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情牵滴翠丨秦开勇:骝公桥怀古

情牵滴翠丨秦开勇:骝公桥怀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上游新闻 访问量:2551 更新时间:2024/1/19 4:20:00

骝公桥怀古

/秦开

横跨于青木关老街侧面的溪河之上

长14.7米,是一座单孔卷拱石桥

由于桥身隆起,从这头望不到那头

当地人戏称是世界上最长的桥了

它的得名,源于抗战时期

一个字“骝先”的教育部部长修建所赐

横跨在两个世纪之间

我们坐在石栏上,望史料中的那头

有风吹来,从溪面带回近代

浅浅的倒影

扎根在岸边石缝里的黄葛树有轻微的响动

马缨丹、三角梅开得正灿烂

荡漾在被风吹皱的人间四月天

桥下洗衣池边,浣衣妇用当年的弓背

搓洗新时代的衣服

当我们轻声念出桥孔上方繁体的骝公桥

它的三十九块石料参与了

对一座方言版石孔桥的建造

再细的溪河也有此岸彼岸

一座桥在用途之上突出了无用的部分

(秦开勇,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沙坪坝区作协理事、滴翠文学社副社长。)

编辑:朱阳

责编:陈泰

审核:冯飞

标签: 石栏石桥桥身秦开勇骝公桥

更多文章

  • 郭羽、池衙内、方旭、左丘明,演员代旭还能给我们多少惊喜?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GOGOGOGO标签:代旭,郭羽,丘明,池衙内,老戏骨,演员

    谁是代旭?有这么一个非流量小生,在我二刷《无证之罪》的时候,终于记住了他的名字。他是《叛逆者》中的亦正亦邪的左丘明、《精英律师》中现实又野心勃勃的实习律师麦飞、《梦华录》里面无赖搞笑、幼稚痴情的池衙内、《玫瑰之战》中的执拗又骄傲的精英律师方旭。近几年在一系列创作和口碑都不错的剧中,特别脸熟的一个男演

  • 左丘明,你究竟姓甚名谁?后世竟然有六种答案,还都有些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丘明,孔子,司马迁,左传,朱彝尊,郭沫若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自唐代以来,关于《左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可谓是众说纷纭。大体来说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左传》为春秋末期左丘明所作,二是东汉刘歆伪造之说,三是战国吴起所作之说,这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左丘明所作之说。关于左丘明,学术界至今仍对他的姓氏议论纷纷,简单总结了一番关于他的

  • 《梦华录》池衙内不简单!他因喜感出圈,还曾出演《叛逆者》左丘明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梦华录,池衙内,丘明,叛逆者,郭羽,陈晓

    在《梦华录》中,代旭饰演的池衙内因为搞笑成功出圈,成为了梦华录里最出彩的配角。池蟠是东京城的一个纨绔,但也只是一个单纯的无赖,作为汴京行会总把头,人送“十三少”(因为他只掌控了十二个行业,所以很讨厌人家这样说他),原以为这样的角色会是个仗势欺人的恶霸,没想到却是一个妥妥的喜剧人,每一次出场都笑料百出

  • 学大师陈寅恪 ,一个近代的“左丘明”。

    历史解密编辑:小秀爱音乐标签:陈寅恪,王国维,冯友兰,梁启超,赵元任,左丘明,科学家,历史学家

    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是当年清华最年轻的大师级教授,有清华四巨匠之首的美誉。当时仅36岁的陈被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冯友兰、季羡林等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导师中的导师”,傅斯

  • 左丘明著作了《左传》吗?左丘明著《左传》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丘明,左传,春秋,孔子,左氏春秋,司马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让人深信不疑的故事。说的是:孔子崇尚三代之治,尊崇周礼,他目睹诸侯争霸、礼乐崩坏,在忧心如焚之下,油然而生出一种匡时救弊责任感。于是,他周游列国,到处游说自己的政治观点,想凭一己之力在某一诸侯国实施变革,由点发散到面,全面扭转社会风气。无奈得不到任何诸侯国的支持,只在

  • 明明白起的作战能力更强,为什么秦襄王还经常把他换掉,改用王龁

    历史解密编辑:怎么敷衍怎么演标签:白起,嬴政,秦国,扶苏,蒙恬,秦二世

    历史一:明明白起的作战能力更强,为什么秦襄王还经常把他换掉,改用王龁在经常发生战争的年代,只要哪位领兵作战能力强,谁就能受到重用,这一条定律基本适合大部分的朝代。可是也有个别皇帝和其他皇帝不同,不但不喜欢重用能够打赢仗的将军,反而经常派打败仗的将军上战场。对于这种皇帝的作为,大家是否会感到奇怪呢?话

  • 长平之战,秦国的主将原本是王龁,为何后来换成白起了?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白起,长平之战,秦国,赵括,魏国,秦军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众所周知,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长平一带,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秦国取得全面胜利,不仅拿下了长平,更消灭了45万赵国士兵。在长平之战前,赵国是完全有机会和秦国争夺

  • 长平之战初期,为什么秦国选择王龁当主将,而不是白起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白起,长平之战,秦国,秦军,赵括,信平君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阬杀赵军约45万。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秦昭襄王派兵攻占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以威慑韩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初,秦昭

  • 廉颇数次被王龁击败,为何他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国之君历史标签:秦军,秦国,齐国,白起,燕国,廉颇,王龁,信平君,四大名将,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秦国主将是王龁,赵国主将是廉颇,廉颇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三次被王龁击败,打到最后,廉颇不敢出战,只是依靠壁垒与秦军对峙,因此还被赵孝成王责备。《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

  • 赵国往事之奉阳悲歌:赵国相邦李兑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酸奶别加热标签:李兑,赵国,齐国,秦国,苏秦,燕国

    赵惠文王四年,因为惧怕被同时杀害,赵惠文王屈服于李兑,坐视主父被李兑和公子成饿死,自此,李兑和公子成等人开始把持赵国事务。公子成去世之后,李兑大权独揽,被封为奉阳君。然而,等待着李兑的,并不是一生的喜悦,而是一曲悲歌。李兑担任赵国相邦期间,对内积极招募人才,苏秦等外地客卿要面见赵王,都要由他面试。对