编辑:小秀爱音乐标签:陈寅恪,王国维,冯友兰,梁启超,赵元任,左丘明,科学家,历史学家

    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是当年清华最年轻的大师级教授,有清华四巨匠之首的美誉。当时仅36岁的陈被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冯友兰、季羡林等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导师中的导师”,傅斯

  • 左丘明著作了《左传》吗?左丘明著《左传》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丘明,左传,春秋,孔子,左氏春秋,司马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让人深信不疑的故事。说的是:孔子崇尚三代之治,尊崇周礼,他目睹诸侯争霸、礼乐崩坏,在忧心如焚之下,油然而生出一种匡时救弊责任感。于是,他周游列国,到处游说自己的政治观点,想凭一己之力在某一诸侯国实施变革,由点发散到面,全面扭转社会风气。无奈得不到任何诸侯国的支持,只在

  • 明明白起的作战能力更强,为什么秦襄王还经常把他换掉,改用王龁

    历史解密编辑:怎么敷衍怎么演标签:白起,嬴政,秦国,扶苏,蒙恬,秦二世

    历史一:明明白起的作战能力更强,为什么秦襄王还经常把他换掉,改用王龁在经常发生战争的年代,只要哪位领兵作战能力强,谁就能受到重用,这一条定律基本适合大部分的朝代。可是也有个别皇帝和其他皇帝不同,不但不喜欢重用能够打赢仗的将军,反而经常派打败仗的将军上战场。对于这种皇帝的作为,大家是否会感到奇怪呢?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